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子共讀你讀對了嗎,不然讀了上千本也培養不出孩子的閱讀思維

2020-10-04 小當家育兒經

文/小當家育兒經

近幾年繪本童書在媽媽圈大熱,「親子共讀」被界定為媽媽是不是「高意識媽媽」,孩子是不是「讀萬卷書孩子」。有的家裡為了孩子,購置了上萬元的繪本,有的媽媽每天給孩子講故事雷打不動。很多人認為和孩子一起閱讀,會培養出會閱讀的孩子,但是真的是這樣嗎?

小輝的媽媽是一個十足的行動派,從小輝出生後就開始學習各種育兒知識,記錄各種育兒良方,其中自己最中意的就是親子共讀。親子共讀的好處非常多,不管是從功利角度還是好習慣的培養角度,都是非常不錯的方法和選擇。媽媽也是信心十足,想要通過親子共讀來培養孩子的理解能力、表達能力、寫作能力和閱讀能力。所以媽媽從孩子4個多月開始就雷打不動的講故事,購置繪本上千冊。孩子2歲時候顯示出了和同齡孩子的不同,說話條理清晰,理解力強,也敢於表達自己的意見。小輝媽媽非常高興,覺得終於看到成效了。

現在孩子6歲多,在這6年內也一直給孩子講故事,小輝認識一些漢字了,媽媽也堅持給小輝讀書,覺得這樣陪伴孩子一定是最好的。但是小輝媽媽發現,自己孩子的變化越來越小,同齡孩子有點後來者居上的感覺,自己的孩子好像還停留在聽故事上,繪本也讀了上千本了,怎麼就不改變了呢?其實,親子共讀是分階段分任務的,不然即使陪讀了上千本也培養不出孩子真正的閱讀思維力。

一、親子共讀讀什麼?那些書單真的幫助到你嗎?

很多媽媽剛進入親子共讀的行列時,是比較懵懂的狀態。比較信任一些大咖們的書單,或者通過各種渠道獲取各種書單,有的媽媽甚至把大神們的書單奉為真諦,寶貝的不得了,但是那些書單真的適合你家孩子嗎?選書也是一個技術活。

  • 1、大獎繪本,其實並不適合你家孩子

很多書單,其實很多書為了順應市場而產生了,為了銷量也好,為了迎合家長也好。很多書單中會列很多獲得國外大獎的書目,以童書界中的奧斯卡聞名的凱迪克童書獎,就是熱捧書目。但是當你拿到這些書時,發現這些並不適合你的孩子,因為凡是獲獎書目,繪畫要求是非常高的,都可以達到藝術品的水準,試想一下,你的孩子剛剛入門繪本世界,你讓她去欣賞大師的作品,孩子能夠接受嗎?其實是有些「消化不良」的。不如先從符合孩子自身特點的繪本入手,讓孩子有了好感度和辨識度後,再進行美學藝術性的提升。

  • 2、營養均衡,「偏科」只會造成孩子的閱讀障礙

眾所周知,電商圖書的風向標就是當當網,從當當網的購買排名調查中可以看出,購買故事情節類童書是佔比最高的。也就是說,很多媽媽喜歡給孩子購買故事類繪本,孩子也比較鍾情故事類書籍。看過童書的都知道,故事類童書,就像大人追的連續劇,往往更注重劇情的發展。而沒有注意到文字的優美講究等方面。這就導致了,很多孩子超級愛看書,但是選擇單一,只選擇情結類,到最後還是沒有閱讀思維和寫作能力等等。

還有一方面,我們中國的孩子普遍不重視科普類、名人傳記類、說明報導方面的書籍。世界讀書日當天採訪的200名小學生中,只有23名學生喜歡科普類書籍,其餘都鍾愛故事類小說等。從家長的角度,我們也是從小就忽視了科普啟蒙,總認為孩子看不懂、聽不懂,等孩子大點再說。還有一方面原因是,因為陪伴孩子閱讀的大多是媽媽,媽媽們普遍對科普類不鍾愛,不喜歡,因為自己都不愛看,怎麼會給孩子選擇呢?這種長期的「偏食」也造成了孩子,缺乏各種「維生素」的局面,書籍涉獵面要廣一些,不要拘泥於一種,否則真的會「營養不良」。

二、陪讀也要分階段,講方法

媽媽們講繪本,大多數也是只讀文字部分,對於圖畫很少涉獵,所以一般一本定價30,40的繪本,被媽媽買回來後,只用5分鐘就給孩子講完了。這真的有些浪費了,陪讀也要做功課,分階段,講方法。

  • 1、思維導圖法,讓孩子可以複述出來

不管是講故事類還是科普類,講完後,一定要找一張紙和一支筆。當給孩子講完繪本時,最好通過思維導圖,幫助孩子複述故事。小一點的孩子從2歲就可以開始了,媽媽通過圖畫的方式,講情節拆解,比如主人公是小雞,那就畫一隻小雞,書中講小雞想去看海,那就畫大海。通過這種好玩的簡筆畫再現的方式,將各個場景串聯,讓孩子看小圖複述故事,幫助孩子建立初步的聯想和思維能力。

等孩子大一點,到了5歲以後時,可以滲透真正的思維導圖方法,比如汽泡法等等,讓孩子不僅學會了思維導圖的方法,還能將這些導圖在腦海中形成串聯,從而達到篩選信息的能力。每個年齡段,都要有更進一步的陪讀方法,才能讓孩子有所提升,否則就是白看了一本「動畫片」而已。

  • 2、對比類比法,將知識進行平移

還可以從不同的繪本中,找出相同的主人公,進行類比,演繹,這其實就是我們常說的類比法。這種方法在科普書中的應用比較多,比如講歷史,講地理的繪本,可以用到這種方法,對比不同時期,人類的進化過程,生活的改變等等。美國一項中產階級調查中顯示:中產家庭父母,從小就讓孩子製作閱讀報表,進行對比類比,從而讓孩子掌握快速的信息提取方法。

三、不止於閱讀,我們到底培養孩子什麼能力?


其實親子共讀,真的不僅僅是陪伴孩子讀書而已,需要家長們先做好準備工作,不斷學習成長,再給孩子進行閱讀能力提升。我們提倡親子共讀,但是不至於閱讀,我們想要孩子學會閱讀,學會利用閱讀獲取有用的信息。

從今天開始就改變親子共讀的內容和狀態吧,讓孩子愛上閱讀,不僅僅是給孩子講故事,還要幫助孩子找到閱讀的樂趣,讓孩子通過閱讀來獲取自信。你和孩子是如何讀書的呢?你給孩子讀到幾歲呢?

相關焦點

  • 讀了上千本英文繪本,總結出這幾條讓孩子愛上英文閱讀的訣竅
    到目前為止,英文繪本少說也看過上千本(不算反覆閱讀的)。下面是我在某知名繪本記錄平臺自2018年8月始至今,一年多來的不完全統計數據。其實,根據我對學齡前孩子的觀察以及與許多父母的溝通來看,低幼孩子的中文不會非常強勢,完全有可能愛上英文繪本閱讀,畢竟英文繪本好作品實在太多太多了。如果孩子不喜歡,那一定是父母的方法問題。在親子英文閱讀4年,讀過上千本英文繪本後,我總結出三個影響孩子英文繪本閱讀興趣的關鍵因素:通過身邊不少朋友的親測,我深信,只要這三點做好的父母,沒有孩子不會愛上英文繪本閱讀!
  • 親子共讀有方法,你讀對了嗎?這3種硬核「共讀方式」父母要學會
    導語:好友又在跟我抱怨她家孩子的學習狀態,"寫作業的時候總是東張西望,一不留神就跑到別的地方玩去了,被罵一頓拎回來終於可以在座位上安靜地坐一會兒了,你猜他在幹什麼?直愣愣的看著筆,一支光禿禿的筆桿子可以被他盯上十多分鐘!
  • 親子共讀培養專注力
    那些插圖佔幅比較大,都是構圖簡單又逼真的雞、鴨、兔等可愛的小動物,特別適合1歲多的孩子閱讀。等到達達2歲時,已經能聽懂簡單的童話小故事了。從那以後,我會把陪伴達達讀書當成每天必須完成的工作來安排。我建議把親子共讀的時間安排在孩子入睡前半個小時。
  • 親子共讀怎麼讀?孩子才會獲益更多
    親子共讀的好處實在太多了,不僅培養起重要的閱讀習慣,還可以增進親子關係,促進增加孩子知識,提升孩子思考問題的能力,更為未來的學習打下堅實的閱讀基礎。所以家長們務必重視親子閱讀在教育中舉足輕重的作用哦。現實中很多父母有親子共讀的意識,有些不能堅持,想起來就讀一讀,忘記了就不讀了;還有些不知道怎麼讀,不知道如何從海量的書籍中選出適合自己孩子閱讀的書?這些問題困擾著家長們,那麼早期怎麼去共讀才能產生好的效果?怎麼樣做才能堅持下來呢?
  • 父母講堂:培養孩子閱讀興趣,先從親子共讀開始
    先了解一下什麼是親子共讀?顧名思義,就是家長和孩子一起閱讀。這個活動不是單純的孩子閱讀,父母監督,而是雙方互相共同參與的。這時候父母不要把想法自己的想法加到孩子身上,而是要和孩子以一個出發點,一個目標來共同閱讀,並且在潛移默化中滿足孩子的想法和期待。
  • 正確打開孩子閱讀方式,是通過「親子共讀」培養孩子語言發展能力...
    正確打開孩子閱讀方式,是通過「親子共讀」培養孩子語言發展能力,看完收藏 很多家長都想要在孩子幼年的時候培養孩子的一定閱讀能力,但是卻不知道如何去引導孩子進行閱讀,也無從下手。那麼家長究竟應該如何引導孩子閱讀呢?
  • 天鵝閱讀:你知道親子共讀在幼兒教育的意義嗎?
    也有很多媽媽說,孩子都上一年級了,還是不喜歡自己看書,要大人讀才肯一起看,這讀到什麼時候是個頭呢?親子共讀是這兩年很流行的教養守則之一,有很多家長都知道,要跟孩子培養親密的情感、要培養孩子閱讀的習慣,親子共讀是很好的方法之一。可是,很多家長卻不知道,親子共讀不應該、也不能夠只有在學齡前進行。
  • 天鵝閱讀:你知道親子共讀在幼兒教育的意義嗎?
    也有很多媽媽說,孩子都上一年級了,還是不喜歡自己看書,要大人讀才肯一起看,這讀到什麼時候是個頭呢?  親子共讀是這兩年很流行的教養守則之一,有很多家長都知道,要跟孩子培養親密的情感、要培養孩子閱讀的習慣,親子共讀是很好的方法之一。  可是,很多家長卻不知道,親子共讀不應該、也不能夠只有在學齡前進行。
  • 「我家孩子不愛閱讀」:因為你親子共讀的方法不對
    我常常被人問到:「你是怎麼培養孩子的閱讀興趣的呀?」「也沒什麼特別的方法,就是多花時間和孩子一起看書。」「我家的就不行,根本就不愛看,拿他沒辦法!」因為閱讀是一個長期積累的過程,涉及的知識也是相當廣泛的,在培訓班裡有限的時間內,大家都是想方設法提高孩子的考試分數,以顯出「效果」,增加生源。到底該如何培養孩子的閱讀興趣呢?——親子閱讀!親子閱讀!親子閱讀!
  • 不拼爹不雞血,親子共讀才是寶貝的起跑線!
    閨蜜卻無比焦慮,「怎麼辦,我們家孩子三歲了,9月份入園,三年後上小學,一想到以後要吼作業,老母親這顆玻璃心分分鐘碎成渣渣。」我安慰她,真心不需要這麼焦慮。親子閱讀做好了,這些都不是事兒。語文是一切學科的基礎。得語文者得天下。表達能力、理解能力,都來源於最初的語文素養。
  • 【周末親子閱讀招募】你已經多久沒和孩子共讀一本書了?
    【周末親子閱讀招募】你已經多久沒和孩子共讀一本書了?很多家長都認為,「親子共讀」就是在「學齡前」進行的。對於那些已經能夠識字、能自行閱讀、或者小學階段的小朋友們,親子閱讀已經沒有多大用處了!但是,你不知道的是,堅持和學齡後的小朋友們進「親子共讀」,非常重要——因為陪伴學齡後的孩子閱讀,才是培養閱讀習慣最重要的關鍵!
  • 讀「睡前故事」可以培養孩子的閱讀習慣嗎?
    在親子共讀的過程中產生的共同語言、共同生活密碼讓父母與孩子的擁有真正意義上的共同生活。新時代教育越來越受到關注,家長對孩子的教育蔓延著濃濃的焦慮,一是不知道如何親子共讀,二是誤把「睡前故事」當成親子共讀。關於如何與孩子閱讀好一本書?我在昨天的文章裡有提到過,今天檸樂c將和大家聊聊「親子共讀」和「睡前故事」的那些美麗誤會。
  • 親子共讀,你錯過了什麼?關於親子共讀的10條建議
    之前我一直覺得親子閱讀的好處是為了增加孩子的閱讀量、培養孩子的閱讀興趣、增進親子關係、還有就是增加孩子的識字量,帶著滿滿的目的去做這件事。兒子2歲半左右,我開始給兒子讀繪本,今年兒子快7歲了,這期間給兒子買了上百本的繪本,但縱使讀了上百本的繪本,關於親子共讀,我還是有些挫敗感,總覺得沒有什麼收穫?
  • 親子共讀: 讓家長和孩子一同成長
    為了提高孩子的閱讀量,買書無疑是不少家長首選的「六一」節禮物,但家長們開始頭疼另一件事,「我們畢竟已經長大,游離在孩子的世界之外,如何介入孩子當下的生活?」面對孩子的成長,並不是每位父母都明白如何讓孩子在成長中培養閱讀興趣,而親子共讀無疑是絕佳的選擇,因為它能讓家長和孩子一起成長。家長時間哪去了?
  • 親子共讀,開啟孩子閱讀之門
    12月12日下午兩點半「親子共讀,給孩子幸福童年」訪談會在尼山文化空間舉辦12月12日下午兩點半,日照市金海岸小學牛見玉老師在尼山文化空間舉行「親子共讀,給孩子幸福的童年」訪談會,分享親子共讀的技巧,傳遞科學閱讀理念。
  • 邱鳳蓮:關於親子共讀的十條建議
    為了這個變得優秀的願望,很多優秀的書籍就擺在了很多孩子的書架上。有書的童年總是令人羨慕的,但是這裡面有一個問題,就是這些書在這個家裡,在孩子的書架上,它真的成了孩子的書,真的成了這個家裡的書了嗎?這個問題也是令很多家長頭疼的問題。其實,對於一個家庭來說,讓孩子愛上閱讀的最好辦法,就是親子共讀。
  • 從共讀走向自主,這個家庭這樣幫助孩子打開閱讀大門
    這一關注點,源於福星熱愛閱讀的《物種日曆》。福星,南城陽光第六小學六年級學生。僅是學齡前的閱讀量,福星閱讀的繪本有近2000冊。這主要得益於福星媽的陪伴與共讀。從親子共讀養成閱讀習慣自2008年秋天福星出生後,福星媽便開始關注繪本閱讀啟蒙。不想,在與孩子共讀繪本的同時,她又重新遇見童年,並從中找到了與女兒溝通的秘密花園。
  • 親子共讀變成父母共讀,別讓堆積成山的繪本失去本該有的意義
    「暗號」對上了,大家都很開心,這位同學隨後又搖搖頭說:「現在都主張親子共讀,我和我愛人翻了好多遍的繪本,爛熟於心,可孩子竟然不愛看,真是頭疼。」他的觀點再次得到大家的認可,同學們都表示,家中繪本堆積如山,可是親子共讀卻變成了父母共讀,孩子根本不愛看,還有人提出質疑:親子共讀還有意義嗎?
  • 親子共讀心得體會
    心得一:親子共讀心得體會在學校召開親子共讀活動以來,我與兒子一起閱讀《小布頭奇遇記》和《怪城奇遇記》,讀到高興時,看到兒子哈哈的大笑,聽著兒子「接著讀!接著讀!」的催促聲,心裡感到很滿足,仔細想一想,與兒子一起閱讀,真的體會很多。
  • 真心爸媽告訴你,別再親子共讀了,把讀書的權利還給孩子
    文|來樂粑粑為什麼我帶孩子讀了那麼多書,孩子上小學後卻連讀明白作業題都困難?為什麼我堅持做了那麼多年「親子共讀」,卻發現離開父母的伴讀,孩子的閱讀意願、閱讀能力、選書能力幾乎為零?請你對下面的內容作出判斷:1、朋友圈閱讀打卡:今天是我堅持閱讀的第87天2、親子共讀:父母讀,孩子聽3、朗讀和指讀4、父母挑選規定的書目,要求孩子閱讀並寫讀後感很遺憾地告訴你,上面的4個選項,都不是自主閱讀的表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