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寶寶母乳餵養了以後才發現
原來母乳並不是傳統印象裡的奶白色
而是紅的、黃的、綠的、甚至黑的...
有時候看著很稀,便會擔心會沒營養
那麼,母乳的各種顏色都代表什麼呢?
與營養有關嗎?
今天,我們來探索母乳的五彩世界!
為什麼奶水顏色有不同?
母乳的顏色與營養
與泌乳階段、前奶後奶、飲食、
乳導管本身的狀態有關
不同的顏色分別代表什麼呢?
黃色
寶媽在產後7日內的乳汁,多為質稠的黃色,這被稱之為初乳,也就是寶寶的第一口奶。
坊間流傳,黃色初乳有胎毒
一定要擠掉才能餵寶寶?
那就大錯特錯了!
初乳之所以為黃色,是因為裡面含有β胡蘿蔔素和豐富的蛋白質及寶寶成長所需的各種微量元素、維生素、免疫球蛋白等物質,營養成分比後期的正常母乳高,關鍵是初乳有限,分泌完後會慢慢過渡成普通的母乳,所以非常珍貴,寶媽們在產後一定要儘早開奶。
灰色和白色
經過了前7天質稠的黃色初乳,母乳會漸漸地發生變化,這個階段稱為過渡乳,看起來顏色會是灰灰的,但在寶寶吸吮一會兒後奶水就會變白,最後會變得白而濃稠,是因為含有大量的脂肪。
灰白色:前奶,比較稀薄。含有較多量的礦物質、維生素,水。
乳白色:後奶,比較濃稠。脂肪和蛋白質呈現出來的顏色,脂肪和蛋白質分子較大。
如果寶媽日常有攝入維生素,也可能讓母乳看起來呈灰白色,可以通過食物來改善,比如吃一些動物油做的菜,這樣奶水看上去就是正常的奶色了。
綠色
這與媽媽的飲食有關。當媽媽吃了比較多的綠色、藍色食物,或是鐵劑維生素,那麼母乳也會隨之變色。
母乳冷凍儲存後拿出來時如有呈螢光藍色,是脂肪低溫分解之後的顏色,沒有關係可以正常餵哺。
粉色/紅色
有這3種可能:
①吃了過多的紅色食物
②乳頭破損混入血液到乳汁,或使用吸奶器吸力過大導致的毛細血管破裂
③腺管受損/鏽管綜合症(乳腺為哺乳做準備而過度生長引起的乳腺管內部出血),一般這種情況僅短暫發生,沒有持續,就可以妥妥地餵奶。
*如果持續長時間乳汁裡混有血液,建議及時就醫查看或尋求專業的幫助。
黑色
如果寶媽服用了含有四環素類的藥物,就可能出現這類顏色的母乳。需要注意儘量短期服用,因為這類藥物可能會影響寶寶的牙齒和骨骼發育。
還有一種可能為由於有血液進入乳汁導致。
母乳是否足夠衡量標準
↓點擊圖片全屏放大↓
男孩生長曲線表
女孩生長曲線表
有了以上的判斷標準
寶媽的哺乳疑惑是不是就少了點呢?
還有些關於母乳的疑(yao)惑(yan)
我們也來一一揭秘吧!
奶水清淡=沒營養?
NO!
看似清淡的奶水營養
並不一定比濃稠的奶水差
只是奶水成分稍有不同而已
就像母乳前奶就是比較稀的
但是營養成分含量並非不夠
如果還是有所擔心
可以多做這些事:
①多讓寶寶吮吸
②多吃營養食物,合理飲食
③哺乳期每天要睡足8小時以上
④保持心情愉悅
母乳1年後,會沒營養嗎?
寶寶1歲時已經添加輔食
母乳量會隨著寶寶需求而改變
給寶寶每天相對應的供給
母乳餵養在1歲後
營養成分的確會有所差異
但這時的母乳,加上寶寶吃的食物量
完全能滿足寶寶的需要
多了反而過量
母乳夠,但寶寶瘦,是營養不好?
寶寶不一定胖了才是最好的
只要生長貼合曲線
瘦寶寶也可以非常健康
寶寶的胖與瘦
與攝入熱量及寶寶的代謝水平相關
只要能確保寶寶吃的量夠多
每天很滿足
無論寶寶是胖是瘦
都不必擔心自己的母乳質量問題
「奶牛」通關神器
高蛋白食物、充足的水分攝入
都可以為媽媽提供產奶的動力!
水管再暢通,水廠沒水,還是停水
現實中大量喝豬腳湯、魚湯、雞湯等
奶量不但沒有增加反而減少了
因為湯裡的營養成分、脂肪、蛋白質、
胺基酸等是大分子結構組成
有些寶媽產後體虛或體質原因
不容易吸收或消化不好
僅靠油膩湯汁反而奶水更少
堵奶、易發胖
希望每一個母乳媽媽都是
富(nai)足(niu)媽媽
更希望
每個寶寶都能受益於母乳餵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