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 金淼編輯 | 許悅1
9月15日,蘭州衛健委就當地布魯氏菌陽性消息發布通告,截至2020年9月14日,累計檢測21847人,初步篩出陽性4646人,甘肅省疾控中心覆核確認陽性3245人,建立健康檔案3159人。
布魯氏菌病,簡稱「布病」,也稱「波狀熱」、「懶漢病」,是布魯桿菌感染引起的一種人畜共患疾病,主要感染途徑有經皮膚傷口和黏膜感染、食用被布魯氏菌汙染的食品等經消化道感染或布魯氏菌汙染環境後形成氣溶膠,經呼吸道吸入而感染。一般而言,在實驗室工作的人員感染布魯氏菌風險更大。布魯氏菌病是《傳染病防治法》規定的乙類傳染病。
2019年12月26日,甘肅省衛健委通報,2019年7月24日至8月20日,中牧股份蘭州生物藥廠在獸用布菌疫苗生產過程中使用過期消毒劑,致使生產發酵罐廢氣排放滅菌不徹底,攜帶含菌發酵液的廢氣形成含菌氣溶膠,生產時段該區域主風向為東南風,導致位於下風向的蘭州獸研所人體吸入或黏膜接觸產生抗體陽性。
根據當時的通報數據,該事件造成截至2019年12月25日16時,蘭州獸研所181名人員布魯氏菌抗體覆核確認陽性,蘭州大學教職工中22人布魯氏菌抗體陽性。當時通報中,沒有提及蘭州生物製藥廠周邊居民的感染情況,但是表示周邊居民可資源到醫療機構進行免費諮詢、檢測和治療。並且通報中表示,人暴露的劑量很低,從此次調查情況分析,不會出現大量抗體人員。
但是根據財新網9月14日報導,2019年12月-2020年1月、2020年5月-2020年7月,當地抗體檢測後累計發現的感染者數量已經是上述數字的十倍。截至2020年2月底,附近2萬市民檢測結果顯示,初篩陽性感染者5000人,經疾控部門符合,確認感染者超3000人。而其中不止包含上述兩所機構學生及教職工,佔比最多的是附近居民被藥廠廢氣中的含菌氣溶膠感染。
事件發生後,蘭州生物藥廠於2019年12月7日關停了布魯氏菌疫苗生產車間,2020年1月13日蘭州生物藥廠布病疫苗生產許可被撤銷,1月15日,蘭州生物藥廠布魯氏菌病活疫苗(S2株)和布魯氏菌病活疫苗(A19株)產品批准文號被撤銷,布魯氏菌病疫苗生產車間生產的疫苗產品共7個獸藥產品批准文號也被註銷。
2月4日,蘭州生物藥廠在其公司網站上發布《致歉信》,表示「我廠一定深刻吸取事件教訓,完善內控規範和現場操作管控,加強員工培訓,消除各種風險隱患,堅決杜絕此類事件發生,同時加快工廠搬遷和新廠項目建設,以嶄新的面貌回饋社會,繼續為我國重大動物疫病防控事業做出新的貢獻。」但其中並未提及賠償方案。
布病雖然病死率不足2%,但一旦治療不及時轉為慢性,則會精神不振、全身無力且關節肌肉疼痛,也可能長期處於發燒狀態,嚴重喪失勞動能力,甚至導致殘疾。
9月15日甘肅衛健委的通報中,除提及精準組織複查評估和積極宣傳科普知識外,也表示將認識落實補償賠償,積極督促中牧實業股份有限公司蘭州生物製藥廠按時足額落實補償賠償金,確保補償賠償工作順利開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