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洲國際總裁舒策丸:未來商業地產驅動力是資源整合

2020-12-16 贏商網

  在很多重要的場合,舒策城兄弟同進同出的身影並不難尋,但或許正如古語所言:龍生九子、各不相同。相比於大哥舒策城,舒策丸骨子裡散發著不喜張揚的個性,沒有過多的體態語言,說話聲音低沉。

  不過,低調、內斂的作風絲毫沒有掩蓋這位年輕總裁的活力,與大哥舒策城在公司管理上的內外分治,正讓事業蒸蒸日上。

  一個月前,因為「併購狂人」孫宏斌胞弟孫宏兵的入主,五洲國際成了媒體眼中的「當紅炸子雞」。如果拋開事件主角身份帶來的想像空間,這次意料之外的交易稱得上是舒氏兄弟現時經營心態的最直觀寫照。

  「現在的大環境需要大家互相合作,把每家的強項結合在一起,因為一家企業的核心強項可能只有一兩個,很難做到面面俱到。」對於孫宏兵的入主,舒策丸在2015觀點商業年會現場給出了這樣的解釋。

  這種開放的心態也令五洲國際的「朋友圈」多了諸如普洛斯、飛凡電商、螞蟻金服、日日順等不同領域的盟友。用舒策丸的話來說,未來商業地產經營模式的驅動力一定是兼容並包、資源整合,只要心態放開、行業放開,其實合作是很容易的事情。

  開放將代替壟斷

  在「寒冬」的環境中,中小房企被淘汰成為房地產式微的縮影,但在同樣兼有地產屬性的商貿物流領域,卻別有洞天。

  「這兩年,商業方面確實存在很多變革,但是商貿領域的發展空間還非常大,就全國交易量而言並不亞於城市綜合體,但真正做商貿市場的人要比城市綜合體少得多。」舒策丸的話語中,並沒有其他發展商的那種「焦慮」。

  這也不難理解,因為從2004年整體切入商貿市場以來,五洲國際在過去十餘年已經成長為這一領域的佼佼者。

  這家總部位於無錫的商貿物流平臺開發和運營商,已在全國範圍開發運營了23個商貿物流產業園,累計開發項目39個,總建築面積超1100萬平方米,這樣的規模在全國範圍內都是首屈一指。

  不過,在商業地產最火熱的那幾年,這家並非嚴格意義上的開發商也不是沒有心動過。2007年,五洲國際的業務版圖中開始出現商業綜合體的身影,並在日後形成了以「五洲國際」和「五洲·哥倫布」命名的城鎮綜合體系列。

  問題很快就來了,因為2013年上市之後,舒氏兄弟便意識到,諸如綜合體、酒店這一類型的商業,在很多城市或者大區域裡已經過剩,憑藉一己之力,已經很難在商業「紅海」中脫穎而出。

  如此一來,商貿市場的發展空間反倒顯得更大。行業的發展總是跟隨時代脈搏而躍動,在商業地產領域,傳統生產手段和商業模式發生著天翻地覆的改變,網際網路帶來的開放性思維正一步步攻破企業乃至行業間的城池。

  在將商貿重新上升至戰略層面時,五洲國際也意識到這個行業的傳統模式已經難以為繼。從去年開始,舒氏兄弟便開始尋求一個立體式發展的模式,希望把商貿、物流、網際網路電子商務、金融、配送全部融入在一起。

  可以肯定的是,這種商業模式的立體延伸帶來的不止是經營管理的完善,通過參與到服務的各個環節,五洲國際也為自己拓寬了收入來源。

  身為副董事長兼總裁的舒策丸對此瞭然於心,他認為:「未來商業地產經營模式的驅動力一定是兼容並包、資源整合,在這條生態鏈中,只幹其中一件事,或少幹事一定無法得到長久的發展。」

  在五洲國際的設想中,未來的管理是要以服務為導向。因為商家的需求不只是銷售,還包括了配送、資金乃至人員培訓。

  成熟的管理模式之下,五洲國際也試圖讓自己的步伐更加輕盈。

  「除了自己的項目,我們還可以幫那些只會開發不會運營的企業進行管理,由五洲國際來招商運營。我們的電子商務板塊、金融板塊也在輸出管理,五洲國際的心態是比較開放的。」

  當然,舒策丸所謂的心態開放不止是生意鏈條,還包括取企業間取長補短式的融合,因為一家企業的核心強項可能只有一兩個,很難面面俱到。上市以來,五洲國際已經相繼與普洛斯、平安不動產、日日順、飛凡網等達成合作協議,最新一例則是孫宏斌胞弟的入主。

  因為身份的特殊性,這次股權層面的合作也演繹出諸多猜測,在更多細節未浮出水面前,舒策丸對此似乎並不願過多透露:「主要是對方看中了五洲國際在商貿物流方面的成就,這方面我們可能會展開一些大的合作,以後中國的這個市場非常大,他們也看到了這方面的亮點。」

  他強調,只要有合適的東西,能把對方的強項融入到公司,五洲國際不會有太大的股權要求,未來各方面的合作只會越來越多。

  「拉車」和「看路」

  溫州商人被稱為是「中國的猶太人」,他們從小就背井離鄉,外出闖蕩。社會與經濟的雙重塑造讓他們成為中國最早具備市場意識的人,也是第一批在商業活動中賺到錢的人。在溫州民間,流傳著「低頭拉車,抬頭看路」的俚語,作為在這種民風下耳濡目染成長起來的舒策丸,就是一個典型的溫商。

  跟上世紀80年代的所有創業者一樣,舒氏兄弟的家業也是從「卑微」開始,但這份「卑微」卻在日後爆發出驚人的能量,即便現今身家過億,他們發展的步伐仍絲毫沒有懈怠。

  就如吳曉波在《激蕩三十年中》描述的任正非一樣--在底層社會的滾打歷練和理想破滅,讓他們對生活有著近乎殘酷的清醒。他們具備狼一樣的素質,如果命運給了一次翻身的機會,他們會把所有一切都用上,豪情一搏。

  對自身的評價,舒氏兄弟不約而同地貼上了「工作狂」的標籤。「其實沒什麼愛好,工作就是愛好。」舒策丸的回答與大哥舒策城「打工仔」的界定如出一轍。

  正是過往的創業經歷讓五洲國際被賦予了天生的商貿基因,「我們剛開始走出家鄉創業的時候還是沒有跳出商貿這個板塊,因為老家那邊主要是一些做建材生產的企業,我們出來就是推銷、開店。」

  現今回憶起來,舒策丸不由得感激這段外出闖蕩的經歷。因為日後隨著交通的發展,溫州很多陶瓷廠開始倒閉,生產不下去了,「但是我們這些出去推銷,出去看地方的人反而融入到外面,全部留下來發展了。」

  「我們也是從1995年以後慢慢參與開發市場,在2003年才正式進入地產行業。因為我們以前是做貿易的,對商戶了解,也親身經歷了商貿市場的發展,所以深知一步步發展的重要。」

  如果說創業是財富傳奇的開始,那麼完成與資本市場的對接則稱得上是舒策丸兄弟最輝煌的一筆。

  經過多年的成長與積澱後,五洲國際在2013年6月13日實現在港交所掛牌上市,成為江蘇省首家在港上市商業地產企業。

  資本市場重來都是一把雙刃劍,企業上市意味著和資本市場的磨合才剛剛開始,但對舒策丸來說,這不是一種束縛而是一種鞭策。

  「企業上市之後,有了一定的壓力,對我們來講也是動力,是很好的一個發展方向,對企業的規範管理也會有很大的提升。一件事情你做和不做,結果是完全不一樣的,哪怕都想通了,但是不做,那也沒用。有了壓力,去做了之後,有可能結果比我們規劃的還要好。」

  雖然身為家族企業,但舒策丸心中卻有著一套職業化管理思路。在他看來,企業今後的發展要依靠職業經理人,因為一個好的企業是靠團隊來打造的。

  在低頭「拉車」的同時,舒策丸也沒有忘記抬頭「看路」,他透露,每年五洲國際都要分一些精力研究未來三五年中國的發展趨勢,以此捕捉新的業務亮點,以哈爾濱動漫文旅城為起點的探索,或許會成為今後五洲國際的一個常態。

  「在中國,商貿物流板塊的市場空間很大,文化旅遊板塊也可以進行探討,因為現在的旅遊消費在增長,包括兒童市場的發展也在增長,這方面的空間是非常大的。所以從大環境來講,基本上這幾大系列會展開考察。」

  對於任何一個企業家來說,成就一份事業容不得太多的遲疑和後悔,舒策丸坦露,如果回到20多年前,他還會走這條路,一方面對這個行業本身比較喜歡,而且空間是無限的。

  以下為記者對五洲國際控股有限公司副董事長、總裁舒策丸先生的專訪實錄:

  記者:過去一年,商業以及地產領域都發生了一些事件,商貿物流領域有哪些變化讓您體會深刻?

  舒策丸:現在大家討論的商業主要是酒店、寫字樓、購物中心,這些業態五洲國際也在做,但我們比較特別的還是商貿物流板塊。五洲國際在這方面的起步時間比較早,在九幾年就開始進入商貿行業。

  2004年,五洲國際整體切入商貿市場領域,到2007年,我們又把綜合體開發融入進來,形成了商貿市場和綜合體兩個板塊。但是從上市之後,特別是最近一兩年,我們還是覺得諸如綜合體、酒店這一類型的商業在很多城市或者大區域裡已經過剩。這兩年,商業方面確實存在很大的變革,但是商貿領域的發展空間還非常大,就全國交易量而言,並不亞於城市綜合體,但真正做商貿市場的人要比城市綜合體少得多。

  在商貿物流領域連鎖開發的企業很少,五洲國際算是前幾名。以前做商貿就是開一個市場、建一些店租出去,模式很簡單。但是從去年開始,我們有了一些改變,希望建立一個立體式發展的模式,把商貿、物流、網際網路電子商務、金融、配送全部融入一起。

  其實,商家的需求也並不只是銷售,他們的配送、資金乃至人員培訓的需求都非常大。所以在今年,五洲國際從這幾個方面改變了一下模式,把商貿物流板塊重新提升起來。

  另外,五洲國際在全國的商貿物流領域也是做開發和運營管理的第一品牌,大部分同行都是在一兩個城市開發一些項目,真正在全國連鎖發展的很少。我們把商貿按照綜合體的模式去做是一個很大的突破,包括在智能、信息化、網際網路思維方面,五洲國際也做了很大改變。

  五洲國際重資產部分是開發,而輕的是運營、網際網路和金融板塊。除了自己的項目,我們還可以幫那些只會開發不會運營的企業進行管理,由五洲國際來招商運營。我們的電子商務板塊、金融板塊也在輸出管理。

  五洲國際的心態是比較開放的,而且我們做的這個行業也是透明開放的。

  記者:五洲國際開放心態很符合當下熱議的網際網路思維和共享經濟,在合作的過程中有怎樣的體會和想法?

  舒策丸:現在大環境需要大家互相合作,把每家的強項結合在一起,因為一家企業的核心強項可能只有一兩個,很難做到面面俱到。

  另外,我們覺得對合作發展趨勢的把握也很重要,跟一家企業合作了以後,對我們整個領域都有很大的提升,而且進行合作能把彼此強項融合在一起。

  不止是我們在合作,整個行業都在合作,現在合作不像以前那麼難談,合作的方向也是比較放開的。

  只要心態放開、行業放開,其實合作是很容易的事情。合作本來就是雙方共贏,甚至是多贏,並不是像以前那樣你賺了我就虧了。

  記者:五洲國際和萬達飛凡電商的具體合作模式是怎樣的?

  舒策丸:五洲國際和飛凡是在綜合體板塊全面合作,商貿方面還沒有。飛凡把活動、需求全部接進來,並且還有金融方面的支持,會給商家提供一些支付方面的幫助。另外,人流的導入也是很大的幫助。

  記者:是否會擔心數據的流失?

  舒策丸:既然合作了,數據肯定是要共享的。合作就必須把自己的東西拿出來,不要藏著掖著,只有放開了以後才有更大的發展。因為客戶資源並不能說是萬達的還是五洲國際的,只要有辦法能把這些商家融合在一起,讓消費者到你的平臺上消費就是可以共享的。

  我們跟其它行業也有合作,相互交叉的客戶也很多的,這些客戶到底是誰的很難說。所以,只要有能力整合在一起,這就是你的,以後的數據慢慢都會公開化,不是說數據是哪一家的。

  記者:跟萬達飛凡電商合作以後,五洲國際電商平臺五洲匯的角色怎樣處理?

  舒策丸:我們也不是完全交給他們,自己這一塊也在做,會跟自己的發展方向結合。我們以後發展的重點是商貿,五洲國際的電商會和商貿物流更多結合。

  記者:有些合作是建立在股權層面的,是否會擔心合作影響到公司的股本結構?

  舒策丸:合作以後,只要能把你的強項融入到我們公司,或者說大家結合來做,我們不會有太大的股權要求,大家結合在一起是發展的方向。

  以後發展也是依靠職業經理人,一個好的企業是靠團隊來打造的。為什麼要合作?就是因為外面的團隊比我們公司的團隊還要大,範圍還要廣。合作之後,可能佔比只有10%或者20%,但是整個公司發展大了後,可能比以前佔60%乃至70%獲得的收益還要多。

  記者:五洲國際進入商貿物流領域比較早,現在這個行業還沒到紅海階段,您覺得五洲國際的優勢在哪裡?未來這種優勢還會擴大嗎?

  舒策丸:說到網際網路和物聯網的發展方向,我們認為網際網路並不是一定要改變傳統行業,關鍵還是要把人的思維從傳統思維轉向網際網路思維,網際網路要做的永遠要和實體結合。不管哪個國家,實體和網際網路都是要結合的,以後並不是單單建立在網際網路上。現在是線上和線下的結合,以後是物物相連。

  不是說網際網路來了以後什麼事情都不能做了,永遠都不會有這種問題。但是網際網路思維會帶來很多改變,以前大家都是封閉式發展,現在要更加開放。

  物聯網也是今後的一個方向,不單是一個網際網路的方向。

  記者:五洲國際的銷售情況完成如何?對於租金有沒有硬指標?

  舒策丸:已經完成了八九成,今年的任務還是能完成的。租金真正的硬指標沒有,但是會有自己一些策略。五洲國際的商業是這幾年才出來的,大部分還處於培育期,租金不會太高,但是過了培育期就會有成倍增長。

  記者:五洲國際在動產融資方面也專門做了一個平臺,給多少小微企業提供了金融服務?

  舒策丸:現在跟五洲國際合作的大小商戶有十幾萬個,金融方面我們現在是動產融資。因為有些優質商戶在銀行裡面拿不到資金的,只有店面或者庫存,在這些商戶裡面,我們會儘量支持他們走出去發展。

  現在商戶開店,一是缺資金,二是缺人,如果把這幾大問題都解決了,對商家來講,開店也是很輕鬆的,因為本來就有一個很成熟的模式。所以,以後我們的管理就是以服務為導向的。

  記者:2015年P2P倒閉的消息挺多,五洲國際做動產融資的風險高不高?

  舒策丸:在商貿行業裡面涉及到各種各樣的業態,我們只知道大概的數據,真正的核心數據還不太清晰。但是我們會找一些本行業最好的商戶過來,讓他們進行擔保評估,他們比我們更清楚。

  比如說家居、建材行業的領頭軍,肯定可以評估那些商戶的庫存價值。我們把專業的人引入到平臺裡,而不是由我們一家或者銀行來評估,把權威的團隊融入進來,而且他們會做一些反擔保,可以收一些評估費、擔保費。

  記者:五洲國際在哈爾濱拿下了第一個文旅項目,為什麼突然轉到一個新的方向?算不算跨界?

  舒策丸:我們主要是看哪些城市適合做哪些項目。這不算跨界,因為裡面也有商業、住宅開發,也有旅遊部分,這是一個大型綜合體商業,不是一個單一項目。另外,我們在交通比較好的地方會把商貿物流放大一點,有的地方適合做旅遊也會融入,具體要看區域適合做哪些項目。

  記者:這個項目跟五洲國際以前的商貿物流差別比較大,除了文旅,還會向其他領域布局嗎?

  舒策丸:在中國,商貿物流板塊的市場空間很大,文化旅遊板塊也可以進行探討,因為現在的旅遊消費在增長,包括兒童市場的發展也在增長,這方面的空間是非常大的。從大環境來講,我們不是說任何事情都做,但是基本上這幾大系列會展開考察。

  記者:是不是意味著從哈爾濱項目開始,五洲國際的發展要進入多元化狀態?

  舒策丸:也不算太多,會在原來的基礎上增加一些新的業態。我們也會在成熟之後大量發展,在不成熟的時候,第一、二個項目肯定要慢慢地研究透,等到能夠快速發展的時候再去展開。

  記者:五洲國際有沒有做一些純粹的戰略投資?

  舒策丸:有,我們每年都要分一些精力研究未來中國三五年的發展趨勢,要為這些方向鋪好路。

  記者:五洲國際和普洛斯合作的第一個項目落地在河南滎陽?

  舒策丸:我們在鄭州也有一個商貿物流項目,鄭州在中國是一個最中心的城市,而且輻射的不單是河南省,還可以輻射到周邊省份。在這種地方,多幾個項目都沒問題,主要看產品輻射度是到哪個區域的,做的是什麼產品、什麼業態。

  記者:商貿物流未來沉澱的資金會不會比較高?

  舒策丸:做商貿物流以後不單是靠收租金,可能是多元化的收入,比如物流、信息化收入,配送收入以及金融收入、評估收入等。

  以前就靠租金,但是多元化以後,就是一個產業鏈的發展。時間長了以後,不是靠收租金了,而是靠其它方面來獲得收入,而且收入會更高。

  記者:未來商貿物流行業潛在的風險會在哪些地方?

  舒策丸:按照傳統的方式建一個市場然後收租金的模式,肯定是風險越來越大。為什麼我們要多元化發展商貿物流板塊?就是會有多點的收入,包括商家的服務。

  商貿物流建立起來以後,產業鏈全在我們這裡,包括金融。融資板塊展開以後,需要評估公司,需要擔保公司,從其它行業裡面慢慢進入,這些商家就會慢慢融入進來。

  就像香港資本市場在全球排在前列一樣,就是金融產生之後,評估公司、律師、擔保公司等產業鏈也相繼形成,所以我們的商貿物流板塊也要從這幾個點入手。

  依靠單一的租金收入,以後問題會很大,包括配套不方便,送貨不方便,分散了精力而且效益也不好。對我們而言,只需要一個人就可以服務幾百人,成本低,收入高,這是很好的結合。

  記者:現在GDP增速不斷下降,中央提出供給側改革,五洲國際對2016年的業績有什麼預期?

  舒策丸:業績肯定是要往上提一些,但還沒有百分之百確定,要結合當時的市場情況。

  不管什麼行業,以後都會有幾個大的巨頭來整合,房地產行業好的時候沒有門檻,現在完全不一樣,以後會專業分化,會湧現出幾大巨頭。

  記者:在中國眾多的企業當中,兄弟聯合創業的案例不在少數,您的創業故事和創業體會是怎樣的?

  舒策丸:我們剛開始走出家鄉創業的時候,還是沒有跳出商貿這個板塊,因為老家那邊主要是做建材的生產企業,我們出來就是推銷、開店。

  我出來的時候是1991年,那時候中國根本就沒有多少需要用建材、需要做家具的,包括做外牆裝飾的也很少,外面就是磚頭,但是那時候我們就開始做建材這個行業。後來很多陶瓷廠、建材廠就倒閉了,生產不下去了。但是我們這些出去推銷的人反而融入到外面,全部留下來發展了。

  雖然渠道斷掉了、倒閉了,但是其它地方發展起來了。因為靠海,運輸方便、交通方便,很多工廠很快速地發展起來。而且我們也融入了快速發展的階段,開了很多門店,甚至是做了很大的建材批發城。

  我們為什麼要做商貿市場?真正的商貿市場是1995年以後才有,這是很早的一個市場。特別是珠三角和長三角兩大區域市場,因為這兩個地方的交通是最佔優勢的。

  我們從1995年以後跟著市場在發展,慢慢去了解,參與開發市場,2003年正式進入地產行業。因為我們以前是做貿易的,對商戶了解,也親身經歷了商貿市場的發展,所以知道一步步發展的重要。

  記者:您跟大舒總兩個人在公司的分工上會不會有矛盾?

  舒策丸:對事肯定會有一些爭論,但是爭完以後,肯定要判斷哪個是對的,然後按照那個方向發展。

  分工方面沒有太大的爭議,但是中間有需要討論的地方,包括職業經理人,我們都會參與決策,不會全聽一個人的觀點。

  有時決策還是要看市場,可能今天在這裡談論的觀點是對的,但到了明年又不一樣了,都會根據市場的改變去進行調整。

  對於某件具體事務,大家的觀點不一樣肯定是有的,但是對發展的大方向沒有分歧,我們的管理還是職業化的。

  記者:很多企業為了招攬人才都將總部遷到北上廣深,五洲國際有沒遷總部的想法?

  舒策丸:有這樣的考慮,以後的市場競爭就是人才和模式的競爭,所以必須要改變目前的發展趨勢。

  記者:孫宏斌通過他弟弟找你們合作,是不是也是希望在物流方面有所合作?

  舒策丸:他們了解我們企業是做什麼的,住宅方面他們做得很好,商貿方面我們可以說也是數一數二。這方面可能會展開一些大的合作。以後中國的這個市場也是非常大,他們也看到了這方面的亮點。

  我們認識比較早,但是真正談項目其實還不是很久。

  記者:五洲國際的基因是怎樣的?

  舒策丸:當一個公司模式清晰之後,需要發展一定要快速行動,但是沒有到真正成熟的時候也不要邁太大的步子。一旦成熟了以後,不管哪個企業,那幾年肯定是有很大突破的,行業基本規律都是這樣。

  我們以後的合作會越來越多,包括項目的合作,各方面的合作都會結合。

  記者:跟強勢的企業在一起會不會感覺到不適應?

  舒策丸:沒有,我們都是針對事情。強勢也好,弱勢也好,大家都是想往好的方向發展,對方如果有把握,強勢一點也很好。

  記者:舒總您是不是一個工作狂?

  舒策丸:也可以這麼說。

  記者:您有什麼愛好?

  舒策丸:其實沒什麼愛好,工作就是愛好。

  記者:平時員工跟您在一起屬於緊張型,還是放鬆的?

  舒策丸:應該算是稍微放鬆一點的,不會太緊張。

  記者:您是提倡嚴格的管制,還是無為而治?

  舒策丸:企業管得太死也不好,因為這不是工廠,不是一成不變的,不需要管得太死,特別是商業地產要跟著市場的變化去變化。只要把工作做好就可以了,並不一定要一天到晚盯著電腦,這不像車間的工人,需要隨時盯著。

  記者:五洲國際的人才是以引進還是自己培養為主?

  舒策丸:人才要看發展以哪方面為核心,甚至有時候都不是在行業內找。跨行業人才改變企業也是很多的,所以不是完全以哪個區域或者哪個行業的人為主。將來我們會按照企業定位和發展核心去找一些更專業一點的行業人士,也不排除跨行業的人才。

  記者:在招聘人才的時候,如果不是上市公司,吸引力會大打折扣,而上市後又被投資者追著,對於上市,您後不後悔?

  舒策丸:上市肯定是不後悔的,因為上市前和上市後有一些大的改變。企業上市之後,有了一定的壓力,對我們來講也是動力,是很好的一個發展方向。另外,對企業的規範管理會有很大的提升。

  從這幾點來講,對企業發展都是好事。一件事情做和不做,結果是完全不一樣的,哪怕都想通了,但是不做也沒用。等有了壓力,去做了以後,有可能結果比我們規劃的還要好,所以這個空間是比較大的,上市對我們而言也是一大突破,上市的優勢比劣勢要多得多。

  記者:現在都談商業過冬,您對這個行業的發展有哪些寄語?

  舒策丸:我認為這個行業在中國的空間很大,現在淘汰的大部分都是跟風的,大家還沒有把自己的優勢顯現出來。下一步真正要專心研究適合自己企業做的,不適合自己企業做的可以跟大家合作發展,多方合作是最關鍵的。

  從各個領域都會看見,將來真正的發展肯定不是某一個老闆能抓住某一個領域,要看是哪些團隊。

  記者:如果再重回到20多年前,還會走這條路嗎?

  舒策丸:還會做的,對這個行業比較喜歡,而且空間是無限的。

本文轉載來自:觀點地產網,不代表贏商網觀點,如需轉載請聯繫原作者。如涉及版權問題請聯繫贏商網,電話:020-37128209;郵箱:news@winshang.com

相關焦點

  • 領袖訪談 | 舒策丸:五洲國際的朋友圈
    「未來商業地產經營模式的驅動力一定是兼容並包、資源整合,只要心態放開、行業放開,其實合作是很容易的事情。」 編者按:行業需要領袖,房地產行業更是如此。領袖的意義絕不在於複製性,而在於他的命運成為詮釋時代進程的符號。
  • 五洲國際舒策域辭任董事會主席,胞弟舒策丸接任
    舒策丸已獲委任為本公司董事會主席、提名委員會主席及授權代表。並於2019年6月19日起生效。公開資料顯示,舒策域於2010年6月22日獲委任為五洲國際董事,並於2012年11月14日重新獲委任為執行董事,為行政總裁舒策丸、執行董事舒策員及集團營運總監舒策張的胞兄弟,主要負責集團的整體業務、財務及戰略規劃,亦負責全面制定集團的策略指示及企業政策。
  • 舒策丸辭任五洲國際董事會主席等職務 沈曉偉獲任行政總裁
    來源:觀點地產網7月23日,五洲國際控股有限公司發布公告宣布,舒策丸因需要更多時間處理其他個人事務,已遞交辭呈,辭任公司執行董事、董事會主席、公司行政總裁、公司薪酬委員會成員及提名委員會主席,且不再擔任香港聯合交易所有限公司的公司授權代表,自
  • 五洲國際退市:知名商業地產商何以淪落到退市地步?
    停牌兩年,五洲國際終未能逃脫退市的噩運。  2013年聯交所上市後,這個曾在中國低線城市叱吒風雲的商業地產商,瘋狂舉債、蒙眼狂奔,最終陷入債務的泥潭難以自拔。  擴張埋雷  舒策城兄弟可能做夢也沒想到,五洲國際上市7年,最終逃不過退市這場劫。  12月8日,五洲國際(01369.HK)被取消在香港聯交所的上市地位。  就在一天前,公司還在公告裡表示,對上市覆核委員會予以除牌的決定感到失望。  公司稱,其債權人眾多且不斷進行法律訴訟過程漫長,公司仍為推進公司重組及達成復牌指引付出努力。
  • 五洲國際副董事長、總裁舒策丸獲中國證券「金紫荊獎」之「最佳...
    11月23日,由香港大公文匯傳媒集團聯合北京上市公司協會、香港中國企業協會、香港中國金融協會、香港中資證券業協會、香港特許秘書公會、香港證券學會共同舉辦的中國證券「金紫荊獎」頒獎典禮在香港舉行,中國商貿物流領域領先的發展商及運營商五洲國際獲「最佳上市公司CEO」殊榮。
  • 五洲國際、港龍控股齊聚崇安哥倫布廣場大話商業地產
    5月9日,五洲國際集團與港龍控股集團在崇安哥倫布廣場舉行經驗交流會,五洲國際集團董事長舒策城、副董事長兼總裁舒策丸,港龍控股集團董事局主席蔡志遠、總裁陳小傑,國盛基業集團董事長劉國能,以及三家企業高管層、集團各部門負責人到場參會。
  • 五洲國際(01369-HK):舒策丸辭任執行董事、主席及行政總裁
    原標題:五洲國際(01369-HK):舒策丸辭任執行董事、主席及行政總裁   五洲國際
  • 知名地產商五洲國際退市 五洲國際為何淪落到退市地步?
    停牌兩年,五洲國際終未能逃脫退市的噩運。  2013年聯交所上市後,這個曾在中國低線城市叱吒風雲的商業地產商,瘋狂舉債、蒙眼狂奔,最終陷入債務的泥潭難以自拔。
  • 五洲國際「歷劫」:連年虧損、債務危機、退市煩惱
    七年前,風風光光走上資本道路的五洲國際,如今卻「難起波瀾」,正等待自贖和重生。   2019年6月19日,以個人健康為由,大哥舒策城將一手創立的五洲國際大權交給胞弟舒策丸,卸任五洲國際所有職務。一度讓公眾期待的是,舒策丸會帶領五洲國際走向何方?
  • 專訪五洲國際控股有限公司副董事長兼總裁舒策丸先生
    記者:恭喜舒總,恭喜五洲國際榮獲2014 中國大陸在港上市房地產公司財務穩健性TOP10,以及2014 中國大陸在港上市房地產公司價值TOP10!請您分享一下五洲國際商業地產項目的特色?嘉賓:我們五洲國際主要是做商業地產的開發運營這一塊,資產這一塊我們分兩大塊,一塊是做我們大家都知道的,產業綜合體這一塊,我們還有一塊是城鎮綜合體。結合城鎮綜合體的規模,按照商家的需求來定位。另外一塊,我們做專業批發市場,專業資源我們現在把商貿、物流、倉儲、電子商務結合起來一起做,裡面的業態呢就很多了,建材、家居、小商品、五金、電子、機電的產業,和包括小商品的這些產業,我們都會有。
  • 資色·公告丨舒策域辭任五洲國際董事會主席 胞弟舒策丸接任
    6月19日晚間,五洲國際控股有限公司發布公告稱,舒策域因個人健康理由,已辭任五洲國際董事會主席及執行董事的職務,並於2019年6月19日起生效。舒策域亦不再擔任五洲國際提名委員會主席及授權代表職位。  同時,舒策丸已獲委任為五洲國際董事會主席、提名委員會主席及授權代表,並於2019年6月19日起生效。
  • 什麼壓垮了五洲國際?擴張埋雷、致命的商業模式、舉債狂奔
    來源:斑馬消費什麼壓垮了五洲國際?停牌兩年,五洲國際終未能逃脫退市的噩運。2013年聯交所上市後,這個曾在中國低線城市叱吒風雲的商業地產商,瘋狂舉債、蒙眼狂奔,最終陷入債務的泥潭難以自拔。啟信寶顯示,截至今年10月,公司重要子公司無錫五洲國際司法涉訴205起,大多是民間借貸、施工合同以及金融借款,實控人舒策城被限制高消費33次之多。去年6月,舒策城離開公司董事局,胞弟舒策丸接任。今年7月23日,舒策丸辭去董事會主席、執董及行政總裁等職。
  • 五洲國際的人事變陣 三執董進退間推進輕資產上市路
    董事會人事變陣   觀點地產新媒體查閱相關資料,舒策員、趙立東及吳曉武均於2012年11月14日獲委任為五洲國際執行董事。   其中,舒策員為主席舒策城、行政總裁舒策丸及集團營運總監舒策張的胞兄弟。
  • 什麼壓垮了五洲國際?
    來源:斑馬消費停牌兩年,五洲國際終未能逃脫退市的噩運。2013年聯交所上市後,這個曾在中國低線城市叱吒風雲的商業地產商,瘋狂舉債、蒙眼狂奔,最終陷入債務的泥潭難以自拔。啟信寶顯示,截至今年10月,公司重要子公司無錫五洲國際司法涉訴205起,大多是民間借貸、施工合同以及金融借款,實控人舒策城被限制高消費33次之多。去年6月,舒策城離開公司董事局,胞弟舒策丸接任。今年7月23日,舒策丸辭去董事會主席、執董及行政總裁等職。
  • 五洲國際董事長舒策城:未來產業地產將金融化發展
    原標題:五洲國際董事長舒策城:未來產業地產將金融化發展   未來我們將通過自己的產業園區平臺將中國的消費業和製造業打通,完成一個全產業鏈平臺。」五洲國際董事長舒策城在接受《第一財經日報》記者專訪時這樣描述產業地產的未來。   2015年進入地產「白銀時代」,住宅產品開始出現增長乏力跡象,不斷有開發商進行轉型。
  • 五洲國際:舒氏兄弟債務「潘多拉」
    上周五(12月4日),五洲國際披露公告,港交所宣布,由2020年12月8日上午9時起,五洲國際的上市地位將根據《上市規則》第6.01A條予以取消。從2013年6月正式登陸港交所,到如今落寞被迫退市,五洲國際僅走過了短暫的七年。7年間,五洲國際曾憑藉高槓桿模式迅速擴張,成為商業地產領域的角兒,一度風光無兩。
  • 五洲國際人事大變動 舒策員等三大執董同日辭任
    對於此次人事變動,五洲國際方面表示,上述董事的辭任,屬董事會取得辭任董事共識後作出的內部決定,使辭任董事可將其專門知識用於公司新設輕資產業務,而輕資產業務將由無錫五洲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經營,該公司為五洲國際的全資附屬公司。  至公告日,上述全部三名辭任董事已成為無錫五洲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董事。
  • 八大集團高管9月離職 五洲國際大執董齊出走?
    商業地產大環境不佳,企業面臨轉型調整,伴隨著的是高管變動,而這究竟是行業震蕩,還是人心動蕩?臨近年末,商業地產及零售企業高管頻繁變動,包括離職、跳槽和職位調整。情報君整理了上月(9月)行業高管變動信息,具體如下:曝中央商場董事祝義亮辭職 現任雨潤食品集團總裁
  • 負債無力償還 五洲國際停牌逾兩年後被強制退市
    輝煌:木匠變億萬富翁2004年,做過木匠、賣過玩具,起家於溫州、闖蕩過上海灘的舒策城最終落腳無錫,創辦了五洲國際,並籌劃了首個大型地產項目——無錫五洲國際工業博覽城,自此踏入房地產。與眾多初涉房地產的開發商不一樣,舒策城一開始瞄準的就是商業地產,而不是傳統住宅。
  • 負債近百億無力償還 五洲國際停牌逾兩年後被強制退市
    輝煌:木匠變億萬富翁2004年,做過木匠、賣過玩具,起家於溫州、闖蕩過上海灘的舒策城最終落腳無錫,創辦了五洲國際,並籌劃了首個大型地產項目——無錫五洲國際工業博覽城,自此踏入房地產。與眾多初涉房地產的開發商不一樣,舒策城一開始瞄準的就是商業地產,而不是傳統住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