中信證券:如何看待目前的庫存周期?

2020-12-19 金融界

來源:金融界網站

作者: 明明

丨明明債券研究團隊

核心觀點

一季度經濟數據普降,但工業與製造業庫存卻有所回升,原因或在於企業生產、銷售波動的不對稱性。結合歷史經驗,庫存或將跟隨需求一併回落。當前庫存周期重回被動補庫階段,在終端需求仍弱的環境之下,不斷攀升庫存壓力或將推動庫存周期向企業主動去庫切換,並將拉長經濟的復甦進程。

慘澹的產需和「異軍突起」的庫存。疫情影響之下我國經濟產需雙弱,但工業庫存逆勢回升,各行業、各所有制企業庫存普升,上遊行業、國有企業補庫最為明顯。由於庫存的本質在於商品的供需錯配,因此庫存的波動實則反映了企業產銷變化的不對稱性,同時因為不同行業、所有制企業復工進展並非完全一致,不同企業的庫存回補情況也有所區別。

史觀工業庫存與終端需求的分合。結合歷史經驗來看, 2007年-2008年金融危機時期我國也曾出現過與當前情況相似的終端需求走弱、企業庫存持續回升的現象,最終結果則是庫存跟隨需求一併回落,對比當前與彼時的經濟環境,我們認為企業庫存的持續攀升難以為繼,企業庫存將向企業盈利靠攏,在內需尚未完全恢復、外需仍有收縮壓力的環境之下,企業仍有庫存去化的壓力;同時考慮到當前工業企業深陷工業通縮格局,企業庫存向需求靠攏的速度將明顯快於金融危機時期。

新一輪庫存周期開啟了嗎?新冠衝擊之下庫存周期有一定「異化」,但我們認為需求走弱的環境之下庫存周期重回被動補庫階段,因此庫存回補並不意味著新一輪庫存周期的起點。往後看,不斷攀升的庫存反而將加重企業的去庫壓力,制約企業投產意願並進一步導致經濟復甦節奏放緩,庫存周期也有望再次迎來主動去庫階段。

結論:受疫情影響,一季度宏觀經濟數據普降,但工業與製造業的庫存指數卻有明顯回升,其中,上遊行業與國有行業庫存回補幅度居首,考慮到庫存的本質是商品的供需錯配,庫存回升實則反映了在復工復產政策帶動之下,企業生產所受衝擊小於需求端的現象,不同行業補庫幅度不同的部分原因則在於不同行業的復工節奏差異。歷史上,我國也曾經出現過終端需求走弱、企業庫存攀升的現象,對比當前與彼時的經濟環境,我們認為後續工業庫存將跟隨需求一併回落,同時考慮到工業通縮的現狀,工業企業的庫存去化或將更快到來。對於庫存周期而言,疫情影響之下庫存周期重回企業被動補庫階段,但這並非是新一輪庫存周期的起點,同時,在終端需求仍弱的環境之下,不斷攀升庫存壓力或將推動庫存周期向企業主動去庫切換,並將拉長經濟的復甦進程,在信用擴張和經濟拐點出現之前貨幣寬鬆仍然可期,我們維持10年國債到期收益率區間2.4%~2.6%的判斷不變。

正文

疫情影響之下,1-2月經濟數據普降,但工業庫存同比增速大幅回升,PMI數據中的產成品庫存分項也有明顯上行。產需雙弱的環境之下庫存緣何走強?庫存指數的大幅回暖是否意味著新一輪庫存周期的開啟?本文將就此展開分析。

庫存回補,周期新起點將至?

慘澹的產需和「異軍突起」的庫存

疫情影響之下我國經濟產需雙弱,但工業庫存逆勢回升。新冠疫情發生以來,為控制疫情,我國採用停工停產、人員隔離等措施嚴防疫情擴散,「休克療法」之下一季度經濟供需齊縮, 1-2月工業生產、工業利潤、社會消費品零售、固定資產投資、出口等經濟數據的同比增速均降至歷史低位,2月PMI數據也大幅跳水至35.7%的歷史最低值。進入3月後,雖然PMI數據顯示企業生產經營邊際改善,但從高頻數據來看,當前宏觀經濟產需尚未完全恢復。然而,與宏觀經濟數普降相對比,工業/製造業的產成品庫存卻逆勢回升:2月工業企業產成品存貨同比增速錄得8.7%,較前值大幅回升6.7pcts,PMI數據中的產成品庫存分項也有一定上行,進入3月後,PMI產成品庫存指數進一步回升至49.1%,為近84個月以來的最高水平。

各行業、各所有制企業庫存普升,上遊行業、國有企業補庫最為明顯。結合統計局公布的2月工業企業經營數據來看,庫存回升並非僅僅局限在某幾個特定的行業中,而是涉及到產業鏈上、中、下遊的各個行業,具體而言,電熱燃水的供應業的庫存同比增速漲幅居首,較前值大幅回升45.0pcts,鋼鐵行業漲幅次之,錄得35.6pcts,化纖、燃料加工的漲幅也明顯高於行業均值,漲幅分別為22.4pcts、21,3pcts。靠近終端需求的行業如家具製造業、專用設備製造業、文體用品製造業、電子設備製造業、通用設備製造業、印刷業的漲幅相對較小,分別回升2.6pcts、2.0pcts、0.4pct、0,.4pct、0.1pct、0pct。菸草製品、醫藥製造業、汽車製造業的產成品庫存增速有所回落,分別下降1.4pcts、1.5pcts、7.2pcts。總體而言,上遊行業的補庫幅度更大。分所有制來看,2月國有、股份制、私營、外商工業企業均有明顯補庫行為,庫存同比增速分別錄得20.3%、11.3%、15.5%、0.2%,較前值分別回升15.9pcts、7.5pcts、8.3pcts、3.9pcts,國有企業庫存回補的幅度最大。

庫存的本質在於商品的供需錯配,庫存的波動實則反映了企業產銷變化的不對稱性,同時由於不同行業、所有制企業復工進展並非完全一致,不同企業的庫存回補情況也有所區別。理論上,企業所生產的產品一般有兩個去向:其一,部分商品會被企業以銷售的方式輸送至下遊主體;其二,未被銷售的部分則暫時留在企業中形成庫存。現實中,由於企業的生產黏性以及供應鏈時滯等原因,企業的生產(即商品供給端)與銷售(即商品需求端)往往並非完全對應,同時企業也傾向於保留適當水平的庫存商品以應對產能、訂單的非季節性波動,因此,庫存的本質反映了商品的供需錯配。自2月中下旬疫情逐漸緩和以來,政策重點就已逐漸向推進復工復產傾斜,但在外需遇冷、內需尚未改善的環境之下,繼續加大商品供給明顯推升了企業的商品庫存,同時結合2月12日政治局會議特別強調要「有序推進央企、國企等各類企業復工復產」,且上遊行業中央企、國企的佔比相對較高,因此不同行業、不同所有制企業的復工節奏也並非完全一致,這也導致了不同行業的庫存回補幅度存在區別。

結合上文分析,我們認為當前庫存回升更多是在終端需求偏弱的環境之下的企業被動補庫,實則反映了企業庫存與終端需求二者的背離,那麼,往後看這種背離是否會持續?企業庫存又該如何演繹呢?

史觀工業庫存與終端需求的分合

歷史上,2007年-2008年金融危機時期我國也曾出現過與當前情況相似的終端需求走弱、企業庫存持續回升的現象,最終結果則是庫存跟隨需求一併回落。2007年-2008年的金融危機早期階段,我國經濟增速有所放緩,工業企業利潤、出口交貨值同比增速逐漸回落,截至2008年3季度,GDP、出口交貨值、工業企業利潤同比增速分別由2007年年末的13.9%、21.8%、36.7%回落至9.5%、15.7%、19.4%,而工業企業產成品庫存增速則由2007年末的21.8%升至25.0%,PMI庫存指數的中樞也在此期間明顯抬升,進入2008年4季度,隨著金融危機進一步失控,產成品庫存也開始跟隨終端需求逐漸回落。

結合歷史經驗來看,我們認為企業庫存的持續攀升難以為繼,企業庫存將向企業盈利靠攏,在內需尚未完全恢復、外需仍有收縮壓力的環境之下,企業仍有庫存去化的壓力。對比來看,金融危機時期與當下的基本面環境有一定的相似之處:第一,不論是2007年-2008年的金融危機,還是2020年的新冠疫情,均是黑天鵝事件導致的宏觀經濟受損,經濟內生增長動力放緩雖有一定影響,但並非是經濟增速斷崖下行的主因;第二,不論是金融危機時期,還是當前的宏觀環境,均體現為外部風險大於內部的特徵,制約後續經濟反彈的主要掣肘也是外需問題。基於此,我們認為在後續內需尚未完全恢復、外需仍有收縮壓力的環境之下,企業庫存的持續攀升難以為繼,企業庫存終會跟隨終端需求和企業利潤回落。

考慮到當前工業企業深陷工業通縮格局,我們認為當前企業庫存向需求靠攏的速度將明顯快於金融危機時期。2007年-2008年企業庫存與企業盈利、終端需求的背離共持續了3個季度,但我們認為在當前的經濟環境之中,二者的背離並不會持續如此之久,原因主要在於彼時與當下物價環境的差異:2007年-2008年3季度,儘管在經濟增速放緩之下終端需求有所走弱,企業利潤增速持續下行,但在地緣政治等因素的影響之下原油價格快速走強,2007年12月的原油價格為90.7美元/桶,進入2008年後,原油價格快速回升,並於2008年7月升至140.7美元/桶,原油價格的攀升也帶動了PPI同比增速的快速上行,2007年12月PPI同比增速為5.4%,2008年三季度PPI同比增速升至10.0%附近;與之對比,當下的物價特徵之一則是工業通縮較為嚴重,自2019年下半年以來,PPI同比增速基本位於負值區間,進入2020年2月,PPI同比增速進一步降至-0.4%,在終端需求不振的情況之下,工業品價格回落將進一步加重工業企業的營收和利潤壓力,從這個角度出發,我們認為當前企業庫存與需求的背離時間將明顯短於金融危機時期。

新一輪庫存周期開啟了嗎?

新冠衝擊之下庫存周期有一定「異化」,需求走弱的環境之下庫存周期重回被動補庫階段,因此庫存回補並不意味著新一輪庫存周期的起點。傳統意義上的的庫存周期包括四個階段:主動補庫存、被動補庫存、主動去庫存、被動去庫存,這四個階段的周而復始反映了外部需求和企業內在生產意願間相對力量的輪動:對於去庫存來說(無論是主動還是被動),其反映的均是生產弱於需求;補庫存則反之(無論主動還是被動),反映的是生產強於需求,因此,對庫存周期進行判斷的關鍵在於對生產和需求的判斷。疫情發生之前,我國正處於主動去庫向被動去庫切換的進程中,但受新冠疫情影響,傳統的庫存周期輪動有所「異化」,具體則表現為在主動去庫向被動去庫切換的階段中,由於需求遇冷疊加供給邊際改善而導致企業重回被動補庫階段,但這種庫存回補並不意味著經濟改善,因此也絕非是新一輪庫存周期的起點。

不斷攀升的庫存反而將加重企業的去庫壓力,制約企業投產意願並進一步導致經濟復甦節奏放緩,庫存周期也有望再次迎來主動去庫階段。從歷史經驗上看,在需求遇冷的情況時下,主要工業品庫存水平大度上升至歷史高位,這將在一定程度上壓降企業的生產意願,如2007年-2008年3季度工業品庫存大幅回補的階段,工業增加值卻從2007年4季度的17%降至2008年3季度的11%。另一方面,不斷攀升的庫存壓力也將進一步對工業品價格產生衝擊,並進一步衝擊企業的盈利水平。此外,需求轉冷、利潤回落的環境之下,企業進一步加大投資支出的意願有所不足,如2007年-2008年3季度,製造業投資整體處於下行周期中,從2007年4季度的36%左右降至2008年3季度的33%。立足當下,3月PMI數據雖有邊際改善,但從乘用車、商品房銷量等高頻數據來看,需求端尚未完全改善,而工業品價格持續回落也將對工業企業營收形成抑制,我們認為庫存周期將再次迎來主動去庫階段,經濟的復甦進程更可能是一波三折而非一蹴而就。

結論

受疫情影響,一季度宏觀經濟數據普降,但工業與製造業的庫存指數卻有明顯回升,其中,上遊行業與國有行業庫存回補幅度居首,考慮到庫存的本質是商品的供需錯配,庫存回升實則反映了在復工復產政策帶動之下,企業生產所受衝擊小於需求端的現象,不同行業補庫幅度不同的部分原因則在於不同行業的復工節奏差異。歷史上,我國也曾經出現過終端需求走弱、企業庫存攀升的現象,對比當前與彼時的經濟環境,我們認為後續工業庫存將跟隨需求一併回落,同時考慮到工業通縮的現狀,工業企業的庫存去化或將更快到來。對於庫存周期而言,疫情影響之下庫存周期重回企業被動補庫階段,但這並非是新一輪庫存周期的起點,同時,在終端需求仍弱的環境之下,不斷攀升庫存壓力或將推動庫存周期向企業主動去庫切換,並將拉長經濟的復甦進程,在信用擴張和經濟拐點出現之前貨幣寬鬆仍然可期,我們維持10年國債到期收益率區間2.4%~2.6%的判斷不變。

相關焦點

  • 中信證券:油價突破50美元/桶 積極布局長期持續回升周期
    【中信證券:油價突破50美元/桶 積極布局長期持續回升周期】財聯社12月11日訊,中信證券研報指出,歐洲央行流動性釋放超預期,油價時隔9月重新站上50美元/桶。中長期來看,此輪供應端的收縮程度可能超市場預期,成為推升油價持續回升的主要驅動力,堅定推薦布局三條主線:1)油氣勘探開發產業鏈上的高彈性標的中國海洋石油(H)、中海油服(A+H),建議關注傑瑞股份、中國石油(H);2)成長性好,油價回升成本優勢不斷凸顯的煤化工龍頭寶豐能源、華魯恆升,輕烴裂解龍頭衛星石化、東華能源;3)短期受益於庫存增值,長期受益於需求復甦的成長型民營大煉化龍頭恆力石化、東方盛虹。
  • 中信證券:美國本輪加息周期將在2019年進入末期
    但日前美聯儲主席在年會發表偏鴿言論,稱美國目前經濟總體穩健,通脹率超過2%目標風險較小。美聯儲將於本月21日召開議息會議,美國加息周期還有多久?中信證券明明預計,歷史上最長加息周期為17個月,而近兩次加息周期均在一年左右,本輪加息周期將在2019年進入末期。
  • 中信海直:公司與西南證券股份有限公司、中信證券股份有限公司關於...
    >原標題:中信海直:公司與西南證券股份有限公司、中信證券股份有限公司關於請做好中信海洋直升機股份有限公司非公開申請發審委會議準備工作的函的回覆截至2020年11月30日,發行人的發動機及四大部件、高價周轉件等航材的庫存金額為6,978.29萬元,此為發行人目前機隊規模下的安全庫存最低要求。
  • 中信證券:12月建議繼續重點把握周期板塊的投資機會
    摘要 【中信證券:12月建議繼續重點把握周期板塊的投資機會】中信證券指出,12月,我們建議繼續重點把握周期板塊的投資機會。
  • ...已有國泰君安、中信證券、中金公司、申萬宏源、中信建投等30家...
    >2020-12-11 07:26:01來源:FX168 【30家頭部券商 把脈A股2021年大趨勢】時值歲末,如何看待
  • 中信證券:建議在快速輪動中配置跨年後品種 順周期板塊依然是行情...
    中信證券指出,年底收官前,預計排名靠前公募普遍重倉的醫藥、新能源、白酒等板塊仍有相對收益,但跨年後的機構博弈將迅速緩和,迎來集中換倉期,屆時市場風格將更重基本面驅動。建議在快速輪動中配置跨年後品種。順周期板塊依然是行情主線,包括工業板塊中的有色金屬和基礎化工,以及可選消費中的家電、汽車、白酒、家居、酒店、景區等。
  • 華泰證券:庫存周期是四季度行情的勝負手 毛利率是其根基
    來源:金融界網站來源:華泰證券核心觀點庫存周期是Q4行情的「勝負手」,毛利率水平是「勝負手」能勝的根基>當前整體企業盈利增速已經回落了兩年時間,從周期的經驗數據來推斷,已接近底部位置,但市場對1)何時能企穩2)企穩能否持續3)企穩幅度如何有分歧,分歧越大的變量越會產生超預期,在預期彌合、認知趨同中才有向上的市場機會。
  • 中信建投2021年有色金屬行業投資策略:配置順周期 布局新能源(附股)
    原標題:中信建投2021年有色金屬行業投資策略:配置順周期,布局新能源(附股) 摘要 【政策紅利持續釋放 環保板塊估值接近歷史低位】中信建投指出,工業金屬方面
  • 中信證券周期行業首席分析師敖翀:從證券、銀行、期貨三個服務角色...
    本次會議分論壇一圍繞「構建新發展格局與期貨行業改革發展」為主題,圍繞「十四五」規劃與「雙循環」新發展格局戰略背景,聚焦期貨市場,分享前沿觀點,就行業如何更好地響應國家戰略、服務實體經濟等展開深入交流。在主題為《期貨市場如何助力雙循環發展新格局》的圓桌討論中,中國期貨業協會原副會長李強,平安期貨總經理姜學紅,中信證券周期行業首席分析師敖翀,馬鋼股份首席市場分析師夏仕卿,盛冠達資產創始人黃燦參與討論。近年來,證券、銀行、期貨形成了大金融實體服務的模塊。
  • 中信證券「單騎救盤」難挽板塊跌勢,券商股後市如何演繹?
    即便有中信證券(600030.SH)當天盤中漲逾3%的「單騎救盤」,亦難扭轉板塊轉跌之勢。當天三大指數集體調整,滬指失守3400點。在此背景下,券商板塊收跌3.95%,僅中泰證券(600918.SH)、中信建投(601066.SH)等5股實現上漲。從盤後龍虎榜數據來看,前期漲幅較大的第一創業,遊資在對其買入賣出的選擇上已現分歧。
  • 中信證券收購廣州證券 是怎樣一脈相承的戰略?
    鮮為人知的是,國泰君安證券代理買賣證券業務淨收入(含席位租賃)也已超過中信證券。如果說華泰證券超過中信證券依靠的是網際網路金融戰略,多少有點低傭攬客的成分,畢竟華泰證券經紀業務收入與市場份額並不匹配。那麼國泰君安證券在交易規模落後的情況下,淨收入仍能超過中信證券,只能說財富管業務的水平已然不同。
  • 中信證券遭京東數科「拋棄」 如何應戰「券商一哥」之爭?
    來源:華夏時報原標題:中信證券遭京東數科「拋棄」 市值一度被小弟反超 如何應戰「券商一哥」之爭?來源:華夏時報9月3日,北京證監局網站顯示,中信證券和華菁證券退出京東數科上市輔導機構行列,京東數科與國泰君安、五礦證券的協議依然生效。
  • 華泰:繼續看好券商 切勿過度解讀中信證券事件
    摘要 中信證券周末被曝涉嫌內幕交易,對此,華泰證券發表研報,稱繼續看好券商,強調切勿過度解讀中信證券事件。以下為華泰證券研報全文。
  • 中信證券:順周期行情下大金融板塊將成港股核心驅動力
    中信證券指出,順周期行情下大金融板塊將成港股核心驅動力。目前來看,港股銀行業PB僅0.52倍,即便估值修復至歷史均值以下一倍標準差的水平仍意味著20%左右的上漲空間。考慮到2020年LPR下行、撥備計提力度加大,以及「讓利實體經濟」對銀行業績的影響料將不會延續到2021年,經濟不斷修復也將明顯改善銀行資產質量。
  • 中信證券:從A/H折溢價看港股順周期行情
    來源:金融界網站來源:中信證券今年4季度以來,港股持續跑贏A股。港股的指數權重中,順周期板塊比重更大,人民幣匯率企穩也意味著基本面相同但估值更低的港股對全球投資者的吸引力大幅上升。順周期行情下,得益於A/H溢價持續回落和極高的金融行業佔比,我們預計港股在明年的配置性價比依然凸顯,對比A股的順周期品種,建議關注兩大主線:1)估值處於絕對低位的大金融板塊;2)受益疫情改善、需求拉動板塊,包括:新基建、工程機械、交運和博彩等。 ▍港股市場:順周期從「拖累」轉化為「催化」。
  • 券商2021年A股策略觀點;① 中信證券:2021年A股將經歷慢漲的三個...
    券商2021年A股策略觀點;① 中信證券:2021年A股將經歷慢漲的三個階段,分別是輪動慢漲期、平靜期、共振向上期。配置上建議緊扣行業景氣輪動,兼顧政策催化主題;② 華泰證券:2021年A股仍在「牛背」上。
  • 中信證券收購廣州證券,是怎樣一脈相承的戰略?看背後的不甘與奮起
    為業界所熟知的是,華泰證券股基交易份額在2014年反超中信證券後,這種格局一直持續至今,兩者差距一度有擴大趨勢。鮮為人知的是,國泰君安證券代理買賣證券業務淨收入(含席位租賃)也已超過中信證券。從以上三點不難看出,廣州證券不僅在經紀業務上與中信證券互補性極強,而且將有效提升中信證券在珠三角區域的競爭力。
  • 中信證券計提50億元巨額減值,股票質押業務風控或有缺陷
    不過,投資人、北京看懂研究院高級研究員程宇並不認為券商計提信用價值是券商的主動「洗澡」,他解釋道:「從資產負債表上看,中信證券主要融出資金的抵押物是股票。畢竟從中信證券的資產負債表上看,它的融出資金質押物主要是股票,那麼這些股票都是有明確的財務資料的,所以該如何減值、減值多少都是有據可查的。這方面中信證券『業績洗澡』的條件並不充分。」
  • 中信證券
    中信證券 金融理財 大小: 52.02MB
  • 中信證券盤中漲停 成交額超120億元
    摘要 【中信證券盤中漲停 成交額超120億元】12月30日,券商股午後繼續拉升,方正證券、國投資本漲停。此外,中信證券盤中漲停,成交額超120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