緬甸教育部召集志願者支援抗疫,向18歲以上大學生發出邀請

2020-12-16 華輿

搜索下載華輿APP(中新社旗下新媒體平臺),關注全球華僑華人,瀏覽世界各國媒體新聞資訊,無需翻譯——華輿在「手」,世界盡在掌握!

華輿訊 據緬甸金鳳凰報報導

市中心隔離中心已接受患者

Time City項目總監吳欸覺表示,在仰光市中心博塔塘Time City設立的新冠肺炎(COVID-19)疫情治療中心已在10月18日開始接收確診患者。

據了解,Time City在衛生與體育部、仰光省政府的指導下將員工宿舍於10月初改造為一個新冠肺炎治療中心。接受時不會一次性接收確診患者,而是分批接收。該中心分為6個區,全部可以容納300名患者。另外,還配有100名左右的醫生、護士,還有衛生人員的休息區以外還有控制中心。該中心接受的是不太嚴重的患者,還有休息區、散步區等,如治療期間情況變得嚴重會同仰光東區醫院取得聯繫。

該中心還為患者準備了枕頭、被子、日常洗漱用品以及無線網絡等,此外Yangon Crown還捐贈了1億緬元的日常夥食費和4.2億緬元的修建疫情中心費用。

疫情治療中心負責人表示,雖然仰光省的確診病例有下降趨勢,但還沒到能夠得到控制的情況。現在檢測後確診的病例佔8%,之前的檢測後確診的病例達18%左右。而且,患者的症狀也沒有之前嚴重了。

教育部正在召集志願者支援抗疫

教育部日前已發布指令,向希望志願參加新冠肺炎(COVID-19)預防的教育人員和學生發送邀請,並提交一份志願者名單。

教育部在10月14日的聲明中表示,該決定是在10月9日的新冠肺炎防控治療國家級中央委員會會議上做出的決定,目的是確保各教育部門員工志願提供服務而又不損害其核心職責。另外,在新冠肺炎預防醫療工作中儘管有醫生、衛生工作者和志願者參與其中,但工作量和力量卻還是得不到滿足。

據悉,高等教育部於10月16日發布了一項指令,希望有關教育部門提交一份志願者名單,就大學和學院教師和工作人員以及十八歲以上的學生志願服務人員。

仰光東區大學的一名教師對此表示,應該是國家需要一支志願部隊來預防新冠肺炎,目前也有部分學生在隔離中心幫忙。另外,目前在大學、學院和基礎教育學校中已經建立了社區設施檢疫中心(Community Based Facility Quarantine),教育部已通知教育人員,如果他們願意在中心當志願服務,可以提供幫助。(原標題:今日新增確診1180 醫院不足 隔離中心接受患者 醫護不夠 當局召集志願者)

安卓用戶,可在各應用商店搜索下載華輿APP(中新社旗下新媒體平臺),關注全球華僑華人,瀏覽世界各國媒體新聞資訊,無需翻譯——華輿在「手」,世界盡在掌握!

相關焦點

  • 緬甸中文網:緬甸華人醫學博士深入抗疫一線
    據緬甸中文網微信公眾號消息,家住仰光的張衛星,是上海九院整形外科博士,同時,也是緬甸抗疫一線的志願者。仰光暴發了新冠肺炎疫情後,張衛星在網上看到關於中國援緬醫療隊的相關信息,她第一時間聯繫了仰光雲南會館志願者招募的負責人郭兆永,報名加入到志願者團隊當中。受父母影響,張衛星從小就喜歡做公益,上大學後,一有機會就加入到志願者活動當中。她說,幫助那些需要幫助的人,生活更有意義。這樣的滿足感,是金錢和榮譽都無法實現的。
  • 志願者抗「疫」不甘示弱 發揮專長當翻譯講微課
    通訊員提供新快報記者了解到,除了政府組織志願者為抗「疫」一線提供支援,廣州還有不少熱心的個人或組織自發加入到抗「疫」戰線中,他們利用一技之長,有人主動為外籍人士做翻譯,也有人為他人提供心理諮詢。棠景街道辦事處綜信科的曹燕怡精通韓語,當她聽說這個情況後,便向街道領導請纓參加防疫工作。曹燕怡說,2009年她因興趣愛好,自學了韓語,沒想到在關鍵時候派上了用場。作為街道和韓國籍人士溝通的橋梁,曹燕怡須24小時待命。此外,她還參與機場接機轉運工作,為韓國籍人士提供翻譯、解釋政府政策等。有幾次一直忙碌到深夜1時許才回家。
  • 大學生當導演 拍抗疫微電影
    近日,由五桂山龍塘股聯社發起、本村大學生劉旭昊導演、龍塘村工作人員以及村民志願者本色出演的抗疫微電影《守護行動》新鮮出爐。這部時長約5分鐘的影片以最樸實的方式記錄下了龍塘村抗疫一線最真實的一面,為曾經或仍舊奮戰在抗疫一線的人們留下了寶貴的影像資料。
  • 舌尖戰「疫」,200多名大學生志願者宣傳科普知識惠民
    自2月9日該學院發出倡議至2月21日,由該學院200多名大學生志願者組建的舌尖戰「疫」專業小分隊,持續13天,一直在做戰「疫」宣傳。他們充分藉助網絡資源,擔負起當地食品安全宣講員的任務,將簡潔實用的食品安全知識傳遞到千家萬戶。
  • 通訊:「這是對胞波情誼的最好詮釋」——緬甸翻譯志願者眼中的中緬...
    新華社仰光6月5日電通訊:「這是對胞波情誼的最好詮釋」——緬甸翻譯志願者眼中的中緬合作抗疫新華社記者張東強 車宏亮從4月初到5月末,中國共派遣了三批醫療隊員到緬甸協助抗疫。數十天的時間裡,中國專家們冒著酷暑分秒必爭、行程滿檔,在這群「逆行者」的身旁,始終有一批默默奉獻的翻譯志願者。35歲的郭兆永是這個翻譯志願者團隊的招募人。他是出生在緬甸的華裔,畢業於醫學專業。4月6日,緬甸衛生和體育部官員緊急聯繫了郭兆永,希望他在一天內儘快組建一支翻譯志願者團隊。
  • 年·中緬胞波情深 他們,為中國赴緬抗疫專家組做翻譯
    4月7日晚,仰光雲南會館青年組組員王偉健接到通知,中國赴緬甸抗疫醫療專家組將於第二天到緬甸協助開展疫情防控工作,因專業翻譯人員不足,請求社會志願者相助。  王偉健立即在微信等社交網絡平臺上發布通知,同時動員仰光雲南會館青年組在緬甸華人華僑中招募志願者。  「我是醫藥師,想報名加入翻譯志願者團隊。」「我是中國留學生,會緬甸語,可以幫助兩國醫務人員翻譯。」
  • 南京這群大學生為抗「疫」一線工作者子女提供線上公益家教...
    南京市浦口區與南京航空航天大學開展合作,為醫護工作者、社區工作人員等抗「疫」一線人員子女提供公開課堂、作業輔導、才藝指導等線上公益家教服務。截止目前,通過定點對接、新媒體宣傳等方式,浦口區共有31個家庭報名參與,其中,涵蓋了浦口中心醫院、社區工作者等抗「疫」一線工作人員子女11人,與浦口區教育局合作定點對接18人,覆蓋學生學齡段從一年級到初中,有的孩子父母雙方均奮戰在抗「疫」一線。南京航空航天大學根據每個家庭的需求開展問卷調研,為每個家庭提供個性化輔導員方案,有的孩子安排了4個家教老師對應輔導不同課程。
  • 在戰「疫」中成長——一名大學生志願者的自述
    中國甘肅網記者 李紅軍 通訊員 魏麗2月26日,我做疫情防控志願者的第16天。早晨八點,春寒料峭。紅色志願服、防護口罩和手套這些標配準備停當後,我便開啟了一天的志願者生活。在平涼市崆峒區世紀花園B5小區,我和其他志願者、社區工作人員負責對每個進出小區的人做好排查、體溫監測,並引導居民掃碼出入、登記過往車輛、進行新冠肺炎防控知識宣傳。自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開展以來,很多醫務工作者紛紛支援武漢,就連84歲高齡的鐘南山院士也前往抗擊疫情第一線,這些場景深深地打動了我,作為一名大學生,我覺得應該儘自己能力幹點兒事。
  • 南京殘疾志願者抗疫一線過60大壽
    揚子晚報網1月11日訊(通訊員 文武 記者 董婉愉)60歲,是人生一個重要的生日,有著特別的紀念意義。但他,一碗方便麵,一身抗疫服,一顆隨時待命投入嚴謹接待的心,他就是南京殘障志願者王長明,昨天,他在抗疫一線度過了自己的60歲生日。
  • 「一方有難,八方支援」 愛心物資持續支援湖北抗疫一線
    「一方有難,八方支援」,來自各地的愛心物資持續發往湖北,助力抗疫一線。今天(6日),240噸麵粉、60噸掛麵從新疆發往湖北武漢。這批物資由新疆6家糧油企業加班加點生產捐贈。廣西對口支援湖北十堰的兩趟專列,今天也分別從廣西防城港和南寧發車,兩趟專列分別搭載了180噸魚蝦海鮮等生活防控物資和120多噸酒精、消毒液等醫療物資。目前,廣西累計發出支援湖北的物資專列18班。同樣在今天送往湖北的,還有來自海南三亞的132噸愛心芒果。這批芒果由愛心企業和網友認購捐贈,將對口支援湖北荊州。
  • 【共同行動 e起抗疫 】恰同學少年,風華正茂| 一線青年志願者戰...
    【共同行動 e起抗疫 】恰同學少年,風華正茂| 一線青年志願者戰「疫」身姿 2021-01-16 15:3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他們,為中國赴緬抗疫專家組做翻譯2020年08月12日 星期三05 開放...
    4月7日晚,仰光雲南會館青年組組員王偉健接到通知,中國赴緬甸抗疫醫療專家組將於第二天到緬甸協助開展疫情防控工作,因專業翻譯人員不足,請求社會志願者相助。    王偉健立即在微信等社交網絡平臺上發布通知,同時動員仰光雲南會館青年組在緬甸華人華僑中招募志願者。    「我是醫藥師,想報名加入翻譯志願者團隊。」「我是中國留學生,會緬甸語,可以幫助兩國醫務人員翻譯。」
  • 南海觀音寺捐贈50萬元支援抗「疫」!
    南海觀音寺捐贈50萬元支援抗「疫」! 2020-02-08 18:04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娘家」硬核撐腰打硬仗︱湖南人民團體抗「疫」綜述
    向最危險的「疫」線地帶帶頭衝鋒,工會人的先鋒意識、獻身精神這樣強的原因,不能忽視工會這個後盾。疫情暴發以來, 湖南省總工會在疫情防控、馳援湖北、復工復產等方面勇於擔當,主動作為,擦亮了「咱們工人有力量」「咱們工會有作為」的品牌。1月29日,湖南省總工會發出倡議書,號召工會人行動起來,堅決打贏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阻擊戰。
  • 外國語學院的抗疫答卷
    來自外國語學院各語系的33名同學組成了「譯心抗疫」外國語學院志願者分隊,發揮語言專業的優勢,致力於協助海外救援物資翻譯;協助社區、單位以及公益組織的翻譯工作。(二)棲霞社區外語翻譯為助力疫情防控,為社區排查統計外籍人士信息提供支持,我院19級英語學碩張小宇、19級英語筆譯碩士王宇軒、18級英語本科生戴雨彤、19級日語學碩朱榮、19級日語翻碩李佳澤、18級亞非語言文學碩士沈希文等10餘位英、日、朝專業的志願者同學線上為社區提供外語翻譯服務。
  • 華中科技大學:抗疫精神成思政課最生動教材
    附屬協和醫院黨委第一時間發出倡議書,全院各基層黨組織、全體黨員紛紛響應。華中科技大學附屬同濟醫院黨委成立臨時黨支部,立下『不計報酬,無論生死』誓言。在校園防控戰場,為保證順利打贏新冠肺炎疫情阻擊戰,眾多老黨員、老教師身先士卒,為近兩萬名校內居民充當志願者,解決居民的日常生活難題。95歲高齡的『鋼鐵院士』崔崑及夫人第一時間捐款100萬元。
  • 吹響湘雅青年文明號號角:站好抗疫前線「先鋒崗」
    為有力有效加強宣傳引導,醫院團委第一時間向全體團員青年發出《疫情就是命令,防疫就是責任》倡議書,下發了《關于堅持黨的領導,全團動員,在防控疫情阻擊戰中發揮共青團生力軍和突擊隊作用的通知》。號召全院各級團組織、青年文明號等青年集體和廣大團員青年在黨委領導下,立足崗位,積極投身疫情防控工作,當好抗擊疫情生力軍和先鋒隊。
  • 捐款捐物、擔任志願者 多特瑞以行動支持抗「疫」
    面對抗擊新冠疫情,這場沒有硝煙的「戰疫」,多特瑞在第一時間積極向湖北、上海的抗疫第一線捐款捐物,調動各方資源採購急需醫療物資。同時還有數十名員工在做好自我防控的同時爭當志願者,盡己所能,不怕勞苦,為這場無聲戰役做出貢獻。主動請纓 志願戰疫近日一則來自浦東新區團區委的志願者招募啟事在多特瑞員工中刷屏。
  • 支援湖北抗疫醫療隊回歸
      一剪梅 ● 江門市援卾抗疫醫療隊歸家 醫護人員不顧危,軍民聯控,戰「疫」將贏。曙光已現好回歸,帶著疲勞,留下心碑。創作自述:喜聞全國各地支援湖北抗擊疫情的醫療隊紛紛返回原地。已連續幾天全國各地以及湖北、武漢的新增病例清零,抗疫已見曙光,勝利在望!
  • 以「藝」抗「疫」 近萬名國美師生共繪人間大愛
    (作品:《向逆行者致敬》作者:毛德寶)5月16日,在全校師生返校第二周,中國美術學院即在線上線下同步推出「眾志讚歌——致敬抗疫英雄暨中國美術學院線上教學展覽」,並邀請醫護工作者現場觀摩。展覽舉全校教學之力,組織近萬名師生,以200餘件主題創作、130餘組小型作品和30餘門線上專業課程展示,檢閱匯報大疫期間的教學、創作成果,以此讚頌無數醫護工作者「樸素的執守」,同時銜接、梳理、沉澱、夯實、反思線上教學,重塑藝術專業教學模式。中國美術學院院長許江也在現場表示,二月,在疫情最為揪心的時刻,學校發出了開學延期的通知,並開啟了線上教學的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