帶狀皰疹,俗稱「纏腰龍」或「蛇串瘡」,這是50歲及以上人群常見的一種感染性疾病,該疾病除皮膚損害外,常伴有神經病理性疼痛。
帶狀皰疹疫苗今年在我國上市以來,受到廣泛關注。近日,記者從市疾控中心了解到,我市的椒江、溫嶺、玉環、臨海等縣(市、區)陸續採購了帶狀皰疹疫苗,並開展預約接種。
50歲以上為帶狀皰疹易發人群
說起帶狀皰疹,溫嶺的施女士仍心有餘悸,「疼,像針扎,生孩子都沒這麼疼過。」
施女士今年50歲出頭,上半年她患了帶狀皰疹,折騰了1個多月才好。她認為自己得這病與帶孫子辛苦、免疫力下降有關。「讓人難受的是,即使皰疹消失,疼痛仍會延續,很長一段時間,都失眠了。」
一份統計顯示,超過40%的帶狀皰疹患者,伴有中重度睡眠障礙及生活中重度幹擾;45%的患者,情感受到中重度幹擾,表現為焦慮、抑鬱、注意力不集中等。
據了解,這個病的發病率並不低,30%的人一生中會出現帶狀皰疹,50歲以上的中老年人是高發人群。
什麼是帶狀皰疹?病因又是什麼?
帶狀皰疹的「帶狀」,指的就是它在身體上的分布,身體單側,沿著神經支配區域,呈帶狀分布;而「皰疹」則指的是其皮疹類型,主要為水皰、丘皰疹,分布區域常常基底有明顯紅斑。
病因是水痘-帶狀皰疹病毒可經飛沫和(或)接觸傳播,原發感染主要引起水痘,而殘餘的水痘-帶狀皰疹病毒可轉移到脊髓後根神經節或顱神經節內並潛伏。隨著年齡增加,機體免疫力降低,潛伏的病毒會被再次激活並大量複製,從而轉移到皮膚,引起帶狀皰疹。
研究表明,幾乎所有50歲及以上成人都曾感染過水痘-帶狀皰疹病毒。在我國,每年有近300萬成年人受帶狀皰疹影響,其中50歲及以上人群每年新髮帶狀皰疹病例約156萬。
得了帶狀皰疹會怎麼樣?
帶狀皰疹典型臨床表現為發疹前有輕度乏力、低熱、食欲不振等全身症狀,也可無前驅症狀即發疹。好發部位為肋間神經(53%)、頸神經(20%)、三叉神經(15%)及腰骶部神經(11%)。
目前沒有治療帶狀皰疹的特效藥,建議出現帶狀皰疹症狀後儘早開展抗病毒治療。病程一般為2-3周,老年人為3-4周。
雖然帶狀皰疹造成的皮疹一般2周就能自愈了,如果病毒大量複製,誘導神經損傷,進而引發後遺神經痛往往會持續很久。
帶狀皰疹後神經痛是帶狀皰疹疾病最常見的併發症,臨床表現為患處皮疹癒合後持續至少1個月或3個月、6個月的疼痛,甚至幾年。帶狀皰疹後神經痛發病率佔帶狀皰疹患者的5%-30%。
如何預防帶狀皰疹?
帶狀皰疹不止是中老年人高發,只要感染過水痘-帶狀皰疹病毒的人,從兒童到老年人都會長帶狀皰疹。
不過,年輕人的身體比較好,帶狀皰疹發病率不高,20歲以下健康人群的年發病率約為1/1000,且發病後皮損症狀往往比較輕,很快自愈,出現後遺神經痛的比例較低。但這種病毒非常狡猾,他們會侵入神經並長期潛藏,一旦人年紀大了,就會出現。
中國疾病控制中心傳染病處研究員馮錄召建議,對於50歲及以上人群應該接種帶狀皰疹疫苗加以預防。
今年,國內批准並上市了唯一一款帶狀皰疹疫苗,即重組帶狀皰疹疫苗(欣安立適)。該疫苗適用於50歲以上人群,需要接種2劑次,兩劑間隔2-6個月。
椒江區疾控中心副主任徐放告訴記者,帶狀皰疹疫苗為1598元一針,服務費另加。「椒江從9月底開始預約,10月中旬開展接種。接種地點設在界牌醫院。」
目前溫嶺已開展預約,有需要的市民可到當地16個鎮(街道)衛生院(社區衛生服務中心)預防接種門診諮詢預約。
市疾控中心提醒市民,當下是流感高發季節,有意願的市民可以在接種流感、肺炎疫苗後,間隔2周接種重組帶狀皰疹疫苗。
【來源:台州日報】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