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母乳是五顏六色的?奶水稀=沒營養?

2020-09-05 奶叔健康哺育

給寶寶母乳餵養了以後才發現

原來母乳並不是傳統印象裡的奶白色

而是紅的、黃的、綠的、甚至黑的...

有時候看著很稀,便會擔心會沒營養


那麼,母乳的各種顏色都代表什麼呢?

與營養有關嗎?

今天,我們來探索母乳的五彩世界!


為什麼奶水顏色有不同?


母乳的顏色與營養

泌乳階段前奶後奶飲食

乳導管本身的狀態有關

不同的顏色分別代表什麼呢?


黃色


寶媽在產後7日內的乳汁,多為質稠的黃色,這被稱之為初乳,也就是寶寶的第一口奶。


坊間流傳,黃色初乳有胎毒

一定要擠掉才能餵寶寶?

那就大錯特錯了!


初乳之所以為黃色,是因為裡面含有β胡蘿蔔素和豐富的蛋白質及寶寶成長所需的各種微量元素、維生素、免疫球蛋白等物質,營養成分比後期的正常母乳高,關鍵是初乳有限,分泌完後會慢慢過渡成普通的母乳,所以非常珍貴,寶媽們在產後一定要儘早開奶。


灰色和白色


經過了前7天質稠的黃色初乳,母乳會漸漸地發生變化,這個階段稱為過渡乳,看起來顏色會是灰灰的,但在寶寶吸吮一會兒後奶水就會變白,最後會變得白而濃稠,是因為含有大量的脂肪。


灰白色:前奶,比較稀薄。含有較多量的礦物質、維生素,水。


乳白色:後奶,比較濃稠。脂肪和蛋白質呈現出來的顏色,脂肪和蛋白質分子較大。


如果寶媽日常有攝入維生素,也可能讓母乳看起來呈灰白色,可以通過食物來改善,比如吃一些動物油做的菜,這樣奶水看上去就是正常的奶色了。


綠色


這與媽媽的飲食有關。當媽媽吃了比較多的綠色、藍色食物,或是鐵劑維生素,那麼母乳也會隨之變色。


母乳冷凍儲存後拿出來時如有呈螢光藍色,是脂肪低溫分解之後的顏色,沒有關係可以正常餵哺。


粉色/紅色


有這3種可能:


吃了過多的紅色食物

②乳頭破損混入血液到乳汁,或使用吸奶器吸力過大導致的毛細血管破裂

③腺管受損/鏽管綜合症(乳腺為哺乳做準備而過度生長引起的乳腺管內部出血),一般這種情況僅短暫發生,沒有持續,就可以妥妥地餵奶。


*如果持續長時間乳汁裡混有血液,建議及時就醫查看或尋求專業的幫助。


黑色


如果寶媽服用了含有四環素類的藥物,就可能出現這類顏色的母乳。需要注意儘量短期服用,因為這類藥物可能會影響寶寶的牙齒和骨骼發育。


還有一種可能為由於有血液進入乳汁導致。


母乳是否足夠衡量標準



↓點擊圖片全屏放大↓


男孩生長曲線表


女孩生長曲線表


有了以上的判斷標準

寶媽的哺乳疑惑是不是就少了點呢?

還有些關於母乳的疑(yao)惑(yan)

我們也來一一揭秘吧!


奶水清淡=沒營養?


NO!


看似清淡的奶水營養

並不一定比濃稠的奶水差

只是奶水成分稍有不同而已

就像母乳前奶就是比較稀的

但是營養成分含量並非不夠


如果還是有所擔心

可以多做這些事:

多讓寶寶吮吸

多吃營養食物,合理飲食

哺乳期每天要睡足8小時以上

保持心情愉悅


母乳1年後,會沒營養嗎?


寶寶1歲時已經添加輔食

母乳量會隨著寶寶需求而改變

給寶寶每天相對應的供給

母乳餵養在1歲後

營養成分的確會有所差異

但這時的母乳,加上寶寶吃的食物量

完全能滿足寶寶的需要

多了反而過量


母乳夠,但寶寶瘦,是營養不好?


寶寶不一定胖了才是最好的

只要生長貼合曲線

瘦寶寶也可以非常健康

寶寶的胖與瘦

與攝入熱量及寶寶的代謝水平相關

只要能確保寶寶吃的量夠多

每天很滿足

無論寶寶是胖是瘦

都不必擔心自己的母乳質量問題


「奶牛」通關神器


高蛋白食物、充足的水分攝入

都可以為媽媽提供產奶的動力!
水管再暢通,水廠沒水,還是停水
現實中大量喝豬腳湯、魚湯、雞湯等

奶量不但沒有增加反而減少了

因為湯裡的營養成分、脂肪、蛋白質、

胺基酸等是大分子結構組成

有些寶媽產後體虛或體質原因

不容易吸收或消化不好

僅靠油膩湯汁反而奶水更少

堵奶、易發胖


希望每一個母乳媽媽都是

富(nai)足(niu)媽媽

更希望

每個寶寶都能受益於母乳餵養

相關焦點

  • 奶水稀就是「沒營養」?真正質量不好的母乳,寶寶會有這4大表現
    世界衛生組織建議:寶寶在出生的前六個月,應給予純母乳餵養。媽媽的奶水是送給寶寶的第一份禮物,也是寶寶最理想的天然口糧。但說起餵奶,很多寶媽們都是一把鼻涕一把淚,因為真的是太難了!寶媽們不僅每天都擔心自己的母乳會不會營養不夠,還要面臨著各種「好心人」提示:「奶水這麼稀,一看就沒營養,趕緊補補!」「寶寶這麼瘦,肯定奶水沒營養!」然後寶媽們就要踏上了「養奶徵程」,各種秘方、偏方吃到吐,這些好心人的說法真的正確嗎?
  • 奶水稀就是「沒營養」?真正質量不好的母乳,寶寶會有這4大表現
    世界衛生組織建議:寶寶在出生的前六個月,應給予純母乳餵養。媽媽的奶水是送給寶寶的第一份禮物,也是寶寶最理想的天然口糧。寶媽們不僅每天都擔心自己的母乳會不會營養不夠,還要面臨著各種「好心人」提示:「奶水這麼稀,一看就沒營養,趕緊補補!」「寶寶這麼瘦,肯定奶水沒營養!」
  • 奶水稀就是沒營養?純母乳餵養需要餵水嗎?餵養方式別搞錯
    雖說母乳是最適合寶寶的食物,也是寶寶一生下來就帶來的,但是母乳餵養的道路並不容易,媽媽們總是會遇到各種各樣的問題。朋友的寶寶快滿月了,她最近苦惱的是婆婆一直勸說她,讓她回奶,不要再母乳餵養了,因為覺得她的乳汁比較稀,沒什麼營養,怕寶寶發育受影響,還不如餵奶粉。
  • 母乳太清,是不是就沒營養?
    別小看母乳。母乳中已經被人類發現的一千多種營養成分裡尚有400多種無法被現有科學技術複製。來,媽媽喂。多麼令人驕傲的話語。在母乳餵養的過程中,媽媽們會遇到很多問題,也會接受到各種「好心」的建議。到底怎麼辦才好?別人說的都對嗎?媽媽們一定會要分清楚,只選對寶寶最好的建議來聽取。1、你的奶水太少了,要多攢攢,養養奶,漲了奶再給寶寶吃,讓他一頓吃飽。
  • 吃奶粉的寶寶比吃母乳長得快?6個月後奶水就沒營養了,真的麼?
    奶粉比母乳更有營養麼?其實不然,母乳對於寶寶來說,是最佳的營養品,母乳中的營養是任何奶粉都無法比擬的。母乳餵養,也是最適合寶寶的一種撫育方式。這也是目前為什麼提倡母乳餵養寶寶的原因。那麼為什麼吃奶粉的寶寶,沒有吃母乳的寶寶長得快呢?
  • 堅持母乳餵養,不要擔心清水奶沒營養
    作者:寶寶知道 澳寶蘭心嬸嬸家的小妹剛剛生了寶寶沒多久,今天聽媽媽說她要給孩子斷奶了,非要給孩子餵奶粉,誰都知道母乳是嬰兒最佳的營養來源,作為90後的她怎麼會做這樣的決定呢?是怕身材不好恢復?還是奶水不足?各種擔憂還是打電話問下吧!
  • 奶水太清沒營養?新手媽媽千萬別被誤導
    你必須堅定回絕的錯誤要求和建議——1、你的奶水太少了,要多攢攢,養養奶,漲了奶再給寶寶吃,讓他一頓吃飽。奶水是吃出來的,不是攢出來或者養出來的。奶水越是少,就越是要儘可能多次的餵寶寶吃奶。寶寶是自帶口糧從娘胎裡出來的,這話其實有一定的道理。
  • 母乳太稀全是水,不如早點斷?寶媽此段時間斷,寶寶會長得更好
    相信,現在大多數寶媽在生完寶寶之後,都會優先考慮母乳餵養,即使是明星,為了孩子好,也都考慮堅持給孩子吃母乳,畢竟母乳是孩子最好的營養品了,大家都堅信這一點。不過寶寶吃母乳,就涉及到斷母乳,很多的寶媽不知道什麼時候該給孩子斷母乳合適。
  • 母乳6個月後沒營養?怎麼提高母乳質量?你想知道的都在這裡
    」「吃這麼少,奶水怎麼可能好」一路過來,聽過太多類似的話。別盲信國內有很多醫院可以檢查母乳質量,有的媽媽去測了母乳,回來就開始懷疑自己:「好傷心,我的奶水真的不好」。 實際上,母乳質量是動態變化的,像這樣用短期一點點母乳,分析蛋白質、脂肪等幾個成分數值,在很短的時間內得出「營養不夠」的結論,小編只會告訴你:別盲目相信。
  • 你家寶寶是母乳餵養嗎?TA是餵到多大斷奶的呢?
    我們常說,母乳是寶寶最好的食物,卻時常有些「過來人」的作妖謬論,讓媽媽們不得不糾結!有人質疑您的奶水沒營養?有理有據懟回去「6個月以後母乳就沒營養了!」「春天最適合斷奶,差不多得了!」「奶水又稀又清,孩子哪裡吃得飽!」「來例假之後母乳就等於水……」各種各樣的聲音讓媽媽心裡生出斷母乳的念頭,寶寶從此可憐了!
  • 寶寶痩就是母乳不好?奶水稀就是質量差?你怕是有什麼誤解
    8月1日至7日是世界母乳餵養周,今天我們就來聚焦母乳餵養。然而在母乳餵養這條路上,能堅持下來的人並不多。這無外乎在於很多媽媽對母乳餵養存在誤解,比如最近群裡就有媽媽自責,說自己奶水不好,理由竟然是孩子沒別家孩子胖!還有的媽媽說自己拔奶後發現奶水很稀,感覺奶水沒啥營養,決定斷奶換奶粉……這可把小編們看得哦,一個個急禿了頭!
  • 母乳太清真的沒營養?別逗了
    欣欣產後一直堅持母乳餵養,奶水足夠寶寶吃了,而且寶寶一直沒生病,只是有點偏瘦。欣欣的婆婆見到孩子一直瘦瘦小小,就認為是欣欣奶水太清了沒營養,還叫欣欣添加配方奶粉混合喂。可是欣欣的奶水一直很足,不想那麼快就給寶寶喝奶粉。
  • 寶媽奶水不足怎麼辦?
    眾所周知,母乳餵養是世界上最好的餵養方式,母乳中含有多種抗體,可提高寶寶抵抗力,可見母乳是寶寶最好的營養糧食。坐月子的時候是得到最好母乳的階段,所以新媽媽們選擇進補食品非常重要。產後坐月子奶水不足怎麼辦?怎麼提高奶水質量呢? 一、什麼樣的奶水才有營養?
  • 寶寶出現這幾種行為,說明媽媽母乳質量太低,可能影響正常發育
    因此,那些動不動就指責媽媽「奶水差」、「奶水沒營養」的話,大家千萬別輕信。 此外,生活中常見的母乳3大謠言也需要大家重視,以免傷害孩子健康。 1、6個月後母乳就沒營養 當我們母乳餵養孩子6個月左右時,總會有老人勸著戒奶,認為這階段的母乳已經沒有營養,不如給孩子吃奶粉。
  • 母乳餵養到6個月後「越來越稀」,就可以斷奶?答案出人意料!
    昨天有位寶媽私信我,說:「我已經母乳餵養了寶寶6個月,寶寶已經開始吃輔食了,是不是可以不餵母乳了?」我問她:「為什麼要停母乳呢?有條件的話,當然需要繼續餵呀。」這位寶媽說:「我覺得自己的奶水越來越稀,感覺已經沒什麼營養了。」
  • 掰扯掰扯母乳有毒的扯淡言論
    來月經不能餵母乳?嗯,問我這個問題的是朋友的老婆聽她媽說的。據說月經期間的母乳有毒,會傷害到寶寶,而且來月經後應該就斷奶了。有毒沒營養?月經來了只能說明寶媽體內的激素達到了正常水平,產奶量會減少。奶水太稀沒營養還有毒
  • 4個月寶寶吃奶腹瀉嚴重,寶媽被罵母乳質量差!醫生:別信這謠言
    沒辦法琳琳只好諮詢醫生,這才知道自己的母乳沒問題,而是冷藏的奶有問題。原來,琳琳產假休完後都是擠好奶放冰箱給孩子喝,卻不知冰箱的冷凍環境導致母乳中的蛋白質變性,這對於消化系統不成熟的寶寶而言,就極易引發腹瀉行為,並不是像婆婆所說的奶水質量不好。要知道,母乳作為孩子最佳口糧,它的基本成分並不取決於女性日常攝入的食物營養。
  • 關於母乳餵養的這些謠言,既坑媽又坑娃,可別信
    在這個過程中,總會「殺」出七大姑八大姨告訴你「奶水太稀了,沒營養,喝奶粉吧。」、「過了6個月母乳沒營養了,斷了吧。」導致有些媽媽猶猶豫豫,甚至直接「倒戈」。淘媽在此奉勸各位想要堅持母乳餵養的媽媽,這些話可別信,當心被忽悠了。
  • 母乳是媽媽的血變的?媽媽們要學會辨真假,別被忽悠了
    文|淘媽朋友和我吐槽婆婆,說她本來是信心滿滿地要堅持母乳餵養的。可是自從孩子出生後,婆婆不是說她的奶水稀、沒營養,應該加奶粉,就是說例假來了就不能給孩子吃奶了,不然吃進去的都是「毒奶」。朋友說「我婆婆就是最好的回奶藥,搞得我現在都不想母乳了。」可能很多媽媽都有和朋友類似的經歷,在母乳餵養的路上會遇到很多「絆腳石」,甚至產生自我懷疑。關於母乳餵養的這些謠言,媽媽們可不要輕信。媽媽的飲食會影響母乳的質量?
  • 產後奶水不足怎麼辦?這些坑可別踩
    尤其我本身就瘦,很可能奶水要不夠或是沒有,多了解一下相關的知識是好事。扛不住媽媽一直勸說,我準時去聽課了。保健院的會議室很大,坐滿了孕婦,我好不容易找到一個位置坐下,沒過一會兒,一名護士走到投影儀前拿著話筒開始講課。她介紹自己已經是一位寶媽,孩子剛剛百天,現在每天都在堅持母乳。她讓大家一定要意識到母乳的重要性,對寶寶一定要堅持母乳餵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