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數據可視化前景廣闊——設計創意學院智能大數據可視化實驗室...

2020-12-14 同濟大學新聞網

大數據可視化前景廣闊——設計創意學院智能大數據可視化實驗室曹楠教授訪談

來源:新聞中心   時間:2019-06-11  瀏覽:

大數據即意味著大機遇、大價值,也意味著大考驗、大挑戰。近日,記者就這一問題找到我校設計創意學院智能大數據可視化實驗室的曹楠教授,他表示,智能大數據可視化實驗室兩年多來的工作表明,其應用前景十分廣闊。

智能大數據可視化實驗室做什麼?

如何理解大規模數據中的潛在模式、可視化是一個有效的方法。如何針對數據特徵,自動挖掘並適配相應的可視化方法,便涉及到一系列智能化的技術,這也是「智能大數據可視化」實驗室所研究重點之一。曹楠介紹,實驗室的名字中包含三個關鍵詞——智能、大數據、及可視化。智能指的是人工智慧,大數據指的是大數據領域,可視化指的是大數據領域中的一個重要分支。三個關鍵詞層層遞進,涵蓋了多個層面,體現了實驗室成立的初衷,即跨界。目前智能大數據可視化實驗室跨設計創意學院和軟體學院招生,兼顧設計思維與技術能力,旨在打造具有世界一流水準的智能化數據分析、可視化、設計及人機互動技術。

圍繞著可視化,實驗室嘗試在多個交叉學科中突破學科邊界,在傳統的大數據可視化及分析的基礎上,將數據可視化的範疇進一步拓展到智能輔助設計領域,並展開了系列研究。

數據分析及可視化方面,實驗室的研究重點是設計新穎的數據分析及可視化技術,揭示數據中所隱藏的模式及內涵。為了達到這個目的,實驗室的師生們,圍繞著多種複雜類型的數據(如文本數據、異構多維度數據等)展開研究,提出了數據異常情況的自動識別、檢測、及可視化詮釋技術。這些技術,通過機器學習自動判斷數據中的異常情況,並通過可視化直觀表達數據實體及其相關的上下文信息,用於幫助分析人員更好地結合自身經驗、知識判斷分析結果的正確性。

研究室取得的成績

可視化分析技術應用在「智慧醫療」領域。曹楠介紹,醫療領域用於醫療的可視化技術相較於其他技術手段,仍有待大力發展。傳統的可視化技術,例如X光、CT掃描、VR成像等,主要針對圖形圖像數據。而針對非影像型數據(如電子病歷數據)的可視化技術存在較大缺失。隨著可穿戴設備及各種醫療傳感器的普及,電子診療系統的廣泛應用,大量醫療相關的抽象數據被採集,其中蘊含的疾病演化階段性流程、診療方案有效性等信息。針對這樣的數據,團隊開創性的設計開發了EventThread 可視分析系統,用於匯總展示大規模電子病歷數據,揭示數據中的易變性規律,例如,同種疾病在不同人群中的演變規律、不同治療方案帶來的不同療效等。

智能創意設計方面,實驗室也取得了一些成果。前不久,實驗室開發出一款幫助設計師繪製設計草圖的智能虛擬機器人。畫草圖是遠古至今一直使用的一種直觀的創意表達方式。今天的設計草圖構思中,設計師們首先用簡單的線條快速描繪物體,以資設計創意與構思。相較常見的照片等「柵格圖」,設計草圖是人們一筆一畫繪製出來的,更多應用於藝術設計領域。設計草圖在設計領域的普遍應用引發了人們關於人工智慧輔助設計的思考:人工智慧是否也能學會繪製甚至創作設計草圖呢?實驗室師生們設計並開發了一款可以用來創造並繪製高質量設計草圖的繪圖機器人——AI-Sketcher。這是一款能根據用戶的簡單輸入而自動生成高質量簡筆畫(草圖)的人工智慧繪圖機器人。它是一個基於「變分自動編碼器(VAE)」的深度生成模型,它在傳統VAE的基礎上引入了新的數據編碼方式,通過採用綜合使用構成草圖的筆畫信息及筆畫之間相對位置信息等,很好地提高了草圖的生成質量。為了評估其性能,團隊創建了一個包含有500餘萬張卡通人物表情的Sketch數據集。目前,AI-Sketcher被訓練用來自動生成卡通人物的7種不同表情,結果發現它在繪製簡筆畫的過程中可更好地捕捉到筆畫之間的相對位置關係,避免了生成結果的扭曲變形,生成的圖形質量更具優勢。AI-Sketcher還用來優化用戶的輸入,用戶手繪作品存在的線條不光滑、不連貫、不夠形象生動等常見問題被很好彌補了,生成的矢量圖形質量較高。

學術交流廣泛,人才培養成績不錯

採訪獲悉,實驗室成立兩年多時間中,大力開展國際合作。在學術界,先後與喬治亞理工大學、亞利桑那州立大學、匹茲堡大學信息學院、香港科技大學等,建立起智慧醫療、數據分析、信息可視化等長期合作關係;工業界,先後與IBM、微軟、Adobe、西門子、阿里巴巴等建立起合作關係,並取得了一系列不錯的研究成果。實驗室累計在數據可視化、人機互動、數據挖掘,以及人工智慧等多個領域的頂級期刊及會議上,發表了40餘篇國際論文,並獲得了包括ACM CHI 2018最佳論文提名獎、IEEE PacificVis 2018最佳論文提名獎,ACM IUI 最佳論文獎等多項國際會議頒發的論文獎項。自主研發出了三套基於智能化技術的原型系統,分別用基於電子病歷數據的疾病預後分析,自動化數據分析及可視化,以及智能化平面設計。尤值一提的是,團隊研發的智能輔助平面設計系統能自動生成高質量的廣告海報,圖靈測試表明其生成效果,顯著優於現有的同類商業系統。

人才培養成績不錯。該實驗室按「跨界」要求,按照4:1 的比例,分別招收計算機專業及設計專業的學生,並因人制定不同的培養方案。實驗室所採用的培養方案,同時開設數學、計算機、設計學三個門類的課程,全面培養具有設計思維的技術人員及具有技術能力的設計師。「曾經有一位來自武漢大學軟體學院的學生,在報考實驗室的時候告訴我,希望成為一個懂技術的設計師。現在,實驗室裡邊其實不乏這樣有理想抱負,且目標明確的年輕人。」曹楠說。

兩年多裡,實驗室展開了三次暑期實習計劃,培養了一大批具有設計及可視化技能的學生。他們先後收到了包括哈佛大學、耶魯大學、伊利諾伊大學、卡內基梅隆大學、加州大學聖地牙哥分校等美國著名大學的碩士及博士學位的錄取通知書。「因為暑期實習計劃的成功開展,2018年我們收到了100餘封來自世界各地的申請信。這些學生不乏有來在CMU、UIUC、以及倫敦帝國理工學院等國際名校的申請者。以至於2019年的實習計劃尚未出臺,便有不少學生主動詢問何時能開始實習。

曹楠說,實驗室也面臨著不少困難。實驗室剛剛成立不久,底子比較薄,老師們無一例外都是從海外歸國的年輕學者,缺少在國內從事科研工作的經驗與閱歷,因此還需要進一步學習、錘鍊、提高,把自己的所學融入於祖國更有價值的領域中。

據悉,智能大數據實驗室目前招收2019年推免研究生,感興趣的同學,可發郵件至:idvx.lab@tongji.edu.cn 。(程國政)

相關焦點

  • 同濟大學「智能大數據可視化實驗室」開源FaceX,包含500餘萬張卡通...
    雷鋒網 AI 科技評論消息,日前,同濟大學「智能大數據可視化實驗室」(iDVX Lab) 開源了一個包含 500 餘萬張卡通人臉表情的高質量簡筆畫數據集 – FaceX。該數據集由專業設計師繪製生成,不同於以往的圖像數據集(例如,ImageNet),此次公開的數據全部為 SVG 格式,完整記錄了設計師繪製過程中的一筆一畫,旨在幫助人工智慧領域的研究人員訓練高質量的繪圖機器人。FaceX 數據集的繪製過程嚴格遵循了相關的設計規範與準則,以保證所生成數據的質量。
  • 同濟大學「智能大數據可視化實驗室」開發繪圖機器人,相關論文被...
    雷鋒網 AI 科技評論按:第 33 屆人工智慧頂級國際會議 AAAI 2018 論文收錄結果目前已公布,其中就收錄了同濟大學「智能大數據可視化實驗室」開發的繪圖機器人 AI-Sketcher 的相關論文。
  • ...數據可視化實驗室」開源FaceX,包含500餘萬張卡通人臉表情簡筆畫
    原標題:同濟大學「智能大數據可視化實驗室」開源FaceX,包含500餘萬張卡通人臉表情簡筆畫 雷鋒網 AI 科技評論消息,日前,同濟大學「智能大數據可視化實驗室」(iDVX Lab) 開源了一個包含 500 餘萬張卡通人臉表情的高質量簡筆畫數據集 – FaceX。
  • 數據可視化設計系列(1): 數據可視化的定義
    這樣理解來,」可視化「也在描述一種「讓大家看見的」發展方向,或者能力。數據可視化的領域是廣博且在不斷擴展的,那用五個字去完整地整個領域終究稍顯單薄。本文旨在給數據可視化(Data Visualization)下一個定義,盡力為大家引入數據可視化的無窮趣味和無儘可能性。那麼,什麼是數據可視化呢?
  • 百度數據可視化實驗室正式成立,發布深度學習可視化平臺 Visual DL
  • 報名| 清華方圓系列之大數據分析與可視化報告會將於下周舉辦
    」,屆時將有多位大數據挖掘-數據可視化學界教授出席活動並做學術演講。浙江大學計算機學院教授。研究興趣是大數據分析和人機混合智能。發表論文多篇,出版教材多部。報告摘要:理解和利用數據是信息技術發展的迫切需求,數據可視化為人類洞察數據的內涵、理解數據蘊藏的規律提供了重要的手段和高效的人機界面,是數據分析的一種手段。也是人機融合智能的核心要素。
  • 數據可視化大屏設計實戰分享
    本文作者從實際工作出發,結合案例分享了大屏可視化設計過程中的一些問題以及設計思路,供大家一起參考與學習。年底完成了一些數據可視化網頁版UI改造及大屏可視化設計的方案,最近空出一些時間來整理遇到的問題及設計思路,本文分享一下想法和感悟。
  • 39個大數據可視化工具
    無論是在行政演示中為數據點創建一個可視化進程,還是用可視化概念來細分客戶,數據可視化都顯得尤為重要。以前的工具的基本不能處理大數據。本文將推薦39個可用於處理大數據的可視化工具(排名不分先後)。其中許多工具是開源的,能夠共同使用或嵌入已經設計好的應用程式中使用,例如JavaScript,JSON,SVG,Python,HTML5,甚至有些工具不需要任何程式語言基礎。
  • 數據可視化與信息可視化怎麼搞?
    數據可視化和信息可視化都是可視化的一種方式,數據可視化將資料庫中每一個數據項作為單個圖元元素表示,大量的數據集構成數據圖像,同時將數據的各個屬性值以多維數據的形式表示,可以從不同的維度觀察數據,從而對數據進行更深入的觀察和分析。信息可視化,旨在把數據資料以視覺化的方式表現出。信息可視化是一種將數據與設計結合起來的圖片,有利於個人或組織簡短有效地向受眾傳播信息的數據表現形式。
  • 大數據可視化大屏設計經驗,教給你
    大數據產業正在用一個超乎我們想像的速度蓬勃發展,大數據時代的來臨,越來越多的公司開始意識到數據資源的管理和運用,大數據可視化大屏展示被更多的企業青睞,身為UI設計師的我們,也要緊跟時代的步伐學習這方面的設計。
  • 遊戲中的數據可視化設計分析
    遊戲中往往會使用大量的可視化元素來幫助玩家更好地探索遊戲世界、認知操控角色與周圍環境,以此提升玩家的遊戲體驗。同時,遊戲本身會產生一系列的數據,如玩家控制指令數據、角色移動軌跡數據等。遊戲設計者與玩家需要對這些數據進行信息挖掘與理解,藉此提升遊戲體驗或遊戲水平。本文就嘗試分析一下遊戲內外的各種可視化元素,以及可視化在提升遊戲設計與遊戲體驗中的重要作用。
  • 數據可視化,請回答2018之可視化乾貨推薦
    年末,數可視將她從播客節目Data Stories整理的《可視神掌》簡化成了此文,跟志同道合的朋友們來探討18年可視化出現了哪些驚喜。2018年第一大驚喜當然是可視化大會「遍地開花」,除了線下面基,還有各類線上社群,Makeover Monday每周都會舉行圖表製作比賽,可視化大神在線批改作業,展示優秀作品,幫助可視化愛好者從小白到進階。
  • 大數據時代人民網可視化數據新聞研究
    【摘要】大數據時代,數據新聞通過可視化設計將單調的文字和海量數據變得豐富多彩的信息呈現方式受到大眾的追捧和熱愛。國內媒體也紛紛成立數據新聞欄目,人民網於2013年成立數據新聞團隊,組建「圖解新聞」欄目。本文以人民網的「圖解新聞」的數據新聞為研究對象,對2017-2018年100條數據新聞進行研究。
  • 媒介融合時代數據新聞可視化教學探索
    中國人民大學新聞學院教授蔡雯認為:「在媒體融合趨勢下,需兩類新型新聞人才,一是能在多媒體集團中整合傳播策劃的高層次管理人才,二是能運用多種技術工具的全能型的記者編輯。[1]」在整個系統當中對新聞從業人員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新聞記者不光需要具備採編能力更要具有在網際網路時代的工作屬性。從寫作到編輯、從設計到編程,這說明行業需要擁有新聞、軟體和設計背景的複合型視覺人才,這為高校的培養提出了新的要求。
  • 6大數據可視化應用設計規範
    今天為大家帶來的是數據可視化應用設計規範,談談我在設計過程中的一些經驗以及分享。現在企業常用的有無縫隙、1.7mm縫隙、3.5mm縫隙、三種拼接大屏,縫隙越小越貴。另外大屏設計還有一個比較重要的問題就是注意拼接屏之間的縫隙,設計時千萬不能跨屏設計,不然很影響美觀。3.
  • 大數據時代可視化新聞的特點及發展趨勢
    從最初英美主流媒體率先實踐,到如今全球各國媒體重視發展讓其擁有廣闊應用前景,本文總結歸納了可視化新聞一路走來的發展特點和發展趨勢。這將有利於探索大數據時代對新聞報導的影響,以及未來新聞生產方式變革的合適途徑。
  • 數據可視化工具大集合
    所謂數據可視化是對大型資料庫或數據倉庫中的數據的可視化,它是可視化技術在非空間數據領域的應用,使人們不再局限於通過關係數據表來觀察和分析數據信息
  • 大數據產品分析:淺析數據可視化
    數據可視化的發展,將改變傳統的管理方式,讓數據的呈現更及時、更直觀、更簡單。數據可視化是什麼?數據可視化——藉助於圖形化手段,清晰有效地傳達與溝通信息同時對數據進行交互分析。為什麼需要?由於人類大腦在記憶能力的限制,所以我們利用視覺獲取的信息量多於感官,在大數據與網際網路時代,企業從傳統的流程式管理方式過渡到基於數據的管理方式將會成為必然的趨勢,數據可視化能夠幫助分析的人對數據有更全面的認識。
  • 數據可視化基本套路總結
    可是這是個看臉的世界,大部分人對於數據也都是外行的,只有把數據可視化做得漂亮才能吸引他們的注意;只有把數據可視化做得簡單易懂,他們才能理解數據分析的內涵。對於數據可視化,最重要的東西從來不是圖形、工具、配色這些套路性的東西,而在於創意和靈感。可你又不是參加比賽,並不需要那麼多的創意靈感。
  • 大公司都是怎麼做數據可視化規範的
    本周,表哥嘗試翻譯了一篇3次凱度信息之美獲獎者——Amy Cesal 的文章《What are Data Visualization Style Guidelines》,一起看看她是如何看待數據可視化設計系統的吧!1、什麼是數據可視化設計系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