結合CSFB的業務流程,針對CSFB問題小區可通過「4G尋呼分析」、「4G釋放分析」、「2G接入分析」三個步驟快速定位問題出現的階段。其中涉及的指標公式如下
4G尋呼階段是CSFB最常出現問題的環節,現網約40%的CSFB問題均與4G尋呼有關。導致4G尋呼問題的原因除了無線弱覆蓋、重疊覆蓋引起的質差等常見原因外,2/3/4G互操作、聯合TAU以及核心網BUG,也會引發尋呼失敗問題。因此4G尋呼問題的分析需要從2、3/4G網絡協同角度入手,結合核心網SGs/S1口信令,逐段排查可能的問題原因。
常規的4G尋呼問題分析流程如下所示:
1.2.2 各環節分析要點
(1)確認核心網尋呼是否下發
現象:
分析要點:
從主叫側CALLProceeding時間,推算被叫側尋呼下發時間。現網4G的SGs口尋呼策略為3.5秒一次,一共發3次,因此從開始尋呼到尋呼失敗約有10秒的周期,分析尋呼失敗原因時需要重點分析這10秒期間終端的狀態。
從被叫MME的SGs口和S1口確認是否有PagingRequest。如果沒有發現尋呼消息,或在尋呼超時前,尋呼消息下發小於3次,則進一步檢查以下兩項
檢查被叫側當時是否正在發起數據業務請求(service request)、正在進行TAU或3/4互操作。目前諾西MSC的並發處理機制不完善,當尋呼與用戶主叫業務或TAU並發時,將直接停止尋呼,並給主叫側播放「用戶通話中」的錄音通知。
檢查eNodeB是否存在S1口閃斷告警或RRU偶斷連告警,會影響空口尋呼消息的下發。
(2)確認尋呼消息下發的TAC是否正確
現象:
分析要點:
核查用戶是否處於TAC/LAC邊界、3/4G覆蓋邊緣,以及TAU頻次是否過高,如果尋呼下發時用戶正重選到新TAC還未發起TAU則網絡側會將尋呼發往舊TAC/LAC。
檢查用戶上一次CSFB通話後是否及時返回4G進行了TAU,如果用戶未能返回4G,且在2G側未及時LAU,則MSC仍然將用戶關聯在4G網絡上,會造成後續尋呼由於核心網不清楚用戶已返回2G,還會將尋呼發往4G側。
此類問題可通過CSFB平臺的SGs口詳單進行確認,篩選SGs口詳單上CDRTYPE=1(即SGsAP-PAGING)和CDR TYPE=5(即SGsAP-LOCATION-UPDATE)的詳單,並根據詳單上尋呼下發的TAC和TAU後的NEW LAI判斷尋呼是否下發正確。其中LAI需先轉為16進位,取最後四位就是TAC。
(3)尋呼消息解碼失敗
現象:
分析要點:
從終端底層LOG可看到PDCCH上收到P-RNTI DCI但PDSCH解碼失敗,主要原因在於終端在空閒態只能根據6個RE來進行信道估計,因此SINR低於-3時,尋呼消息解碼高概率失敗。
通常弱覆蓋和低SINR地點均位於室內,測試人員難以直接發現問題地點,可根據路測LOG和經驗值判斷是否存在室內低SINR隱患。SINR與RSRP基本是線性相關的,即RSRP減少1dbm,SINR降低1db,因此,若路測中發現RSRP=100dbm時,SINR<10,或RSRP=-90時,SINR<20,則可推算用戶位於室內-110dbm以下的環境時,一定會出現SINR<0的問題
造成低SINR的主要原因是4G重疊覆蓋度高,當4G重疊覆蓋度超過5時,SINR將小於5,因此覆蓋調整是解決低SINR的根本方法。目前新開站機械下傾角普遍較小,建議站間距小於500米且地形開闊的地區,站高超過35米的站點總下傾(機械+內置)不小於12度,如遇天線美化罩或下傾已調至最大的情況,需工程改造拆除美化罩、更換大傾角天線支架或下降天線高度。
(4)核心網用戶狀態變更不及時
現象:
分析要點:
(5)檢查TMSI是否有效
現象:
分析要點:
在2G弱覆蓋或幹擾的情況下,如果終端在2G進行LAU時發生失敗,終端會認為TMSI已失效,當用戶返回4G後進行TAU的TAU Request信令中會攜帶「TMSI not available 」屬性,要求MSC重新分配TMSI。但由於諾西MSC存在位置更新信令流程粘連的BUG,可能不響應這次聯合TAU的TMSI分配請求,導致TAU ACCEPT信令中未包含TMSI值。而終端因為沒有可用TMSI所以不響應尋呼消息。
此類問題易出現在2G高干擾地區,在用戶前一次CSFB通話回落失敗時,終端會自動在2G發起原因為IMSI ATTACH的LAU,但由於高干擾會繼續導致LAU失敗,從而引發TMSI失效。
(6)ESR發送失敗
現象:
分析要點:
1.3 第二步:4G釋放分析1.3.1 分析流程
4G釋放階段是從終端上發ExtendService Request開始,到網絡下發RR Connection Release結束,主要影響因素在於4G側eNodeb參數設置和設備故障,但也存在由於4G規範對並發流程考慮不足導致的並發流程衝突問題。其常規分析流程如下:
1.3.2 各環節分析要點
(1)未收到RR Connection Release信令
現象:
問題分析:
(2)4G並發流程衝突
現象:
問題分析:
檢查終端發出ExtendService Request信令後,是否發生了切換。由於4G協議中未明確定義切換後MME要將CSFB請求轉至新eNodeB,所以導致新小區由於不知道用戶要進行CSFB業務,從而在釋放信令中不攜帶CSFB頻點。
檢查終端發出ExtendService Request信令前,是否正在進行TAU。4G協議並為明確定義TAU與CSFB業務衝突時的處理機制,因此當TAU與CSFB並發時,網絡側下發的TAU流程的RR Connection Release會被終端認為是CSFB的RR Connection Release。
(3)CSFB開關或頻點設置錯誤
現象:
問題分析:
1.4 第三步:2G接入分析1.4.1 分析流程
相比普通的2G呼叫,CSFB業務流程的差異主要發生在UE從4G側回落2G過程中的駐留小區選擇過程,大部分問題也都發生在這個過程中,一旦選擇好合適的2G小區進行接入,後續的過程與普通2G呼叫是一致的。
4G小區佔用的合理的情況下,UE回落2G過程中可能存在的問題如以下流程所示:
1.4.2 各環節分析要點
(1)駐留2G小區失敗
現象:4G的RRCConnection Release消息中包括2G頻點組,但UE駐留2G失敗返回4G,或者在TD發起呼叫
分析要點:
(2)LAU失敗
現象:
佔用不合理的小區,如與UE距離遠、場強非最好
成功佔用SD發起LAU,但SD掉話未能完成LAU過程
發起接入請求後SD佔用失敗,有下行系統消息5、6、5ter,但是沒有上行的MR發送
發起接入請求後,系統沒有響應,未能佔用SD信道
鑑權請求不下發,核心網計時器超時後結束LAU過程
鑑權請求延時很長時間下發,由於SD信道沒有開啟切換,導致SD掉話
分析要點:
(3)LUA成功,系統釋放SD資源
現象:正常情況下,TA與LA不一致時,UE回落2G後會發起位置更新,並在LAU請求中標記CSFB標識,完成位置更新過程後系統不釋放SD資源,UE繼續進行CSFB呼叫的接續。
分析要點:
開啟指令:
SET GCELLSOFT: IDTYPE=BYNAME, CELLNAME="xx",SUPPORTCSFB=SUPPORT;
(4)LUA成功,後續流程失敗
現象:位置更新後系統沒有釋放SD資源,但是在後續接續過程中SD掉話
分析要點:佔用小區是否合理等一切可能導致SD掉話的因素
佔用的小區的頻率是否在RRCConnection Release消息中;更好的小區的頻點是否在RRC Connection Release消息中;2G測試在這個位置佔用那些小區;場強好的小區下行C/I是否較差導致不被選擇
小區是否存在軟硬體故障,KPI指標是否異常;小區是否有上行幹擾,其強度足夠導致本次接入的C/I無法滿足
SD佔用時間過長,或移動較快,由於無法切換導致質量下降
其他2G側常見導致SD掉話的問題
(5)未進行位置更新,SD佔用失敗
現象:
分析要點:
(6)未進行位置更新,SD掉話
現象:佔用SD成功,接續過程中SD掉話
分析要點:佔用小區是否合理等一切可能導致SD掉話的因素
佔用的小區的頻率是否在RRCConnection Release消息中;更好的小區的頻點是否在RRC Connection Release消息中;2G測試在這個位置佔用那些小區;場強好的小區下行C/I是否較差導致不被選擇
小區是否存在軟硬體故障,KPI指標是否異常;小區是否有上行幹擾,其強度足夠導致本次接入的C/I無法滿足
SD佔用時間過長,或移動較快,由於無法切換導致質量下降
其他2G側常見導致SD掉話的問題
~~~~~~~~~~~~~~~~~~~~~~~~~~~
更多精彩,請關注「洲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