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克菲勒留給兒子的38封信——第7封信:最可怕的精神破產

2020-12-10 貓叔談史

約翰·洛克菲勒 (1839—1937年) 美國實業家、超級資本家,美孚石油公司(標準石油)創辦人。1870年創建標準石油公司,洛克菲勒成了蜚聲海內外的「石油大王」,1897年,從標準石油公司退休後,洛克菲勒專注於慈善事業。

中國在洛克菲勒基金會的其海外投資中獨佔鰲頭。眾所周知的是,北京協和醫院及醫學院是洛克菲勒基金會在中國最大、最著名的一項事業;鮮為人知的是,周口店「北京人」的挖掘和考古工作,洛克菲勒基金會從一開始就參與其中。

洛克菲勒家族從發跡至今已經綿延6代,依然興盛不衰。這與他們的財富觀念和從小對子女的教育息息相關。他們的家族崇尚節儉並熱衷創造財富。

約翰·戴維森·洛克菲勒(1839年7月8日-1937年5月23日)

《洛克菲勒留給兒子的38封信》該書屬於信札類別,根據約翰·D·洛克菲勒先生(1839-1937)寫給他的兒子小約翰的信箋整理。

在第七封信裡,洛克菲勒告知兒子:「人人都厭惡失敗,然而,一旦避免失敗變成你做事的動機,你就走上了怠惰無力之路。這非常可怕,甚至是種災難。因為這預示著人可能要喪失原本可能有的機會。

第7封:最可怕的精神破產

親愛的約翰:

你近來的情緒過於低落了,這讓我很難過。我能真切地感受到,你還在為那筆讓你賠進一百萬的投資感到恥辱和羞愧。以至終日悶悶不樂、憂心忡忡。其實,這大可不必,一次失敗並不能說明什麼,更不會在你的腦門上貼上無能者的標籤。

快樂起來,我的兒子。你需要知道,這個世界上的每個人都沒有順遂的人生;相反,卻要時刻與失敗比鄰而居。也許正因為這個世界上有太多太多無奈的失敗,追求卓越才變得魅力十足,讓人競相追逐,甚至不惜以生命為代價。即便如此,失敗還是要來。

我們的命運也依然如是。只是與有些人不同,我把失敗當作一杯烈酒,咽下去的是苦澀,吐出來的卻是精神。

在我信誓旦旦跨入商界,跪下來懇祈上帝保佑我們新開辦的公司之時,一場災難性的風暴便襲擊了我們。當時我們籤訂了一筆合同,要購進一大批豆子,準備大賺一把,但沒有想到一場突然「來訪」的霜凍擊碎了我們的美夢,到手的豆子毀了一半,而且有失德行的供貨商還在裡面摻加了沙土和細小的豆葉、豆秸。這註定是一筆要做砸了的生意。但我知道,我不能沮喪,更不能沉浸在失敗之中,否則,我就會離我的目標、夢想越來越遠。

天下沒有白吃的午餐,更不可能維持現狀,如果靜止不動,就是退步,但要前進,必須樂於做決定和冒險。那筆生意失敗之後,我再次向我的父親借債,儘管很不情願這麼做。而且,為使自己在經營上勝人一籌,我告訴我的合伙人克拉克先生,我們必須宣傳自己,通過報紙廣告讓我們的潛在客戶知道,我們能夠提供大筆的預付款,並能提前供應大量的農產品。

結果,膽識加勤奮拯救了我們,那一年我們非但沒有受「豆子事件」的影響,反而讓我們賺到了一筆可觀的純利。

人人都厭惡失敗,然而,一旦避免失敗變成你做事的動機,你就走上了怠惰無力之路。這非常可怕,甚至是種災難。因為這預示著人可能要喪失原本可能有的機會。

兒子,機會是稀少的東西,人們因機會而發跡、富有,看看那些窮人你就知道,他們不是無能的蠢材,他們也不是不努力,他們是苦於沒有機會。你需要知道,我們生活在弱肉強食的叢林之中,在這裡你不是吃人就是被人吃掉,逃避風險幾乎就是保證破產;而你利用了機會,就是在剝奪別人的機會,保證著自己。

害怕失敗就不敢冒險,不敢冒險就會錯失眼前的機會。所以,我的兒子,為了避免喪失機會、保住競爭的資格,我們為失敗與挫折支付是值得的!

失敗是走上更高地位的開始。我可以說,我能有今天的成就,是踩著失敗的螺旋階梯升上來的,是在失敗中崛起的。我是一個聰明的「失敗者」,我知道向失敗學習,從失敗的經驗中汲取成功的因子,用自己不曾想到的手段,去開創新事業。所以我想說,只要不變成習慣,失敗是件好事。

我的座右銘是:人始終要保持活力、永遠堅強、堅毅,不論遭遇怎樣的失敗與挫折,這是我惟一能做的事情。我自己能夠理解,我做什麼才會讓自己感到快樂,什麼東西值得自己為之效命。根本的期望,就像清潔工手中的掃把,將掃盡你成功之路上的所有垃圾。兒子,你自己根本的期望在哪裡?只要你不丟掉它,成功必將到來。

樂觀的人在苦難中會看到機會,悲觀的人在機會中會看到苦難。兒子,記住我深信不疑的成功公式:

夢想+失敗+挑戰=成功之道。

當然,失敗有它的殺傷力,它可以讓人萎靡、頹廢,喪失鬥志和意志力。重要的是你將失敗看作什麼。天才發明家託馬斯·愛迪生先生,在用電燈照亮摩根先生的辦公室前,共做了一萬多次實驗,在他那裡,失敗是成功的試驗田。

十年前,《紐約太陽報》一位年輕記者採訪了他,那位少經世事的年輕人問他:「愛迪生先生,您目前的發明曾經失敗過一萬次,您對此有什麼看法?」愛迪生對失敗一詞很不受用,他以長者口吻跟那位記者說:「年輕人,你的人生旅程才剛剛開始,所以我告訴你一個對你未來很有幫助的啟示,我沒有失敗過一萬次,我只是發明了一萬種行不通的方法。」精神的力量永遠如此巨大。

兒子,你要宣布精神破產,你就會輸掉一切。你需要知道,人的事業就如同浪潮,如果你踩到浪頭,功名隨之而來;而一旦錯失,則終其一生都將受困於淺灘與悲哀。失敗是一種學習經歷,你可讓它變成墓碑,也可以讓它變成踏腳石。

沒有挑戰就沒有成功,不要因為一次失敗就停下腳步,戰勝自己,你就是最大的勝者!

我對你很有信心。

愛你的父親

從約翰·D·洛克菲勒成為美國歷史上的第一個10億富翁到現在已經經歷了一個多世紀的洛克菲勒家族,仍在續寫著輝煌的歷史,他們沒有整天躲在房間裡計劃如何守住自己的財富,不讓金錢落入別人口袋,而是積極的參與文化、衛生與慈善事業,將大量的資金用來建立各種基金,投資大學,醫院,讓整個社會分享他們的財富。

推薦閱讀:《洛克菲勒留給兒子的38封信》值得現代人去讀、去領悟其中跨越三個世紀的智慧,也是現代家庭養育男孩必讀書籍,值得收藏,感興趣的朋友點擊下方連結即可購買。

相關焦點

  • 《洛克菲勒寫給兒子的38封信》:三個策略,讓你開始嶄新的活法
    帶著疑問我就翻開了《洛克菲勒寫給兒子的38封信》這本書,書裡提到了這個觀點我是十分的認同:結束是另一個開始。作為一個長期在自媒體行業寫作的人,一直也希望自己有所突破,也希望自己有推薦,有流量。可是就是無法改變自己長期拖拉的毛病,還有自己自己按部就班不願意學習的做法。
  • 今天分享一本快被翻爛的書《洛克菲勒-留給兒子的38封信》
    今天分享一本快被翻爛的書《洛克菲勒-留給兒子的38封信》在這個夏天,一本清香撲鼻的《洛克菲勒留給兒子的38封信》,帶給了我溫馨與感動,珍惜與感恩。無論達官貴人,無論文人墨客,無論凡夫俗子,家書都流淌著最寶貴的真情,承載著濃濃的人文氣息。洛克菲勒(1839-1937)何許人也?他是地球上第一個億萬富翁,人類歷史上最富有的美國人,他是世界上最早的石油巨子……沒想到這老爺子也給兒子留了這麼多封信。
  • 石油大王給兒子留下38封信,打破富不過三代的魔咒,傳承百億財富
    而他教育後代的秘密就藏在他寫給兒子的38封信裡,他用40年的時間,給兒子留下了38封信,自己一生的智慧都囊括其中,盡數傳授給兒子。如今,這38封信被匯集成了一本書,叫做《洛克菲勒留給兒子的38封信》,這本書主要分為三個部分,分別是如何過好自己的一生,如何處理和競爭對手之間的關係,如何抓住商業機會。洛克菲勒從這三個方面揭秘了創造財富和傳承財富的秘密。
  • 財富的密碼:世界首富用38封信告訴你,有錢人在教育孩子什麼道理
    這個人就是世界頂級富豪——戴維·洛克菲勒。他是福布斯承認的"人類有史以來最富有的人"。截止2019年,比爾·蓋茨的總資產是1130億美元,但這位大佬的資產竟然是蓋茨的三倍之多,是馬雲資產的25倍!洛克菲勒是地球上的第一個億萬富翁,是世界公認的"石油大王"。
  • 「石油大王」洛克菲勒給兒子的信:要做一個傻的聰明人,真有道理
    洛克菲勒這個人有多牛?洛克菲勒全名約翰·D·洛克菲勒(John Davison Rockefeller ,1839年7月8日–1937年5月23日)美國實業家、超級資本家,1870年創立標準石油(美孚石油公司)。要說起世界首富,我們很多人會想到比爾蓋茨,但其實美國歷史上首次出現的大富豪是擁有"石油大王"之稱的約翰·洛克菲勒。
  • 如何擺脫自卑,如何獲得成功,這38封信對財富進行了解密!
    這位曾經的石油大王,並在20世紀的絕大部分時期,他的名字「洛克菲勒」就是「美國財富和權力」的同義詞的企業家,他在寫給兒子的38封信中,告訴了我們答案。你如何思考將決定你採取什麼樣的行動,而你的行動方式將決定最後所得到的結果以及決定別人對你的看法。今天,我們一起來讀一讀《洛克菲勒寫給兒子的38封信》這本書。
  • 豆瓣8.9《洛克菲勒寫給兒子的38封信》:一代巨富創造財富的秘密
    這個家族就是著名的洛克菲勒家族。洛克菲勒家族能夠傳承至今,這與他們家族的開創者約翰·D.洛克菲勒有重要的關係,老洛克菲勒不僅是成功的企業家,也是一位成功的父親,在教育子女方面有著一套獨特的方法。老洛克菲勒不僅教導兒子如何賺錢,怎樣生活,而且還教育子女怎樣建立完整的人格,強大內心,良好的品德。
  • 《洛克菲勒給孩子的38封信》:一本通向成功之路值得收藏的書
    洛克菲勒創立的石油帝國——美孚石油公司是世界上最大、最富有的融生產與商業為一體的機構。他的一生給後代留下物質財富的同時,還留下了重要的精神財富。他被譽為「窺見上帝秘密的人」,至今洛克菲勒家族已富過六代,依然是全世界最富有的家族之一。洛克菲勒寫給孩子的38封信記錄其一生思想精華,值得每位在路上奮鬥著的人深思。一個成功的人,至少要做到這三點。
  • 對蘇霍姆林斯基寫給兒子的22封信的理解
    父親該告訴兒子些什麼? 對蘇霍姆林斯基寫給兒子的22封信的理解     冬日的下午,陽光暖人。一杯清茶,一本無數次或逐字逐句或瀏覽披閱的小書——《給兒子的信》,讓我的心中蕩漾著神聖而溫暖的陽光。在我看來,這僅七萬多字的小書,是蘇霍姆林斯基留給自己的兒子也是留給後世千秋的一輪永遠不落的父愛的太陽。  全書由作者近五十歲時寫給讀大學兒子的22封信組成。
  • 洛克菲勒寫給兒子的信:會賺錢的人,懂得注重這5個細節,很受用
    在《洛克菲勒留給兒子的38封信》中可以發現,與他們從小對子女的教育,如何做人做事,以及他們的家族崇尚節儉並熱衷創造財富息息相關。下文精選《洛克菲勒留給兒子的38封信》中內容,總結出5個賺錢思維細節,非常受用思維一:穩紮穩打,循序漸進1.經商做生意,眼光得遠一點。
  • 洛克菲勒教子的家庭教育7個啟示,父母言傳身教與貧富家庭無關
    他在寫給兒子的38封信中,他在家庭教育中有什麼啟示呢?38封信的家庭教育啟示洛克菲勒給兒子寫過很多封信,遺憾的是只留下了這38封信。這是一位父母對兒子寄予厚望關愛的家書。每一封信裡,表面上是講述洛克菲勒在職場商業如何白手起家,建立他的財富王國,如何為這些商人打交道,自己受騙吃虧中學到的為人處事、成長、歷練的經商之道。
  • 洛克菲勒寫給兒子的信:傻和聰明的博弈,怎樣才能成為聰明的人
    洛克菲勒寫給兒子的信:傻和聰明的博弈,怎樣才能成為聰明的人洛克菲勒在寫給兒子的信中說到,要想成為聰明的人那得從這幾點做起:一、實踐出真知洛克菲勒在《寫給兒子的38封信》裡說到:教科書上的知識都是那些一生致力於研究學問的老先生們埋頭編寫出來的,雖然有一定的參考價值和理論依據,但是很難直接幫你解決現實生活中遇到的問題。
  • 洛克菲勒的38封家信
    約翰·戴維森·洛克菲勒(John D. Rockefeller)(1839–1937)美國慈善家、資本家,1870年創立標準石油,也是十九世紀第一個億萬富翁。曾被《福布斯》列為美國史上十五大富豪榜榜首。
  • 洛克菲勒寫給兒子的信:生活目標是安逸和享樂,那和豬有什麼區別
    洛克菲勒告訴兒子:如果生活目標是安逸和享樂,那和豬有什麼區別洛克菲勒從小就培養孩子們"想要錢,就自己掙"的思想。而且你的人生不要怕失敗洛克菲勒在給兒子的38封信中這樣說道:我是踩著失敗的螺旋階梯升上來的,是在失敗中崛起的。
  • 洛克菲勒寫給兒子的信:「貪心」大有必要,這就是人之本性
    他就是開創了「託拉斯」壟斷組織的商業巨擘,「石油大王」——洛克菲勒。洛克菲勒是地球上的第一個億萬富翁,也是美國歷史上除君主外最富有的人,是世界公認的「石油大王」。在巔峰時期,他曾壟斷了全美80%的煉油工業和90%的油管生意。
  • 億萬富翁洛克菲勒寫給兒子的信:拒絕同兩種人交往
    洛克菲勒是地球上的第一個億萬富翁,也是美國歷史上除君主外最富有的人,是世界公認的「石油大王」。2009年7月,《福布斯》網站公布過「美國史上15大富豪」排行榜,約翰·洛克菲勒名列榜首。洛克菲勒的育兒經:拒絕同這兩種人交往在信中,他這樣說道,從我年輕的時候開始,我就拒絕同兩種人交往。第一種人是那些完全投降、安於現狀的人。
  • 98歲的洛克菲勒:年輕人,貧窮不可怕,可怕的是你不會做這3件事
    洛克菲勒出身貧寒,但他卻是世界上第一個億萬富翁,洛克菲勒家族,雖然富可敵國,但老洛克菲勒一直說:「他留給孩子最好的禮物,是智慧的傳承,而非金錢」。金錢就算再多,也敵不過「富不過3代」的魔咒,而洛克菲勒家族富了6代,第7代依然沒有絲毫衰敗的跡象。洛克菲勒曾說:「我應該是富翁,我沒有權利當窮人。
  • 洛克菲勒寫給兒子的信:沒錢沒人脈時,牢記這5招,你會越混越順
    在紐約,洛克菲勒中心、世貿中心、現代藝術博物館,都是與洛克菲勒家族直接關聯的標誌物。老約翰洛克菲勒只有一個兒子即小約翰洛克菲勒,而小約翰生了5個兒子,其中最有成就的就是那位戴維.洛克菲勒。所以,約翰·D·洛克菲勒的管理一直以來都是謎一樣的存在。這不得不得益於老洛克菲勒出色的教育方式。洛克菲勒寫給兒子的信:沒錢沒人脈時,牢記這5招,你會越混越順一、學會拒絕積累人脈的第一步,是先學會拒絕。
  • 洛克菲勒寫給兒子的信,能悟透這4點,遲早出人頭地
    很多人把孩子往學校一送,似乎培養孩子就是老師的責任了;還有的家長為孩子創造更好的物質條件,儘可能地滿足孩子的物質需求;更有人苦哈哈地拼命,賺錢將孩子送入各種各樣的特長班、培訓班,把最主要的工作假手他人……,以為這樣,就是真的盡到了父母的責任。因此,我們普通家長教育成果往往是失敗多,成功少。這是為什麼呢?最近讀了兩本「家書」。一是《洛克菲勒寫給兒子的38封信》,二是《曾國藩家書》。
  • 億萬富翁寫給兒子的信:打工掙錢難當上富豪,更多人是因借錢發財
    歷經100多年,洛克菲勒家族已綿延六代,依然是當今最富有的家族之一,仍未出現頹廢與沒落的跡象。因為洛克菲勒知道,能帶給孩子一生幸福的不是金錢,而是完整的人格、強大的內心、精神上的富足和良好的生活習性。這些家訓都總結在了洛克菲勒寫給兒孫的38封信中,其中第6封信講到了發財致富的秘訣——借力洛克菲勒:打工掙錢當不上富豪,更多人是因借錢發財信中他對兒子說「我能夠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