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吃虧要趁早,別再錯誤教育

2020-08-28 蘇浩聖澤智慧父母

吃虧是福嗎?

孩子成長吃虧要趁早。很多人嘴裡常常會說:吃虧是福,其實心裡不是這麼想,多數人覺得吃虧不好,不願意孩子吃點虧。對一個孩子的成長吃虧是有一定的幫助,並且一定要讓他趁早吃虧,小的時候如果吃點虧,放點錯對孩子的成長有一定好處,俗話說吃一塹,長一智,孩子只有吃虧了才知道錯與對。不要等他成年了才吃虧,那時放錯的成本特別的大。所以父母要學會讓孩子吃虧。

吃虧是一種最有說服力的教育

父母和唐僧一樣囉嗦,但是發現孩子不但沒有改變反而更叛逆,如果孩子通過吃虧放錯得到了教訓,那麼他自己知道這樣做不對,這比父母天天在他面前嘮叨好一百倍。

所以自己跌倒自己爬 ,從小吃點虧 長大娃哈哈。

孩子未成年犯錯也是一種福

孩子犯錯在一定範圍內是一件好事,未成年是犯點錯誤總比成年犯錯成本來的底,當然這裡的錯不是大錯誤。錯誤也是一種教育,有時比正面教育來的直接也來的快。作為父母一定記得孩子太優秀有的時候未必是件好事。

相關焦點

  • 還在教孩子「吃虧是福」嗎?「吃虧」帶給孩子的傷害,家長要知道
    ,言語傷害時,他回到家給媽媽講,但是媽媽並不把他當回事兒,覺得就是同學之間的小打小鬧,還告訴孩子:「別太和同學計較,要大度一點兒,他們是在和你玩耍呢!」,有些時候「吃虧」到最後並不是「福」,反而是「禍」,家長別再執著於錯誤的頭腦觀念了。
  • 孩子的好習慣教育,要趁早
    孩子的好習慣教育,要趁早文:我是素顏一邊教學,一邊觀察,一邊摸索。每一個孩子都是帶著探知心來學習的。有些孩子是帶著抗拒心的,他們更喜歡在課堂之外的大千世界裡,無憂無慮自由自在迎風奔跑。學校、課堂在這些孩子眼中,就像一個監獄、牢籠。有些孩子求知慾強,已然有了明確的人生目標,明白為什麼要學習。他們把學校當作成長的階梯,用力前行。人人眼中稱讚的好孩子有良好的生活習慣和學習習慣,自覺性好,目標在前方,他們只需沿著目標穩步前行即可。
  • 趁早教會孩子,吃飯,吃苦,吃虧
    第二教育孩子要先讓長者入座,先給長者盛飯。尊敬老人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在孩子小的時候,父母要做示範,先請家裡的長輩入座,先給長輩盛飯。長者還沒動筷子,晚輩就不應該先吃。第六養成習慣,讓孩子在飯後幫忙清理餐桌,收拾餐具或洗碗。對於大多數父母來說,春節期間,與家人、客人共進晚餐的機會比平時多,這也是一個很好的教育孩子餐桌禮儀的機會。
  • 孩子教育要趁早!小時「管教」,長大才能「放手」
    其實很多父母都沒有意識到,教育孩子必須要趁早。長期從事犯罪心理和青少年心理問題研究的中國人民公安大學李玫瑾教授就曾說過:孩子6歲前,父母的話是黃金,12歲以後,父母的話就是垃圾。你要是真的愛孩子,就應該從小管教他。
  • 你會教育孩子「吃虧是福」嗎
    你覺得「吃虧是福」嗎?你會不會經常教育孩子「吃虧是福」?我們的父輩教育我們「吃虧是福」,通常情況下,我們也這樣教育過自己的下一代。希望能培養其寬容、大度的品德。尤其當我們的吃虧,寬容在某些人眼裡變成理所當然時,你會思考自己的教育方式嗎?或者看著年幼的孩子傻傻分不清該去忍讓還是去爭取。我們有沒有注意到孩子的心理變化。
  • 李玫瑾:父母教育孩子要趁早,當娃到了青春期,要學會點到為止
    李玫瑾:教育孩子要趁早,會覺得自己已經長大了,大人說的道理他都懂,不用再嘮叨那麼多次。與其等到孩子開始叛逆了再念叨,不如趁早教育,一點一點給孩子灌輸思想。給孩子愛的同時,也要讓孩子對你產生敬畏。與青春期的孩子待在一起的時候,記得提示自己不要念叨太多,別讓孩子反感。今日互動話題:你是如何和青春期孩子相處的呢?歡迎在評論區留言交流!
  • 考生錄取後,這6件事要趁早做,耽誤太久很吃虧,各校要求不同
    ,20考生錄取後,這6件事要趁早做,耽誤太久很吃虧,各校要求不同,務必提前要注意:一是錄取信息要與自己的身份證和準考證等信息相匹配,以防有同名考生出現,因為目前取兩個字名字的考生比較多,很多考生就是因為這個原因,耽誤錄取,拿到通知書後一定要仔細核對。
  • 別再讓孩子當「聖母」,吃虧不一定是福,父母該教會孩子「自私」
    例如家長從小就會教育孩子,要尊老愛幼,「孔融讓梨」這個故事,已經被父母們教爛了。但是家長們想過沒有,孩子在學習這些知識,禮儀和思想時,是否真的能夠領悟到呢?會分享的孩子不一定懂得謙讓的美德多麼偉大,他們只是不想讓父母失望,不敢拒絕,不敢自私罷了。
  • 職場上,要是遇到這3類老闆,聰明人會趁早離職,否則容易吃虧
    職場上,要是遇到這3類老闆,聰明人會趁早離職,否則容易吃虧職場上,要想事業上迎來大的發展,有個好的前途,跟對老闆就成為了不能忽視的問題。人們常說「跟對老闆,做對事」,可見,老闆在員工的職場發展中佔據著很重要的地位。
  • 財商教育要趁早:越早教會孩子認識錢,越能打開孩子的眼界與未來
    文 | 珠兒媽媽日記(文章原創 ,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教育孩子要趁早,在他們的思想觀念裡,很多東西都是在年幼的時候形成,然後在整個成長的過程裡進行修補和填充,直到三觀穩定,人格形成後,才會趨於一個平穩的狀態。所以,在「錢」的這個問題上,家長們必須早點兒引導孩子。
  • 教育孩子,得趁早
    一家人在孩子面前永遠是在唱一臺戲。孩子的爺爺、奶奶、姥姥、姥爺、媽媽唱白臉,我唱黑臉。孩子要是遇到了媽媽,就馬上表現出了柔弱的一面,什麼都不會,媽媽也會毫無條件地一幫到底。但是她在我面前她又表現得什麼都會,自己吃飯,穿衣服,刷牙等等完全不用操心。有一天,我們倆都在家,我讓女兒馬上去刷牙,然後過來看動畫片兒。她答應著馬上跑到衛生間倒水,擠牙膏,開刷,動作相當熟練。
  • 這幾種父母養出的孩子,容易被當成軟柿子欺負,不想娃吃虧要注意
    「讓著別人」、「讓著弟弟妹妹」的父母在父母這種思想的教育下,太懂事的孩子,甚至是沒有原則地讓著別人,這樣的孩子長大後也容易被大家當成「軟柿子」欺負,而時間長了,孩子自己也習慣了被欺負,他們吃虧受氣就會被當成常態,想要再糾正可以說也是很難的一件事。
  • 培養孩子,你相信「出名要趁早」嗎
    如今,很多父母對孩子抱有很高的期待,費盡心思地培養孩子,試圖幫助孩子找到一條通向成功的快車道。甚至有些父母通過包裝孩子,幫助其「年少成名」。在這個激烈競爭的時代,「出名要趁早」被很多人奉為圭臬。培養孩子,你相信「出名要趁早」嗎?
  • 培養孩子,你相信「出名要趁早」嗎?
    在這個激烈競爭的時代,「出名要趁早」被很多人奉為圭臬。培養孩子,你相信「出名要趁早」嗎?近日,中國青年報社社會調查中心通過中青報官方微博發起了一項調查「培養孩子,你相信『出名要趁早』的觀點嗎」,1816位微博用戶表達了自己的看法,50.0%的受訪者不認同這一觀點,16.5%的受訪者認同,33.5%的受訪者認為得看孩子情況。
  • 教育孩子要趁早,娃到了青春期,就要學會點到為止
    孩子是一個不斷成長、變化著的個體,在孩子的幼年時期我們在教育的方向主要在孩子性格的養成方面,當孩子進入青春期以後,就逐漸的具備了獨立思考的能力,不再隨著家長的意志去做事,所以在孩子的教育問題上,我們要分步走,對孩子和家庭的氛圍都有好處。
  • 「老師」級父親教育孩子不要「吃虧」,毀了孩子一生
    有一個父親在學校,他也是做教育的人,但是他的人生思想觀念不 見得是正確的,只有學經典,跟經典相應,才能有保證。他的孩子念小學 一年級,剛好同一個學校。孩子知道父親是行政人員,都比較晚下班,所 以他就主動幫助老師、同學,每一次都是他最後離開教室,關好門窗。那 孩子很單純,能夠去服務大眾,他也很歡喜。每一天都是把教室都檢查好 了,他就邊走邊蹦蹦跳跳、歡歡喜喜的去找他爸爸,再跟他爸爸回家。
  • 教育孩子要教育他吃三樣東西:吃飯、吃苦、吃虧
    教育孩子要教育他吃三樣東西,第一吃飯,第二吃苦,第三吃虧。每個家長都希望孩子獲得別人的稱讚,所以,家長要從平時就開始關注孩子的餐桌禮儀,這樣到了一定的場合,才不會出現一些本不應有的尷尬。在現實生活中,許多父母認為,孩子太老實就會吃虧,總是吃虧就無法適應激烈的社會環境,因此許多父母都在教給孩子不吃虧的方法。但是,過於強調不吃虧,孩子不是過於霸道,就是斤斤計較。
  • 別拿「孩子還小」當理由,教育孩子,家長要學會使用漏鬥法則
    請家長們別拿&34;當理由,如果連繫鞋帶這種最基本的生活技能都不懂,孩子在學校如何打理自己的生活呢?在錯誤三觀的影響下,孩子就有極大的可能做一些違法行為。管孩子要趁早,家長別總是以&34;為藉口,習慣性逃避問題。合格的家長要懂得運用科學的教育方法——漏鬥法則,避免把孩子養成&34;。美國作家蓋瑞提出,家長給予孩子自由要視孩子的成熟度情況而定。在孩子年幼時,家長可以緊緊握住孩子的手,給孩子比較少的自由。
  • 別再大聲苛責孩子!斯託夫人:用「自然法則」教育孩子或許更有效
    人無完人,每個孩子身上或多或少都存在缺點,但美國著名教育家艾裡姆曾經說過:「孩子身上存在缺點並不可怕,可怕的是父母缺乏正確的教育思想和引導方法。」在小葵媽媽看來,對孩子的大聲苛責就是父母最需要更正的教育方式,過早的接受語言暴力,對孩子來說,影響是終身不可逆的。
  • 親子育兒:培養孩子,你相信「出名要趁早」嗎?
    如今,很多父母對孩子抱有很高的期待,費盡心思地培養孩子,試圖幫助孩子找到一條通向成功的快車道。甚至有些父母通過包裝孩子,幫助其「年少成名」。在這個激烈競爭的時代,「出名要趁早」被很多人奉為圭臬。培養孩子,你相信「出名要趁早」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