滙豐控股今天午盤後發布三季度業績,股價迅速拉升至5%,市場對於滙豐的這個業績投出了滿意的一票。
業績最亮眼的是,今年三季度,滙豐的歸母淨利潤環比大增745%至114.78億美元。對於深陷香港社會事件和新冠疫情影響的滙豐來說,困境反轉的邏輯開了個好頭。
但是這份業績總體而言,依舊看不到滙豐有好轉的跡象——
先來看營收,今年三季度滙豐營業收入同比下降10.69%,環比下降8.67%,說明滙豐依舊處在營業的下滑區間。
而滙豐可以實現歸母淨利潤大幅增長主要有兩方面的原因:
一方面是信貸損失計提環比大幅下滑,二季度滙豐共計提38.32億美元,而三季度僅僅計提了7.85億美元;
另一方面是營業支出上,滙豐三季度做到了之前管理層給出的降成本預期,僅有6.3億美元的成本支出,環比減少8.31億美元。
所以說,僅僅從環比上來看,目前還看不到滙豐業績上有明顯好轉的跡象。
而從前三季度業績來看,滙豐營收同比減少9.49%、歸母淨利潤同比減少62%,新冠對滙豐的影響依舊顯著。
分業務來看,滙豐四個主要業務三季度環比來看,除了環球銀行及資本市場業務由於三季度全球依舊維持低利率的影響,導致淨利息收入持續下行,所以營業利潤環比繼續下滑;而其他三個主要業務環比均實現好轉。
可以看出,三季度滙豐的淨息差持續收窄至1.08%,淨利息收益率也降至1.2%,低利率對滙豐利息收入的負面影響,未來大概率還會持續很長時間。
而對於今年取消的派息,管理層表示會是2021年初的經濟前景和問詢監管機構結果再定;目前由於美國和歐洲第三波疫情的到來,並且香港地區的疫情也沒有得到有效控制,預計四季度滙豐的業績不會有太大的好轉,恢復派息的可能性不大。
分地區來看,亞洲作為滙豐的主營地,三季度營業利潤環比下降14.08%,主要是香港依舊受新冠疫情的影響,對於滙豐的展業依舊是個負面的打擊。而亞洲地區作為滙豐以後全力發展的點,該地區的業績出現明顯反轉對滙豐來說才是真正的利好。
通過三季報管理層給的指引預期,可以看出滙豐正在往投資者想要看到的方向發展——集團加速調整業務模式,將業務重心由易受利率影響的業務轉移至收費業務;大幅削減營業支出(三季報中已有體現),並計劃加大對亞洲的投資。
目前處於歷史估值底部的滙豐僅僅只有0.5倍PB,在全球經濟復甦不明朗、新冠肺炎依舊籠罩的大環境下,還看不到困境反轉的轉折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