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排為何沒有八分熟,服務員說出原因,看完沒人會笑你是「土鱉」
西餐廳,毫無疑問就是情侶聚會的絕佳地點了,那麼問題就來了,自從牛排被引入國內以後,一直以來都有這麼一種說法,點八分熟牛排的人就是「土鱉」,為何會這麼看呢?服務員說出了原因,看完你就能夠知道了。
當初西方人喜歡吃牛排,他們也是講牛排當成一種炫耀自己的身份的食物而已。牛排在中世紀的歐洲,只有那些上層的貴族才會有資格去享用,想要吃到一份牛排,對於窮人而言,是十分奢侈的行為。牛排於民國初年引入國內,那時許多的百姓連飯都吃不起,這款食物自然也順理成章的成為了貴族炫耀的必需品。為何沒有八分熟的牛排呢?
其實原因也是很簡單,最初時就是將牛排翻譯成了奇數熟度,這麼多年以來都是這樣子的說法,大家早就已經習以為常。而由於牛排在歷史上本就是一款體現貧富差距的美食,即使是到了如今逐漸普及開來,仍然會有人有這樣的想法。牛排分為1分熟、三分熟、五分熟、七分熟以及全熟,這都是按照牛排的煎烤時間來劃分的。
一般而言,烹飪時間低於四分鐘的牛排為一分熟,6~8分鐘為三分熟,8~10分鐘為五分熟,10~12分鐘為七分熟,13~15分鐘為全熟。對於那些老外而言,是沒有這麼多的講究的,只是烹飪個大概的時間,誰又能真正的分清牛排到底是七分熟還是八分熟呢?這只是一種說法而已。最集中的牛肉其實都集中於牛的腰部,越往上牛排的口感越嫩,價格自然也越貴
如今某些人認為吃八分熟牛排的便是「土鱉」,這樣的看法確實是有些片面了,對於一個吃貨而言,對於這樣的兒是不願意被傳統的觀念所束縛住的,您覺得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