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有小學新生的家長看仔細囉
馬上上小學了
零起點的學生到底多不多?
想要孩子學習好,家長一定要陪讀嗎?
最有用的小學新生入學N問
家有小學新生的家長看仔細囉
暑假已經過去近半,一年級新生的家長們很焦慮。
這些天,學堂君收到很多新生家長的糾結問題:要不要上幼小銜接班?要不要提前教拼音、數學、寫字?要不要給孩子布置作業?班裡零起點的學生到底多不?他們學得怎麼樣?孩子零起點,能跟上學習進度嗎?想要孩子學習好,家長一定要陪讀嗎?如果孩子出現了入學不適應,家長可以做些什麼?……
學堂君請來了強大的後援團,杭城的資深老師們,他們都帶過多年的一年級孩子,有著豐富的經驗,就讓他們來為糾結的爸媽們答疑解惑吧。
1.幼小銜接班需要上嗎?
需要提前教孩子拼音、數學、寫字嗎?
個人的建議是不需要上。其實,孩子在學前的這個暑假,更重要的是體育運動習慣、飲食習慣、作息習慣的培養。
有些孩子的跳繩、拍球的情況不是很好,但家長並沒有引起足夠的重視,上小學有個好體力很重要,可以通過體育鍛鍊、家務勞動等等,增強手部的靈活性,讓孩子整體素質有較好的養成。
另外,我也發現,有些孩子有晚睡的習慣,有些在幼兒園時會遲到。生活習慣的調整應該是這兩個月的重要內容。
這些重要習慣都養成了,孩子開學才能更好適應學校的生活。這些如果不做好,而只是單純給孩子補一些知識,是沒必要的。
2.暑假要給孩子布置作業嗎?
有些家長可能覺得「作業」就是要做口算、寫拼音。我們現在做的深化義務教育課改,學習其實是一種綜合性學習,孩子生活中處處有學習,學校有這樣的理念,家長也可以試著這樣做。
比如,可以引導孩子在生活中識字;玩玩數學遊戲(也可以讓孩子去買東西,在生活中應用數學);做一些綜合性活動。
暑假外出旅遊時,可以給孩子一個任務,帶有主題性的學習比單純寫幾個數字有趣,孩子的收穫也更多。比如可以讓孩子拍攝當地有名的建築,開學後向老師申請,和同學們分享心得;採集植物標本,做成書籤,和小夥伴們分享;了解和當地名勝有關的古詩詞;把假期生活和學習結合起來,孩子會很有興趣,也會讓他對小學生活充滿期待。
3.是不是現在開始要禁止孩子看電視?
這個暑假,也是培養孩子「書心」的時間。我發現,有些孩子只看動漫類的書,或者只看電視裡的動漫節目。看電視不一定就是錯,關鍵是看什麼,孩子吸收了什麼,如果是有趣的、有啟示的節目(比如自然百科的一些專題),對孩子來說是非常棒的,但如果看電視只是消磨時間或者讓孩子在家裡安靜一些,就不可取了。電視的視覺衝擊太大,對孩子以後的文本閱讀會有影響。
(丁琳 杭州市清河實驗學校老師、杭州市教壇新秀)
4.班裡零起點的學生到底多不?他們學得怎麼樣?孩子零起點,能跟上學習進度嗎?
班裡零起點的孩子還是有一些的。家長們可以放心,因為學校教材針對的都是零起點的孩子,老師也是從最基礎的內容開始教的,所以孩子們都能趕上教學進度。一年級最重要的是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也許上過學前班的孩子一開始舉手回答等方面比較突出,但只要家長重視,積極配合老師,多多鼓勵孩子,讓孩子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那麼差距就會逐步減少。
5.孩子現在對小學很害怕,家長該怎麼跟孩子說讀小學這件事?吸引孩子愛上小學?
家長們要引導孩子,上小學是因為長大了,這是一件值得驕傲的好事。學習方式不同了,學習時間加長了,擁有更多的活動形式了。而且,小學和幼兒園還是有一些類似的地方的,可以午睡,可以吃點心,可以玩。家長可根據孩子的需求,激發孩子上小學的興趣。孩子們有的喜歡聽故事,可以說上小學可以識字。有的喜歡買東西,可以說上小學可以學算術,有的喜歡交朋友,可以說小學裡有更多的小夥伴......
其實大部分的孩子還是很憧憬和適應小學生活的,有個別孩子害怕,怕的也不是學校的學習,而是社會教育的競爭和家長們望子成龍的壓力。如過早地參加各種輔導班,失去了童年的樂趣,你們說是嗎?
(沈卓君 杭州市採荷一小雙菱校區二年級(原一年級)年級組長、語文老師)記者 金丹丹 鄭司琪
6.一年級的課程是怎麼安排的?
現在小學的課程分基礎性課程和拓展性課程。基礎性課程是指國家和地方課程標準規定的統一學習內容,一年級有語文、數學、音樂、體育、美術、品德;拓展性課程是指學校提供給學生自主選擇的學習內容。深化課改後,小學的課程有變化,更多整合的課程,更關注孩子的整體能力培養。
比如賣魚橋小學的光譜教育課程,針對低段孩子的生理心理特點,課程時間長短結合,低段每天5節長課,每節課35分鐘,兩節短課,上午一節10分鐘的短課,下午一節25分鐘的短課;課程內容也豐富多樣,既有包含語言與應用、數學與生活、品德與素養、體育與健康、藝術與審美等領域的基礎課程,又有小公民實踐課程、光譜興趣課程、社團活動這三大板塊的拓展性課程,豐富的課程旨在開發和培育每一位學生的學習潛能和特長,讓每一個孩子都能學有所樂、學有所得。
(朱俞雲 杭州市賣魚橋小學教導主任)
7. 一年級孩子需要提早學習漢語拼音嗎?
「小學入學前學會拼音」成為很多小學一年級新生家長的必做功課,然而,部分提前學習的孩子寫字方法和發音不對,卻沒有得到及時的引導和糾正,反而增加了學習負擔。提早學過的孩子在第一個月內表現可能是很突出,但兩個月後,沒有提前進行拼音學習的孩子與他們並不會拉開差距,建議家長將用於提早學拼音的時間用在培養孩子的閱讀興趣和習慣上,多和孩子進行親子閱讀,「培」伴成長。
(杭州市青藍小學三年級語文教師兼班主任 蔡靜)
8.一年級數學是怎麼教的?
多做題就能提高數學成績嗎?
一是培養興趣,起點不要太高,讓孩子有自信心去學;二是要了解孩子,不同的孩子應該有不同的學習目標;三是通過一些小獎勵來激發孩子持續學習的動力。
正確的多做題肯定能提高學習成績,但多做題是針對不會做的題目,通過一定量的練習來達到熟練。而不是盲目的題海演練。
(杭州市青藍小學二年級數學老師 丁佳寧)
9.一年級沒有回家作業了嗎?沒有書面回家作業了,家長要不要另外布置課外教輔?
浙江省教育廳規定,小學低年級不布置書面回家作業。這並不意味著一年級就沒有任何作業了。有的老師會布置一些以聽、說、演為主的口頭作業,以達到對課堂所學內容的鞏固。如語文老師會要求孩子,或聽讀課文錄音,或模仿錄音大聲朗讀,或輔以動作,自信地把課文內容背誦、表演給家長看。
對於一年級孩子,與其布置課外教輔,讓孩子陷入痛苦的題海中,不如打造一個親子閱讀的空間,選購一些孩子喜歡的繪本讀物,進行親子閱讀。閱讀時,家長可以指導孩子邊讀故事邊看圖,看圖可以幫助理解,看圖可以啟發思考。還可以結合內容提一兩個問題,激發孩子閱讀的願望。
10.怎麼讓孩子愛上運動?
適合孩子的運動有哪些?
孩子的模仿能力強,首先父母要做出一個好的榜樣,對運動抱有積極的態度。如周末策劃自駕遊;晚飯後,帶上孩子到小區散步,或一起打球、跑步,和孩子一起分享運動的快樂。其次家長不妨將運動寓於好玩的遊戲中。如,用家中的廢報紙、透明膠做成圓環,玩「無敵風火輪」的遊戲;用繩子布置密網,玩「穿越火線」;甚至還可以玩「端水競走」的遊戲,一是達到了運動的效果,二還可以培養孩子的注意力。
除了這些遊戲化的運動外,適合孩子運用還有低強度的跑跳類運動,如跳繩、立定跳遠;球類運動,如皮球、桌球、羽毛球;水上運動,針對孩子天生的親水性,通過遊泳或水上遊戲來鼓勵他們參加體育鍛鍊;家務運動,如掃地、抹桌子、理臺面、收疊衣服。
11.想要孩子學習好,家長一定要陪讀嗎?
「家庭式」陪讀並不利於孩子的習慣養成,家長「陪」,並不是步步跟蹤,時刻守候,我們應將「陪」走向「培」。
第一,培養孩子的責任心。如每天讓孩子自己整理書包。剛開始時,家長一定要告訴孩子如何整理——需要用的教材要找出來,暫時不用的要放在書架上。要用的教材還要按書的大小進行排列。這些細節要告訴孩子。
第二,培養孩子閱讀的興趣,堅持每天與孩子進行半小時以上的親子閱讀。
第三,培養孩子積極的學習態度,多肯定孩子的進步。可以「光榮榜」的形式記錄孩子的點滴進步。
12.如果孩子出現了入學不適應,
家長可以做些什麼?
現象1:排斥上小學
對策:要做好精神上的準備和安撫,真誠地祝賀孩子要成為一名小學生了,讓孩子感受到如學的自豪感,內心產生羨慕小學生、想當小學生的願望。
現象2:不合群
對策:家長要多鼓勵孩子在集體中活動,如讓其多與鄰居小孩溝通。
(杭州市青藍小學三年級語文教師兼班主任蔡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