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小當家育兒經
近幾年繪本童書在媽媽圈大熱,「親子共讀」被界定為媽媽是不是「高意識媽媽」,孩子是不是「讀萬卷書孩子」。有的家裡為了孩子,購置了上萬元的繪本,有的媽媽每天給孩子講故事雷打不動。很多人認為和孩子一起閱讀,會培養出會閱讀的孩子,但是真的是這樣嗎?
小輝的媽媽是一個十足的行動派,從小輝出生後就開始學習各種育兒知識,記錄各種育兒良方,其中自己最中意的就是親子共讀。親子共讀的好處非常多,不管是從功利角度還是好習慣的培養角度,都是非常不錯的方法和選擇。媽媽也是信心十足,想要通過親子共讀來培養孩子的理解能力、表達能力、寫作能力和閱讀能力。所以媽媽從孩子4個多月開始就雷打不動的講故事,購置繪本上千冊。孩子2歲時候顯示出了和同齡孩子的不同,說話條理清晰,理解力強,也敢於表達自己的意見。小輝媽媽非常高興,覺得終於看到成效了。
現在孩子6歲多,在這6年內也一直給孩子講故事,小輝認識一些漢字了,媽媽也堅持給小輝讀書,覺得這樣陪伴孩子一定是最好的。但是小輝媽媽發現,自己孩子的變化越來越小,同齡孩子有點後來者居上的感覺,自己的孩子好像還停留在聽故事上,繪本也讀了上千本了,怎麼就不改變了呢?其實,親子共讀是分階段分任務的,不然即使陪讀了上千本也培養不出孩子真正的閱讀思維力。
很多媽媽剛進入親子共讀的行列時,是比較懵懂的狀態。比較信任一些大咖們的書單,或者通過各種渠道獲取各種書單,有的媽媽甚至把大神們的書單奉為真諦,寶貝的不得了,但是那些書單真的適合你家孩子嗎?選書也是一個技術活。
很多書單,其實很多書為了順應市場而產生了,為了銷量也好,為了迎合家長也好。很多書單中會列很多獲得國外大獎的書目,以童書界中的奧斯卡聞名的凱迪克童書獎,就是熱捧書目。但是當你拿到這些書時,發現這些並不適合你的孩子,因為凡是獲獎書目,繪畫要求是非常高的,都可以達到藝術品的水準,試想一下,你的孩子剛剛入門繪本世界,你讓她去欣賞大師的作品,孩子能夠接受嗎?其實是有些「消化不良」的。不如先從符合孩子自身特點的繪本入手,讓孩子有了好感度和辨識度後,再進行美學藝術性的提升。
眾所周知,電商圖書的風向標就是當當網,從當當網的購買排名調查中可以看出,購買故事情節類童書是佔比最高的。也就是說,很多媽媽喜歡給孩子購買故事類繪本,孩子也比較鍾情故事類書籍。看過童書的都知道,故事類童書,就像大人追的連續劇,往往更注重劇情的發展。而沒有注意到文字的優美講究等方面。這就導致了,很多孩子超級愛看書,但是選擇單一,只選擇情結類,到最後還是沒有閱讀思維和寫作能力等等。
還有一方面,我們中國的孩子普遍不重視科普類、名人傳記類、說明報導方面的書籍。世界讀書日當天採訪的200名小學生中,只有23名學生喜歡科普類書籍,其餘都鍾愛故事類小說等。從家長的角度,我們也是從小就忽視了科普啟蒙,總認為孩子看不懂、聽不懂,等孩子大點再說。還有一方面原因是,因為陪伴孩子閱讀的大多是媽媽,媽媽們普遍對科普類不鍾愛,不喜歡,因為自己都不愛看,怎麼會給孩子選擇呢?這種長期的「偏食」也造成了孩子,缺乏各種「維生素」的局面,書籍涉獵面要廣一些,不要拘泥於一種,否則真的會「營養不良」。
媽媽們講繪本,大多數也是只讀文字部分,對於圖畫很少涉獵,所以一般一本定價30,40的繪本,被媽媽買回來後,只用5分鐘就給孩子講完了。這真的有些浪費了,陪讀也要做功課,分階段,講方法。
不管是講故事類還是科普類,講完後,一定要找一張紙和一支筆。當給孩子講完繪本時,最好通過思維導圖,幫助孩子複述故事。小一點的孩子從2歲就可以開始了,媽媽通過圖畫的方式,講情節拆解,比如主人公是小雞,那就畫一隻小雞,書中講小雞想去看海,那就畫大海。通過這種好玩的簡筆畫再現的方式,將各個場景串聯,讓孩子看小圖複述故事,幫助孩子建立初步的聯想和思維能力。
等孩子大一點,到了5歲以後時,可以滲透真正的思維導圖方法,比如汽泡法等等,讓孩子不僅學會了思維導圖的方法,還能將這些導圖在腦海中形成串聯,從而達到篩選信息的能力。每個年齡段,都要有更進一步的陪讀方法,才能讓孩子有所提升,否則就是白看了一本「動畫片」而已。
還可以從不同的繪本中,找出相同的主人公,進行類比,演繹,這其實就是我們常說的類比法。這種方法在科普書中的應用比較多,比如講歷史,講地理的繪本,可以用到這種方法,對比不同時期,人類的進化過程,生活的改變等等。美國一項中產階級調查中顯示:中產家庭父母,從小就讓孩子製作閱讀報表,進行對比類比,從而讓孩子掌握快速的信息提取方法。
其實親子共讀,真的不僅僅是陪伴孩子讀書而已,需要家長們先做好準備工作,不斷學習成長,再給孩子進行閱讀能力提升。我們提倡親子共讀,但是不至於閱讀,我們想要孩子學會閱讀,學會利用閱讀獲取有用的信息。
從今天開始就改變親子共讀的內容和狀態吧,讓孩子愛上閱讀,不僅僅是給孩子講故事,還要幫助孩子找到閱讀的樂趣,讓孩子通過閱讀來獲取自信。你和孩子是如何讀書的呢?你給孩子讀到幾歲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