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華夏時報
原標題:我來貸品牌升級為我來數科 發布「BIG」戰略 原因有這三點
作者:冉學東 徐曉梅
9月25日,WeLab集團旗下的純線上金融科技平臺我來貸宣布將品牌升級為「我來數科」,即日起在所有產品渠道進行升級迭代。
據WeLab中國區總裁潘叡透露,我來數科本次升級保留「我來」作為品牌傳承,而「數科」的升級則著重體現品牌不斷增強的技術屬性,為其4000萬用戶提供不止於信貸的豐富衍生服務。
品牌升級後,我來數科提出「BIG」戰略,以大數據、人工智慧技術為核心,通過數據處理、風險管理和營銷獲客能力,與金融機構、網際網路巨頭、頭部產業平臺等展開合作,為工薪族、小微企業主、車主三大高增長潛力的人群提供消費信貸與消費分期服務,包括光速貸、生意貸、車信貸與車險分期四款產品,用科技為用戶開啟一種新的消費體驗。
事實上,除了我來貸的升級,此前京東金融和小米支付也已經完成品牌升級。零壹研究院院長於百程對《華夏時報》記者表示,網際網路金融類公司品牌升級為數字科技公司,可以帶動業務升級、技術升級和估值升級。
提出「BIG」戰略
我來貸(WeLab)是衛盈聯信息技術(深圳)有限公司於2013年1月在香港推出的網上借貸平臺。2014下半年我來貸進入中國內地,並在同年9月推出專為年輕用戶提供在線借貸服務的手機APP「我來貸」,2018年9月拓展至印尼市場。
目前,我來貸主要提供消費信貸、消費分期、信用租賃、熱門推薦等服務功能,在香港經營的品牌為WeLend,在中國大陸經營我來貸。
此次品牌升級後,我來數科提出了新的「BIG」戰略。具體來看,「BIG」戰略以Big(Big Data大數據)、Intelligence(Artificial Intelligence人工智慧)、Growth(High Growth Potential Group高增長潛力人群)首字母組成。
很長時間以來,我來數科都強調大數據風控,隱私計算(Privacy Computing)作為集團重點研究領域之一,目前已在多個領域獲得國家專利。我來數科在運營中藉助自主研發的實時大數據處理平臺為其產品運營、風控、營銷預測等場景提供全數位化支撐,目前,平臺每天可處理超過上百億次的數據訪問,近百臺伺服器支持萬億級數據實時計算。
而且,憑藉大數據風控技術,我來數科已與近百家持牌機構展開合作。
我來數科利用人工智慧,為用戶提供了智能金融服務和客服諮詢,升級後的人工智慧機器人WeBot2.0可以在我來數科信貸、分期等多個業務場景中切換,問題諮詢攔截率為88.7%,問題識別率達91.1%。
目前,我來數科已經涉及教育、車險、旅遊、垂直電商、社交求職等不同垂直場景,利用其金融科技運營能力挖掘異業夥伴垂直領域的客戶需求,以服務高增長潛力客群。
之後,通過品牌升級,我來數科會進一步覆蓋C端和B端業務,在C端提供消費信貸與消費分期服務、淘新機提供融資租賃服務;在B端則通過天冕大數據實驗室為企業客戶提供一站式金融科技服務。我來數科在印尼還與當地大型綜合集團Astra合資成立了金融科技公司「AWDA」。
WeLab創始人及集團CEO龍沛智先生表示,我來數科未來會繼續專注於以大數據和人工智慧為核心的金融科技創新研究投入,通過WeLab虛擬銀行、WeLend、我來數科、淘新機、天冕大數據實驗室、maucash六個品牌,為更多個人與企業客戶提供創新金融體驗。
品牌升級有利於帶動業務升級
自成立以來,我來數科已經完成數輪融資,累計融資超過26億元。
2015年6月,我來數科獲TOM集團及紅杉資本注資,首輪融資達1.3億元;2016年1月,獲得B輪融資10億元,由馬來西亞國家主權基金-馬來西亞國庫控股公司領投,歐洲大型銀行ING(荷蘭國際集團)以及廣東省政府旗下國有獨資企業粵科金融集團等跟投; 2017年11月,宣布完成15億元融資,阿里巴巴集團旗下的阿里巴巴創業者基金、瑞士信貸、建行國際、IFC(國際金融公司)等參與投資。
之後,我來數科欲通過上市完成新一輪融資,不過最終還是折戟。
2018年 7月3日,我來貸向香港交易所遞交招股書,聯席保薦人為摩根史坦利及摩根大通,每股股份面值為0.001美元。半年後,即2019年1月,港交所披露易網站披露信息,我來貸母公司WeLab的上市申請已經處於失效狀態。
招股書數據顯示,2017年全年,我來數科實現營業收入1.55億美元,上年僅為3033萬美元,淨利潤為1769萬美元,而2015、2016年還處於虧損狀態,分別虧損1352萬美元、2477萬美元。
目前,我來數科的主要業務包括三方面:一是在WeLend上直接為借款方提供信貸;二是為資金合作方提供現成端對端助貸解決方案;三是為中國及香港的企業客戶提供消費貸款技術解決方案。
招股書顯示,我來數科的收入來源主要來自於服務費產生的貸款撮合服務收入、服務費及WeLend在貸款期間提供還款處理及收款服務收取的服務費而產生的貸款撮合後服務收入、服務費產生的信貸服務收入以及逾期相關收入及其他收入。
上市計劃落跑,我來數科的品牌升級或許會給其帶來新的機遇。
於百程對本報記者表示,網際網路金融類品牌升級總體上有三個原因:一是在監管上,金融業務需持牌經營,品牌中帶有金融、貸款等字眼,明顯具有強金融屬性,但實際可能並沒有相關牌照,在品牌傳播和監管上並不利。二是業務拓展的需要,網際網路金融經過幾年的發展和整治,市場的創新空間階段看已相對有限,但在更廣泛的實體產業,數位化仍有廣闊的空間。這類公司利用這些年在金融領域的科技能力積累,拓展到實體產業數位化領域,將金融相關業務作為數字科技業務之一。三是估值的需要。在去槓桿的背景下,金融行業因其承擔風險的屬性,估值非常低。而數科因其科技屬性,在融資和估值中都將處於更有利地位。通過品牌的升級,帶動業務升級、技術升級和估值升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