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子育兒:培養孩子,你相信「出名要趁早」嗎?

2020-08-25 正北方網

如今,很多父母對孩子抱有很高的期待,費盡心思地培養孩子,試圖幫助孩子找到一條通向成功的快車道。甚至有些父母通過包裝孩子,幫助其「年少成名」。在這個激烈競爭的時代,「出名要趁早」被很多人奉為圭臬。培養孩子,你相信「出名要趁早」嗎?

近日,中國青年報社社會調查中心通過中青報官方微博發起了一項調查——「培養孩子,你相信『出名要趁早』的觀點嗎」,1816位微博用戶表達了自己的看法,50.0%的受訪者不認同這一觀點,16.5%的受訪者認同,33.5%的受訪者認為得看孩子情況。

50.0%受訪者不認同「出名要趁早」

北京某高校大二學生張曦(化名)對記者說,他小時候就是那種「別人家的孩子」,成績數一數二,在一些比賽中拿過獎,全校老師、街坊鄰裡都知道他的名字。「但是我很少覺得快樂,因為沒時間玩,也沒什麼朋友」。張曦坦言,進入大學以後,他發現成績優秀的人並不少,「但我最欣賞有主見和有理想的人,他們往往會持續地努力,遲早會一鳴驚人。而我因為沒有目標,學習動力減弱了」。

「前段時間又出現了一些『少年天才』的新聞,我對此很懷疑。」在湖南長沙某銀行工作的魏立新(化名)直言,這些年少成名的案例散發著「成功學」的氣息,更像是包裝手法,在社會上造成了不良影響。

在中青報官微的調查中,50.0%的受訪者不認同「出名要趁早」。

有微博用戶留言,不希望孩子早出名,孩子懂得專注堅持就好。還有微博用戶指出,孩子出名的速度並不代表未來可以達到的高度。

也有16.5%的受訪者認同「出名要趁早」。

「我孩子剛出生的時候,我心想,一定要讓她有一個快樂的童年。但是孩子上小學以後,我卻忍不住給她報了各種課外班。」在山東青島工作的王艾(化名)坦言,自己這樣做也是出於無奈,「周圍的家長都這麼做,自家孩子成績差,沒特長,我心裡著急」。

重慶市沙坪垻區青聯委員陳志林分析,家長在育兒方面感到焦慮,有很多原因:

第一,有的家長自身缺乏安全感,對生活現狀不滿意,所以寄希望於孩子,想拼盡全力讓孩子有個好前途。

第二,在育兒方面存在浮躁、攀比、急功近利的風氣,有的家長會希望讓孩子走一些捷徑來獲得所謂的成功。

第三,家長育兒也存在從眾、隨波逐流的心理。雖然很多家長剛開始認為孩子健康快樂最重要,但在育兒過程中免不了去比較,看到別人家孩子優秀,就可能著急,改變之前的想法。

第四,在一些家長眼裡,孩子是屬於父母和家庭的,他們沒把孩子當成一個獨立的人,會希望孩子儘快成功成名、光耀門楣。

家長要進行自我剖析,正視焦慮的原因

前段時間,一部熱播的電視劇再次引起了人們對於原生家庭的關注。陳志林受重慶市渝北區圖書館邀請,給家長剖析劇中的這種現象。講座上,一個孩子讓他印象深刻。「這個孩子是老師眼裡的優秀學生,是班長。但是孩子告訴我,他覺得自己學習是為了給爸爸媽媽掙面子。成長在『出名要趁早』『成功要趁早』的教育觀念下,孩子的內心是壓抑、茫然的」。

陳志林指出,孩子的身心發展有一定規律,過於超前、超負荷的育兒方式,可能影響孩子人格健全。這種孩子進入青春期後,隨著他們對周遭環境的認知逐漸增加,自我意識逐漸形成,就可能覺得之前是在為別人而活,內心壓抑、委屈,更容易出現叛逆心理。另外,如果家長在育兒方面非常功利,為了孩子成功成名不顧一切,還可能導致孩子情感冷漠、不知感恩、責任感弱。

王艾坦言,有時候,她會直接說女兒不如自己小時候優秀,告訴女兒,現在不努力學東西,一輩子就只能做一個平庸的人。「話一出口,我就後悔了。其實自己也挺矛盾的,一方面覺得人生是一場馬拉松,培養孩子不能急,另一方面又覺得先發優勢也很重要」。

「不管是包裝,還是確實智力超群,一些少年成名的孩子確實能獲得更多關注,從而獲得更多的資源。即便這樣,他們也未必就能成為最後的人生贏家。」魏立新認為,對於有天賦的孩子,家長應該給予正確引導,避免出現「傷仲永」的情況。孩子小時候不突出,家長也不應該著急,只要孩子懂得堅持,總會有收穫的。

對於要不要用「出名要趁早」的觀念育兒,33.5%的受訪者認為得看孩子情況。

「現在社會競爭激烈,孩子小時候養成好的習慣,對以後的發展有好處。所以家長在育兒方面感到焦慮、出現急功近利的行為也是可以理解的。」陳志林提醒,家長在鞭策孩子時要拿捏好度,避免錯誤的心態和行為影響孩子。

他給出了一些具體建議:

第一,家長要進行自我剖析,正視焦慮的原因,注意自我調節。首先要學會愛自己,然後要處理好和配偶等家庭成員的關係,再通過正確行為和良好的家庭氛圍給孩子好的影響。如果家長自身能理性、平和、自尊、自信,面對孩子就更豁達。

第二,家長要把孩子當作平等的人來對待,聆聽孩子的心聲,尊重孩子的想法。不應強求孩子拔尖兒,更不能教孩子為了成功去耍小聰明。

第三,家長要成為學習型的父母,了解孩子身心發展規律和家庭教育知識,對孩子因材施教。比如可以設立一些容易實現的短期目標,幫助孩子實現,讓孩子每天都感受到進步。(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周易)

相關焦點

  • 培養孩子,你相信「出名要趁早」嗎
    如今,很多父母對孩子抱有很高的期待,費盡心思地培養孩子,試圖幫助孩子找到一條通向成功的快車道。甚至有些父母通過包裝孩子,幫助其「年少成名」。在這個激烈競爭的時代,「出名要趁早」被很多人奉為圭臬。培養孩子,你相信「出名要趁早」嗎?
  • 培養孩子,你相信「出名要趁早」嗎?
    在這個激烈競爭的時代,「出名要趁早」被很多人奉為圭臬。培養孩子,你相信「出名要趁早」嗎?近日,中國青年報社社會調查中心通過中青報官方微博發起了一項調查「培養孩子,你相信『出名要趁早』的觀點嗎」,1816位微博用戶表達了自己的看法,50.0%的受訪者不認同這一觀點,16.5%的受訪者認同,33.5%的受訪者認為得看孩子情況。
  • 關於培養孩子「出名要趁早」調查!50.0%受訪者不認同?
    中國自古就有望子成龍的說法,現在也是,很多父母對孩子抱有很高的期待,費盡心思地培養孩子,試圖幫助孩子找到一條通向成功的快車道,在這個激烈競爭的時代,「出名要趁早」被很多人奉為圭臬,「出名要趁早」這句話我第一次看到是在張愛玲所寫的書上看到的,那時候覺得張愛玲有一顆傲嬌,高冷,孤獨的心,因為是天才夢,所以自然要眾望所歸,可是,對於現在的孩子來說,
  • 紫光親子育兒育己訓練營打卡第75天―培養孩子的終極目標是什麼
    紫光親子育兒育己訓練營打卡第75天――培養孩子的終極目標是什麼。【紫光親子育兒育己訓練營的自我察覺日記】方向有了就邁步,開始走了就有路,這裡有事半功倍的家庭教育方法和提高孩子成績的學習方法。急功近利是不對的。你現在覺得你幸福嗎?我覺得不夠幸福,感覺有很多事情無法掌控。這些感受會影響到孩子,會影響到她以後的家庭。
  • 教育孩子哪些事要趁早,哪些事急不得?這些育兒理念你掌握了嗎?
    那麼今天小編就生活中的一些小細節,來告訴大家怎樣在日常中,分清楚哪些是父母應該給孩子趁早教會的,哪些是讓孩子儘量避免的,學到就是賺到:,但是興趣的培養不光要用這種低成本,高代價的方式來進行。每個孩子都有自身散發出的氣質,家長要以身作則,不對的事情,馬上糾正,孝順父母不光是你應當的事情,更是對孩子榜樣的樹立,家長什麼樣的品質養育孩子什麼樣的氣質,內在的善良遠比外在的皮囊更令人相處愉快。
  • 紫光親子育兒育己訓練營打卡第64天—培養孩子的終極目標是什麼
    紫光親子育兒育己訓練營打卡第64天—培養孩子的終極目標是什麼10.28方向有了就邁步,開始走了就有路,這裡有事半功倍的家庭教育方法和提高孩子成績的學習方法。聽課收穫:你現在覺得自己幸福嗎?現在所有的學習是在跨越原生家庭帶給我們不好的影響。未來培養的孩子應該具有幸福的能力。
  • 紫光親子育兒育己訓練營打卡第65天—培養孩子終極目標是什麼
    紫光親子育兒育己訓練營打卡第65天—培養孩子的終極目標是什麼?(高效做精準的努力)。【紫光親子育兒育己訓練營的自我察覺日記】方向有了就邁步,開始走了就有路,這裡有事半功倍的家庭教育方法和提高孩子成績的學習方法。聽課收穫:培養孩子的目的是什麼?急功近利是不對的。是要讓他以後自己能夠有一種掌控幸福的能力。
  • 維密大模「出名要趁早」的正確教科書
    出名要趁早,來得太晚的話,也不那麼痛快。這是當年張愛玲擔心自身才情被淹沒時所寫的話,她沒想到,如今這句話依然頗有影響力。
  • 紫光親子育兒育己訓練營打卡第75天—培養孩子的終極目標是什麼
    紫光親子育兒育己訓練營打卡第75天—培養孩子的終極目標是什麼【紫光親子育兒育己訓練營的自我察覺日記】方向有了就邁步,開始走了就有路,這裡有事半功倍的家庭教育方法和提高孩子成績的學習方法。聽課收穫:你現在覺得自己幸福嗎?現在所有的學習是在跨越原生家庭帶給我們不好的影響。未來培養的孩子應該具有幸福的能力。
  • 還覺得出名要趁早?看看這些孩子的現狀,快收起你蠢蠢欲動的心
    文丨飯飯媽張愛玲曾經說過這樣一句話:「出名要趁早」。我們也可以發現,因為現在電子網絡的發展,使得越來越多的普通人可以通過網絡來展現自己。如果自身是有特點,有特色的就會備受關注。當然,有一部分寶媽也會開始營銷自己的孩子,讓他成為具有知名度的存在。而一旦孩子活躍的大眾的視野裡,既可以讓他衣食無憂,又可以爭取相應的錢財給父母,一舉兩得,可是這樣真的對孩子好嗎?
  • 出名要趁早?「研究突變基因」與「一天創作2000首詩」的少年們
    1 民國作家張愛玲說過,出名要趁早。 其原話是:以前我一直這樣想著:等我的書出版了,我要走到每一個報攤上去看看,我要我最喜歡的藍綠的封面給報攤子上開一扇夜藍的小窗戶,人們可以在窗口看月亮,看熱鬧。我要問報販,裝出不相干的樣子:「銷路還好嗎?
  • 口才培養要趁早!別讓孩子吃了「啞巴虧」
    家長可以讓孩子通過角色扮演的形式,模仿各種職業的語言表達方式,以此鍛鍊孩子的溝通技巧。例如:扮演售貨員:在之前很火的親子節目《爸爸去哪兒》中,就曾有類似的設計。家長扮演顧客,孩子充當售貨員。售貨員通過描述產品特徵、功能等,將商品賣給顧客。
  • 要培養出色的孩子,夫妻恩愛至關重要,霍思燕夫婦堪稱育兒楷模
    育兒真的需要上培訓班,真的需要系統的學習育兒知識嗎?答案雖然是沒有必要,但作為父母一定要掌握健康科學的育兒知識,並應用到實踐當中去,才是一對合格稱職的父母。文章原創,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那麼父母要怎樣做,才能對孩子的成長起到較好的作用呢?
  • 紫光親子育兒育己訓練營打卡第59天—協商和解能力的培養
    紫光親子育兒育己訓練營打卡第59天—協商和解能力的培養【紫光親子育兒育己訓練營的自我察覺日記】方向有了就邁步,開始走了就有路,這裡有事半功倍的家庭教育方法和提高孩子成績的學習方法。聽課收穫:告訴孩子處理孩子間矛盾的原則:1氣勢上要不輸。(校園欺凌除外)2據理力爭的辯護。有理就要說出來。
  • 情商低的孩子很難在社會上立足,李玫瑾教授:培養孩子情商要趁早
    相信這種情況在大家身邊都有案例,因為,這在社會上是十分普遍的。都說上學看智商,步入社會後看情商,智商高的孩子不一定情商就高,所以很多情商不如智商出眾的學霸在步入社會後可謂是步步坎坷。情商低的孩子很難在社會上立足,李玫瑾教授:培養孩子情商要趁早那麼如果想要培養出一個優秀的孩子,除了在抓他們的學習的時候,高情商的養成也是不容忽視的,這種東西雖然先天影響因素佔很大部分,但後天的生長環境的影響也不容忽視,我們做家長的可以從這方面著手,在孩子小的時候通過科學的方式經過系統的培育來提高孩子的情商。
  • 親子共讀你讀對了嗎,不然讀了上千本也培養不出孩子的閱讀思維
    文/小當家育兒經近幾年繪本童書在媽媽圈大熱,「親子共讀」被界定為媽媽是不是「高意識媽媽」,孩子是不是「讀萬卷書孩子」。有的家裡為了孩子,購置了上萬元的繪本,有的媽媽每天給孩子講故事雷打不動。很多人認為和孩子一起閱讀,會培養出會閱讀的孩子,但是真的是這樣嗎?
  • 成功育兒的關鍵,從培養孩子的情商開始
    叮噹媽媽陪你自我成長,科學育兒。長期以來我們把孩子過於簡單化了,以為只要有愛就可以對孩子發號施令,比如:不許哭、不許問、不許辯解、也不許消極,實際上這樣做的結果是我們把孩子的許多情緒問題掩藏或轉移了,久而久之,這些沒有解決的問題成了心理垃圾,成了各種心理問題的根源。因此,我們在越來越多的媒體中看到有關教養悲劇的報導。
  • 紫光親子育兒育己訓練營打卡第58天―協商和解能力的培養
    紫光親子育兒育己訓練營打卡第58天―協商和解能力的培養10.17方方向有了就邁步,開始走了就有路,這裡有事半功倍的家庭教育方法和提高孩子成績的方法。教會孩子做據理力爭的辯護,同時做審勢奪度的退讓。如果和孩子發生衝突的人年齡上差不多,那麼教孩子在氣勢上不要輸給對方(校園欺凌除外),和對方說你這樣做是不對的,我不允許你這麼對我。
  • 管孩子,更要趁早!
    聽一位名人說過,出名要趁早,但是經過這個加長版的假期,,我深刻琢磨出另外一句話,管孩子,更要趁早。孩子小時,對於家長所有的要求,她都會按照去做,不會不願意,或者討價還價,最後都養成了習慣。比如孩子小時,我經常給她讀書,孩子漸漸喜歡上讀書,並且我們經常一起去圖書館,只要到那,孩子就像一隻書蟲,貪婪的吸收著書裡的養分,每次回家還都要借閱幾本帶回去。
  • 四步法,趁早培養孩子的獨立性!
    三、 四步法,趁早培養孩子的獨立性在孩子2歲左右,父母就要開始注重對孩子獨立性的培養了。我們可以遵循以下的四個步驟:1、肯放手。其實這是家長對自己的一個心理建設過程。如果你允許孩子嘗試一件新的事情,並不是撂下一句我支持你就行,這樣對孩子毫無意義,這就好像讓孩子沒有武器上戰場一樣。孩子第一次嘗試任何事情都是有困難的,你要切實為孩子提供可行的方法。孩子熟練之後你就可以撤退了。4、多鼓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