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子共讀變成父母共讀,別讓堆積成山的繪本失去本該有的意義

2020-12-12 糖果的媽媽

文章原創,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

同學相繼都當上父母之後,同學聚會的內容也從談工作、談娛樂轉移到談育兒上面。不管男生還是女生,現在坐在一起談論最多的就是孩子。上次同學聚會,一個新手爸爸無意中提起了一本繪本,其他同學紛紛響應,對其中的情節都能說出個大概。

「暗號」對上了,大家都很開心,這位同學隨後又搖搖頭說:「現在都主張親子共讀,我和我愛人翻了好多遍的繪本,爛熟於心,可孩子竟然不愛看,真是頭疼。」他的觀點再次得到大家的認可,同學們都表示,家中繪本堆積如山,可是親子共讀卻變成了父母共讀,孩子根本不愛看,還有人提出質疑:親子共讀還有意義嗎?

親子共讀這件事到底有多重要?

閱讀的好處有目共睹,簡而言之,閱讀就是儲智,閱讀就是閱世,閱讀就是閱人,幫助孩子養成閱讀習慣將是孩子成長的源動力。

而親子共讀自然也有其獨特的貢獻首先,親子共讀是增進親子關係的重要手段。在閱讀中通過肌膚接觸以及話語交流,都能增加孩子與爸爸媽媽的親密感,使孩子收穫安全感和信任感。

其次,通過父母的解讀和幫助,養成孩子良好的閱讀習慣,提高孩子的閱讀興趣,給孩子帶來滿足和快樂,豐富的閱讀經驗和逐漸增長的認知能力,也會豐富孩子的藝術想像力、語言表達能力、思維拓展能力等。

再次,親子共讀有助於培養孩子的專注力。一對一的形式,孩子在閱讀時注意力更為集中,是訓練和加強其專注度非常好的方法。以親子共讀為契機,也能引導孩子在其他方面都能保持做事的專注度。

最後,親子共讀的過程,也是孩子社會化的過程。與父母的互動,通過繪本所學到的人際交往知識、對社會的基本認識,實際上是開啟了孩子的社會化功能。

不想讓親子共讀淪為父母共讀,建議這樣做

親子共讀淪為父母共讀,既浪費了錢財和資源,也沒有養成孩子的閱讀習慣,反而成為了父母繁重的負擔,要想避免出現這樣的尷尬,父母需要掌握這些共讀技巧。

1、 切忌揠苗助長,學前愛閱讀即可

在教育焦慮蔓延的今天,家長習慣於將孩子早早地就放在教育起跑線上,而往往忽略了孩子的成長特點,或多或少地都存在著揠苗助長的傾向。一位孩子3個月的寶媽在後臺問糖果媽媽,3月齡可以給孩子看什麼書呢?這位寶媽未免有些太著急了。

3個月的寶寶還在吃了睡、睡了吃的階段,寶媽也應該保證自己充足的休息,這個時候給娃共讀,實在沒有必要。按照寶貝的月齡發展,3、4個月的時候正在學習翻身,6、7個月會獨坐,8、9個月會爬,共讀顯然超出了孩子的承受能力。

當然每個孩子的情況不一樣,但你要求8個月的寶寶安安靜靜坐下來聽書,肯定是不合實際的,3個月更聽不懂媽媽在講什麼。從時間上來說,在孩子入小學前能養成愛好閱讀的好習慣,就已經很不容易了,家長千萬不要揠苗助長。

2、 避免「填鴨式」閱讀和形式化閱讀

從很小的時候,家長就願意拿自家娃和別人的孩子比較,如果說對身高、體重的焦慮還可以理解,那麼對閱讀書籍的數量攀比則為之過早。有的孩子三歲就已經熟讀唐詩三百首,還能聲情並茂地表演,而自家孩子卻連完整地複述一個故事都成問題,從而讓父母產生焦慮。

焦慮之下最常見的做法就是填鴨式閱讀和形式化閱讀。即父母大量地、反覆地給孩子讀書,或者從孩子很小的時候就開始在其耳邊「嘮叨」,而不管孩子是否愛聽,只把認為是父母該做的事情給做了,就算完成任務,其結果肯定是父母共讀了。

再就是對孩子的認知能力、接納能力認識不夠,和孩子共讀沒有互動,也沒有留心觀察孩子對哪種類型的繪本感興趣,只是父母在讀,這就流於形式了。從形式上來說,爸媽對共讀操之過急,容易過早耗盡孩子的閱讀興趣,也浪費了大量時間,得不償失。

3、 把繪本當成一種玩具,讓孩子早接觸

不少父母將繪本「神聖化」了,認為繪本是用來讀的,只能高高捧起,不能隨便玩耍「褻瀆」,因而將繪本保存的很好,不到孩子閱讀的年齡不拿出來看。這其實也是另一種形式主義。

家長不妨就把繪本當成孩子的一種玩具,引導娃讓他早接觸。現在繪本的材質很多,有布書、木板書、有聲書、厚紙板書、塑料書等,選擇撕不爛的書,就和寶寶的玩具放到一塊兒,讓孩子從小就去摸、翻,甚至撕咬,怎麼折騰都可以,讓他感受到繪本的存在。

等到他感興趣的那天,會自己用小手去指圖案,這個時候家長就可以開始共讀時光了。把書本當成玩具,孩子從小接觸,不會產生強烈的排斥心理,也不會受形式的束縛,想玩就玩,想讀就讀。

4、 營造安靜愉悅氛圍,不帶負面情緒

良好的親子共讀,也是父母對孩子高質量的陪伴,在共讀前需要營造一個安靜愉悅的氛圍,創造家長和孩子共讀的美好環境,提供條件支持。在時間上並不拘泥於睡前,只要孩子精神狀態良好,家長也有時間,完全可以利用碎片化的時間來共讀。

在共讀中最忌家長存在負面情緒,有的家長把閱讀當成了任務,不是敷衍了事,就是帶著氣來共讀。家長是親子共讀的引導者,會把這種不良情緒傳遞給孩子的,閱讀並不快樂,還要看父母的臉色,這樣的共讀寧可不要。

父母儘量不要把工作上的不良情緒帶回家,在親子共讀前先調整好自己的心態,以完全放鬆的狀態進入到和孩子的共讀中,以愉悅的心情閱讀,才能收穫豐盈的精神食糧。

5、 既提倡親子共讀,也主張娃自主閱讀

在孩子具備了一定的閱讀能力後,家長可放手讓娃進行自主閱讀。孩子通過自主閱讀,自行掌握書中奧義,逐漸過渡到獨立閱讀和思考階段,最終養成愛好讀書的良好習慣。

父母可先讓孩子自主閱讀他很熟悉的,字數較少的書籍,循序漸進。也可以由父母先讀一段,然後讓孩子接著讀下去。對拼音有所掌握的孩子,還可以藉助這一工具攻克稍難的書籍。

雖然親子閱讀肯定有其獨到之處,但家長還是樂於看到孩子自己主動捧起書來讀,自主閱讀象徵著孩子的閱讀水平在提高,也能鍛鍊他的獨立思考能力,和親子共讀並不矛盾。

6、 共讀是相互的,孩子也要講給父母聽

之所以很多父母覺得繪本是給自己買的,是因為他們總是單方面地講給孩子聽,卻忽略了孩子的「反講」行為,也就是讓孩子講給父母聽。共讀是相互促進的過程。

讓孩子複述繪本內容,既是在考驗他的記憶能力,也在鍛鍊他的語言表達能力。複述不需要一字不差,甚至允許孩子有自我想像和發揮的空間,以包容的心態來看待孩子,娃就會把繪本給「讀活」了。

總之,在孩子的成長中,親子共讀是必不可少的環節。父母要通過掌握一定的技巧,戒驕戒躁,才能和孩子共同收穫親子共讀的勝利果實,你學會了嗎?

我是糖果媽媽,是一名高級育嬰師,也是4歲寶寶的媽媽,在育兒過程中遇到的任何問題都可以來問我,希望我的一點建議能幫助你解決帶娃過程中的煩惱與困惑。

相關焦點

  • 父母課堂:親子共讀,怎麼開始?
    什麼是親子共讀?親子 共讀就是指家長陪同小孩一起閱讀。「共讀」, 表示這項活動不是單方面的,是父母和孩子共同參與的。父母不要將之視為學習負擔,不要將自已的想法或期望加諸孩子,而是藉由共同討論與親自示範,來培養孩子閱讀、主動學習的習慣,並滿足孩子的一些想法或期望,從而使親子共讀成為孩子未來學習與發展的「 源頭活水」
  • 親子共讀,你錯過了什麼?關於親子共讀的10條建議
    之前我一直覺得親子閱讀的好處是為了增加孩子的閱讀量、培養孩子的閱讀興趣、增進親子關係、還有就是增加孩子的識字量,帶著滿滿的目的去做這件事。兒子2歲半左右,我開始給兒子讀繪本,今年兒子快7歲了,這期間給兒子買了上百本的繪本,但縱使讀了上百本的繪本,關於親子共讀,我還是有些挫敗感,總覺得沒有什麼收穫?
  • 如何有效進行親子共讀
    親子共讀,顧名思義,就是親人與寶貝一起讀繪本,講故事的一段美好時光。但是這個過程不僅僅是家長讀給孩子聽,而是一個重要的親子交流、感情培養的過程。我們為什麼要在這個信息化的時代,依然堅持親子共讀的陪伴時光,一方面,是因為父母的無可替代,爸爸媽媽的聲音對孩子們而言是獨一無二的,就像寶貝之於我們的意義。每天能夠聽到爸爸媽媽溫暖的聲音就已足夠將幸福無限放大,也能治癒這一整天的不開心。
  • 親子共讀:帶娃讀書,不是給娃讀書,裡面的坑家長別再給孩子挖了
    原創文章,歡迎轉發,抄襲必究現在的家長對孩子讀書非常重視,尤其強調親子共讀的作用,很多家長在孩子很小的時候就開始著力培養孩子的共讀能力了。但是在這個過程中,家長往往沒有找準到底什麼是親子共讀,帶娃讀書變成了給娃讀書,和強迫孩子學習沒什麼兩樣,而且還提前了。
  • 親子共讀:性別教育繪本 |性教育系列課程
    本期性教育線上課程,我們邀請了性教育老師丹婷,帶領家長朋友們一起共讀性別教育繪本,學習如何通過繪本為孩子提供性別教育。本次課程主要從四個方面和家長朋友做介紹。1、繪本對培養孩子性別意識的意義2、關於性別教育主題繪本的推薦3、體驗閱讀性別教育主題繪本4、親子共讀繪本的教育建議首先和大家分享的是:繪本對培養孩子性別意識的意義。繪本是通過文字和圖畫共同表達故事信息的藝術。繪本是美術語言、文學語言、教育語言的有效結合。
  • 看繪本,贏大獎~崇明區圖書館「7天親子共讀打卡活動」明天啟動!
    看繪本,贏大獎~崇明區圖書館「7天親子共讀打卡活動」明天啟動!通過保冬妮老師的直播,很多父母認識到了親子共讀的重要性,也學會了一些親子共讀的小技巧。孩子的閱讀習慣需要日積月累地培養,親子共讀更加需要作為一項日常的家庭活動。繪本資源難獲取?孩子閱讀習慣難以養成?沒有分享交流共讀經驗的場所?親子共讀難以堅持?快快加入崇明區圖書館舉辦的集訓營吧,這些問題都將迎刃而解。
  • 「親子共成長·共繹無毒夢」禁毒繪本親子共讀
    為了落實毒品預防教育宣傳「六進」(進學校、進村、進社區、進家庭、進場所、進企業)工作,2020年8月15日,在杏林街道辦事處的指導下,集美禁毒協會攜手西亭社區居委、西亭社區新時代文明實踐站開展了禁毒繪本親子共讀課程
  • 《騎鯨之旅》| 粲然老師的親子共讀魔法書,讓你享受繪本閱讀時光
    本書作者粲然是一位作家,也是親子共讀推廣人。她在書中通過共讀筆記的形式,不僅分享了和孩子共讀過程中鬥智鬥勇又不失溫馨的經歷,而且總結出如何選擇繪本、怎樣進行繪本閱讀以及培養孩子專注力、和孩子共同享受閱讀的快樂的經驗。最後還有親子共讀書目的介紹,相信這本書可以給萬千在親子閱讀上苦苦求索的父母帶來新的方向和方法指導。
  • 親子共讀,讓我們陪伴孩子說出精彩繪本世界
    這是我和媛寶專屬的甜蜜親子閱讀時光。由小朋友自己點認漢字,我帶讀句子的親子閱讀,不但是對媛寶愛和陪伴的一種展現,同時通過我豐富的聲音情感傳遞,讓孩子度過一段快樂的共讀時光。01親子共讀要注重互動親子共讀,不僅僅是聽故事或是說故事這麼簡單,更注重在「互動」這個環節。
  • 小繪本,大世界,教你打開親子共讀的正確姿勢
    03、親子共讀增進雙方感情奧地利心裡學家阿爾佛雷德•阿德勒說過,「幸運的人一生都被童年治癒,不幸的人一生都在治癒童年。」經常親子共讀的家庭,父母與孩子之間的感情會更好。童年對人的影響是巨大的,親子共讀能很好的增加父母與孩子之間的情感連結,增強孩子的安全感。2019年4月,中國新聞出版研究院發布《第十六次全國國民閱讀調查》,結果顯示,2018年,我國0至8周歲兒童家庭中,平時有陪孩子讀書習慣的家庭佔68.7%。可以說,越來越多的中國家庭認識到了親子閱讀的重要性。
  • 天鵝閱讀:你知道親子共讀在幼兒教育的意義嗎?
    親子共讀是這兩年很流行的教養守則之一,有很多家長都知道,要跟孩子培養親密的情感、要培養孩子閱讀的習慣,親子共讀是很好的方法之一。可是,很多家長卻不知道,親子共讀不應該、也不能夠只有在學齡前進行。當然,跟大小孩的共讀,並不光只是一個字一個字的念出來而已。跟大小孩的共讀有很多不同的方式與技巧,下面我們可以一一細談。但是,我要強調,即使是已經識字的低、中年級小孩,仍然非常需要爸爸、媽媽陪伴閱讀,很多時候,他們仍然需要父母將書的開頭一個字、一個字的讀給他們聽。
  • 天鵝閱讀:你知道親子共讀在幼兒教育的意義嗎?
    親子共讀是這兩年很流行的教養守則之一,有很多家長都知道,要跟孩子培養親密的情感、要培養孩子閱讀的習慣,親子共讀是很好的方法之一。  可是,很多家長卻不知道,親子共讀不應該、也不能夠只有在學齡前進行。
  • 醫生傳授共讀技巧促進孩童腦部發展從親子共讀開始
    很多家長和孩子一起閱讀繪本時,常常遇到挫折,或是不懂怎麼一起共讀,導致用錯方法,在共讀時因為小孩好動或不願聽就放棄閱讀,或是變成對孩子考試,造成孩子壓力,漸漸的孩子就不想讀,甚至是拿3C產品讓小孩自己看,缺少能活化孩子腦部的「爸媽的聲音」,這些因素都會影響小孩發展,所以要先知道到底為什麼要共讀,再用正確方法來引導孩子,才能事半功倍!
  • 親子共讀,我用心地和孩子共讀一本書
    繪本《你睡不著嗎?》2016年有一本繪本《我怎樣學習地理》特別打動我:戰爭摧毀了家園,房屋變成了瓦礫。一個小男孩和他的家人失去了一切,兩手空空地逃了出來。他們離開了家鄉,走了很遠的路,來到一個陌生的國家,過著窮困不堪的生活。他們沒有工具沒有書,最糟糕的是,連食物也不夠吃。有一天媽媽給了爸爸僅有的錢,讓爸爸出門買麵包。
  • 親子共讀點燃兒童夢想
    那就為他們讀童話吧!想讓你的孩子變得更聰明嗎?那就為他們讀更多的童話吧!」在蘇格蘭,愛因斯坦的這句話經常被政府和圖書館引用,作為鼓勵家長開展早期親子共讀的廣告語。蘇格蘭政府發布的《一起學習:蘇格蘭關於家校聯合、家長投入、親子共學和在家學習的國家行動計劃(2018—2021)》,是在對2006年《蘇格蘭學校法(家校聯合)》進行評價與改進基礎上出臺的最新家庭教育政策,是蘇格蘭政府對其境內所有父母、祖父母、家庭其他成員或監護人如何養育18歲以下兒童的最高行政級別的政策。其中,早期親子共讀是這項政策的一大亮點。
  • 中區親子共讀掀全民閱讀熱潮
    中區學校2萬多名青少年兒童的背後就是2萬多個家庭,在該區教育系統慶「六一」「親子共讀、讓人生充滿書香」活動中,該區教育系統廣大教育工作者、校長、教師將牽手轄區廣大父母,讓父母與孩子共同讀書、學習、成長。  【活動參與對象和方式】  ●全區各校學生、家長及教師約6萬人參與。
  • 親子共讀日丨不用懷疑,這裡有1228個陪伴孩子共讀的理由!
    活動倡導下,越來越多的人了解到早期閱讀對孩子成長帶來的影響和意義,越來越多的家庭加入到了親子共讀的行列,與孩子一起感受閱讀的魅力與樂趣。為了將親子共讀理念傳遞給更多家庭,讓更多家庭加入親子共讀行列,今年的12月28日,愛閱公益基金會發起第三屆「親子共讀日」倡議活動。
  • 父母講堂:培養孩子閱讀興趣,先從親子共讀開始
    從而使親子共讀的方法有效地激發出孩子閱讀的興趣。,奶奶,爺爺,外公外婆等,用這個繪本特有的有聲伴讀功能也可以達到親子共讀的效果。,全套100冊,共有六個大類,非常適合親子共讀。,雙方的心靈也需要溝通,親子共讀就是以閱讀為紐帶,為父母和孩子們創造在一起的機會。
  • 書香家庭親子共讀活動方案
    二、活動目的學校是孩子學習成長的地方,家庭是孩子棲息的港灣,父母又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家庭、學校是孩子一生受教育的兩個重要陣地。充分激發家庭「親子共讀」的興趣;營造共同閱讀的家庭氛圍;幫助家長對孩子的課外閱讀進行「親子式」的溝通和指導;以達激發全體學生多讀書,讀好書的目標。
  • 親子繪本共讀可以很有趣
    原創:書海共勉1、親子共讀,你痛了沒有?親子繪本共讀,是目前家有幼童的日常。人有五感:視覺、聽覺、嗅覺、味覺及觸覺。在人的所有感覺發育中,視覺最先發育。而繪本,正是發育視覺的利器,所以大家都很重視。從一歲後,寶寶喜歡看色彩鮮豔的圖片,我們就開始給娃選繪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