梵淨山論壇開幕!重點論「生態文明與佛教文化」

2020-12-19 佛教在線

中國梵淨山生態文明與佛教文化論壇

佛教在線銅仁訊 經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遺產委員會審議通過,被列入《世界遺產名錄》後的第6天,位於我國貴州省銅仁市的第53處世界遺產——梵淨山迎來了成功申遺後的第一場盛會——"2018中國梵淨山生態文明與佛教文化論壇"。7月8日上午,"2018中國梵淨山生態文明與佛教文化論壇"開幕式在銅仁市隆重舉行。

「2018中國梵淨山生態文明與佛教文化論壇」由《中國宗教》雜誌社主辦,中國佛教協會、中國公共外交協會指導,銅仁市人民政府、貴州省民族宗教事務委員會承辦,論壇活動以「心靈環保·世界和諧」為主題,以「尊崇自然,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為年度主題,於7月8日至9日舉行。

論壇現場

貴州省政協副主席陳堅,原國家宗教局副局長餘波,原國家宗教局辦公室主任陳紅星,原國家民委副主任吳仕民,貴州省民宗委主任石松江,蘇州市政府副市長聶飆,蘇州市委統戰部副部長、市民宗局局長曹雪娟,銅仁市委書記陳昌旭,銅仁市委副書記、市長陳少榮,《中國宗教》雜誌社社長劉金光,《光明日報》社副總編沈衛星;中國佛教協會副會長釋演覺法師,中國佛教協會副會長釋妙江法師,中國佛教協會秘書長劉威,貴州省佛教協會會長釋心照法師,江西省佛教協會副會長釋行空法師,江蘇省佛教協會常務副會長釋秋爽法師,江蘇省佛教協會副會長釋宏度法師,江蘇省佛教協會副會長宋浩,山東省佛教協會副會長釋本悟法師,廣西佛教協會副會長釋湛空法師,全國人大常委、中國宗教學會會長卓新平,中國科學院院士、香港中文大學防疫研究中心教授孔祥復,中國公共外交協會副會長張九桓,中國生態文明研究與促進會執行副會長李慶瑞,中國環境科學學會科技與產業發展工作委員會副主任高燕,中國社會科學院世界宗教研究所研究員紀華傳,中國人民大學哲學院教授溫金玉,長江學者、南京大學哲學系教授洪修平,南京大學哲學系教授孫亦平,西華師範大學歷史文化學院副院長王雪梅,上海社會科學院佛教研究中心秘書長劉元春,大連民族大學副校長張英福,馬來西亞駐南寧總領事館總領事BONG YIK JUI,柬埔寨駐昆明總領事館總領事IEM PUTHVIRO,寮國建國陣線宗教事務司副司長SENGSAVANG SISAMAI等來自海內外的政、教、學、商等各界嘉賓共計200餘人出席會議。

論壇現場

開幕式上,陳堅宣讀了國務院原國務委員戴秉國及貴州省委書記、省人大常委會主任孫志剛,省委副書記、省長諶貽琴致辭,巴林王國駐華大使安瓦爾·艾勒阿卜杜拉博士也為論壇開幕發來賀信。在聶飈、陳昌旭分别致辭後,餘波、張九桓、釋演覺法師分別講話。

餘波在講話中指出,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高度重視生態文明建設,把「生態文明建設」提升到「五位一體」總體布局的高度,提出了「美麗中國」的概念,作出了「大力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的戰略決策。黨的十九大不僅對生態文明建設提出了一系列新思想、新目標、新要求和新部署,為建設美麗中國提供了根本遵循和行動指南,更是首次把「美麗中國」作為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重要目標。今年5月,在全國生態環境保護大會上,習近平總書記對全面加強生態環境保護,堅決打好汙染防治攻堅戰,進行了系統深刻的闡述,確立了「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對於我們深刻認識生態文明建設的重大意義,堅持和貫徹新發展理念,正確處理好經濟發展同生態環境保護的關係,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導意義。

餘波講話

餘波強調,建設美麗中國,關乎人民福祉和民族未來,必須動員包括宗教界在內的全體國民一起投身生態文明建設。佛教界參加生態文明建設,有信仰基礎,有歷史傳統,完全可以發揮獨特作用。舉辦梵淨山論壇,就是要探討佛教文化中豐富的生態智慧,為新時代生態文明建設提供智慧資源。為此,他提出了四點意見:

第一,積極挖掘、弘揚佛教的生態倫理思想。要貫徹中央關於傳承發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精神,更加重視整理和挖掘佛教教義、教規等文化典籍中豐富的生態理念,通過研討會、典籍整理、講經交流等多種形式,進行符合新時代要求的闡釋,形成與社會主義生態文明建設相適應的佛教生態觀。

第二,切實提高佛教界人士和信教群眾的生態文明素養。要加大宣傳和培訓力度,通過傳統媒體和新媒體等多種渠道,廣泛宣傳佛教的生態理念,使佛教界人士和廣大信教群眾進一步增強自覺性和主動性,將生態理念內化於心、外化於形,樹立尊重自然、順應自然、保護自然的生態文明理念,在日常生活和修行實踐中身體力行,更加自覺地珍愛自然,更加積極地保護生態,與全國各族人民一道,共同走向社會主義生態文明新時代。

第三,著力引導佛教界投身生態文明建設。要引導佛教界把生態文明建設與從事公益活動相結合,根據自身傳統和特點,在保護動物、理性消費、健康飲食等方面,積極行動起來,打造生態文明建設的公益品牌。要支持佛教界積極建設環境優美、生態環保的佛教活動場所,積極踐行「文明進香」,倡導低碳生活,推動「科學放生」,把佛教活動場所建設成為生態文明建設的標杆和樣板。

第四,積極開展生態文明建設方面的國際交流。佛教界要把生態文明建設列入對外交流的重要內容,介紹我國生態文明建設的基本國策和具有中國特色的生態文明發展道路,介紹中國生態文明建設理念和取得的成就,介紹中國佛教在生態文明建設中發揮的積極作用,同時學習借鑑國外宗教界在生態保護方面的有益經驗,為建設美麗中國和美麗地球家園作出應有貢獻。

釋演覺法師在講話中指出,在物質文明和科學技術高度發達的今天,人類也面臨著環境汙染,生態危機的困境,面臨實現人與自然和諧相處, 推動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的挑戰。佛教「依正不二」「身土不二」的思想,對解決人類面臨的環境危機和發展困境具有積極的借鑑意義。相信此次論壇的舉辦,對挖掘佛教的環保思想和生態理念,豐富梵淨山佛教文化底蘊,促進生態文明和佛教文化融合發展,一定會產生積極而深遠的影響。

隨後,吳仕民、孔祥復、葉偉羅、卓新平、李慶瑞和釋妙江法師分別發表主旨演講。

開幕式結束後,參加論壇的有關專家學者和佛教界人士,將圍繞「傳統文化與生態文明建設」「中國化視域下的梵淨山佛教」「名山建設與全域旅遊」三個分論壇主題展開研討。《中國宗教》雜誌社社長劉金光擔任論壇主席,江西省廬山鐵佛寺住持釋演總、中國人民大學教授溫金玉、江蘇佛教協會副會長宋浩將分別主持三場分論壇。

「梵淨山生態文明與佛教文化論壇」開始於2013年,至今已舉辦多屆。較往年相比,除2018中國梵淨山生態文明與佛教文化論壇開幕式及論壇活動之外,結合梵淨山佛教文化發展的歷程,今年還增加了三個方面的活動內容:一是「佛教勝地行·彌勒文化及銅仁歷史文化」主題圖片展,二是參觀梵淨山申遺展示中心,三是梵淨山承恩寺祈福活動。

合影

近年來,銅仁市通過連續舉辦中國梵淨山佛教文化研討會和梵淨山文化旅遊節等活動,使梵淨山的佛教文化和生態文化得到有效挖掘、整理和保護,梵淨山的知名度、影響力不斷提升。國內外知名專家學者、大德高僧,從不同角度、不同側面就生態文明與佛教文化建設進行深入的研討和交流,對梵淨山佛教的歷史與文化開展了深度的考證和論述,引起了社會的廣泛關注。

相關焦點

  • 第二屆生態文明健康與藝術論壇在福州貴安舉辦
    論壇開幕現場海峽網11月21日訊(海峽網記者 李牧晨)21日,來自中國科學院、中國社會科學院的專家學者以及社會各界的眾多有志之士相聚風景如畫的福州貴安,共同慶祝第二屆生態文明健康與藝術論壇暨「一帶一路」唐韻展和中西藝術展開幕。
  • 海絲佛教新篇章!第三屆海絲佛教福建論壇在福州開幕
    2019年9月21日,「初心不忘·宗風遠紹」第三屆海絲佛教福建論壇——紀念雪峰開山義存真覺大師圓寂1111周年系列活動於福州開幕。(圖片來源:鳳凰網佛教 攝影:謝遠琨)歡喜合影(圖片來源:鳳凰網佛教 攝影:陳樂)2019年9月21日,「初心不忘·宗風遠紹」第三屆海絲佛教福建論壇——紀念雪峰開山義存真覺大師圓寂1111周年系列活動於福州開幕。
  • 首屆法顯文化國際論壇開幕 純一法師闡述中斯佛教新篇章
    「法顯文化與新世紀海上絲綢之路國際論壇(斯裡蘭卡-2019)」在斯裡蘭卡國會大廈隆重開幕與會嘉賓認真聆聽記錄編者按:2019年8月28日上午,斯裡蘭卡國會大廈莊嚴非凡,首屆法顯文化和新世紀絲綢之路國際論壇在這裡隆重開幕,讓人猶如置身於中斯友好的熱情海洋。
  • 諶貽琴:堅守發展和生態兩條底線像愛護眼睛一樣愛護梵淨山
    諶貽琴在銅仁市調研梵淨山保護管理及春節後企業復工復產情況時強調 堅守發展和生態兩條底線像愛護眼睛一樣愛護梵淨山2月24日至25日,省委副書記、省長諶貽琴赴銅仁市調研梵淨山保護管理及春節後企業復工復產情況。
  • 生態文明貴陽論壇十年呈現:初心不變邁向新時代
    十年後,已經成為中國生態文明領域唯一的國家級、國際性高端峰會的生態文明貴陽國際論壇,全球最新的生態文明發展成就將在這裡呈現。7月6日至8日,生態文明貴陽國際論壇2018年年會將在貴陽正式舉行,繼聚焦「綠色經濟」「低碳發展」等生態前沿問題後,2018年年會將以「走向生態文明新時代」為主題,關注「生態優先」戰略,展現中國推動綠色發展、建設生態文明的務實行動。
  • 第三屆世界佛教論壇開幕式及主旨演講
    世界佛教論壇是中國奉獻給全球佛弟子的盛會。首屆世界佛教論壇於2006年4月在杭州和舟山舉行,第二屆於2009年在無錫和臺北舉行。今天,由中國佛教協會、香港佛教聯合會和中華宗教文化交流協會聯袂主辦的第三屆世界佛教論壇,將在香港體育館隆重開幕。東方之珠、東西融匯、多元並存;香江紅館、佛光普照,萬眾雲集。今天的開幕式,由我和楊大偉先生共同主持。
  • 梵淨山,「黔金絲猴」的故鄉
    梵淨山我相信有一部分人應該聽說過「貴州第一山」同時也是國家5A級風景名勝區、國家級自然保護區,還被列入世界自然遺產名錄。梵淨山地處貴州銅仁市印江、江口、松桃三縣交界處,以蘑菇石而聞名。梵淨山擁有原生森林生態系統以及黔金絲猴、珙桐為代表的珍稀動物。同樣也是國家生態保護區。銅仁蘑菇石,其名字如同形象一般,上大下小,酷似蘑菇。
  • 第五屆尼山世界文明論壇議程_中國社會科學院近代史研究所
    中國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張春賢講話並宣布開幕 二、主題演講一:文明的融合與人類命運 時 間:10:30-11:30 葉小文(全國政協文化文史和學習委員會副主任、尼山論壇理事會副主席):文明、文化與世界 2.小約翰·柯布(John B.Cobb, Jr.
  • 高論| 讓梵淨山大學承載新時代夢想
    高論 | 讓梵淨山大學承載新時代夢想 2020-05-24 03:37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北京大學第四屆「社會主義生態文明與社會生態轉型博士生論壇」舉行
    」共同主辦的第四屆「社會主義生態文明與社會生態轉型博士生論壇」(線上會議)舉行。張雲飛從生產關係、生產目的、所有制、分配方式、人在生產中的地位和作用五個層面,分析了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經濟思想的生態維度和生態正義訴求,並從「兩山論」的理論基礎、多重含義和實踐路徑三個層面闡述了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的經濟維度和經濟訴求。
  • 王俊凱出席生態文明貴陽國際論壇年會:呼籲年輕人一起保護環境
    7月7日上午10點,生態文明貴陽國際論壇2018年年會,在貴陽國際生態會議中心三樓綜合會議廳舉行了開幕儀式。生態文明貴陽國際論壇是中國創辦最早,經國家批准的唯一以生態文明為主題的國家級國際性高端平臺。論壇致力於匯聚官產學媒民及其他各界決策者開展交流與合作,傳播生態文明理念。在開幕式之前,論壇還舉辦了《中外文化體育名人與生態文明建設講演會》,葉小文、何建明、顧久、西爾維婭·厄爾、李雪健、陶虹、王俊凱、吳敏霞、許海峰、鄒市明等嘉賓將齊聚論壇講述關於他們的環保故事及生態文明感言,向公眾發出「保護生態環境 共建美好家園」的倡議。
  • 梵淨山入選《國家地理》全球最值得到訪旅遊地
    美景如畫的貴州梵淨山  美國《國家地理》雜誌從「攀登雲海」這個角度對梵淨山進行了推介,配發的圖片是紅雲金頂,並介紹「紅雲金頂是梵淨山三峰之一,頂上有兩座佛教寺廟這是一個佛教聖地(曾經有48座寺廟),登山者可以欣賞各種奇特造型的山石和雲海之上武陵山脈壯觀景象。紅雲金頂高達7664英尺,徒步需要攀登陡峭的臺階上去,兩座寺廟頂上的山峰由一座橋連接起來。你也可以不步行攀登而乘坐登頂纜車,但是徒步旅行可以近距離觀察梵淨山豐富的生態多樣性,包括一些珍稀的地方物種,比如黔金絲猴。」
  • 【生態文明·現場】貴州生態建設成果圖片展亮相生態文明貴陽論壇
    貴州生態文明建設成果圖片展亮相生態文明貴陽國際論壇(多彩貴州網 楊昌鼎/攝)  多彩貴州網訊(本網記者 文/陳李育 圖/楊昌鼎)7月6日上午, 「多彩貴州公園省」貴州生態文明建設成果圖片展在貴陽國際生態會議中正式開展。
  • 貴州高院2020年記者行暨升級貴州生態環境司法保護專項行動體驗式採訪第二站:梵淨山
    貴州法院依託貴州自然地理與產業布局情況,在多元化、立體式、全方位保護生態環境基礎上,將全省的綠水青山、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傳統村落保護等全部納入司法管轄之下,把全省重點流域、重點區域、重點產業生態系統納入人民法庭司法保護範疇,實現生態環境全要素一體化保護。
  • 旅遊勝地——梵淨山,佛光照淨土,禪霧繞幽谷
    【梵淨山的建築特點】梵淨山作為一個知名的風景名勝,最吸引人的還是它本身的藝術魅力,梵淨山作為由古至今的名山大川具有濃厚的歷史文化特色。梵淨山附近的民居建築設計大都按照佛家特有的建築風格,具有中國傳承有序的佛教建築風格。
  • 素食文化:論壇臺北閉幕 展現臺灣素食文化_佛教_鳳凰網
    「第二屆世界佛教論壇」閉幕式在臺北舉行,臺灣各佛教教團與逾五百間寺廟共襄盛舉,展現教內高度的團結與重視。世界佛教論壇臺灣地區執行長覺培法師表示,這是佛教界一大盛事,各方面準備已經進入倒數階段。為了迎接來自世界各地的高僧大德,主辦方在飲食方面研究出一套具臺灣特色的菜譜,藉此展現臺灣素食文化「軟實力」。
  • 2018貴陽論壇:《論道生態文明》精彩搶先看
    2018年7月6日,生態文明貴陽國際論壇2018年會「論道生態文明」電視高峰會,中外專家學者以及生態治理典範城市代表共聚貴陽,回顧生態論壇十年成就,分享生態城市治理案例和經驗,發布國內首個資源環境綜合管理大數據平臺。
  • 國際玄奘論壇在西安隆重開幕
    其中由西北大學主辦的「國際玄奘論壇」被中國外交部列為中方35項活動之一。經過一年的籌備,在西北大學118周年校慶之際,由西北大學主辦,西北大學玄奘研究院、國際漢唐學院及學校社科處、國際合作部、歷史學院聯合承辦,西安灃東文創產業園開發有限公司協辦的「國際玄奘論壇」於2020年10月18日上午在西安灃東新城新軸線國際會議中心盛大開幕。來自政界、中印學術界、宗教界的100多位代表共同參加了此次論壇。
  • 生態文明,一個全球性的話題
    記者 王力 徐墉    昨天上午,太湖文化論壇第二屆年會在杭州開幕。500多名各國政府官員、知名學者匯聚在西子湖畔,圍繞著「加強國際合作 建設生態文明」的主題展開對話與探討。  一場全體大會、四場平行論壇,昨天的會場討論十分熱烈。不同的膚色,不同的語言,不同的觀點,但毫無疑問的是,生態文明,這是一個全世界的話題。
  • 《中華文化論壇》2021年度重點選題
    徵稿啟事:中華文化論壇《中華文化論壇》2021年度重點選題經研究,我刊2021年擬重點推出以下選題,現面向學界徵集優秀稿件,歡迎學界同仁賜稿。1.   中華文化基本問題研究2.    文化強國建設研究3.    中外文化交流4.    黨的文化建設5.    地域文化及其比較研究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