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多年教學生涯中,華維外國語學校英語教師王紅梅注重內外兼修,苦練基本功,榮獲全區教師素養測評一等獎、區品質課堂評比一等獎、區班主任基本功比武一等獎,撰寫的論文在市、區多次獲一等獎,主持的多個教學課題獲區一等獎,研發的校本課程多次獲區「精品課程」,指導學生競賽在市、區多次獲一等獎;榮膺區模範班主任、區優秀班主任、區德育先進個人、區綜合先進個人等榮譽,所帶班級多次被評為區先進班級。
「親愛的孩子們,我要給你難忘的初中三年,一個想起來就會笑的初中三年。未來的日子裡,我會站在小路的這一端,用心等待,等你歸來。」開學日,王紅梅老師這樣對學生真情告白。
王紅梅是一名英語老師,多年兼任班主任。20多年教學生涯,對她而言,是一段不斷修煉並超越的生命歷程,也是一段內修於心,外修於行的過程。
做學生成長引路人
1998年,王紅梅被分配到一所偏遠學校。她曾經有過迷茫和徘徊,但她很快意識到:身處的環境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內心的選擇和自身的努力。
「學高為師,身正為範」。一個優秀的教師,首先要有過硬的專業知識。因此,王紅梅選擇了自我充電:看大家名著,豐厚自己的文化底蘊;看名師專著,提升自己的專業素養;向身邊的同事討教,抓住一切外出學習的機會,不斷借鑑別人優秀的教育和管理的經驗,並在實踐中加以運用。
王紅梅珍惜和孩子們一起成長的點點滴滴,並享受著共同成長帶來的種種樂趣。在她班裡,有一個每餐都只能辣椒配白飯的孩子,考慮到孩子自尊心,她每天和孩子一起吃飯,讓孩子「幫助」自己一起吃菜;在孩子們生日的時候,她悄悄塞給孩子一張卡片;在孩子們不舒服時,倒上一杯熱茶……
每個孩子的長處各異。為此,王紅梅精心為每個孩子創設起展示自我的平臺,班級裡的「琅琊榜」、「追夢英雄」、「I can do it」等都成了孩子們成長的舞臺。
做家校聯繫的溝通者
家長是家校共育的合伙人,是同頻共振、磁場相似、步調一致的合伙人。有鑑於此,王紅梅十分關注家校聯繫工作。
結合班主任工作,王紅梅想方設法拓寬家校交流渠道:分層分批組織家長會,有針對性地聚焦學生問題,有的放矢地予以解決,助力每個孩子成長;設立家校聯繫本,及時通報家長孩子近段時間的狀態,及時表揚、及時分析原因,找到對策,呵護孩子更好地發展;充分用好QQ、釘釘、微信群,讓家長第一時間、零距離了解到看到孩子在校情況,及時溝通;適時開展家訪,了解學生的家庭情況,以便於更貼心的交流。
因為疫情,學生宅家時間長,在復學前夕,王紅梅寫了一篇題為《中考路上,願你們奮力衝刺,老王全力陪跑》的推文,回顧總結了在這個超長假期裡,她如何和家長聯手,幫助學生共創宅家新生活。圖文並茂、真實真情的敘述使家長們紛紛動容、點讚好評。
一位姓劉的家長感言:看著看著,眼睛溼了,孩子們擁有一位勝過父母的好老師,如果孩子們大了後,回看此文,回憶曾經的這段特殊時光,該是多麼幸福、多麼感動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