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5日,省統計局發布數據顯示,2018年全省城鎮單位就業人員平均工資快速增長。
2018年,全省城鎮非私營單位就業人員年平均工資為63174元,比2017年的55495元增加7679元,同比名義增長13.8%,增速比上年加快1.7個百分點。扣除物價因素,2018年全省城鎮非私營單位就業人員年平均工資實際增長11.1%。其中,在崗職工(含勞務派遣)年平均工資64148元,同比名義增長14.6%,扣除物價因素,實際增長11.9%。
2018年,全省城鎮私營單位就業人員年平均工資40209元,與2017年的36730元相比增加3479元,同比名義增長9.5%,扣除物價因素,實際增長6.9%。
數據顯示,全省城鎮非私營單位就業人員年平均工資中,金融業依然最高。
分行業門類看,2018年全省城鎮非私營單位就業人員年平均工資最高的3個行業分別為:金融業116047元,科學研究和技術服務業83301元,信息傳輸、軟體和信息技術服務業79543元,分別為全省平均工資水平的1.84倍、1.32倍和1.26倍。
分省轄市看,2018年全省城鎮非私營單位就業人員年平均工資排名前3位的是鄭州市、洛陽市和三門峽市,分別為79414元、64906元和63268元;同比增速排名前3位的分別是濮陽市、安陽市和新鄉市,同比名義增長率分別為19.5%、18.4%和17.7%。
全省城鎮私營單位就業人員平均工資數據顯示,科學研究和技術服務業的年平均工資最高。
具體來看,2018年全省城鎮私營單位就業人員年平均工資排名前3位的行業門類依次是:科學研究和技術服務業46650元,房地產業43995元,建築業43665元。
分省轄市看,2018年全省城鎮私營單位就業人員年平均工資排名前3位的是鄭州市、許昌市和商丘市,分別為49488元、43502元和41681元;同比增速排名前3位的分別是鄭州市、濮陽市和新鄉市,同比名義增長率分別是14.9%、14.2%和11.9%。(記者 樊霞)
相關連結
年平均工資為啥增長較快?
2018年全省城鎮就業人員年平均工資快速增長,原因在哪兒?
省統計局有關負責人說,主要原因在於重點傳統行業平均工資增長加快、新動能加快成長的帶動作用以及部分服務業工資的提高。此外,全省最低工資標準提高也是原因之一。
據了解,隨著我省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深入推進,鋼鐵、煤炭等行業去產能深入推進,高耗能、高汙染行業轉型升級加快,企業效益大幅改善,相關行業工資增長較快。
新動能加快成長帶動相關行業平均工資較快增長。新動能加快成長推動了產業結構升級,相關行業平均工資快速增長。
隨著工業向中高端邁進,2018年全省裝備製造業相關行業就業人員年平均工資水平也有了較快提高。
一些服務行業工資穩步增長。2018年,全省城鎮非私營單位中,文化、體育和娛樂業就業人員年平均工資增長16.6%,增幅比上年提高4.6個百分點,高於全省平均工資增幅2.8個百分點。其中,體育業增長32.2%,增幅比上年提高16.8個百分點。以健康養老為主的社會工作行業平均工資在上年增長44.8%的基礎上,再次實現了29.5%的高速增長。
此外,2018年,全省提高了最低工資標準,鄭州等一類行政區域月最低工資標準從1720元上調至1900元。「最低工資標準的提高為低工資群體提供託底保障,從而在一定程度上助推了城鎮單位就業人員平均工資水平的提高。」省統計局有關負責人說。
責任編輯:劉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