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人下肢有什麼症狀時,是發生了病變且有可能是糖尿病足?

2020-12-20 健康界

有的糖尿病人的下肢經常會出現一些症狀,比如患者的小腿和足部發涼,走路不能持久,並且在走路的時候會有乏力加重的感覺,休息一會這種這種又消失。而有的患者在走一段路之後出現小腿腓腸肌、足部酸痛,痙攣性疼痛的情況,稍稍休息後,疼痛可緩解。嚴重的會在夜間和白晝持續疼痛與感覺異常,下肢的顏色發生變化,皮膚溫度降低等等。大多患者都會有疑問,這是什麼原因呢?如果出現上面的情況,那麼這很有可能就是下肢發生了病變。

如果糖尿病患者產生麻痺感比較明顯,感覺到手腳部位麻木症狀嚴重,而且還總是感覺到皮膚瘙癢明顯,不排除是糖尿病引起。在糖尿病發展過程中,血糖的升高容易刺激皮膚,導致神經系統發生病變,局部微血管的病變,神經損傷都會引發皮膚瘙癢。

糖尿病患者下肢一旦出現血管、神經病變就要當心它的併發症糖尿病足(爛腳)了。患者下肢血管病變會直接導致動脈血管閉塞,也就是血液不流通,造成足部某部位缺血、缺氧、缺水出現壞疽,下肢神經病變以後,導致患者下肢皮溫低,表皮組織變薄容易出現水泡,或者洗腳容易燙傷,或者在受到外界創傷時不能第一時間發現而感染導致糖尿病足(潰瘍)。

希望能幫助大家及時的發現它,並且能及時的採取有效不截肢的方法治療它。糖尿病患者一定要注意,如果發現自己已經出現以上現象,請及時到醫院去進行相關檢查,及時改善與治療,避免糖尿病足的發生。如果糖尿病患者已經出現糖尿病足,並且感染一直得不到控制的話,請及時採取中西醫結合開放式治療保守不截肢治療。

相關焦點

  • 糖尿病人留意:一旦出現這「3症狀」時,你可能即將「爛腳」
    預防糖尿病足是非常重要的。對於糖尿病患者來說,應了解糖尿病足的症狀,並對其進行早期治療。那麼,今天小編就來給大家說說,糖尿病人留意:一旦出現這「3症狀」時,你可能即將「爛腳」 。
  • 什麼是糖尿病足?糖尿病足的症狀有哪些?千萬別拖到截肢那一步
    在現代生活中,不少人的身邊都會有患有糖尿病人的出現。糖尿病是如何行成的大家也都略有耳聞,但是糖尿病足呢?糖尿病足是糖尿病患者裸關節上下的足部血管、神經發生病變,導致足部供血不足而感到異樣,並在足部出現多處潰爛、感染的症狀,甚至嚴重影響肌肉及骨骼,導致組織壞死甚至危及生命。
  • 糖尿病人發生水腫,是腎病引起的嗎?
    糖尿病人會引起腎病變,腎病變有時會引起水腫,尤其是下肢浮腫是糖尿病患者常見的一種症狀,但是,「下肢浮腫」並不完全是「糖尿病腎病」引起的,一定要區別開來!糖尿病患者中有20%~40%的人會發生糖尿病腎病,是因長期血糖控制不佳導致的腎功能受損。腎臟是身體排出水分的主要器官,當腎臟功能出現障礙,導致水分不能排出體外,滯留在體內,便會出現水腫。一方面是由於尿蛋白的大量漏出,另一方面是由於腎小球濾過率下降,輕者表現為顏面浮腫,重者表現為雙下肢浮腫,甚至全身浮腫。
  • 糖尿病人早期出現神經病變,會有這4個表現,要及時「扼殺」
    糖尿病併發症並不局限於一種器官的病變,它會給全身器官以及功能帶來很大的威脅。糖尿病神經病變是糖尿病併發症非常常見的一種,他對糖尿病人正常的生活和工作影響很大。糖尿病神經病變的早期表現有哪些呢?接下來讓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
  • 糖尿病下肢消瘦如何改善?除了控制好血糖,這兩點值得重點關注
    有很多糖尿病患者,特別是病程時間較長,血糖控制也不怎麼好的糖尿病患者,會發現自己的下肢越來越呈現消瘦狀態,這樣的一種狀態,實際上是在提醒你,如果再不積極的加強血糖控制,糖尿病的多種併發症可能都會進一步發生發展了,因此,如果糖尿病人出現下肢消瘦的情況,應該積極的予以重視,更要注意做好血糖的調理和控制了
  • 愛耳日,糖尿病人有這些症狀,當心耳部併發症
    對於糖尿病人來說,如果長期血糖控制不好,不光影響視力、感覺神經、還會損傷聽力等,但是有些糖尿病人卻並不知道。而糖尿病耳鳴最為常見,主要是由於患者血糖控制不佳,引起耳內的血管及神經病變,從而使耳內產生非外部聲音引起的感知覺障礙,如一些說話聲、蚊子的叫聲、尖叫聲……而對於糠尿病人來說,糖尿病聽力受損往往起病緩慢,不易察覺,病情會逐漸加重而不可逆轉,臨床療效有限,臨床上,也因為糖尿病導致的聽力受損初期時症狀並不明顯,而且容易與老年性耳聾混淆
  • 糖尿病患者,足部有4個跡象,或是「糖尿病足」前兆,警惕爛腳
    嚴重的時候,可能還會影響到肌肉跟骨骼,致使足部的組織壞死,甚至是截肢。一般在糖尿病人出現爛腳前,足部是會有以下的前兆的,下面來了解一下吧。若是出現這種症狀,那麼就要警惕糖尿病足了。2、潰瘍若是患者的足部病變加重,那麼足部的皮膚就會出現水泡,在破裂之後就很容易感染病菌,使得足部發生潰瘍。
  • 糖尿病人,有三處地方疼痛,可不能拖延,否則危險!
    糖尿病人,有三處地方疼痛,可不能拖延,否則危險! 10年+糖齡的糖友,三處疼痛可不能拖! If there is any infringement, please contact the author to delete it): 糖尿病人尤其的10年以上糖尿病患者,血管更容易受損,併發症會更容易出現,這些併發症要做好提前的檢查和預防,不能等出了症狀再就醫,平時多注意觀察身體的變化也是防治的重要一步。
  • 糖尿病足病要發生,會有什麼症狀?
    春季天氣變暖,氣溫開始回升,糖尿病友們除了日常控制控制好血糖外,還應注重足部的護理與保健,避免足部多汗而引起潰瘍和壞疽。當糖友有以下症狀時,應考慮發生糖尿病足的可能,需及時就醫。一、糖尿病友足部皮膚乾燥很多糖尿病患者往往會出現神經病變,導致足部皮膚出汗功能異常、血液流動不暢、以及調節溫度的功能變化,這些都會造成足部的柔韌性降低。因此,患者的腳底往往會變得乾燥,很容易開裂,從而造成皮膚組織的感染和潰爛,從而形成糖尿病足。
  • 七旬老人「黃豆」大水泡致截肢,糖尿病患者要警惕下肢血管病變信號
    76 歲的楊娭毑家住湖南省湘陰縣,3 年前發現血糖較高,並有口乾、多飲、多尿等症狀,未予重視,未監測血糖及系統服用降糖藥物治療。4 個月前,楊娭毑發現右腳第五趾疼痛,並有一顆 " 黃豆 " 大小的水泡形成,以為是新買的鞋不合腳導致,想著多穿幾天就好了,加上不痛不癢就沒去管它。幾天後,水泡出現破潰、發黑,還伴有出血及惡臭。
  • 糖尿病人,這三個地方痛,拖延不得,當心危及生命
    編輯:瑞京 強哥糖尿病人尤其的10年以上糖尿病患者,血管更容易受損,併發症會更容易出現,這些併發症要做好提前的檢查和預防,不能等出了症狀再就醫,平時多注意觀察身體的變化也是防治的重要一步。胸痛糖尿病由於長期血糖不穩,最宜發生病變的就是血管,血管直接影響著心臟的功能,如果忽然感覺胸痛,很有可能是冠心病、心梗的提前預警或者是已經出現了冠心病。如果拖延不就醫,是很危險的。
  • 糖尿病人謹記:尿液有這3種變化,可能是腎臟需要你的「關心」
    對於糖尿病人來說,身體中的任何部位出現問題都是要格外注意的。由於糖尿病人容易出現並發腎病的情況,因此糖尿病人如果在排尿時發現自己的尿液有以下這些變化,就應警惕腎臟出現問題的可能。糖尿病人排尿時,尿液發生哪些變化要警惕?
  • 糖尿病人,為何要做眼底檢查、要警惕足部的早期徵兆?有什麼後果
    糖尿病的併發症很多,包括並發各種感染,糖尿病腎病、糖尿病視網膜病變、動脈粥樣硬化性心血管疾病、神經系統併發症、糖尿病足等。而其中糖尿病視網膜病變和糖尿病足,由於不容易被發現,常常被忽視,最終導致失明和截肢的嚴重後果。
  • 什麼是糖尿病足?怎麼預防?怎麼篩查?怎麼治療?糖友必看!
    來源:糖尿病之友作者:梅高財 主任醫師 懷化市第二人民醫院(懷化市腫瘤醫院)腎病內分泌科什麼是糖尿病足病糖尿病足是指糖尿病患者因糖尿病所致的下肢遠端神經病變和不同程度的血管病變導致的足部潰瘍與深層組織破壞
  • 糖尿病患者,腳部出現這3個症狀,「糖尿病足」或離你不遠了
    如果糖尿病人有下面這三種症狀出現,就要引起重視了,這是糖尿病足發作的信號!1、足部的皮溫較低如果糖尿病人的足部皮溫比其他部位的皮溫較低,就要及時去醫院進行檢查,這很可能是糖尿病足的發病前兆。2、足部的皮膚發紫正常情況下,我們的足部皮膚顏色是略紅的,糖尿病人也是如此,但如果足部皮膚變成了紫紅色的,這可能是糖尿病足搞得鬼。為什麼會出現這種症狀呢?
  • 糖尿病血糖過高身體就有這些信號,併發症也會有5個明顯症狀
    1、糖尿病人出現腿腳浮腫,當心腎病發生下肢水腫的原因,一是腎臟病變導致大量蛋白質從尿中排出,血漿滲透壓隨之降低,使體內水分聚集而出現水腫;另一方面,腎臟的受損也可影響體內水分的排出,水分滯留體內而出現水腫。所以一旦有下肢腫,糖尿病友請要腎,去醫院檢查尿蛋白,並做和腎病有關的檢查,並積極治療。
  • 糖尿病人總是愛出汗?從4個方面,給你分析一下
    很多糖尿病人應該都知道長期的血糖控制不佳很容易出現一系列併發症,而在生活中因為糖尿病出現而發生併發症的患者並不少,其中比較常見的是眼睛、腎臟、血管等部位發生病變。而很多患者不知道不同部位的器官出現病變會出現不同的出汗異常情況。
  • 糖尿病人能喝牛奶嗎 糖尿病人喝牛奶有什麼好處
    糖尿病人在飲食的方面有很多要注意的地方。如果一不小心吃錯了東西,可能就會引起加重病情,甚至導致各種併發症。今天我們來看一下,糖尿病人能喝牛奶嗎?糖尿病人喝牛奶有什麼好處?糖尿病人喝什麼牛奶最好?糖尿病人什麼時間適宜喝牛奶,糖尿病人可以在睡前喝牛奶嗎?糖尿病人能喝牛奶嗎牛奶是天然的飲料,只要不是對牛奶過敏的人,基本上都適合喝牛奶的。
  • 糖尿病人正確走路,血糖輕鬆降下來!
    而對於糖尿病人來說,走路走得對,血糖降下來! 研究表明:糖尿病人第一天走一起,心血管風險降下來! 清晨起床後空腹狀態下進行體育鍛鍊不可取,容易發生低血糖和急性心腦血管疾病。 糖尿病人群應重視運動前的血糖情況,可適當進食或攜帶糖塊,以免發生低血糖。 隨身佩帶糖尿病人信息卡和急救卡,以便出現意外時他人給予救治。
  • 糖尿病可導致8種皮膚病變,醫生告訴你怎麼辦!
    最近很多糖友向我諮詢,他經常出現皮膚幹、癢、過敏等情況,問這跟糖尿病有什麼關係,該怎麼辦? 出現這種情況,你要當心糖尿病皮膚病變了。作為糖尿病最常見的併發症之一,原因十分複雜,主要與糖代謝紊亂、微循環障礙、神經病變、皮膚感染及藥物過敏等因素有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