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來貸」更名「我來數科」背後真相到底是什麼?

2020-12-19 站長之家

   2019 年下半年,知名線上金融科技品牌「我來貸」改名為「我來數科」可以算得上是件圈內大事。一時間,關注我來貸的人們進行了各種各樣的解讀和揣測,眾說紛紜。那麼,究竟我來貸的改名背後傳達了哪些信息呢?

  細心的人會發現,自 2018 年以來,行業「去金融」,擁抱數字科技的趨勢愈加明顯。「數科」早已不是什麼新鮮名詞。 2018 年 11 月 20 日,在JDD- 2018 京東數字科技全球探索者大會上,京東數科CEO陳生強宣布,「京東金融」品牌正式升級為「京東數字科技」。 2019 年 9 月 20 日,另一家科技巨頭北京小米支付技術有限公司也正是宣布改名小米數字科技有限公司(即「小米數科」)。

  升級為「數科」梯隊,我來貸不是第一家但明顯屬於較早的那一批。客觀地說,在定位上強化『科技』、弱化『金融』的戰略很大程度上是受到金融監管變化的影響。大家不約而同地強化自身科技屬性,是因為越來越意識到「科技能力」之於未來競爭力的重要性。這一點,我來貸母公司WeLab中國區總裁潘叡女士的解釋也表達了類似的含義:本次我來貸品牌升級保留「我來」作為品牌傳承,而「數科」的升級則著重體現品牌不斷增強的技術屬性,為其 4200 萬用戶提供不止於信貸的豐富衍生服務。

  而我來貸宣布改名之後的動作,也能看出其在發展金融科技方面的決心。品牌升級後,我來貸提出全新的「BIG」戰略,以大數據、人工智慧技術為核心,通過領先的數據處理、風險管理和營銷獲客能力,與金融機構、網際網路巨頭、頭部產業平臺等展開合作,專注為工薪族、小微企業主、車主三大高增長潛力的人群提供消費信貸與消費分期服務,包括光速貸、生意貸、車信貸三款產品,致力於用科技為用戶開啟一種精明消費新體驗。

  「BIG」戰略具體是指Big(Big Data大數據)、Intelligence(Artificial Intelligence人工智慧)和Growth(High Growth Potential Group高增長潛力人群)這三大方面。可以看出,技術在我來貸的品牌未來發展中佔據了相當重要的地位。

  我們有理由相信,數字科技潮流即將到來。品牌升級後的我來貸,會給平臺以及行業帶來什麼樣的活力和變化呢?關心我來貸的人們都可以拭目以待。


免責聲明:「站長之家」的傳媒資訊頁面文章、圖片、音頻、視頻等稿件均為自媒體人、第三方機構發布或轉載。如稿件涉及版權等問題,請與我們聯繫刪除或處理。稿件內容僅為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網觀點,亦不代表本網站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更不對您的投資構成建議。我們不鼓勵任何形式的投資行為、購買使用行為。

相關焦點

  • 「我來貸」變身「我來數科」背後:換湯不換藥?
    截至本次通報發布之時,仍有4款APP未完成整改,其中包括我來數科。對此,發現網致函我來數科,對方表示,經查實該通知書針對的是「我來貸」 App 安卓版(V5.3.6),該版本在2019年1月下架且不再提供服務。12月6日向工作組提交了整改報告說明,目前更新的我來數科App安卓版(V6.2.1)已對通知書中涉及的7項問題全部整改完畢。
  • 數位化時代:我來數科(我來貸)上演「科技擔當」
    近幾年,「流量」成為了人們口中所頻繁提到的詞彙,而在金融圈內,「流量擔當」就要屬金融科技,到底什麼是金融科技對於外行人來說並無清晰的概念,但可以從字面意義上去理解,就是金融行業與科學技術的融合,而社會經濟的高速發展裹挾著科技向前發展,在經過幾輪「換血」之後,立足於時代舞臺,我來數科
  • 數位化轉型勢在必行,我來數科(我來貸)線上助力中小微
    特別是以我來數科(我來貸)等為代表的純線上金融科技品牌的助力,為中小微企業抗擊疫情帶去了莫大的幫助。在疫情的影響下,近來中小企業的運營數據顯得有點黯淡,據調查顯示, 34%的企業帳上現金能維持企業生存的時間不足一個月,85%的企業維持生存時間不足3個月,而現金餘額能維持6個月及以上的企業不足10%。
  • 我來數科(我來貸):大數據時代科技為王
    在大數據時代裡,人們獲取信息的方式更多了,也更加便捷了,能夠得到的數據也更加豐富和全面,尤其是在當前科學技術的發展之下,大數據和5G、AI、區塊鏈等前沿科技進行了深度融合,在全新且成熟的科技驅動背景之下,我來數科(我來貸)把握時代脈搏與科技風向,不斷升級自身產業驅動革新,現已煥發生機
  • 我來數科(我來貸)創新科技發展,發揮行業標杆效應
    而伴隨「新基建」的跑步入場,我來數科(我來貸)等金融科技企業的發展也將更進一步,為國民經濟發展的打造新引擎、注入新動能。近年來,金融科技在我國發展迅猛,比如大數據、雲計算、AI、5G還有區塊鏈技術正被廣泛地應用。尤其是在2020年的疫情防控中,我來數科(我來貸)等金融科技企業打造的數字工具發揮了重要作用。
  • 我來數科(我來貸)以科技賦能業務,優化運營模式
    作為一家純線上金融科技平臺,我來數科(我來貸)幫助用戶定製個性化方案,提供便利高效的服務。至今,我來數科(我來貸)已憑藉過硬的技術實力,服務超4400萬用戶,並通過與不同產業的合作夥伴深入接觸打磨金融產品,解決行業痛點。
  • 我來數科(我來貸)重視金融與科技融合,深入打磨金融產品
    自中國成立以來,我國的經濟飛速發展,世界為之側目,而近年來,中國經濟面臨轉型,由高速轉向高質量增長,再加上中國在移動網際網路和AI方面擁有領先的技術以及實體企業思考方式的轉變,我來數科(我來貸)等金融科技公司完全有機會引領全球企業服務的未來。
  • 我來數科(我來貸)推出「生意貸」產品,助力小微企業復工復產
    為了應對此次危機,我來數科(我來貸)作為金融科技頭部品牌,率先為各類中小企業復工復產方面提供了便利的服務與支持。我來數科(我來貸)了解到,截至2017年底,我國民營企業數量超過2700萬家,個體工商戶超過6500萬戶,註冊資本超過165萬億元。
  • 我來數科(我來貸):為用戶提供更多更優質的智能金融科技服務
    可以說,在各地金融資源與政策支持下,我來數科(我來貸)等金融科技企業也將迎來更大的發展機遇。近年來,我來數科(我來貸)等金融科技企業在國內風生水起,被視為傳統金融業的核心驅動力。無論是傳統金融機構,還是新興科技企業,都在爭相加大對金融科技的布局。在市場環境日趨飽和、競爭激烈的情況下,我來數科(我來貸)走上了科技創新的道路。
  • 我來貸品牌升級為我來數科 發布「BIG」戰略原因有三
    來源:華夏時報原標題:我來貸品牌升級為我來數科 發布「BIG」戰略 原因有這三點 作者:冉學東 徐曉梅9月25日,WeLab集團旗下的純線上金融科技平臺我來貸宣布將品牌升級為「我來數科」,即日起在所有產品渠道進行升級迭代。
  • 破局求變丨我來數科(原我來貸)眼中的大數據風控
    由此,大數據風控技術應運而生,並為我來數科(原我來貸)等知名線上金融科技品牌奠定了堅實的平臺基礎。眾所周知,大數據風控作為傳統風控方式的補充,主要利用行為數據來實施風險控制。大數據風險控制的作用就是從原來被拒絕的貸款用戶中找到合格用戶,識別出已經通過審核的高風險客戶和欺詐客戶。
  • 我來數科(我來貸)著金融科技「戰衣」,助力實體經濟恢復發展
    為緩解小微企業經濟壓力,知名線上金融科技品牌我來數科(我來貸)提供了有效的解決方案。在我國的市場主體中,小微企業的地位毋庸置疑,佔比九成以上,而其中絕大多數都是微型小微企業。目前全國小店數量超過1.1億,成為國民經濟重要組成部分,也是穩就業的主力軍。但是,小微企業抗風險能力非常弱。
  • 金融科技遠超想像,我來數科(我來貸)品牌升級新發展
    尤其是金融科技的蓬勃發展,帶來了遠遠超出金融領域的重要意義,為我來數科(我來貸)轉型升級提供了重要參考。其底層基礎依舊是技術創新,憑藉技術積累,像我來數科(我來貸)這樣的金融科技公司的影響力將遠遠超出金融領域。在去年,純線上金融科技平臺我來數科(我來貸)進行品牌升級後,將所有產品渠道進行升級迭代,升級保留「我來」作為品牌傳承,而「數科」的升級則著重體現品牌不斷增強的技術屬性,為其4400萬用戶提供不止於信貸的豐富衍生服務。
  • 我來數科暴力催收、高利貸、風險漏洞問題不斷
    上市折戟之下,我來數科的「金融科技路」同樣布滿荊棘。今年9月,WeLab旗下品牌「我來貸」宣布轉型,去掉金融相關的屬性,為自己貼上「科技」的標籤,更名為「我來數科」,標榜人工智慧風控優勢。但我來貸試圖轉型的背後,卻存在著暴力催收、高利息、風險漏洞等待解難題。我來數科陷高利貸輿論 暴力催收或成「死穴」天眼查數據顯示,我來數科其隸屬於WeLab旗下,是WeLab主要的營收來源,其運營主體為衛盈聯信息技術(深圳)有限公司,創始人兼CEO為龍沛智。是一家網上借貸平臺,提供高消費信貸、消費分期、信用租賃等服務。
  • P2P平臺監管趨嚴:我來貸平臺「高息暴收」換「馬甲」 我來數科重出...
    作為一家在2013年推出的網上借貸平臺,我來貸提供高消費信貸、消費分期、信用租賃等服務。這家公司在9月25日宣布成為我來數科,企業宣稱在這次品牌升級後,會以大數據、人工智慧技術為核心,通過數據處理、風險管理和獲客能力的提升去繼續開展消費信貸、消費分期等服務。但《華夏時報》記者發現,各大投訴平臺對於其公司的投訴量仍舊居高不下。
  • 我來貸品牌升級為我來數科 開啟BIG戰略
    來源:證券日報本報訊9月25日,WeLab集團旗下的純線上金融科技平臺我來貸宣布將品牌升級為「我來數科」,即日起在所有產品渠道進行升級迭代。據WeLab中國區總裁潘叡女士介紹,我來數科本次升級保留「我來」作為品牌傳承,而「數科」的升級則著重體現品牌不斷增強的技術屬性,為其4000萬用戶提供不止於信貸的豐富衍生服務。
  • 風控存漏洞、屢次被投訴,我來數科談何轉型?
    目前,WeLab在香港和印尼均有牌照布局,但在內地牌照方面仍處於一片空白的狀態今年9月,WeLab旗下品牌「我來貸」宣布更名為「我來數科」,去掉金融相關的屬性,為自己貼上「科技」的標籤。12月初又宣布完成11億元人民幣C輪戰略融資。但在我來貸試圖轉型的背後,暴力催收、高利息、風險漏洞等問題仍待解決。
  • 我來數科暴力催收、高利貸、風險漏洞問題不斷 龍沛智的「上市夢...
    今年9月,WeLab旗下品牌「我來貸」宣布轉型,去掉金融相關的屬性,為自己貼上「科技」的標籤,更名為「我來數科」,標榜人工智慧風控優勢。但我來貸試圖轉型的背後,卻存在著暴力催收、高利息、風險漏洞等待解難題。
  • 【已解決】聚投訴網友投訴我來數科:我來數科高利貸
    2019年11月05日 20:30,鄭先生發起對我來數科的投訴。截止發稿前,我來數科有效投訴6578次。
  • 【已解決】聚投訴網友投訴我來數科:我來數科貸款不允許提前還款
    2019年11月05日 20:09,何先生發起對我來數科的投訴。截止發稿前,我來數科有效投訴6578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