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05月16日21:58 來源:產業網
產業網訊:2014年5月16日,2014中國房地產上市公司研究成果發布會暨第十二屆中國房地產投融資大會在北京金融街威斯汀大酒店舉行。本次會議由國務院發展研究企業研究所、房地產研究所和中指研究院三家研究機構共同主持召開,莫天全、馬駿、劉洪玉、黃瑜、曹遠徵、黃興玲等嘉賓發表主題演講,全國多家房企代表及媒體精英參會。
2014中國房地產上市公司研究成果發布會暨第十二屆中國房地產投融資大會
【現場直播】【微博直播】【研究報告】
記者:恭喜舒總,恭喜五洲國際榮獲2014 中國大陸在港上市房地產公司財務穩健性TOP10,以及2014 中國大陸在港上市房地產公司價值TOP10!請您分享一下五洲國際商業地產項目的特色?
嘉賓:我們五洲國際主要是做商業地產的開發運營這一塊,資產這一塊我們分兩大塊,一塊是做我們大家都知道的,產業綜合體這一塊,我們還有一塊是城鎮綜合體。結合城鎮綜合體的規模,按照商家的需求來定位。另外一塊,我們做專業批發市場,專業資源我們現在把商貿、物流、倉儲、電子商務結合起來一起做,裡面的業態呢就很多了,建材、家居、小商品、五金、電子、機電的產業,和包括小商品的這些產業,我們都會有。這種的產業是比較穩定性的,我們作為商業地產來開發和運營呢,並不是說完整像房地產一樣的,按照政策各方面去影響很大的,但是我們這種是長久的一個發展,本來商業地產就是長久發展的一個產業,就是我們是包括我們的商鋪,大部分都是賣給那些自己經營,自己做生意的這些人,這些人是每年的需求還是在做,另外一個我們這個商業地產這一塊,真正連鎖的不多,像我們這個企業算比較好的,因為我們在整個全國也布局了很多的項目,現在已經做到了三四十個項目了一個布局。我們這種產業是結合去做,就比較健康的發展了。因為我們把我們的商鋪有些自己經營的各方面傳授一部分進去,另外一塊呢我們自己的一個的物業我們也可以進行貸款,銀行對我們的支持呢也是比較穩定性的,因為我們這邊每年都是有租金的收入,有管理費的收入,這都是一個比較穩定性的。而且我們培養這些我們的自己的一些經營產業家的發展呢也是帶著他們走出去。也有很多的跟我們戰略合作的在我這個場地賺了錢了以後,我們還是鼓勵他一起到其他地方有更大的發展,把人力、資源,各方面都結合起來,一起跟著我們去到外面去發展。到了外地之後,我們又把當地做的比較好的這些商家,又結合在我們的一個平臺上,對我們的產業發展呢又有很健康的發展。而且我們也在跟國際、國內有的這些物流公司啊,這些倉儲的公司,各方面的結合在一起合作。把每個人強強的聯合起來。這樣一做呢對我們整個財務呢有比較穩定性的發展,對我們的項目的增長也是比較穩定性的一個發展。我們是按照市場的需求來開發的。它的是需求20萬方,我就開發20萬發,市場需求是50萬方的,我就開發50萬方,是這麼一個規模,去穩定性的去發展。不像很多做商業地產,做了一大片,我們被空在那裡,我們不建議這種去發展。就是所以我們對我們的財務啊,對我們的商家,對我們的者,在我們這個平臺下,都能健康的穩定性的發展起來。
記者:好,您再分享一下五洲國際的經營理念。
嘉賓:經營理念是這樣的,我們五洲國際呢,我們自己定了一個235理念,為什麼235理念呢?就是五洲國際的理念呢,就是說你20%的那個精力,物力,資金力,資金各方面的支持,佔20%,大部分30%的在招商下,要把我們全國優秀的這些企業,那些地方優秀的企業,都要結合在一個平臺上,把這些商家的資源整合起來,把我們企業這麼重要的一個負責。還有一個最大塊的是在哪兒呢,最大塊是在我們商業地產這個50%是在運營上面,真正做商業地產關鍵還是在運營,怎麼叫運營呢?就是說你這個市場開業了以後,並沒有百分之百的完成,而且對我們來講,我們只完成了50%,剩下的50要在運營下,怎麼把運營下,就是每年的資金的增長,每年的商鋪的收入的增長,但是他做生意做多了以後,我們整個產業管理費各方面也在增長。所以讓消費者呢也等到我這個場地,不管是我是專業市場也好,讓他感受到我這個市場,我這個商業是每年在管理上也在提升,人氣上也在提升,就是有些商務我們在要求它也在提升,就是這樣是最健康的一個專業,就是我們自己定了一個235理念,就是一定要按照我們這個比例去做,突破這個理念就不是這個商業地產了,我們所以說我們是最重要的是在後端,在經營上,我們在經營上的精力都是放在建設上。我們的人力,各方面的都是結合在這個方面去做。
記者:五洲國際已於2013年6月在香港上市,請您再介紹一下五洲國際目前城市的布局以及未來的發展規劃。
嘉賓:五洲國際立足於江蘇,有產業綜合體,也有城鎮綜合體,這幾項都在做。後面的發展也會更加偏重綜合體這塊。那麼其他的在全國各地中部,東北啊,中西部這些地方呢,我們以後會走這個商貿、物流、倉儲、電子商務結合起來做這個是比較適合的。因為那邊的經濟跟我們那個南方是有差別的。而且那邊的我們的商貿物流這些,對市場的需求大,這一塊我們會有一個。而且我們現在每年應該是在十個項目的一個增長幅度,它也是一樣在隨著項目比較穩定性的去發展,那就是有些市場他們的空間很大。我們可能規模上,我們按照市場的規模去來需求和建設。有些地方比如他需要市場可能有二十萬方的一個產業需求就夠了,但是我們不會去做五十萬方我們按照他的需求,可能第二期第三期我們再接著去做,市場慢慢再擴大,按照市場的一個需求的要求去做。所以說對我們經營性,所以我們整個布局在現在已經在全國已經展開了,已經展開了這些發展。
記者:好,謝謝舒總給我們帶來這麼好的分享。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