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大叔家藏黑棗「寶貝果」,高價不賣,啥樣子

2020-12-20 黃河鄉土故事

近日的一個周六早上,攝影師一行人走進了河南省三門峽市陝州區的農村,我們在村口停下車子,來到這個地坑院子上邊,看到院子裡走著一位農民大叔,打過招呼經過他的允許我們開始拍照,影友發現了一個奇怪的現象,大叔家的地坑院土窯洞上新安裝上了2臺空調,這人我們感到很意外。

大叔姓李,今年整整70歲,他說這個地坑院子現在住著3戶人,是三兄弟3對老夫妻,現在孩子們都外出打工去了,移民新房他們住不慣,所以就堅守在土窯院子裡,這裡冬暖夏涼,基本上不用空調花錢,聽他這樣說我們當場對他家新裝的空調機提出了疑問。

李大叔說這兩臺空調機不是自己買的,沒有花錢白白得到的,前幾天村子裡給每戶人家都免費安裝一臺空調機子,只要家裡有獨立的電錶還住人就送給空調機子,雖說土窯洞裡基本用不上空調,但是聽說是扶貧單位免費安裝,所以大家都很樂意接受,裝在土窯院子裡能充充門面,萬一有用了還能使用,老了也過過空調癮開開洋葷。

我們和李大叔聊著空調的事情,影友發現了他家土窯洞上掛著幾個結著黑黑小果實的樹枝,便好奇地問他這是個啥果子,大叔說這可是個「寶貝果」在農村現在很少見到,稀罕著呢,是治療感冒的好東西,當地農民把它叫做「黑棗」或者「軟棗」,還是一種美食。

為了讓我們看的仔細,李大叔爬上了窗戶取下了自己儲藏的「黑棗」,他說這個黑果子和生薑在一起煮水就能起到治療和預防感冒的作用,當地農民把這個辦法使用了幾百年了,這個「黑棗」很奇怪,它是接在柿子樹上的,以前農村的溝坡裡經常見到,現在已經很少了,要想採集下它還要爬山翻溝去找,初冬天採摘下來掛在家裡,以備冬春季使用。

大叔說這個「黑棗」果子的直徑只有1CM左右,皮薄果肉很少,吃在嘴裡有一種甜甜的味道。它是一種野生的樹種,可以嫁接成柿子樹,從前農民經常用它栽在家裡的房前屋後,然後等它長大就嫁接成柿子樹,它的生命力很強,極容易成活。

攝影師查閱了資料這種「黑棗」樹學名叫做「君遷子樹」,度娘說它果實生食或釀酒、制醋,幹品入藥能消渴去熱,所含維生素丙可提取醫用,種子可榨油,是一味中藥材,其功效甚多。主要生長在我國的山西,陝西和河南地區。看來李大叔說的話屬實,還真是一種「寶貝果,稀罕物」。

影友對李大叔的話深信不疑,她說小時候她住在農村老家,奶奶每年冬季也要儲存一些這個「黑棗」,在冬春季節拿出來給孩子吃,在當時沒有反季水果的年代,這可是一種不可多得的美食,現在看到它就有一種鄉愁和回憶。她想掏錢買點大叔的「黑棗」遭到拒絕,大叔說你吃幾個可以,賣錢不行,高價也不賣,這不是錢的事,現在「黑棗」不好找,冬春季感冒後我還要救急呢。

去了一趟地坑院 ,遇見一位李大叔,看到2件新鮮事,雖然事情不大,但讓我們看到農村的真實生活狀態,既有現代化的電器還有濃濃的鄉愁,大家都覺得收穫滿滿。各位,您對免費給農民裝空調和吃「黑棗」有何看法?【想看到更多的百姓故事請點擊右上角關注】

相關焦點

  • 大叔帶一屠龍刀鑑寶,曾拒藏家高價收購,專家:你站穩,我估價
    實在是令人感到惋惜,不過有的人確實有眼光,花很少部分錢,就淘到了一件價值連城的寶貝。近些年來隨著鑑寶節目的推動,更是讓不少文玩愛好者浮出了水面,不少人都帶著自己珍藏的寶貝,來到這個節目,讓在場的專家可以幫助自己鑑定一下,從而得知自己到底是賺了還是賠了,在有一期的節目中,有一位大叔帶著一把屠龍寶刀,來到了節目的現場,一出場就讓在場所有的觀眾都震驚了,畢竟在屠龍刀這可是生活在小說中的寶貝,難道這真的就是《倚天屠龍記》中的寶刀嗎?
  • 10元一斤的黑棗竟不是棗,那它到底是啥?農民靠它月入過萬
    10元一斤的黑棗竟不是棗,那它到底是啥?農民靠它月入過萬。很多女孩子都特別喜歡吃酸酸甜甜的乾果。葡萄乾兒,楊梅幹,還有烏梅。休息在家沒事的時候,買一些果乾回來當做小零食,一邊吃果乾一邊看電視,也是一件很幸福的事情。
  • 山上撿酸棗意外撿到「寶貝」,6旬大叔要價2萬,看看是個啥東西
    進到村子裡,果真有人家在,一位大叔正好在門洞下和老伴說著什麼?門洞下的三輪車上看到有野酸棗和一些藥材,大叔看到我們非常高興,讓我們幫他看一下他剛到地裡撿回來的「稀罕物」是不是個寶貝。大叔把我們讓到院子裡,他說院子裡光線好,能看清楚,他到三輪車上拿出一個塑膠袋子,非常小心的掏出來他從山上撿回來的稀罕」寶貝「。
  • 農村66歲老漢無妻無子,家藏萬件「寶貝」,獨居40年生活成啥樣子
    是楊大叔現在居住的房子,房子裡到處是他的舊物改造,電線也是胡拉亂扯,我們說這樣不安全,他說自己原來就是電工,雖然看起來亂,但是哪根線管什麼,都是有數的。但是幾十年了沒出過問題,我們提議還是讓他小心一點,萬一線路老化,引起火災就麻煩了。大叔說村裡實施搬遷工程,按自己的條件給他在縣城也安置了20多平米的安置房,但是自己捨不得家裡這些「寶貝」,就還沒答應搬過去居住。
  • 河南一大叔靠賣油茶養家供出博士:如此報導,是賣慘,還是勵志?
    青鋒河南商丘賣油茶的一位大叔自稱幹了35年,家裡培養出一個博士,一個在讀大學生,最小的孩子還在上小學。媒體公開報導稱,自稱賣油茶的大叔說,「靠著油茶,打算把三個孩子都供到博士後」。所以,大叔賣油茶供三個孩子讀書,也是靠著一種生計,或者說靠著個人的勞動所得,不應該歸入生活艱難,是其靠勞動所得滿足了三個孩子讀書的需求。如果認為,為讓三個孩子讀書,大叔賣油茶很辛苦,以此求得人們同情,那許許多多在城市打工的農民工靠著自己的血汗錢,供自己孩子讀書,培養出碩士、博士,豈不是更辛苦,更應該被人同情?
  • 山西大叔在桃樹地採到野生大靈芝,形狀有點怪要價2萬,看啥樣子
    大叔說去年秋天在桃樹地裡清理雜草時候,在一棵大桃樹的樹身上發現了這兩個碩大的野生靈芝,因為自己平時有雕刻收藏民間老物件的習慣,所以一見就非常喜歡,然後就很小心的把它們採回了家,大家都從來沒遇見過這樣的菌類,後來縣裡的書畫朋友說就是野生靈芝,消息就不脛而走,成了當地的一個奇聞。
  • 「太行黑棗」出山記
    近日,在11萬名粉絲「圍觀」下,河北省涉縣井店鎮西坡村村民趙海軍熟練地把自家樹上打下的新鮮黑棗稱重、打包、發貨,手機直播間裡,仍不斷有人打款購買。革命老區涉縣地處太行山區,山場面積大,盛產黑棗、柿子、花椒等山貨。趙海軍今年38歲,過去他曾外出務工,兩年前因腰部不適回村,想找點事兒幹,既缺資金又沒技術。
  • 河南7旬大叔家有棵雙生槐,央視曾報導是搖錢樹年入2萬元,長啥樣
    這是一棵當地農村十分常見的國槐,長在地坑院的入口處,碩大的樹冠由2個樹幹長成,看樹幹的樣子也沒啥特別之處,只是大樹下面主人仔細支撐的支柱用來幹嗎,幾個人討論了半天也沒想明白,便決定到地坑院裡找這棵大樹的主人為我們解釋一下心中的疑惑。
  • 7旬農民大叔院子裡挖大坑,塑料布黃土和玉米杆層層防護,看藏啥
    大叔說這裡地處黃土塬上,當地農民就是靠種地為生,他和大家一樣在地裡種著口糧地還有一些花椒和蘋果地,靠天吃飯,一年下來收入不是很多,為了增收,他在家裡還養殖著2頭母牛,今年剛下了頭小牛,養到年底估計能賣到萬元左右,這是家裡個大喜事。說完帶著我們去看他家的牛。
  • 賣桃子的大叔,聽到兒子錄取到清華大學後,高興得將桃子全送了人
    這幾天因為母親生病,我回到河南南陽老家。昨天,母親想吃一個軟甜的桃子,於是,我來到了一個菜市場買桃子。一個40多歲的大叔用電動車馱了一筐鮮桃,大個的桃子,紅裡透白,桃子上面還蓋著翠綠翠綠的桃葉。我問,你這個桃子面嗎?老媽想吃軟甜的桃子。
  • 河南網紅景點小吃火爆,大叔賣「切糕」日入5000元,叫賣聲惹人笑
    河南開封清明上河園,每天早上九點開園儀式後,如織的遊人都會湧入園內,欣賞汴京美景,觀看王員外招婿、梁山好漢劫囚車等大大小小的二十餘場節目,園內也有很多售賣小吃的小販,都身穿古裝,施展著各自的絕活,購買的遊人絡繹不絕。圖為濟公造型商販在出售的「濟公年糕」。
  • 大叔家的家常菜:牛油果烤雞蛋,口味獨特,簡單易做,家人喜歡!
    本文由「大叔下廚房」發布,喜歡的朋友可以轉發朋友圈,分享是一種美德~文|愛下廚的大叔大叔家的家常菜:牛油果烤雞蛋,口味獨特,簡單易做,家人愛吃!牛油果雞蛋這種天然CP對大叔來說怎麼形容呢?大概是致命的吸引力,是一見鍾情的感覺,是吃過再也忘不掉的味道。大叔身邊有很多人不喜歡牛油果,吐槽它味同嚼蠟,大叔第一次在沙拉裡吃到的時候也有這種感覺。但後來大叔嘗試了牛油果香蕉奶昔,就一發不可收拾愛上了這個神奇的水果。
  • 農民家藏豪華磚雕土地爺府邸,10萬沒賣結果始料不及,啥情況
    問起他家的磚門樓,他說土窯院子是祖先留下來的,已經2百多年的時間了,當年祖上也算是個「富戶」,院子裡才會有一些青磚的建築。大哥的妻子人很熱情,她看到我們對她家的歷史和建築很有興趣,就對我們說,我家裡還有一個寶貝,因為怕賊惦記,所以特意建了個小房子把它隱藏了起來,前些年曾經有古董的販子來看過,想收購但是因為價格不合適我們沒有賣,後來的一段時間所發生的的狀況讓人始料不及,大約1個月的時間內來了好幾波人,他們看過我家的「寶貝」出價很高,就是沒有人實心所要,最後他們還說能值10萬元。
  • 農村7旬老人50年前的陪嫁,1套舊桌椅3萬不賣,看啥樣
    周日的一天,攝影師一行人來到河南省豫西農村採風,雨後的農村生機盎然,田園美景美不勝收,儘管農村現在年輕人大多都外出打工去了,可是當地農村地坑院子裡還住著一些老人家,常年記錄農村生活是我們民俗攝影的主題,大家依舊遵循著以前的程序,在巷道裡開始轉悠。
  • 河南大叔在街邊賣大鍋燴菜,一份10元錢飯管夠,只有河南人才懂吃
    河南有著悠久的歷史,同時又是農業大省,那裡的食物豐富,而接地氣的街邊小吃更是數不勝數。有機會到河南出差,在街邊發現有位大叔賣10元自助餐,大叔只準備一個菜,米飯隨便吃,管飽,這種新穎的自助餐方式很吸引人,從沒有嘗試過的我也準備試一試,大叔準備的這一個菜,是一些當季當地的蔬菜混在一起燒制而成的,價格並不貴,什麼豆芽,捲心菜等等,我想,這樣的菜也不值錢,10塊錢能買上一大堆,即便是把它做成菜,也花不了幾個錢,可是沒想到大叔還在這個菜上放上了厚厚的肉片
  • 紅棗和黑棗
    三、口感不同紅棗吃起來口感比較甜,特別是一些肉多的紅棗,而黑棗雖然吃起來也會有甜味,但它裡面會略帶一些酸味,將紅棗和黑棗用來烹飪食物,散發出來出來的味道也是有所不同。紅棗和黑棗哪種好?黑棗有補氣的功效,紅棗有補血的效果,對於紅棗和黑棗,並不能夠分出哪種比較好,因為它們的營養價值和效果不同。在身體氣虛或者脾胃比較虛弱的時候就可以適當多吃一些黑棗,如果是女性氣血比較不足,可以通過吃紅棗來改善氣血。
  • 城管查處胡同「自產」糖葫蘆,黑棗發黴山楂不洗
    11月6日,東城城管聯合公安、食藥監、工商等部門在故宮周邊的飛龍橋胡同摸排時,發現一處藏在院落內的無證製售糖葫蘆窩點,現場查扣1500餘串糖葫蘆半成品,170餘斤加工原料。11月6日,東城城管聯合多部門在飛龍橋胡同查處一處無證製售糖葫蘆窩點。
  • 6旬大叔住山溝一年四季吃蘿蔔,養豬養羊年賺30萬,看生活是啥樣
    大叔姓周,只說他已經年過花甲,住在山溝裡頭已經有40多個年頭了,獨居大約有30多年的時間,祖籍河南,18歲時候隨家人落戶到此,娶妻生子在這10多戶人家的小山村裡,上世紀80年代,村子移民搬遷,家人和村民一道都離開了山溝溝,唯獨他留了下來,繼續生活在這裡,當然是有原因的,他看上小山村這裡風水好,是個修身養性,發財致富的寶地,外人不研究陰陽風水自然不會知道這個秘密。
  • 山裡這種「黑棗」竟不是棗 對女人還是大補
    冬季的行山中,有一種獨特的美味,當地人稱它為「黑棗」。這種被稱之為「黑棗」的美味從形狀、大小都像極了棗子,但味道卻完全吃不出棗的味道。這位山民告訴攝影師,這種「黑棗」吃了對身體特別有好處,能補中益氣,養胃健脾,養血壯神,潤心肺,調營衛、生津液,悅顏色,通九竅,助十二經,解藥毒,調和百藥。特別適合一些體弱、氣血不足的女性食用,能很好的改善血氣,做一個有氣血的女人。當攝影師問老漢這「黑棗」是啥品種的棗子晾曬而且成時,老漢卻拿起「黑棗」遞給攝影師,示意先嘗一嘗,絕對好吃。
  • 大叔帶大缸來鑑寶,竟是97年花1.2億買的,專家:1.2後面單位不對
    我們國家的文物珍寶是數不盡的,除了那些被放在博物館中的、或者被壞人掠奪走的比較出名的大寶貝,還有更多的藏品藏在老百姓的手中,他們有的是一代代傳下來的傳家寶,有的是富豪花高價收回來的,總之每一個古玩都不簡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