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金國(左一)等調研雙擁工作。)
大榭,浙江寧波海岸線上一顆璀璨的明珠。1949年8月18日,人民解放軍「渡海第一仗」揭開了大榭的雙擁序幕。
70餘載,雙擁之花在大榭越開越豔。特別是近年來,大榭開發區管委會黨工委和92858部隊共同推動國防與經濟建設,走出了一條軍民融合新路子。
大榭開發區管委會先後榮獲「全國雙擁模範單位」等近30項榮譽稱號;當地亦湧現出一批雙擁先進人物。
今天,在全國雙擁模範城(縣)命名暨雙擁模範單位和個人表彰大會上,大榭開發區黨工委委員、一級調研員黃金國榮獲「全國愛國擁軍模範」。
一今年56歲的黃金國,是位老擁軍人。自1999年擔任社管局副局長負責雙擁工作起,他就與駐地部隊結了緣。
「每一次來到部隊,一種莊嚴感、自豪感油然而生,愈發覺得雙擁工作的價值和榮譽。」黃金國與時任民政處處長曹金芳一起,勤走軍營,為部隊排憂解難,指導村、社發揮各自優勢開展形式多樣的雙擁活動。
其中,紅娘進軍營,幫助解決軍嫂就業,最受部隊官兵歡迎。部隊首長曾對黃金國說:「後院的事兒,你們幫我們解決了,前方將士沒有後顧之憂,出海演練士氣高漲。」
2008年,黃金國擔任社管局局長兼黨委書記,將雙擁工作當作頭等大事來抓。在他的指導下,海灣社區成立愛心編織站,承接外包裝、針織等加工業務,每年固定安排20餘名需照顧孩子的軍嫂靈活就業;成人學校也開啟培養一批軍地兩用人才的新路。
為規範化管理,入駐大榭的一個部隊單位將營區封閉後,村民上山種植、上墳祭祖等有不便。為解決根本問題,黃金國多次現場勘查,在徵求村民和部隊的意見後,在軍營圍牆外側臨時闢出一條小道,供村民上山。在部隊完成完全封閉後,在黃金國的建議下,管委會斥資把與軍港隔江咫尺相望的長腰劍島進行整體徵收,進一步提升了軍港的安全等級。
二「部隊在海上為百姓護航,我們也要為部隊艦艇『護航』。」黃金國如是想,更是如是做,關鍵時刻顯身手。
2012年8月7日,超強颱風「海葵」正面襲擊寧波。大榭島沿海海面掀起11級大風,巨浪翻滾。兩艘250匹馬力的舟山漁船從外海駛入大榭客運碼頭拋錨避風,因風大浪急,漁船走錨失控,一艘順著潮水向黃峙江主航道西面漂去,另一艘向軍港方向漂去。
為保護人民安全和軍事設施,時任三防辦總指揮的黃金國立即與部隊聯繫,指令公安、海事、邊防等部門火速派人進入軍港碼頭處理險情。此時狂風暴雨肆虐,眼看大幅搖晃的漁船越漂越近,險象環生。大榭邊防檢查站和海事處各自通過內部管理系統,輾轉找到這艘舟山漁船的通訊方式,與船上人員取得聯繫,遠程指揮漁民控制方向,船頭頂風穩住……由於他判斷科學,指揮有方,措施到位,軍港錨地和漁船安然無恙。
得天獨厚的港灣優勢,黃峙江畔成了颱風來臨時不少船隻的避風港。黃金國守著為部隊艦艇「安全護航」的理念,著力建立立體化防護體系,未雨綢繆建立關鍵航道和水域的防颱風預案。多次組織開展一打三整治活動,確保部隊航線安全,僅2019年,查扣、銷毀「三無」船舶19艘、漁網700餘頂。
三近年來,在黃金國的推動下,軍地雙方生態、文化、聯防等共建共享,使雙擁內涵更加豐富。
在延續30餘年《海島之春》雙擁晚會的基礎上,2017年起,大榭雙擁晚會向品質化、品牌化轉變。晚會為最美軍嫂、雙擁先進個人、雙擁先進集體頒獎,先後將解放大榭島、衝上七頂山的「浙東三勇士」之一老兵王長銀,紮根海島40餘年救死扶傷、悉心培養「赤腳醫生」的離休軍醫宋聲天請上舞臺……軍民同臺演出,以音樂劇、舞蹈等藝術形式多次演繹雙擁故事,使雙擁理念根植於大榭軍民的血脈。
每場雙擁晚會策劃、節目審核、主持詞推敲、晚會彩排,黃金國親自指揮指導,付出大量心血。
黃金國一直重視駐區部隊隨軍家屬就業工作,在他的建議和推動下,大榭開發區管委會出臺多項措施,促進軍嫂就業,並與92858部隊聯手在海信社區建立寧波第一個軍嫂協會黨支部,使黨員軍嫂有了「家」。「網際網路+」新模式破解軍嫂就業難題,在大榭試點成功,隨即被複製推廣到江北、象山、慈城、餘姚等地,如今已在東部戰區海軍部隊推廣。
軍民共建生態林,是黃金國傾力打造的另一件「雙擁品牌」。20年來,共建生態林已成為軍地雙方每年的「必修課」。如今,萬畝青山滴翠,林間步道蜿蜒,這片生態林見證了當地軍民創建生態宜居小城的逐夢歷程。
今年疫情防控期間,作為分管防疫工作的領導,黃金國多次與部隊溝通,聯合防疫。開發區還捐贈了12000隻KN95口罩,緩解了部隊的燃眉之急。在軍地雙方的共同努力下,大榭成為寧波市唯一疫情「雙零」區域。
多年來發生在這名大榭雙擁人身上的故事太多太多。正如原部隊政委徐四清說:「他做雙擁工作有板有眼,腳踏實地,下的是真功夫,我們很敬佩,也很感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