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氪新風向 | 「新造煙」運動:能造出下一個估值 380 億美元的超級...

2020-12-22 36氪

作者 | 劉士武、王美、思齊

編輯 | 思齊

一場轟轟烈烈的「新造煙」運動正在進行當中。

「新造煙」首先是區別於傳統香菸的電子菸,而電子菸又可以分為兩種:

「加熱不燃燒菸草」,代表為日本品牌 IQOS,同類產品國內早前也出現過「如煙」這類品牌,但受限於政策原因,創業公司很難涉足;電子霧化器(Vape),通過加熱合成尼古丁鹽來讓使用者攝取尼古丁產生滿足感的同時,煙霧產生的擊喉感和個性化口味帶來的口感。我們在這裡討論的「新造煙」指的是電子霧化器品類,目前國內的電子菸創業項目也基本集中在這一領域,是這次風口浪尖的焦點。

而「新造煙」的「新」也是從目標用戶人群上來看的。

對標美國,雖然電子菸正在侵佔傳統香菸的市場,但在目標人群上,電子菸的玩家們其實並不想和萬寶路們搶奪存量用戶,他們更看重的是年輕人們帶來的市場增量,可以類比的是從「五糧液」到「江小白」們的白酒市場的變化。

在美國市場,雖然 Juul 官方一直堅持絕不會有針對年輕人方向的營銷,但如今Juul 已然和潮流掛鈎。Instagram 粉絲2200萬的Bella Hadid多次在自拍或他拍中露出手中的 Juul,使得 Juul 成為了繼口紅之後,另一個可以被輕易獲得的「明星同款」。

其實在此之前,和電子菸直接掛鈎的是「蒸汽文化」這一亞文化分支,強調的是酷炫的視覺效果。藉助相同的產品原理「出圈」成為大眾消費品之後,第一個被吸引的自然也是年輕人們的眼球。

在消費品領域,在不到半年的時間內,明星創業者和資本扎堆入局是十分罕見的,甚至可以說得上是「最刺激賽道」,空白市場、全新品類以及成功案例 Juul 的帶動效應加上足夠高的利潤空間讓「無聊」了很久的創投界突然又興奮了起來。

在本篇文章中,我們會著重討論:

1/ 估值達 380 億美元,但明星電子菸品牌 Juul 的高光效應很難被復現;

2/ 「不掉隊」是新造煙玩家們的小目標;

3/ 雖然從供應鏈端看起來沒有競爭門檻,但如何在產品上形成差異化一定是所有品牌的命題;

尋找「中國版的Juul」?

無論是在資本寒冬下依舊選擇創業的創業者,還是用資本投票入局的投資機構,他們心中所希望的和創始人們所表達的願景是相同的——大家都在嘗試尋找、成為「中國的Juul」。

2018 年末,總部在加州的電子菸品牌 Juul 因為自己的年終獎登上了中國社交媒體的熱搜。

據報導「在以 380 億美元的估值,與萬寶路香菸生產商奧馳亞集團達成128億美元投資協議後,電子菸初創公司 Juul 管理層決定發放20億美元年終獎,以特別股息形式向公司的1500名員工發放,平均每人將得到130萬美元。」

「最強年終獎」的背後其實是 Juul 在行業內的成功, Juul 是由美國電子菸公司 PAX Labs 於 2015 年 6 月推出的一款電子菸產品,之後以獨立公司的形態運營,根據公開報導,目前 Juul 已經佔到了美國電子菸市場 68% 的份額。

完成這一令人豔羨的高光時刻,Juul 只用了3年。在基本立足於美國市場的後, Juul 也隨即出海歐洲。

與此同時,同為萬億級市場菸草大國的中國,也在迎來電子菸的大爆發。關於具體的市場量級測算已經有足夠多的數據,這裡以國金證券的報告作為參考,未來 4 年的整體規模將超過 3000 億元人民幣。

至於為什麼是當下?最直接自然是 Juul 的示範效應。

此外,對於電子菸行業來說, 2015 年上市後就未曾對產品改版的 Juul 提供了一個行業範本:除了產品工業設計本身外,在開發液態尼古丁材料的過程中,關鍵的一點在於將菸草中的尼古丁鹽作為核心原料;溫度調節系統,以確保產生的煙霧不會燙口等。

有 Juul 在前,某種程度上降低了新品牌的研發成本。

此外,由於美國 FDA 開始出臺政策對電子菸進行監管,規範化的市場使得需求減少,承包了全球 90% 的電子菸供應商們也開始調轉船頭開始服務國內市場、尋找內銷的渠道和挖掘國內的電子菸消費需求。

這意味著過往消費品創業中,創業團隊最難的供應鏈已經不成問題,也是為什麼短期內電子菸爆發得如此之快的原因所在。

沒有門檻:賽道刺激,但也擁擠

人人都想做中國版的 Juul,但同時也必須承認的是,Juul 在美國市場的聲量很難在中國被復刻。

相比較於 Juul 在美國的「一枝獨秀」,離成熟供應鏈足夠近是國內電子菸能夠在一夜之間的百花齊放的主要原因,但這同時也意味著,目前的品牌幾乎不可能重現 Juul 在美國市場的聲量,品牌分散會成為一個常態。

當下對於所有電子菸的玩家來說,最核心的任務是,在市場剛剛對品類產生認知時,作為第一波入場的玩家,保證不掉隊即可。一個不恰當的類比是,如果中華香菸在香菸市場成熟後才面世,註定會丟失不少追隨者。

因此,我們看到,目前各家的重點主要還是放在了營銷側:Linx靈犀自帶豐富的自媒體資源、Moti 魔笛選擇了科幻 IP「流浪地球」聯名;Relx悅刻也選擇和地球最後的夜晚、神探蒲松齡合作,想要搭上影視的資源來完成初期的營銷… 大家都在尋求市場曝光、並通過國民級的流量為品牌背書。

此外,各大電子菸品牌也在積極聯繫KOL搶佔流量入口,36氪了解到,即便粉絲剛過五位數的小博主,都能收到不同電子菸品牌的推廣合作邀約。

但即便是「不掉隊」這個「小目標」,達成也並不簡單,除了線上渠道,作為成癮性強的產品,線下可能是比線上更為艱難和刺激的戰場。

由於目前還未受到傳統菸草的稅收和監管範圍內,電子菸很難在傳統的菸草販售渠道購買,更直白來說,銷售場景物理限制讓電子菸在同一場景內完成用戶爭取的可能性幾乎為 0 ,所以目前來看,電子菸的銷售渠道只存在於線上,或者電子產品的銷售渠道。

但菸草消費的即時性和體驗性也決定了,放棄線下是不可能的,比較理想的是通過代理商的形式布局線下。

與此同時,我們也斷定,藉助線下,尤其是三線及三線以下城市,由於較為低廉的地租以及更強的熟人帶動效應的,也有可能有新的電子菸品牌突圍,畢竟連「微商」也瞄準了電子菸,對於整個行業來說,下沉市場不見得沒有機會。

回歸本質,產品創新

YOOZ創始人蔡躍棟曾斷言,國內的電子菸格局將在半年內穩定,但情況可能並不那麼簡單。

電子菸之於傳統香菸是一次創新,這是當下的市場機會窗口期。當電子菸成為一種常態消費時,真正的競爭才會顯現。

作為耗品,煙彈也是所有電子菸的盈利點所在,如果要讓消費者對煙彈產生持續性的復購,考驗的是產品口味的穩定性和持續的新品開發能力是核心。因此,雖然主體設備並不構成壁壘,但直接影響用戶體驗的煙油在某種程度上確實能夠拉開差異化。

韓國香菸品牌 ESSE,是以女性消費者為目標市場而推出的一款低焦油混合型香菸,除了在外觀上主打 super slim ,口味的多樣性是品牌撬動年輕消費者的重要原因,也因此在比較穩態的菸草市場中成功突圍並站穩腳跟。

而在國內較早走向市場的電子菸品牌 Relx 所推出的綠豆沙口味在某種程度上也有一定的引領性。

以上兩個例子是想說明,消費者對於商品的差異性是可感知的,這些感知能夠幫助品牌形成自己的差異點。

另外一個背景則是,雖然設備絕大多數由中國製造,但煙油的生產和研發和國內仍處於相對早期的階段,因此,比起來設備在功能性上的改善,36氪認為,掌握煙油研發能力在未來的競爭中是必須。

當然,除了使用感本身外,也有如山嵐這類品牌從工業設計的角度突破。

變量的未知性決定了賽道的刺激性

一個共識是,政策是電子菸賽道的最大變量。

首先是和傳統菸草直接的對比,最直接的影響自然是成本結構,目前電子菸目尚處於灰色地帶,而政府的決定將很大程度上影響電子菸的毛利率,能夠作為參考的是,傳統菸草的平均綜合稅率在 68% 左右。

此外,即便各個電子菸品牌目前都在教育市場的一點是「電子菸比傳統香菸要健康。」但「危害健康」是所有和「煙」相關品類商品的原罪,出於公眾健康的考量,未來也會有相關監管政策的出臺。

「電子菸比起傳統香菸,減少了焦油、一氧化碳和甲醛的攝入」這是 Juul 目前在美國國會試圖遊說的論點,當然也存在反方觀點。隨著 Juul 的風靡,對於電子菸的研究科普也在美國紛紛展開。2018年8月,伯明罕大學的 David Thickett 教授所帶領的團隊就發現,吸食電子菸可以削弱免疫細胞的生存能力。

我們相信,同樣的討論也是未來中國的「新造煙」們會面對的。

就在前不久,繼杭州、南寧公共場所禁止使用電子菸之後,深圳也緊隨其後推出了「電子菸禁令」。

相關焦點

  • 「冥想」為矽谷帶來新獨角獸,我們也將找到下一個 Keep | 36氪新風向
    一個成長速度尤其快的市場中,自然不缺乏商業機會:Statista 數據顯示,美國冥想市場規模在 2017 年達到了 12 億美元,並預計在 2022 年達到 20 億美元。年輕人正越來越願意為「讓自己變得更好」而買單,所以從市場需求端來看,這也是為什麼我們認為心理領域也會出現一個 Keep 一樣的產品。如果將心理治療、諮詢類比為專業運動,冥想和助眠音頻就像室內健身操。前者對大眾來說門檻太高、需求不足,後者這樣實證有效的「自助」措施反而能更快打開市場。
  • 36氪新風向 | 2018,「電競陪玩」元年
    高手電競創始人壽添告訴36氪,「就像運動品牌之於體育運動、「Keep」之於健身一樣,陪玩同樣是電競閉環生態中不可或缺的一環。許多玩家希望贏,我們就給他們幫助,事實上這就是剛需。」36氪曾報導過的「暴雞電競」入局早於高手電競,且模式與大多數陪玩平臺相似,但在其近期更新的版本中,新增了「圈」功能,用創始人官志遠的話說,這是一個所見即所得的互動社區,大神可以直接發布自己的遊戲視頻以及與跟遊戲相關的短視頻內容,用戶看到內容後可直接在「圈」社區內預約線上陪玩。
  • 健身房的運動服飾之路,健康零食新風向,以及一些健身新消息|健身周報
    編者按:本文來自微信公眾號「GymSquare精練」(ID:GymSquare),作者GymSquare編輯部,36氪經授權發布。 雖然這家Pre-IPO的公司估值已經被抬高80億美金,但其中的線上會員訂閱費和零售收入佔比,可能是讓這家公司最終估值定價的重要標準之一。 同樣的健身服飾案例,還有高端健身房品牌Equinox。這家品牌在今年的最新品牌「Commit to Something」的同時,推出了自己的品牌周邊。
  • 創投日報 | 「保險極客」完成2500萬美元C輪融資,「浪潮雲」將啟動...
    創投日報收錄了今天「36氪創投頻道」報導的融資新聞,以及我們正在關注的各個領域早期創業項目,enjoy~ 企服 融資披露: 36氪獲悉,「保險極客」正式宣布完成2500萬美元C輪融資,由SIG(海納亞洲創投基金)和華興新經濟基金聯合領投,元啟資本任融資獨家財務顧問。
  • 創投周報 Vol.32| 「同程生活」「鯨靈集團」完成1億美元融資,周內...
    編者按:創投周報是36氪的新欄目,每周日9點更新,為創投用戶梳理一周創投熱點,不錯過任何值得關注的創投動態。在周報中,我們重點呈現新項目、新趨勢、新觀點 —— A 輪及以前的創業項目,用以呈現醞釀之中風向,在有意思·項目集中,是我們認為具有潛力的獨角獸候選人。
  • 創投周報 Vol.31|「同程生活」「鯨靈集團」完成1億美元融資,周內...
    編者按:創投周報是36氪的新欄目,每周日9點更新,為創投用戶梳理一周創投熱點,不錯過任何值得關注的創投動態。在周報中,我們重點呈現新項目、新趨勢、新觀點 —— A 輪及以前的創業項目,用以呈現醞釀之中風向,在有意思·項目集中,是我們認為具有潛力的獨角獸候選人。
  • 36氪獨家 |「猿輔導」再獲 12 億美金融資,投後估值將超過 130 億...
    36氪獨家獲悉,在線教育品牌「猿輔導」即將完成新一輪 12 億美元融資。據悉,老股東騰訊、高瓴和博裕資本都參與了這一輪融資,交易將於近期完成交割。 36氪就此向猿輔導公司求證,對方表示不予置評。 如果消息屬實,本輪融資完成後,猿輔導的估值將超過 130 億美金,一躍成為全球估值最高的在線教育獨角獸公司。 創立於 2012 年,猿輔導目前的業務主要分為 K12 (網校和斑馬AI課)和成人教育(粉筆公考)兩個板塊。據36氪拿到的一份數據顯示,截至今年秋季,猿輔導公司 K12 正價在讀學生人次將達 370 萬左右。
  • 36氪獨家 | 「猿輔導」完成騰訊領投3億美元新一輪融資,投後估值...
    36氪獨家獲悉,K12在線教育公司猿輔導已經完成新一輪3億美元融資,騰訊領投,華平投資、經緯中國、IDG資本等原有股東跟投,本輪融資完成後,猿輔導的估值超過30億美元。根據36氪獲取到的最新數據,截至目前,猿輔導課程平臺上擁有超過100萬付費用戶,註冊用戶數超過1.6億,全年確認收入達15億人民幣。核心業務指標「續報率」由最初的30%-40%上升至今年的70%-80%,獲客成本降低到數百元,推廣轉化率42%左右。
  • 36氪新風向 | 「透皮貼劑」替代「吃藥」成全球新焦點,百億藍海...
    透皮給藥覆蓋的病種當中,阿爾茲海默症全球約4800萬患者,目前尚無有效治癒藥物,全球治療市場預計2021年達到104億美元;注意缺陷多動障礙的治療市場,2016年已達到了72.64億美元,其中藥物銷量排前的,是希雷公司的明星藥物Vyvanse,它在2016年的銷售額達到了20.07億美元;全球胰島素市場體量超過350億美元。
  • 創投日報|「新再靈雲梯」獲 5 億融資,「Lyra Health」獲 7500 萬...
    >36氪獲悉, 物聯網方案商「縱行科技」近日完成數千萬元B2輪融資,由達武創投等機構投資,浪潮資本擔任獨家財務顧問。公司接下來也會持續推進跟半導體製造及設備企業的合作……(查看更多請點這裡)產業網際網路融資披露:逆勢獲 5 億融資、總估值超 20 億,「新再靈雲梯」的 「電梯生意」成立於2007
  • 創投日報 |「博雲BoCloud」完成D輪融資;「潤德教育」完成1億元A輪...
    創投日報收錄了今天「36氪創投頻道」報導的融資新聞,以及我們正在關注的各個領域早期創業項目,enjoy! 科技 融資披露 36氪首發 | 發力雲計算PaaS及多雲管理,「博雲BoCloud」完成D輪融資 36氪獲悉,雲計算PaaS及多雲管理廠商「博雲bocloud」宣布完成D輪融資,本輪融資由國鑫創投、信峘投資、金浦文創、碧鴻投資、交銀國際共同戰略投資,原股東東方富海跟投。
  • 醫聯王仕銳入選36氪「36UNDER36」
    日前,36氪公布了2020年度36位36歲以下了不起的創業者榜單、新經濟之王十大領域企業榜單。醫聯創始人、CEO王仕銳入選「36UNDER36」,同時醫聯榮獲「2020年中國新經濟之王最具影響力企業」。4年前,36氪開啟36UNDER36系列評選,旨在嘉獎「在眼界、格局和創新上遠超同輩」的36人,針對「投資人&創業者」採取雙年輪換制。
  • 創投日報 |「Keep」完成8000萬美元E輪融資,低溫酸奶品牌「簡愛...
    不敢存、存不下、花費高成為了家庭用戶在存儲方面的痛點。安全係數更高、總體成本相對更低的家庭私有雲或將成為一種新的解決方案。 36氪近期接觸到的「極空間」是一家生產小型智能存儲伺服器的科技公司,面向家庭和中小型企業提供私有雲軟硬體一體產品。
  • 36氪獨家|猿輔導 22 億美金新一輪融資已交割,DST等一線基金加注...
    36氪獲悉,猿輔導的最新一輪22億美元融資近日已經完成了交割,投後估值為155億美元。融資完成後,猿輔導的估值超過了估值111億美金的印度K12教育平臺「 BYJU』S」,成為全球教育科技行業估值最高的獨角獸。36氪了解到,猿輔導這輪融資於今年8月初正式啟動,但最後分成了兩輪交割。
  • 創投日報|「雲頂新耀」獲3.1億美元C輪融資,「融慧金科」獲千萬級...
    (查看更多請點這裡)融資披露:36氪獨家 | 迄今最大醫藥融資,橫跨全球市場的「雲頂新耀」獲投3.1億美元一言以蔽之,決勝要訣是「技術水平全球最領先、治療手段全球最早發現」。行業給這樣的技術定了各種標籤,"Best-in-Class"、"First-in-Class"......這可以說是最吸引資本關注的優勢了。
  • 36氪獨家丨「Bananain蕉內」完成數億元A輪融資,成為近十年來估值...
    36氪獲悉,新銳內衣品牌「Bananain蕉內」正式完成數億元A輪融資,本輪由元生資本獨家投資,穆棉資本擔任獨家財務顧問。投後估值達到25億元,也是近十年來估值最高的內衣公司。蕉內創始人臧崇羽告訴36氪,本輪所得資金將主要用於強化體感科技核心定位、新品研發投入。
  • 8點1氪丨大疆創新將以150億美元估值融資;微博回應封殺抖音;美團...
    大公司大疆創新將以150億美元估值融資5億~10億美元據The Information報導,知情人士稱,大疆創新正開展新一輪融資談判,據稱估值達150億美元,預計融資金額為5億~10億美元。京東計劃開「家電版」宜家,能顛覆線下賣場格局嗎?昨日,京東家電發布新戰略,將繼續擴大線下開店計劃,PK蘇寧與國美。京東方面表示,京東家電專賣店今年計劃開出7000家門店,專門拓展4~6線和農村市場。而在一線城市,則會上線首批三萬平方米以上的「京東家電超級體驗店」。
  • 被攪動的萬億級服裝市場:連接、重構與百億公司的誕生|36氪新風向
    自2018年11月,紡織網際網路平臺「百布」公布由老虎環球基金領投的C2輪融資,淘金者紛至沓來。「智布互聯」、「一手網」、「批批網」、「時諦智能」、 「凌笛科技」、「秒優科技」、「快衣製造」等均完成至少一筆融資,多筆交易金額過億。
  • 一周融資 | 貓眼擬籌集10億美元;虎撲完成6.18億元融資;氪空間獲6...
    36氪綜合多個信息源,為讀者選取各行業具有代表性的、能夠反應一定趨勢的億級及千萬級投融資案列。 億級投融資 「虎撲」完成6.18億元融資,中金公司領投 「流水」的論壇,「鐵打」的虎撲。36氪獲悉,虎撲完成總額為6.18億元的融資,由中金公司領投。
  • 36氪獨家 |「美術寶教育」獲 2.1 億美元 D 輪融資,為素質教育賽道...
    36氪獲悉,素質教育品牌「美術寶教育」已經完成了D輪 2.1 億美元的融資,此次融資由 TPG 旗下的睿思基金(The Rise Fund)領投,達晨財智、盈睿資本、賽富基金、博佳資本、創致資本等跟投,泰合資本擔任本輪融資獨家財務顧問。 據悉,這是目前素質教育賽道最大的單筆融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