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西蔗區:糖廠「酒精廢液」成蔗農爭搶「香餑餑」

2020-12-23 網易新聞

新華網廣西頻道3月8日電(記者覃星星)記者3月7日在廣西蔗區採訪時發現,昔日糖廠的「酒精廢液」,如今成了蔗農爭搶的「香餑餑」。
    記者在廣西上思縣昌菱糖廠看到,蔗農來此購買「肥液」的罐車排起了長龍。現場一位工作人員稱,最多時能有200多輛罐車。
    「酒精廢液」是製糖企業生產過程中產生的一種廢水,曾被視為是汙染環境的有害物質。廣西過去一直採用傳統的氧化塘自然氧化法處理「酒精廢液」,不僅佔用土地,而且一旦外溢,會汙染水源和大氣環境。昌菱糖廠在沒有採用新技術以前,每年花在治理「酒精廢液」方面的費用就達100萬元以上。

    據廣西農業科學院院長李楊瑞介紹,他們的科研團隊早在1998年就開始學習巴西先進經驗,研究使「酒精廢液」變廢為寶。新技術將糖廠「酒精廢液」稀釋後,用改造後的廢棄油罐車運到蔗田,定量施放,畝噴淋量6至8噸,再用地膜覆蓋即可,不需要再增施任何化學肥料。實驗證明,「酒精廢液」是零汙染的「綠色肥料」,不僅能悶死害蟲,而且發酵過程中沒有臭味散發,可滿足甘蔗的營養需要,乾旱時還能保水保肥。

    在昌菱農場二隊的坡地上,村民凌克興告訴記者,使用酒精發酵液這種「肥液」,不僅省時省力,而且一年下來每畝地可節省近300元的肥料費,甘蔗每畝能增產1至2噸。

    李楊瑞說,廣西是我國最大的蔗糖生產基地,糖料蔗產量連續19年位居全國第一。廣西蔗區十年九旱,這種新技術還解決了缺水難題,使播種時間由5月份提前到3月份,延長了新植蔗的生長周期,有利於增加產量。(完) 

本文來源:新華網 責任編輯:王曉易_NE0011

相關焦點

  • 深入蔗區開展計量檢定 保障蔗農糖廠合法利益
    廣西鳳糖鹿寨製糖有限責任有限公司將於12月18日迎來榨季,為保證收購農產品甘蔗用電子汽車衡量值準確、可靠,保障蔗農和糖廠雙方的合法權益,鹿寨縣市場監管局提前制定檢定計劃,派出檢定人員在糖廠開榨前深入田間地頭開展電子汽車衡計量檢定服務。
  • 科學網—廣西省防城港市昌菱糖廠:甘蔗酒精廢水華麗轉身
    ■本報記者 賀根生 糖廠生產酒精的廢水,由於有機汙染物濃度極高,向來是糖廠的「包袱」和「禍水」。但《中國科學報》記者日前在廣西省防城港市昌菱糖廠看到,這些廢水居然成了搶手貨。 他告訴記者,他家從2008年開始使用糖廠生產酒精的廢水噴淋甘蔗。嘗到甜頭後,2010年自己買了一臺二手油罐車。「每年從糖廠拉200車酒精廢水,一半給自家100畝蔗地用,一半為親戚、鄰居服務。」 隨後,記者來到昌菱農場二隊的一塊新植蔗地。 地頭路邊停著兩輛罐車,幾位農工手握噴管,在給壟溝裡的蔗種噴淋拉來的廢水。
  • 廣西四大蔗區實地調研:甘蔗種植面積小幅增加
    為更好地預測和評估2020年廣西甘蔗生產情況,5月筆者對廣西蔗區進行了為期一周半的調研。本次調研區域主要是廣西的崇左、南寧、來賓和柳州四大蔗區,這四大蔗區的產糖量佔廣西總產量的七成多,佔全國產糖量的四成,代表性較強。
  • 糖價蔗價漲 為啥糖廠蔗農均不得利
    近日,廣西南寧、崇左、來賓、柳州等地均出現了小到中雨天氣,各地氣溫也比較低。時近春節,在出現這種天氣的情況下,各地蔗農理應呆 在家裡做些家務活,或者忙著備點年貨。
  • 廣西柳州市鹿寨縣市場監管局​深入蔗區開展計量檢定 保障蔗農...
    中國質量新聞網訊 廣西鳳糖鹿寨製糖有限責任有限公司將於12月18日迎來榨季,為保證收購農產品甘蔗用電子汽車衡量值準確、可靠,保障蔗農和糖廠雙方的合法權益,鹿寨縣市場監管局提前制定檢定計劃,派出檢定人員在糖廠開榨前深入田間地頭開展電子汽車衡計量檢定服務。
  • 廣東全國第一甜縣糖廠停產 外地商高價搶蔗(圖)
    開了個「協調會」,糖廠「斷糧」  糖價上漲蔗價上漲,但「全國第一甜縣」今個甘蔗榨季卻遭遇停產  本報湛江訊 羊城晚報記者袁增偉攝影報導:時下,在湛江正值甘蔗榨季,本應是生產高峰期,然而,在被稱為「全國第一甜縣」的遂溪縣,全縣八家糖廠卻有七家近日先後因
  • 糖價瘋漲後短時間內狂跌 蔗農糖廠都說沒賺到錢
    ……早報記者從上海奔赴廣西,分別與蔗農、糖廠老總、政府糖業管理人員、期貨分析師等深入交談,讓他們跨越時空「虛擬對話」,得以釐清這些謎局,希望能借白糖的漲價樣本,一窺農產品的成本鏈條,尋找穩定價格的辦法。  令人擔憂的是,廣西一些成熟的甘蔗無人砍收。防城港蔗農陳進清一語道破原因:「大家都拖著不砍,早砍少賺,很多人還想把甘蔗偷運出去賣個高價。」
  • 注意:中小酒企「轉業」生產酒精製品 是不是廣西、雲南甘蔗糖廠的...
    業內人士都知道,廣西、雲南的甘蔗製糖企業,主要的副產品就是糖蜜酒精,在目前市場上白糖價格並不是很高的情況下,製糖企業多產酒精,是不是困難時期的一條出路,目前已有廣西的糖廠想方設法擴大酒精產量,多產酒精,助力疫情防控,提升銷路,十天銷售酒精300噸,詳見:http://www.yntw.com/2020/02/7600.html北京商報報導 自新冠肺炎暴發以來,
  • 糖蔗種植大幅減少 廣西糖廠面臨無米之炊
    隨著國際國內糖市出現新變化,在我國最大的蔗糖生產基地廣西,不少連續幾年虧損的糖企在新榨季開始重拾希望。新榨季廣西或將面臨跨區搶蔗的巨大壓力,廣西糖業管理部門近日就蔗區管理秩序發出風險警示。我國糖料甘蔗產區主要分布在廣西、海南、雲南、廣東等地,多年來廣西的糖料蔗種植面積、食糖產量均佔全國六成以上,一直穩坐我國食糖生產頭把交椅。
  • 見證廣西第一家機製糖廠興衰的羅泊灣
    晚清民國時期,廣西製糖業發展較快,但製糖技術仍多停留在手工生產狀態。產品以黃糖為主,兼產少量白糖。木榨和石榨為主要製糖工具,動力以水力和蓄力為主。貴港是當時廣西製糖水平最高的地區之一,其蔗區多沿鬱江幹流分布(從上遊石卡到下遊蘇灣)。據民國《貴縣誌》記載:「臘蔗(俗稱玉蔗)以石卡、覃塘為最著,糖蔗(俗名竹蔗)主產地為蘇灣附近。冬季糖廠林立,每年糖之產量平均估計約逾五百萬斤。」
  • 颱風「山竹」影響大 部分蔗區受損嚴重
    颱風過境的蔗區出現不同程度的糖料蔗倒伏及積水澇害。一、部分蔗區損失嚴重颱風「山竹」過境帶來的狂風暴雨,造成我區南寧、貴港、來賓市等蔗區內糖料蔗發生嚴重倒伏災情。據不完全統計,全區因災倒伏面積210萬畝,佔全區糖料蔗種植面積1160萬畝的18%,嚴重倒伏(指植株與地面形成的夾角≤30℃)98.3萬畝,具體受災情況如下:來賓市43.4萬畝,其中興賓區30.2萬畝、武宣縣8.4萬畝、象州縣2.7萬畝、忻城縣2.1萬畝;貴港市25.5萬畝,約佔全市糖料蔗種植面積60%,其中0度全倒伏15.22萬畝(貴糖集團蔗區9.4萬畝、甘化股份蔗區4.9萬畝);南寧市
  • 金融助脫貧 生活「蔗」樣甜
    日前,建行雲南省臨滄分行的項進娟接到耿馬自治縣遠近聞名的第一種蔗大戶羅紅軍打來的電話。「在建行的支持下,今年的榨季,南華耿馬糖廠、南華耿馬華僑糖廠蔗區14810戶各族群眾戶均收入達到34960元左右。」臨滄某糖業集團財務科科長為蔗農算了一筆帳。蔗農增收了,建行也樂了,一年來的配套金融服務收到了實實在在的成效。
  • 廣東陽江市合水糖廠不開榨愁煞蔗農6萬噸甘蔗急尋銷路
    而與此同時,在蔗區,蔗農們的臉上,個個都寫滿了焦慮和不安,有人甚至含淚發出了「一年苦到頭啊,難道要血本無歸嗎?」的感嘆。問題究竟出在哪兒?誰來釋解陽江市多年從事「甜蜜事業」的上千戶蔗農的苦悶?   望著成片待砍的成熟甘蔗,蔗農們的臉上充滿了焦慮和不安。位於陽春合水的糖廠,是陽江市唯一還開榨的糖廠,今年卻遲遲不開榨。   「一年苦到頭啊,難道要血本無歸嗎?」蔗農林孫海一邊啃著從地裡砍來的甘蔗,一邊自言自語地說,眼眶裡噙滿淚水。他去年種了600多畝甘蔗,至今一根都還沒砍。
  • 象州博華蔗區:甘蔗裝載機 省錢效率高
    象州博華蔗區:甘蔗裝載機 省錢效率高   「甘蔗裝載機裝得又快又省錢,且隨喊隨到,方便極了。」12月15日,筆者深入象州縣寺村鎮花池村連塘屯採訪,看到一臺甘蔗裝載機伸出靈活的「爪子」,正有條不紊地把砍好的甘蔗裝上車,不到一小時就裝好滿滿一車甘蔗,蔗農陸彩英高興地向筆者說起甘蔗裝載機的好處。  據蔗農介紹,目前人工裝蔗費用為30元每噸,每車甘蔗約15噸,一車裝車費用約為450元,裝車時間2小時,而裝載機裝蔗費用每噸則為21元,一車費用315元,裝車時間約1小時。
  • 擴大產能,增產1800噸酒精,鳳糖公司擴產助力疫情防控
    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口罩、酒精等防疫物資緊缺,國家倡導防疫物資生產企業釋放產能、增加產量。2月19日,記者從光明糖業廣西鳳糖生化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鳳糖公司」)獲悉,在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的同時,該公司加足馬力多榨蔗、快榨蔗,並想方設法擴大酒精產量。
  • 廣西鳳糖公司想方設法擴大酒精產量 助力疫情防控 十天銷300噸
    廣西日報 2月19日訊(通訊員 梁柳英)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口罩、酒精等防疫物資緊缺,國家倡導防疫物資生產企業釋放產能、增加產量,光明糖業廣西鳳糖生化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鳳糖公司)積極響應,在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的同時,加足馬力多榨蔗、快榨蔗,並想方設法擴大酒精產量,緩解生產消毒酒精廠家的原料缺口
  • 一根甘蔗兩頭甜(輝煌60年·壯美新廣西)
    在廣西崇左市江州區馱盧鎮,逐盎村村民何進一走進數控機房,嫻熟地開啟電閘。近年來,廣西採取一系列強有力的政策措施,實施糖業「二次創業」,推動糖業轉型升級,努力確保一根甘蔗兩頭甜,糖廠與農民都嘗到了甜頭。田成方、蔗成行、渠相通、路相連——行走在八桂大地,面積達數千畝甚至上萬畝的甘蔗「雙高」基地蔚為壯觀。截至今年10月,廣西甘蔗「雙高」基地建設已完成422.16萬畝。
  • 廣西超過40%的糖廠已經開榨
    6家糖廠開榨,這也使25日成為自09/10榨季廣西開榨以來單日開榨糖廠家數第二多的一天,至此截止到11月25日,廣西已經有42家糖廠開榨,開榨糖廠已經超過全區糖廠總數的40%,較上榨季同期減少4家;開榨糖廠日設計產能超過
  • 缺工缺料運銷不暢 製糖種蔗遲滯 應多方協力支持儘快復產復工
    廣西產區榨季後期剩餘甘蔗總體分散、大戶餘蔗較多,疫情導致村莊多採取封閉式管理,勞力難以組織協調,砍蔗人手缺乏;雲南「互助組模式」也因疫情影響,砍蔗不能及時到位支持復產。二是成本負擔加重。由於甘蔗供應不足,糖廠大多減榨量生產,產能利用率不高,如廣西產能利用率僅在30%-70%左右。三是生產進度延後。部分糖廠無法順利獲得輔料、配件,個別糖廠停工停產,嚴重影響榨季進度。
  • 糖廠提前開榨!最大限度降低霜凍災害給蔗農帶來的損失
    糧食、甘蔗、蔬菜、水果等農作物不同程度受到霜凍災害,針對勐海縣受災最嚴重的甘蔗產業,西雙版納州委州政府高度重視,主動作為,州農業農村部門採取有力措施,幫助蔗農應對霜凍災情,並積極協調勐海縣轄區糖廠提前開榨,最大限度降低霜凍災害給蔗農造成的損失。 勐海縣勐阿鎮是這次甘蔗受霜凍災害較為嚴重的鄉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