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親子共讀的十條建議
文章來源:《經典童書閱讀指導版-安徒生童話》(葉君健 譯,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作者:邱鳳蓮
大概每一個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優秀,希望他熱愛閱讀,熱愛學習。為了這個變得優秀的願望,很多優秀的書籍就擺在了很多孩子的書架上。有書的童年總是令人羨慕的,但是這裡面有一個問題,就是這些書在這個家裡,在孩子的書架上,它真的成了孩子的書,真的成了這個家裡的書了嗎?
這個問題也是令很多家長頭疼的問題。其實,對於一個家庭來說,讓孩子愛上閱讀的最好辦法,就是親子共讀。下面提供的關於親子共讀的十條建議,也許可以給各位家長和渴望帶動親子閱讀的老師一些幫助。
建議一:讓這件重要的事情首先變得美妙
親子共讀不僅是一件重要的事情,還應是一件美妙的事情。因為共讀的過程對於孩子而言,首先是與家長共同遊戲、享受親情的過程,是得到愛與快樂的途徑,其次才是汲取知識的手段。當孩子坐在父母的膝上,或是依偎於父母身側聽故事,他首先享受到的就是父母的愛,父母的聲音讓他感受到了愉悅,感受到了一個個故事的趣味。此時,孩子接收到的所有視覺、聽覺、觸覺的信息都由大腦詮釋為輕鬆和愜意,而不是被父母逼迫學習知識的無奈和痛苦。這樣的親情氛圍,不僅有助於縮短親子之間的距離,融洽親子關係,而且會使孩子感受到閱讀的快樂,孩子與書之間的關係也隨之變得親密溫馨。
建議二:相對固定時間,以便習慣的養成
親子共讀的時間可以相對固定,比如晨起、餐後、睡前等,每個家庭可以根據自己的家庭情況確定一個時段。每天和孩子共讀的時間大約10分鐘,目的是為了讓孩子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但這並不是說這個時段永遠一成不變,有時候我們可以適當進行調整,比如這一天全家有郊遊的計劃,不妨將共讀的地點移在郊外,一片草地、一張石椅都可以成為親子共讀的最佳場所,在大自然的懷抱中,親子共讀將變得更有詩意。
建議三:親子共讀的形式以大聲讀和默讀為主
大聲讀就是出聲地朗讀。對於所有的兒童,尤其是幼兒和低中年級的孩子,父母大聲讀給孩子是最佳的親子共讀方法。因為用耳朵傾聽美妙的故事,給予孩子的是最暢快的閱讀享受,既沒有生字的羈絆,也沒有被勒令閱讀的痛苦,當父母和孩子共同沉浸在文字營造的美好情境中,那種和諧與美妙不是我們苦口婆心的說教所能代替的。大聲讀還可以加深孩子對語言的記憶,是孩子積累書面語言的一條捷徑。
對於中高年級的孩子,親子共讀的方式除大聲讀以外,還可以加上家庭成員的共同默讀。默讀過程中不提問,也不要監督孩子,更不需要逼著孩子寫讀書筆記。默讀的時間可以視孩子的閱讀狀況而定,可以持續20—30分鐘。
建議四:不要將親子共讀的過程變成認字的過程
很多家長在親子共讀時喜歡將書籍變成教材,不斷教孩子認字,以為孩子認字多了,就能早早地開始獨立閱讀。其實,這是走進了一個誤區:強迫孩子識字,很可能會讓孩子感覺到書本的陌生和可怕,很多孩子就是在家長的這種強迫下,與書「奮鬥」了多少年,卻仍然沒有真正愛上書籍。
因此,各位爸爸媽媽們,請不要急於教孩子認字,不要急於教給孩子閱讀的方法。我們見了太多認識很多字的大人和孩子,卻根本不去閱讀,但是我們什麼時候見過一個酷愛閱讀的人不認字呢?
建議五:不要過早責令孩子獨立閱讀
一些家長擔心孩子在閱讀上養成依賴父母的心理,所以孩子一學會拼音和少許的漢字,爸爸媽媽們立馬就中斷了給孩子的朗讀,而要孩子獨立閱讀,希望藉此培養孩子的獨立閱讀能力。其實即使孩子學會了很多漢字,也不宜讓他早早獨立閱讀。因為孩子還沒有建立一個較完備的語言體系,那些漢字在他眼裡是相互獨立的,孩子沒有足夠的語言感覺和語言能力將它們連接成美妙的故事。一本陌生的書裡那些陌生的詞彙非常容易嚇到孩子。即使沒有生字的一句話,他讀起來也可能是結結巴巴的。哪裡還能享受什麼閱讀的樂趣?而父母讀給他聽,他就可以輕鬆享受讀書的樂趣。在這種美妙的傾聽中,他獲得了更多的語彙,也逐步培養了語感,一旦語言的感覺成熟,他自然會拿起書自己閱讀。所以,親子共讀的過程就是在為孩子的獨立閱讀儲蓄能量,它不但不會讓孩子養成依賴心理,還是培養孩子獨立閱讀能力的有效方法。
因此,親子共讀不只適用於幼兒,它適合於所有的孩子,因為它的本質是親子共同分享閱讀的快樂。
建議六:不要在孩子看電視的時候命令他去閱讀
當孩子在津津有味地看電視節目時,如果家長說「我們一起來閱讀」,這是很不明智的做法。這就等於將電視和書籍對立起來,這樣的結果是我們不想看到的。對於沉迷電視的孩子,家長首先應該限定孩子每天看電視的時間,等到孩子到時間關閉了電視機時,他就無事可做,而且很少有孩子願意早早睡覺,這時候,你再說:「孩子,讓我給你讀一段好玩的故事吧!」他一定很樂意。
建議七:不要以為親子共讀是媽媽的事情
目前大多數的家庭都是由媽媽和孩子進行親子閱讀。其實,閱讀不僅是媽媽的事情,爸爸也應該參與進來。在親子共讀活動中,孩子也需要爸爸的引領,需要進入女性視野之外的更廣闊的閱讀世界。而且,爸爸也應該給孩子做出讀書的表率。
建議八:親子共讀貴在堅持
如果我們將親子共讀看成一件很重要的事情,我們就會有理由堅持下來。哪怕每天只有十分鐘左右,只要我們做到了,就是一件非常有意義的事情。事實上,只要我們堅持一段時間,一旦激起了孩子的閱讀興趣,小傢伙就不會允許家長懈怠下來,因為他每天都在等著下面的故事呢!
建議九:與孩子平等地聊書
親子共讀後,大人可以找一些孩子感興趣的話題,和孩子平等地聊書,從而引發孩子對閱讀的思考。但是不要將這個過程變成一次次測試,那樣會讓孩子感覺在接受考問。聊書的過程中,要鼓勵孩子大膽質疑,不要拘泥於什麼標準答案,應以開放性的觀點引導孩子進行更深入的思考和更廣泛的閱讀。
建議十:適當拓展閱讀時空
把握機會拓展閱讀時空,有助於培養孩子良好的閱讀習慣和思維品質。親子共讀不是讀完一本書就完成的事情,可以將閱讀活動拓寬到畫畫、手工、觀察、討論等更廣泛的領域,讀完一本書後,還可以引導孩子閱讀相關的系列書籍,將幾本書中的人物事件進行對比等。這些延伸拓展,都有助於形成良好的家庭閱讀氛圍。
親子共讀是讓孩子愛上讀書的最有效的辦法。如果爸爸媽媽們還沒有和孩子共讀的經歷,如果老師還沒有對家長提出這樣重要的要求,那就從現在開始,讓每一對父母攜著孩子的手,開始愉快而溫暖的親子閱讀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