掉隊久矣的招商地產,而今有望借母公司招商局資源重歸行業第一梯隊。
8月3日晚,招商地產(000024.SH)發布最新公告稱,招商局正在推動整合招商地產與招商局蛇口工業區控股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為「招商局蛇口」),目前已擬定由招商局蛇口換股吸收合併招商地產、並於深圳證券交易所上市的方案。
招商局蛇口工業區公司總經理楊天平(整合前職位,目前人力凍結)告訴網易記者,此次業務整合主要為招商地產和蛇口工業區間的整合,前海3.5平方公裡土地會逐步加進來,但漳州開發區和青島產業園區等業務不作考慮。
這時,距離招商地產正式停牌的4月3日已過去整整4個月。在此期間,流言紛擾,公眾對招商地產停牌的猜測集中於前海土地、蛇口工業區土地注入間。公告既出,在證實公眾猜想之外,更大的意義在於昭顯招商局集團支撐、拉升地產版塊發展的決心。
招商地產是國內首隻地產百元股,曾在2007年11月創下102.89元的記錄。資產注入、價值重估、母公司的資源和背景等,曾經支撐招商地產股價走牛的內在邏輯和根本因素今日並未發生改變。招商系地產資源正在進行新一輪整合,此時距離實現千億銷售額百億利潤的目標還有3年。但對頭頂「自貿區」和「改革開放第一炮」的雙重光環的企業而言,規模或許已經不再是第一位。
整合大幕拉開
央企招商局,業務集中在金融(銀行、證券、基金等)、交通(航運、物流、海洋工程等)和房地產三大版塊。然而,目前招商地產的市值僅為815億元,是三大業務的最短板。
招商地產內部人士稱,招商局集團董事長李建紅要求做大地產板塊,三大業務板塊要求呈三足鼎立態勢。在年初召開的內部會議上,李建紅指出集團特別要抓住「一帶一路」戰略、自貿區擴區、國企改革等的重要機會,推動實施一批有影響的重大項目,並綜合運用兼併收購、存量整合、行政劃撥等方式獲取外部資源。
招商局集團的核心動作是,整合優質資產,剝離非核心資產。
金融版塊的招商銀行與招商地產同日停牌後,招商局推出員工持股計劃;交通版塊的深圳赤灣亦公布重組計劃,若過程順利可於今年內完成蛇口貨櫃的注入工作;在非核心資產方面,5月26日,深圳市招商局科技投資有限公司掛牌轉讓其所持的深圳藍普科技有限公司所有合計共8%股權。
具體到房地產版塊,招商局的整合路徑亦很清晰。三大地產板塊招商地產、招商局置地、招商局蛇口的土地資源以及前海土地,都將可能被裝進新上市平臺。招商地產內部人士表示,集團也在考慮和篩選,將其中的不良資產剝離出來。但這無礙於重組後的招商局蛇口地產業務成為巨無霸。
「招商局蛇口工業區的正式啟幕被譽為『中國改革開放的第一槍』,蛇口工業區是一塊金字招牌。有義務把它發揚光大。」楊天平表示,公司領導班子和高層變動等人事關係尚未落實,集團將爭取在年內完成整合工作。
掉隊與歸隊
招商局蛇口和招商地產的業務整合意義絕非僅為將品牌價值發揚光大,掉隊十年後,招商地產渴望重返房企第一梯隊。
「招保萬金」時代,招商地產藉助招商局的強大資源完成早期業務積累,奠定江湖地位。但穩健發展的方針,以及優先發展交通航運和金融業的戰略,使招商地產錯失黃金十年。
2010年,招商地產銷售金額僅為146.25億元,比2009年的148.42億元還有所下降。當年萬科銷售額1081.6億元,成為國內首家千億房企。
正是在這一年,歷時最久的一次地產調控大幕拉開,招商地產的短板也充分暴露。由於缺乏標準化的產品線、市場布局不夠均衡、高端產品比例過高等系列因素,堅持高溢價策略的招商地產甚少根據市場變化調整價格策略,在弱市中步履維艱。
福禍相依,2010年也因此成為招商地產的轉折年。招商局集團對招商地產的策略生變,加速對組織結構、業務模式、管理體制等進行調整。
這一年,招商局集團成立地產事業部,招商地產原董事長孫承銘出任地產事業部負責人,林少斌則接任招商地產董事長之職。其結果是,招商地產由招商局旗下三級子公司躍升為一級子公司,由招商局集團直管。
在此後林林總總非公開的內部調整中,招商地產從追求高溢價的效益優先模式轉向高周轉的快速開發模式。2013年,招商地產銷售額為432億元,在國內房企銷售金額排名中由2010年的第18名上升至15名。這一年,素來以作風穩健著稱的招商地產將「培養狼性團隊」的計劃寫進年中報告,並正式提出未來五年內實現千億元的銷售金額和百億元利潤的目標。
2014年,招商地產銷售額終於突破500億元,籤約金額為510.49億元,同比增加18.18%。銷售金額排名已經上升至第14名,但這一數字僅為萬科、保利同年銷售金額的23%與37%。
「招商局集團不是沒看到中國房地產業有不錯的發展空間,但是招商局的港口和交通基建業務、金融業務同樣需要發展。過去十幾年,投資房地產業有很好的收益,但招商局資源配置在港口和金融行業收益更豐富。」 招商地產董事總經理賀建亞說。他將招商地產掉隊的原因歸結為受制於母公司的整體發展方針,集團對招商地產的定位和要求有異於萬科和保利。
下半場考驗
按招商地產計劃,2018年須完成千億元銷售,2020年進入房地產行業前十強,重歸房企第一梯隊。
以2014年銷售金額同比增幅18.18%估算,這一銷售目標可在2018年完成。此輪重組有望加速招商地產的千億進程。
為推進集團地產版塊深化體制改革,2015年6月23日,招商局蛇口工業區有限公司整體改制為招商局蛇口工業區控股股份有限公司,拉開此輪整合大幕。
招商局集團表示,招商局蛇口將「在現有的產業園區和地產業務基礎上,努力在自貿區配套設施建設、郵輪母港、平臺建設、貿易投資便利化、跨境電子商務、金融改革與網際網路+等領域進行突破創新」。
招商局蛇口是招商局旗下100%控股的一級子公司,截至目前,招商局蛇口直接持有招商地產40.38%的股權,並通過其他子公司持股招商地產,總比例達51.89%,處絕對控股地位。
招商局蛇口旗下的地產資源集中在蛇口工業區內,包括已改建完成出租的40多萬平工業廠房區和待改造的180多萬平老廠房、總建面超過170萬平的太子灣三宗地塊,還包括已經建成出租的寫字樓和人才公寓等。值得一提的是,10.85平方公裡的蛇口工業區,連同招商局集團在赤灣的貨櫃碼頭,共計13.2平方公裡的土地都已被納入廣東自貿區,潛力可期。
此外,招商地產旗下還有另一個上市地產平臺。2012年,招商地產通過香港全資子公司瑞嘉實業,以1.99億港元的對價收購香港主板上市公司東力實業(00978.HK)70.18%的股權,成為東力實業絕對控制人。2013年11月,東力實業正式更名為招商局置地。
為規避內部競爭,招商地產和招商局置地將以城市劃分發展,目前招商局置地業務集中在廣州、佛山、重慶、南京四個城市。
自作風激進的賀建亞成為招商地產董事總經理後,招商地產動作頻頻,過去一年在上海、廣州、深圳等一線城市新增項目資源610.74萬平。從「千億計劃」到「再造新蛇口」,招商地產正撕下長久以來的穩健標籤。樓市進入下半場,這家老牌央企卻認為它的機會已經來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