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中職業技術學院師生有序排隊打飯,旁邊有工作人員提醒要珍惜糧食
9月1日,全市48萬餘名學生正式行課。目前,不少學生都在校內就餐,如何實現「光碟」是一道難題,學校食堂是如何踐行「光碟行動」的?如何讓學生做到勤儉節約?3日,記者走訪我市多所中小學發現,全市各校為「光碟不浪費」動足腦筋,各使妙招。
走訪學校
製作PPT講解大米從何而來
讓學生明白糧食來之不易
「你知道大米是怎樣生產出來的嗎?首先要選種、播種,然後育秧、移栽、田間管理,之後收割稻穀、脫粒、晾曬……」在巴中棠湖外語實驗學校,每一個班級的老師都採用PPT的方式,給學生講解為何要倡導「光碟行動」。
課堂上,學生們聽得十分認真,個別學生還踴躍舉手發言,說出自己的觀點。「老師,我明白了,農民伯伯種地很辛苦,我們不論在學校還是在家裡,都要珍惜每一粒米飯!」該校二年級學生圓圓說。
「餐餐光碟,鍋清碗清盤清,是對食物的尊重更是對勞動者的尊重。」「光碟行動,節儉養德」……在該校食堂,記者發現,食堂的大廳、立柱、餐桌及走廊的醒目位置,都擺放著各類提倡「光碟行動」的公益提示牌。食堂橫幅、電子屏幕也顯示著「文明餐桌、光碟行動」的口號和標語。「每次來食堂就餐,看到這些橫幅,就會想著要節約不浪費。」一名學生說。
記者了解到,該校的食堂分為小學部和中學部,小學部採用定餐制,中學部採用選餐制。「一年級的學生每天上午和下午會有水果點心,用餐時教職工也會陪孩子們一起用餐,並告訴他們不要浪費;對於中學生,食堂工作人員在給學生盛飯時會視情況而定,比如給女生的飯菜量就少一些,並在就餐區備有米飯,學生若覺得不夠可以自己添加,這樣既保證學生吃飽,也杜絕了浪費行為。」巴中棠湖外語實驗學校中學部食堂負責人秦兵介紹。
巴中棠湖外語實驗學校學生「光碟」在行動
反對舌尖上的浪費
根據人數調整菜品供給
「同學,請合理取餐。」3日12時許,在巴中職業技術學院食堂,工作人員一遍又一遍在取餐口溫馨提示同學們合理取餐,避免浪費。
該校宣傳幹事楊博介紹,為響應「光碟行動」號召,反對舌尖上的浪費,學校向全校師生發出倡議,培養節約糧食的好習慣,積極向身邊同學講述節約糧食的重要意義,營造浪費可恥、節約為榮的良好氛圍。
「為開展『光碟行動』,學校根據實際情況採取了相關措施。因疫情影響,今年秋季開學時,學生依然分批次報到。」楊博說,目前第一批、第二批的中職學院學生已到校報到,接下來還有第三批和高職學院學生來報到,對此,學校後勤部門動態監測每日就餐人數,按實際需求控制取餐窗口,並按需制定食材採買數量,根據用餐人數,靈活調整菜品供給。
「因大部分學生還未返校,所以食堂暫時只開設了四個窗口,分別供應粥、菜、面。」楊博說,學生們用餐前都是自己帶碗筷有序排隊打飯。用餐完畢,再自行清洗碗筷,做到桌淨、碗淨。
巴州區一幼兒園設置了珍惜糧食文化牆
攝像頭「見證」光碟行動
設置主題文化牆引導節約
昨日12點30分,記者來到巴師附小興合國際學校食堂,大部分學生已用餐完畢,有序將各自的餐盤放到餐具回收點。記者現場觀察發現,無論是低年級學生,還是高年級學生,大家的餐盤都非常乾淨,僅剩一些啃完的骨頭或者辣椒皮。
在餐具回收點,「攝像頭見證著你的光碟行動!」一行醒目的大字引起了記者的注意。原來,為杜絕孩子們浪費飯菜,該校專門在此處設置了攝像頭,監督孩子們做到「光碟」。「每天我們吃完飯後,都會把餐盤放到這裡,所以每次都不敢剩飯剩菜,生怕被攝像頭給『逮住』啦。」一名男學生說完,立即將手中的餐盤和湯碗展示給記者看,「你看我吃得多乾淨,一粒米都沒剩!」
在巴州區丫丫幼兒園,老師正在教育小朋友們吃飯慢慢吃,對自己不喜歡吃的菜要給老師說,不能扔掉、吐掉。記者看到,幼兒園專門設置了一面以「珍惜糧食,拒絕浪費」為主題的文化牆,引導小朋友踐行「光碟行動」。
部門倡議
培育文明用餐文化
樹立節儉文明家風
勤儉節約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是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生動體現。採訪中,記者發現,我市學校紛紛倡導「光碟行動」。同時,各校還對食堂工作人員進行培訓,培養食堂員工節儉理念,引導師生節約消費。
堅決杜絕「舌尖上的浪費」,近日,市教育和體育局向全市教育和體育系統廣大幹部和教職員工、全體學生發布了關於「制止餐飲浪費,培養節約美德」的倡議書。
倡議培育文明用餐文化,樹立勤儉節約理念。持續開展愛糧節糧教育,在食堂明顯位置張貼宣傳標語、宣傳畫或擺放提示牌,引導師生牢固樹立「愛惜糧食」「健康生活」「文明用餐」觀念,堅持按需點餐,以「光碟」為榮,以「剩餐」為恥。
其次,要改進食堂經營服務,減少食物損失浪費。根據師生飲食需求,按照「營養、健康、適量、節儉」原則,科學制定每日菜譜,提供合理點餐建議,提高飯菜品質,調整食品分量,推行分餐制,推出「半份、半價」「小份、適價」項目,及時提醒學生按量點餐,用「小餐盤」推動「大文明」。
同時,倡導「小手拉大手」,樹立節儉文明家風。爭當文明節儉風尚的宣傳者、踐行者、引領者。家校、社會聯動,互相監督,及時制止浪費行為,帶動更多人加入到文明節儉的行列中來,讓「克勤克儉」「戒奢以儉」「浪費可恥,節約為榮」的理念深入人心、蔚然成風。(牟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