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大城市讀書還是去小城市讀書?這個問題很多人會脫口而出一個答案,當然是去大城市讀大學!但是當接觸的人越來越多,有些人回過頭來給出了不同的答案。
上海
首先,為什麼要去大城市讀書?「人往高處走,水往低處流」,「樹挪死,人挪活」。
有些同學來自小鄉鎮、來自農村,在電視上看多了北上廣深,但從來沒有去過,世界那麼大,一定要去看看!去大城市可以極大開闊自己的眼界,看到很多最新的事物,這當然是最表面的好處,更深層次的是可以潛移默化改變人的思維模式,接觸到最優秀的人。很多說爛的例子已經證明去大城市讀書可以獲得想像不到的機遇,比如俞敏洪去農村去北京讀大學,最後創辦了新東方,他在老家農村有創辦新東方的土壤嗎?還有來自宿遷農村的劉強東,沒有去北京的話,他能在宿遷創辦京東嗎?顯然也不能。
北京
有人說你扯淡,去北上廣深或者其他新一線城市,沒啥意思,自己來自縣城或鄉鎮,又沒有資本留在這些地方。讀完4年大學還不是一樣要走,既然留不下來,如果老家地級市有適合的學校,不如就在離家近的地方讀書,「金窩銀窩不如自己的狗窩」。
還有同學說自己很宅,大學四年可能就是經常待在宿舍,更極端的說法是「在哪裡讀大學都一樣,不過是換個地方打遊戲而已」,在北京讀書也是打遊戲,在老家地級市讀書也是打遊戲,既然差不多,不如就待在小地方讀書好了。
我見過這樣的同學,大學四年很少出學校的,連所在學校的城區都很少去的,學校後面有座後山他從來都沒去過,問他為什麼不去看看,答「無聊」。
還有一些家長,就想孩子留在身邊,尤其是只有一個女兒的話更是這樣,擔心女兒在大學被欺負了,擔心以後女兒遠嫁了,畢竟大學四年會遇到很多新的人,有些事情發生了便很難掌控,不如直接開始時就規劃好。
這個社會很多元化,從來不只有一個答案,大部分人也不是俞敏洪、劉強東。我曾疑惑一個在天津讀了不錯的大學的老同學,畢業後為什麼回老家縣城教書了,他說「去大城市開開眼界而已,留在哪裡壓力太大,不如回老家過風輕雲淡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