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幾天紅屁股,這兩天又長痱子。姐,我覺得自己這個媽媽做得真的很不夠好!」
小葉抱著6個月大的小寶寶,有些懊惱地和我說到。
沒有人是完美的,媽媽們真的也不用給自己那麼大的壓力。
而且,像小葉的寶寶遇到的皮膚問題,其實很多寶寶都會出現,畢竟他們的皮膚都還很脆弱。但只要護理得當,很多問題都可以解決。
我們總結下寶寶們的常見皮膚問題,希望可以給各位新手爸媽們一點幫助:
一、紅屁股
絕大多數的寶寶紅屁股屬於護理問題。輕度的紅屁屁是只要護理得當,很快就可以痊癒。
1、保持乾燥
寶寶的尿布最好2-3小時就要換一次。換得勤,就可減少小屁屁上的溼氣,尿布疹的發生率也就低了;紙尿褲要系寬鬆些,使尿布區能夠透氣,同時要選擇吸汗或透氣性佳的棉質紙尿褲;清洗屁屁後,用紗布輕輕拍幹,或者空氣中晾一會兒,直到皮膚乾爽。2、隔離護理
寶寶小屁屁幹了後,擦上保溼乳、護臀膏等,既能緩解皮膚的過分潮溼,也能避免皮膚受尿液、便便的刺激。
市面上的護臀膏有很多,一般來說氧化鋅、凡士林、羊毛脂等成分都是比較安全的。
護臀霜就得有一定厚度才行,塗薄薄一層的話,沒效果不說,還浪費了護臀霜。
3、合理用藥
如果寶寶屁股表面的紅斑擴展到皮膚的凹面,如腹股溝、臀縫處,紅斑的邊界變得清楚,摸上去有實質感,有時候還有皮屑,說明寶寶可能已經感染了。這時候建議媽媽們及時帶寶寶上醫院,在皮膚科醫生的指導下用藥會更安全。
二、溼疹
由於溼疹是一種過敏性疾病,如果能找出過敏源,讓寶寶遠離過敏源便是最好的護理方法!比如是過敏食物(如牛奶、雞蛋、大豆、花生、魚等)、或是過敏的衣服,或是環境過敏物(如粉塵、花粉、寵物等),那麼孩子的溼疹能夠迅速好轉。
護理上,患了溼疹,皮膚特別怕幹,要經常保持滋潤才行。
有規律地大量地給寶寶應用保溼霜,經常使用不僅做到了保溼,還能減輕溼疹帶來的瘙癢。(洗澡水要溫和,不能過度清潔,同時不要用刺激性沐浴露)
三、新生兒痤瘡
新生兒痤瘡多發生在剛出生後不久或2歲以內的孩子,發生的部位和青年人相似,也在面部的前額、下巴、兩頰等處,皮膚損害也是紅色丘疹、白頭和黑頭粉刺、小結節和膿胞等多種形態,一般在出生後1~2個月內,嬰兒體內雄性激素的含量下降後消退痊癒,一般不需要用藥物治療,但要注意寶寶皮膚衛生,防止擠捏,嚴重時可以在醫生的指導下用藥塗抹局部。
四、乳痂
許多寶寶的頭皮上會出現一片片乾燥的皮屑,並慢慢形成一層厚厚的、油油的、黃棕色或黑褐色的鱗片狀物質,這就是乳痂。
它除了讓寶寶看上去不是很美觀外,還有讓寶寶有些瘙癢,但並沒有其他的不良影響,通常幾個月後就會自動脫落。
千萬不要用力去摳它,因為寶寶的頭皮很嬌嫩,而且乳痂覆蓋囟門位置,操作不當,可能會造成頭皮破損,引發感染。
要清除乳痂,可以用加熱冷卻後的植物油或茶油塗抹,一兩個小時後等痂皮軟化有自動脫落的跡象時,再輕輕用棉棒擦拭脫落的乳痂。另外,要提醒爸爸媽媽,寶寶有乳痂的時候,更要堅持清洗頭皮,保持清潔哦。
五、痱子
痱子的治療以清涼、收斂、止癢為原則:
1、寶寶儘量待在涼爽的環境中,保持皮膚乾爽,痱子就會慢慢自動消失。(剪短寶寶的指甲以避免寶寶搔抓從而引起感染)
2、症狀較輕時可選擇外用爐甘石洗劑。爐甘石洗劑收斂止癢,對寶寶的皮膚很友好,完全不會刺激。(適用於 2 歲以上寶寶)
3、如果孩子生痱子嚴重、癢痛嚴重且有滲出液,就需要及時帶孩子去醫院皮膚科就疹。
強調下,不建議使用花露水,它裡面含有大量的刺激性成分,比如酒精、樟腦等,不僅不能預防和緩解痱子,反而可能刺激皮膚。
痱子粉和爽身粉在皮膚大量流汗後很容易在皮膚表面結塊,堵塞毛孔與汗腺,也不建議使用。
六、粟粒疹
很多新生兒的額頭、下頜、面頰和鼻子上會冒出一些小白點,這是皮下堆積的一些皮脂腺分泌物,不疼也不會感染。大約40%的新生兒都會長粟粒疹,一般兩三周後就會自行消失。
嬰兒粟粒疹無需特別治療和護理,無需塗抹任何藥膏。寶寶長了粟粒疹後,爸爸媽媽千萬別用手去擠壓或拿針頭挑破,這樣反而容易發生感染造成更嚴重的皮膚問題。
關於孩子常見的皮膚問題就總結到這裡啦,如果爸爸媽媽們還有其他關於寶寶的皮膚問題需要了解的,可留言哦。
免責聲明:本人的科普,科普內容為個人觀點,僅供參考,與本人就職單位無任何關係。 如果我的科普內容有誤,請留言告訴我,我非常願意核實並更正。部分圖片來源網絡,如果涉及到您的版權,請聯繫我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