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菌飄進我的家:蘭州布病感染者這一年

2020-12-24 澎湃新聞
【編者按】

11月5日,蘭州市人民政府等多部門舉行發布會,通報蘭州市獸研所布魯氏菌抗體陽性事件善後處置情況。

經調查認定,2019年7月24日至8月20日,中牧蘭州生物藥廠在獸用布魯氏菌疫苗生產過程中使用過期消毒劑,致使生產發酵罐廢氣排放滅菌不徹底,攜帶含菌發酵液的廢氣形成含菌氣溶膠,生產時段該區域主風向為東南風,蘭州獸研所處在中牧蘭州生物藥廠的下風向,人體吸入或黏膜接觸產生抗體陽性,造成蘭州獸研所發生布魯氏菌抗體陽性事件。

截至目前,已對55725人進行檢測,省級覆核確認陽性人員6620人。

蘭州市農業農村局在發布會上表示,中牧實業股份有限公司已對8名責任人作出嚴肅處理。目前,第一批補償賠償資金1000萬元已於9月24日撥付到專門帳戶,用於開展監測診療和補償賠償工作。

涉事藥廠在去年12月關停了布魯氏菌病疫苗生產車間,今年10月8日,該車間被拆除,並完成了環境消殺和抽樣檢測。

這篇報導採寫於車間拆除後。在感染布病的一年裡,患者們曾長續地忍受病痛和不安,現在,他們還需要時間來找回生活的秩序。

對劉明(化名)來說,最大的難題不是承受病痛,而是它無序的變化。隨著氣溫走低,疼痛從他的尾椎遊走到膝蓋,左邊比右邊更疼一點。並不劇烈,只是不知道下一步它要轉移到哪裡。

他常覺得很累。劉明在蘭州從事金融業,經常開車去看客戶的項目,有時一開就是半天。現在他開一小時的車就要在高速邊上停下,喝點咖啡提神。他還不到四十歲,覺得不該這樣。

疼痛是從去年11月開始的。那時他剛搬家,新房買在黃河北岸——蘭州的主要城區在南岸,北岸都是山,有時沿著路就能慢慢走到山上。小區附近只有蘭州生物藥廠一家企業。劉明從新家往下看,那只是一片低調的彩鋼廠房。

蘭州生物藥廠在黃河河畔,它的西北面有多個高層小區。除特別標註外,文中配圖均為澎湃新聞記者 葛明寧 圖

2019年12月26日,甘肅省衛健委發布通告: 2019年7月24日至8月20日,蘭州生物藥廠在生產獸用布魯氏菌疫苗的過程中,使用過期消毒劑,導致發酵罐排放的廢氣含有尚具活性的疫苗減毒毒株。

住在附近的數千居民隨後查出布菌抗體陽性。過去一年,他們仿佛經歷了一場漫長的流感——乏力,有的發低燒,出現關節疼痛。負責答疑的醫生表示,布菌衰減及抗體的排出因人而異,與個體的年齡、性別、身體情況等有關。

他們也隨之經歷了漫長的焦慮與無措,但生活總要繼續。

「我主要是操心娃娃」

布魯氏菌引起的布魯氏菌病是牛、羊等哺乳動物和人類共患的一種傳染病。人感染布病的臨床症狀包括乏力、多汗、遊走型的關節疼痛等,也可能導致不孕不育。

蘭州生物藥廠廢氣含有活菌的近一個月,刮東南風。廠的南邊有多個新小區,都是三四十層樓的高層。

劉明剛買這邊的新房,一家五口沒立刻搬家。但他早早地退了老房子的停車位。去年有的晚上,他獨自開車經過燈光璀璨的黃河雁灘大橋,把車開到新房的地下車庫裡,也就獨自在這邊過夜。

「(腰)是僵直的,不能動。」他形容現在種種的症狀,「就是難受,不得勁。」

今年夏天總是出很多汗,他要用毛巾去擦。酒量也不行了。劉明最近應酬與人喝酒,很快就醉,只能快速溜走。

劉明一家,有老人和孩子,只有他一個人查出抗體陽性。他想起,去年夏天獨自夜宿在新房時,他因為抽菸,會把窗戶打開,讓空氣流通。

同小區的羅萍(化名)在這裡住了更久,與劉明類似,她也在開車的過程中察覺到自己的異常——去年她9點上班,中午要回家一趟,遇到紅綠燈就打瞌睡。或者與朋友吃午飯,也哈欠連天地聊天。別人都說她精神不好。

她幾乎無法把車開筆直,老想往「道牙子」那邊拐,開上人行道。那時,她想不到這與小區邊上的藥廠有關。

她今年四十歲,有兩個孩子。

現在有點像她從前坐月子的感覺。羅萍自稱能聽見自己關節的聲音:「腿一伸『嘎巴』一下子,手一伸也『嘎巴』一下。」渾身酸疼,不敢著涼。

2019年12月26日,甘肅省衛健委的通報表示,藥廠附近的居民可以前往定點醫院免費抽血查抗體。

信息的發酵是一步步來的,一個多星期後,業主建的微信群裡才開始議論上網搜索「布病」的結果,都說叫「懶漢病」,而且病情反覆,容易復發。羅萍看了很怕,才讓全家人一起去查。

蘭州大學第一附屬醫院正有幾十個人在檢驗科排隊。羅萍回憶,當日限制檢查人數,只發了21個號,讀高中的女兒學業緊張,就讓女兒先查,丈夫和兒子再去甘肅省人民醫院查。後來說省院排隊的也多。

蘭大一院幾十人的隊伍裡有羅萍在小區裡的熟人,也有附近中國農業科學院蘭州獸醫研究所的學生。

一個星期後,她收到了當地疾控打來的電話,讓去醫院取檢查結果。羅萍說,看到全家人的化驗單,本來覺得「可以接受」:測布菌抗體要做虎紅玻片凝集試驗和試管凝集試驗,只有她兩個結果都是陽性;她的丈夫「一陰一陽」,女兒都是陰性,兒子「寫得比較籠統」。羅萍覺得只有自己一個,關係不大。

可她隨即帶兒子和女兒去蘭大三院再查一次。這一回,女兒還是陰性,兒子確認也是抗體陽性,這下羅萍崩潰了,連帶她回憶裡這時的症狀也開始加重。原先只是夜裡微微出汗,那段時間她晚間脖子裡、前胸後背都出汗,半夜溼透。

「我主要是操心娃娃。」羅萍反覆說。

當時疫情還沒開始,她就不上班,坐在家裡 「胡思亂想」。她看兒子吃飯不說話,心裡就惴惴不安,覺得兒子也在胡思亂想。

羅萍愛美、喜歡穿裙子。「我出過一種疹子,出的特別多。」她對記者形容,「高於皮膚的,大米粒兒一樣。有一點癢,不摳的話不紅,摳就會變紅。我大腿內側還有前胸後背都出過。」

紅點連片地出,她認為也是「抗體陽性」的症狀,於是,她和丈夫想方設法地到兒子身上去檢查,想看兒子是否也有。兒子要去洗澡,夫婦兩個哄他:「要不要爸爸給你擦背?」或者兒子睡了,他們也不開燈,偷偷地進去看。

他們因此被13歲的兒子罵過幾回。

「我心情不好,煩躁著。」羅萍說,「我看姑娘有時候還擦眼淚,她也不說啥,她肯定心情也不好。」

她給老家的母親打視頻電話,邊打邊哭,對屏幕那端提出的一切安慰進行反駁。事後羅萍又很懊悔,覺得不該讓母親看臉色。

求藥

「新冠」疫情開始了。過了年後,羅萍有一整個月無處可去,在家思索要不要吃藥。她還是渾身疼痛,但剛查出了抗體陽性時,醫生說如果治療,服用的是利福平和多西環素,兩種抗菌素都有明顯的副作用。想開藥的話,要籤一份知情同意書。

「醫生的意思是副作用太大,儘量別吃藥。」羅萍說,「他說,你要吃的話,我給你取個單子。」她跟著醫生去另一個辦公室看這份文件,列舉了八九條可能出現的不良反應。除了籤同意書,還要每隔半月化驗一次肝功能,兩種藥都傷肝。羅萍看了,說要和丈夫商量一下。

醫院貼出的展板上寫著:藥廠裡飄出來的氣溶膠含有人工減毒的弱毒菌,預計在人體內3至6個月就會衰減。「意思是不治也行。」業主群裡這麼解讀。

群裡一些選擇吃藥的人紛紛發言說吃藥痛苦:「臉黃,牙也黃。」

丈夫一直勸她吃藥,替她找醫生打聽,說這兩種藥是治肺結核的常用藥。「興許和治結核病一樣,能藥到病除呢。」羅萍的丈夫說。

羅萍邁不出這一步,覺得「骨頭疼、肉疼」抵不過傷害肝腎。可是年後的一天早晨,後背一陣疼痛,坐不起來。忍耐到三月底,她艱難地決定,吃一段時間的藥。

那時候的醫院裡沒什麼人,「醫生還說,疫情期間,你醫院裡跑進跑出,也不安全。」羅萍暈頭轉向,又拖延了一星期。

蘭州正「流行」手腕測體溫槍,總是測出羅萍有38度多的高溫。羅萍自己買了個高檔點的體溫槍,自己測,卻一直沒事。

剛開始吃藥,「一下輕鬆了好多」。可逐漸地,羅萍也開始臉色發黃,「化妝品已經壓不住的那種黃」。她甚至有點慶幸,疫情期間出門都戴口罩,看不出她異樣的臉色。

利福平的副作用之一是消化道症狀——食欲不振、噁心、嘔吐等。為了把藥吃進去、不要嘔吐紅水,羅萍「瘋狂地吃東西」。

她還是不放心孩子,簡直連拖帶拽,要兒子同她一起再去測抗體,「一查就是一個上午,娃娃肯定心情不好。」他們反覆查了四五次,一開始試管凝集試驗測出的滴度(註:標記抗體在血液中的濃度。數值越高,濃度越高)在跌,她理解是疾病減輕。後來這數值也不動了。

疼痛減弱了一點,但是還在。羅萍心想,也許服藥滿90天能「一下子豁然開朗,啥症狀也沒有了」,但沒發生這樣的奇蹟。六月底,她停了藥,隨大流跟小區裡的其他患者買了蒙藥。內蒙古郵來的藥材是細小的片狀物,有患者說「比中藥還苦」。

業主群裡會流傳一些網上下載的中醫藥方。

羅萍(化名)郵購的蒙藥。受訪者供圖

病友在微信群裡交流去內蒙看病的經驗。

採訪中,記者接觸到去甘肅武威、金昌等地看中醫的抗體陽性患者,他們都認為當地畜牧業規模大,中醫大夫的經驗多點。

葉文娟(化名)年紀比羅萍還大些,但她梳著低馬尾,看上去像個孩子。葉文娟說話口吻很硬,她對記者說——

去年年底,她胃口差,又「一晚上醒多少回」。她的丈夫攛掇她去看病。她在中醫醫院化驗不出什麼,以「神經紊亂」的診斷在脾胃科住過一星期。

等到出院,葉文娟看群裡議論的症狀與自己很像,去查抗體,也是陽性。

她也著實愁了一段時間,但是,疫情期間她症狀不明顯,業主群裡都說關節疼,她並沒有。到了今年六七月,她感到手指節有點痛,「出去買菜要背個包包,手上提不了東西。」

「群裡都說吃那兩種藥,滴度也下不來。」葉文娟的滴度是1:400,屬於高的,但她不願意吃西藥。依託業主群裡的介紹,她去西固區看過中醫診所:「醫生當時說調理唄,還說要排毒,我當時就想,細菌可咋排出來呢?」

提著大包小包的中藥,她搭公交車回黃河北岸。藥材在水裡咕咚咕咚地翻滾。吃了二十幾天,手指關節還疼;她又買了機票,飛去從未去過的內蒙古。她說,內蒙的醫院程序複雜,還要做體液免疫檢測和維生素檢查。飛到內蒙先抽血,然後在附近的小賓館裡等一天,最後開出她「說不明白」的各種蒙藥。

「至少要在內蒙住兩三個晚上。」葉文娟說,然後趕緊回蘭州。她丈夫沒退休,不放心她一個人出門,每次都向單位請假,要陪她去。

丈夫在年初查過一次抗體,當時是陰性。他偶爾說自己膝蓋疼,葉文娟拉著他又查了一次,發現也是陽性。

等待「轉陰」

劉明很難忘記自己去醫院取化驗結果前後的心理體驗。「當時我也上網查了,說是『懶漢病』,什麼睏乏、多汗,不會讓你死,但會讓你難受一輩子。」他看到化驗單,結果是1:400++++。與很多不願吃藥的鄰居不同,劉明立即要求住院。

與他的想像不同,除了提供利福平、多西環素,住院無非能每天早上打一針慶大黴素,其他時間就呆在病房裡。

劉明還記得同病房的一個病友。五十多歲的大哥,之前在武威某縣的一個牛場工作。大哥被送到蘭州時已經病情嚴重,渾身劇痛,是「擔架抬進來的」。劉明見大哥的治療方案和自己的差別不大:吃利福平、多西環素,同時大量地輸抗生素頭孢。過了一周以後,病人疼痛緩解,但仍然身體無力,腰還很疼,「需要搖床邊上的把手才能坐得起來」。大哥的女兒似乎讀大學了,在病房裡守著他。

出院後的劉明也開始積極地求醫問藥。他吃了兩個月的抗菌素,副作用不明顯,但三月中旬自己去查抗體,發現滴度沒有下降。

現在,「我就寄希望於中醫」。劉明夏天大量流汗,熟悉的中醫提醒他要注意心臟。他一直這樣調理著。

他害怕蒙藥,因為不了解。最近一次抗體檢查,劉明已經「轉陰」了。但他還不放心,打算過些時再查一次。

羅萍現在的滴度是1:200++++。她郵購的蒙藥是7月買的,又糾結了三個月,最近才開始吃:「擔心吃了又沒什麼效果,會特別難過。」

劉明和羅萍說,小區裡有幾戶人家,拖家帶口地去內蒙看蒙醫。有蒙醫醫院的廣告宣稱,布病「治癒率高達98%」。

不過,記者諮詢兩名內蒙古不同地區的三甲醫院醫生,都表示保證不了抗體「轉陰」,他們治療追求的效果只是緩解症狀。

布病分為急性期和慢性期,染病六個月未治癒的慢性布病可能造成身體各個器官的器質性改變,「有要送到北京去動手術的。」一名在呼和浩特工作的中醫大夫對記者說。

都說布病難治。他經常給病人開四環素,但這一類殺菌藥物的副作用太大,很多病人吃不消。錫林郭勒盟的一名醫生說,如果吃蒙藥,可以開「清熱-23」和「雲香-15」,但抗體不見得能「轉陰」。

布病在內蒙不屬於罕見病,「我的病房裡有50張床,經常睡滿了。」

而在蘭州,「你吃藥麼,也可以,但是很傷害肝腎,不吃也行。」不少抗體陽性病人回憶醫生的說法。這話像一把感情的鈍刀,醫生一邊這麼說,微信群裡一邊排山倒海地反駁。

羅萍總想,蘭州的醫院應該給他們提供一個中藥或者蒙藥方子,專門治療。她需要一點安全感。

劉明有一回到銀川出差,專門去當地的傳染病醫院問,當地醫生也說,大致就用這幾種抗菌藥。劉明特別失望。

10月,蘭州市布魯氏菌抗體陽性事件善後工作處召開過答疑會。與之前的說法相同,蘭州市肺科醫院的感染科負責人在會上表示,人工減毒的布菌毒株只會在人體內存活一段時間,抗體的存在時間更久,「抗體陽性與布病有本質不同」。

一名採訪對象給記者發來一張今年10月11日的住院單。與多數人的境遇不同,街道的工作人員主動通知她去住院,並對她進行了血培養細菌學檢查。一同住院的還有不到十名抗體陽性患者。

與抽血查抗體不一樣,血培養的抽血是「導管連接一個瓶子,裡面有液體」,她對記者描述血培養用的培養瓶。一周之後,醫生告知她,沒有在血液中培養出活菌,給她提供的治療方案是中藥調理。

7月,鹽場堡街道辦事處的工作人員曾通知葉文娟,請她提供早期的住院單據。10月,工作人員開始挨家挨戶給小區居民發補償協議,葉文娟看到自己被列為「對健康無損害」人員。

活的毒株帶來長久的憂慮。小區居民萬莉(化名)對記者說,丈夫得過C肝,所以她格外地擔憂布菌傷肝——前一天夜裡,她又摸了摸丈夫的背,「都溼透了」。丈夫前後查了兩次,滴度都是1:400+++,沒降下來。

她有一個結婚不久的女兒,三十歲左右,也查出抗體陽性。顧忌布病可能有流產的風險,女兒不敢懷孕。萬莉從前想,女婿出差的時候,女兒還可以回娘家住,現在萬莉自己去女兒家陪她過夜。萬莉總覺得,黃河北岸的小區裡還沾染著細菌。

陳凱旋(化名)看上去非常淡定。他說,自己肌肉有點疼,但不嚴重。

陳凱旋沒什麼住院單據可以提交給街道辦事處的。他讀小學的兒子在去年9月發燒,住過醫院,但是:「那時哪兒記得保存這些?」一兒一女都查出抗體陽性,但沒有症狀。陳凱旋還是擔憂他們將來會生育困難。

陳凱旋(化名)對社區人員反映「關節疼」,而獲得的評估結果是「無損害」。

一家人還沒有「轉陰」。他的父母去年夏天與他住一起,照顧孩子,父親嘔吐了一陣。母親也精神不好,當時拔火罐、吃中藥。

他的父親雙腿裹著毛毯坐在他身後的沙發上。「腿冷。」他說。

與布菌為鄰

10月初,蘭州生物藥廠內生產獸用布病疫苗的車間開始拆了。劉明站在窗邊,看北邊的一大片彩鋼廠房中,其中的一個逐漸覆滅。「哦,那裡就是生產細菌的地方。」他對自己說。

雖然經歷了恐慌、無措,但沒有採訪對象說要離開藥廠附近的居民區。「房子是一個很大、很重要的事。」劉明的一位鄰居說,她和孩子都是抗體陽性,但她又要努力工作,要還房貸。

今年夏天,她本想帶讀小學的兒子去內蒙古看蒙醫,可是,兒子要上興趣班,走不開。羅萍聽說去內蒙看病得耗費三四天,也打了退堂鼓:女兒讀高三了,自己不在,誰給她做飯呢?

他們仍不時地感到迷茫。小區附近有一家私人診所,坐診的醫生完整地旁觀了附近居民這一年遭遇的變故:居民天天來問,化驗單上「1:200++」後面的「+」是什麼意思。

「我也不懂,我只是從前上學,在醫院轉科的時候見過幾個布病病例。」她對記者「訴苦」,「有人問我,自己渾身酸疼,是不是布病?我說,不好回答,普通感冒的症狀也是渾身酸疼。」

她建議這樣的病人去傳染病醫院諮詢,但他們還是不斷地來找她。有的患者說,自己總是感冒。她只好對他說,布菌對多個器官都能造成損害,也傷害人體的免疫系統,不過起多大作用也不清楚。

令醫生印象深刻的是,有一個病人自己買了頭孢吊瓶,想到她的診所掛上。她給他做了皮試——對頭孢過敏,打不進去。

10月18日,蘭州有些冷,但天氣很好。不遠處的水果店主搬一個小板凳坐在太陽底下,和姑娘聊天, 5米外就可以依稀聽見他的聲音:他有一個熟人,去年夏天得了「怎麼也治不好的感冒」,第二年才知道與附近的藥廠有關係。

鹽場北路上的店鋪林林總總,有的店,老闆娘自稱驗出了1:800++的滴度,她臉龐紅撲撲,還笑眯眯地與記者打招呼。她剛去街道建過健康檔案。

鹽場北路,左側為蘭州生物藥廠和住宅小區,右側有大片城中村。

「現在只能掙吃一碗麵的錢。」老闆娘的丈夫說。

對於他們來說,近兩年生意難做,但並不是因為布病。這條馬路上的店老且平價,都貼著菜市場開;高層小區蓋完了,附近的流動人口減少。劉明他們搬進來,對開店的人幫助沒那麼大。

但搬家也不容易——搬到哪裡去?很多店主是外地人。麻辣燙店的四川店主說,不要看現在路上沒什麼人,到了晚上,「人還多得很呢!多得很呢!」

「今年不好做,是大家都不好做嘛。明年就會好的。」她看上去70歲了,金耳環在陽光下閃動。

一個粉色上衣、粉色長褲的10歲女孩推著一個粉色的獨輪車經過,她是蛋糕店主的女兒。去年底她查出抗體陽性,最近又查了一次,「轉陰」了。

與附近的小區居民不同,有些店主去年底沒看見省衛健委的通告,到今年10月才去檢查。他們還在等待結果。

蘭州生物製藥廠就在他們的不遠處。街上沒人知道,裡面具體發生過什麼。

居民樓南面的藥廠。

(本文來自澎湃新聞,更多原創資訊請下載「澎湃新聞」APP)

相關焦點

  • 布菌飄進我的家:這病不會讓你死,但會讓你難受一輩子
    那時他剛搬家,新房買在黃河北岸——蘭州的主要城區在南岸,北岸都是山,有時沿著路就能慢慢走到山上。小區附近只有蘭州生物藥廠一家企業。劉明從新家往下看,那只是一片低調的彩鋼廠房。 羅萍說,「他說,你要吃的話,我給你取個單子。」她跟著醫生去另一個辦公室看這份文件,列舉了八九條可能出現的不良反應。除了籤同意書,還要每隔半月化驗一次肝功能,兩種藥都傷肝。羅萍看了,說要和丈夫商量一下。 醫院貼出的展板上寫著:藥廠裡飄出來的氣溶膠含有人工減毒的弱毒菌,預計在人體內3至6個月就會衰減。「意思是不治也行。」業主群裡這麼解讀。
  • 蘭州部分布病感染者將起訴涉事企業,感染者已超萬人
    【蘭州部分布病感染者將起訴涉事企業,感染者已超萬人】「蘭州布病事件」部分感染者將對中牧實業股份有限公司蘭州生物藥廠發起法律訴訟。多位準備參與訴訟的感染者告訴記者,截至8日下午已經有超過600位感染者準備參與訴訟。「我們很多人已經被拖成慢性布病了,慢性布病的治療周期很漫長,三年五年甚至十年,賠償方案上的七千多元可能一次治療都不夠。」
  • 離題丨與布菌為鄰:6620名感染者的日與夜
    這篇手記來自《布菌飄進我的家:蘭州布病感染者這一年》的作者葛明寧。蘭州獸研所布魯氏菌抗體陽性事件中,感染者達到6620人,他們忍受著病痛,也長久地惶惑。因著採訪,記者短暫地介入了他們的生活,解答不了他們的疑問,就連「感同身受」旁人也許也做不到,那是他們承受的,真真切切的困頓。
  • 蘭州「怪病」下的家庭
    我感覺還是我比較嚴重哈。」劉霞靦腆一笑,轉身回廚房接著炒菜。鹽場堡逾一萬人布菌抗體陽性,18位代表被選去蘭州肺科醫院住院和治療,幾乎每位陽性者都覺得自己才是整個鹽場堡最有資格住院的人。「怪病」之初,劉霞原以為只有自己孤零零受罪,但反覆高燒到去年9月20號時,同在布藝商場開店的鄒琳也開始了反覆感冒,倆人同時出現了大關節疼痛、腿部積液腫脹等情況。
  • 感染布病這一年:渾身都疼,但醫生勸我別吃藥
    劉明在蘭州從事金融業,經常開車去看客戶的項目,有時一開就是半天。現在他開一小時的車就要在高速邊上停下,喝點咖啡提神。他還不到四十歲,覺得不該這樣。 疼痛是從去年11月開始的。那時他剛搬家,新房買在黃河北岸——蘭州的主要城區在南岸,北岸都是山,有時沿著路就能慢慢走到山上。小區附近只有蘭州生物藥廠一家企業。劉明從新家往下看,那只是一片低調的彩鋼廠房。
  • 蘭州「怪病」下的家庭_湃客_澎湃新聞-The Paper
    我感覺還是我比較嚴重哈。」劉霞靦腆一笑,轉身回廚房接著炒菜。鹽場堡逾一萬人布菌抗體陽性,18位代表被選去蘭州肺科醫院住院和治療,幾乎每位陽性者都覺得自己才是整個鹽場堡最有資格住院的人。「怪病」之初,劉霞原以為只有自己孤零零受罪,但反覆高燒到去年9月20號時,同在布藝商場開店的鄒琳也開始了反覆感冒,倆人同時出現了大關節疼痛、腿部積液腫脹等情況。
  • 蘭州布病患者確診後被發健康證明是怎麼回事?真相來了!
    按照蘭州衛健委的說法,去年的布病事件,初步篩查出4000多人陽性反應,甘肅省疾控中心覆核確認陽性3245人,沒有一例布魯氏菌病患者。然而,近日有多位蘭州的網友向中國之聲反映,他們是當時的被感染者,相繼出現發熱、乏力、關節肌肉疼痛等明顯症狀,並被多家醫院確診患有布魯氏菌病,可當他們匯報給蘭州市衛健委後,衛健委卻否認患病,依然認定他們是「抗體陽性,健康無損害」,甚至還提供了「健康證明」。
  • 蘭州生物藥廠廢氣排放事故:曾聲稱不會出現大量抗體人員,結果致超...
    布魯氏菌病,簡稱「布病」,也稱「波狀熱」、「懶漢病」,是布魯桿菌感染引起的一種人畜共患疾病,主要感染途徑有經皮膚傷口和黏膜感染、食用被布魯氏菌汙染的食品等經消化道感染或布魯氏菌汙染環境後形成氣溶膠,經呼吸道吸入而感染。一般而言,在實驗室工作的人員感染布魯氏菌風險更大。布魯氏菌病是《傳染病防治法》規定的乙類傳染病。
  • 蘭州獸研所布病事件超3000人陽性,布病究竟是什麼病?能治癒嗎?
    出品:科普中國作者:馬越 博士 中國科學院微生物研究所監製:中國科學院計算機網絡信息中心2019年11月28日,蘭州獸研所(出現群體性)布魯氏菌抗體陽性事件。2020年9月15日,蘭州市衛健委發布了《蘭州獸研所布魯氏菌抗體陽性事件處置工作情況通報》,該通告(公布該事件共導致)「累計檢測21847人,初步篩出陽性4646人,省疾控中心覆核確認陽性3245人」。
  • 中牧股份疫苗廠致蘭州布病事件背後:布病早期發現難 併發症折磨人
    12月初,蘭州布病感染事件爆發。12月2日,蘭州大學第一醫院西站院區上報4例疑似布病病例,均為蘭州獸研所人員。到了7日,確診蘭州獸研所96名師生為布魯氏菌隱性感染。緊接著,同體系、遠在黑龍江省哈爾濱市的中國農科院研究生院獸醫學院也出現感染病例,且這些學生今年暑期曾到蘭州獸研所實習。
  • 「蘭州布病事件」確認陽性3245人!專家詳解!這到底是什麼病?
    近日,2019年「蘭州布病事件」有了最新進展。根據蘭州市衛健委網站消息,截至目前,蘭州市布魯氏菌抗體陽性者共計3245人。對於受影響群眾,甘肅省、蘭州市疾控部門和權威專家,已經到事發的蘭州獸研所及周邊社區開展現場專題宣傳教育講座並設立諮詢點,一對一開展政策諮詢和答疑解惑。
  • 蘭州中牧股份附近居民被通知免費檢測布病:發熱出汗及時就診
    中牧蘭州生物藥廠附近居民被通知可進行免費布病檢查 受訪者供圖中國農業科學院蘭州獸醫研究所(以下簡稱:蘭州獸研所)多名師生布病抗體陽性。12月26日,甘肅通報蘭州獸研所布病事件稱,抗體呈陽性原因為當地中牧蘭州生物藥廠的廢氣中帶菌,致處於該藥廠下風向的蘭州獸研所人員抗體陽性人員累計181例。27日,藥廠附近的居民也被通知進行布病免費檢測。
  • 蘭州生物藥廠被撤銷布病疫苗生產許可,已啟動立案查處工作
    甘肅省衛生健康委員會、甘肅省農業農村廳、蘭州市政府14日聯合通報稱,蘭州生物藥廠布病疫苗生產許可已被撤銷,布魯氏菌抗體陽性事件相關問責追責工作已啟動。據介紹,甘肅省市聯合調查組對涉事責任單位蘭州生物藥廠啟動了立案查處工作,依法從嚴、快速追究相關單位和人員責任。在關停蘭州生物藥廠布魯氏菌疫苗生產車間後,當地於1月13日撤銷了蘭州生物藥廠布病疫苗生產許可,同時已報請農業農村部儘快批覆撤銷蘭州生物藥廠布病疫苗產品批准文號。
  • 布病是傳染性疾病 目前96人被確定為隱性感染者
    12月5日,甘肅蘭州衛生健康委員會發布通告,稱中國農業科學院蘭州獸醫研究所出現布魯氏菌病疑似病例,隨後前往現場進行調查和處置。記者在蘭州獸醫研究所了解到,一個從事口蹄疫研究的技術團隊在實驗中發現並檢測到小白鼠的精液中疑似有布魯氏菌病感染,而當時接觸小鼠的實驗人員立即到醫院進行檢測,檢測結果顯示布魯氏菌抗體呈陽性。  據了解,此次布魯氏菌抗體呈陽性的人員來自蘭州獸醫研究所,是中國農業科學院的下屬單位,特色學科就是草食動物疫病研究,經常接觸牛羊等動物。目前,蘭州獸醫研究所的多名師生都進行了布魯氏菌的抗體檢測。
  • 【以案說法】蘭州布病事件8人被處理,陽性6620人
    ,人體吸入或黏膜接觸產生抗體陽性,造成蘭州獸研所發生布魯氏菌抗體陽性事件。2019年12月7日,蘭州生物藥廠關停了布魯氏菌病疫苗生產車間,2020年10月8日,拆除了該生產車間,並完成了環境消殺和抽樣檢測,經國家和省級疾控機構對蘭州生物藥廠周邊環境持續抽樣檢測,未檢出布魯氏菌。
  • 蘭州布病事件進展:已賠償337人235萬元,8名責任人被處理
    2019年12月2日至2020年1月16日,蘭州市配合省衛健部門組織國家、省市專家制定檢測治療工作方案,確定11家定點醫院為布魯氏菌抗體免費檢測診療醫院,由省疾控中心對定點醫院檢測結果進行覆核確認。同時,蘭州市動員蘭州生物藥廠所在地——鹽場路街道所有社區居民到定點醫院開展免費篩查檢測,及時發現抗體陽性人員。
  • 蘭州獸研所布病事件最新披露|蘭州獸研所|布魯氏菌...
    」,制定《蘭州獸研所布魯氏菌抗體陽性事件屬地善後處置工作方案》和《蘭州獸研所布魯氏菌抗體陽性事件涉及人員補償賠償方案》,全力開展屬地善後處置工作。確定11家公立醫療機構為定點醫院,開設綠色通道和專門診室,提供免費、便捷的健康檢測和規範化治療;對省級覆核確認陽性人員逐人建立健康檔案,確定專人每月開展健康隨訪;同時,採取專家現場輔導、網上諮詢、熱線電話、發放宣傳冊等方式組織開展專業、科學的科普宣傳和答疑解惑。
  • 3245人覆核確認陽性,蘭州獸研所事件中的布病究竟是什麼?
    昨天,蘭州通報了獸研所布病事件最新進展,截至2020年9月14日,累計檢測21847人,初步篩出陽性4646人,甘肅省疾控中心覆核確認陽性3245人。其實在去年11月,蘭州布病事件就已經開始發酵,當時篩查後確定了181名抗體陽性人員(2019年12月25日數據)。此事件時隔近一年再次發酵,引起多方關注,迅速登上熱搜。那麼,引發多方關注的布病到底是什麼呢?
  • 多地出現布病,現擠牛奶、羊奶吃不得!
    近日陝西省渭南市臨渭區雙王街道辦事處發布通知,槐衙社區3家共6頭奶牛布病檢測呈陽性,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動物防疫法》和《重大動物疫病應急條例》對其奶牛進行隔離處置。今年以來,陝西出現多例因為喝現擠奶染上布病的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