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形式、新生態、新實踐」、「出彩中原,學子有我」、「脫貧攻堅路、你我同助力」……
建行河南省分行「金智惠民—鄉村振興」萬名學子暑期下鄉實踐活動雲啟動儀式上,學子們的一條條彈幕,是青春的宣言,更是活力與激情的迸發。
據悉,為深入貫徹落實國家鄉村振興戰略,助力新金融人才產教融合和鄉村金融業務發展,建行組織開展了2020年度「金智惠民—鄉村振興」萬名學子暑期下鄉實踐活動。該活動圍繞「鄉村振興」主題,踐行新金融的普惠、共享、科技三大屬性,推廣新金融理念,普及金融知識工具,為廣大在校大學生搭建了解社會、參與公益,發揮專業特長服務社會的平臺,組織大學生開展喜聞樂見的實踐活動,幫助大學生了解國情、成長成才,推動新金融與教育深度融合。
隨著「向下紮根,向上生長,2020我們再出發」出徵令,通過雲端面向實踐學子發出,每一位學子心潮澎湃、激情四射。發令就是衝刺,開局就是決賽,建行河南省分行精心設計活動方案,迅速組織下鄉小分隊,引領學子走向鄉村,在希望的田野裡綻放青春的擔當和力量。
紅旗渠畔的初心課
「都知道你樸實勤勉,卻不知你曾戰功赫赫。你把獎章深藏在箱底,對戰友的懷念深藏心底。從不居功索取,只為堅守使命初心,默默奉獻。於國於民,你是忠誠偉大的士兵。」到林州實踐的學子黨員董明明把央視感動中國人物張富清的頒獎詞作為開場白,圍繞「我們為什麼要學習張富清」、「我們怎麼學習張富清」和「我們怎麼宣傳張富清」三方面實踐學子開展分享和交流。
實踐中,建行河南省分行高度重視紅色基因的傳承,將實踐活動與黨的初心相結合,與紅旗渠精神相結合,與基層黨建相結合,為實踐學子贈送《初心》、《英雄張富清是咱建行人》等圖書,積極引導學子與當地政府有關部門、青年學子村官、駐村幹部對接,在紅旗渠兩岸,開展張富清先進事跡宣講,將黨的初心使命與責任傳播到廣大鄉村。
田間地頭的青春夢
「媽,我被分配到老家縣城的網點啦!」剛公布完新入行員工分配機構,今年新入行大學生楊華就撥通了報喜電話。
初入大學校門時,楊華就下定決心學成後回到家鄉信陽市光山縣,用見證過都市流光溢彩的眼睛發現家鄉的美好,用紮實的專業知識致力於家鄉建設。會計學專業出身的他,順利入職建行,成為暑期下鄉實踐活動的萬名學子之一。聽到這個消息,楊華自告奮勇報名,帶著培訓及跟崗學習期間學到的知識,和小夥伴們回到了熟悉的油茶園裡。
自建行河南省分行 「裕農學堂」、「產教融合實訓基地」揭牌後,金智惠民鄉村振興培訓班迅速集結,特邀專家作題為「國家鄉村振興戰略解析」的授課。一系列活動下來,眾多像楊華一樣回到家鄉的實踐學子們,將金融知識與鄉村經濟相結合,在實踐中體會經濟與鄉村的融合發展,發揮專業特長,助力振興家鄉夢。
分行充分利用裕農學堂,將建行大學辦到田間地頭,引導實踐學子們為鄉村青少年學生開展多種形式的德育、安全、音樂、體育等教學活動;向農民傳授防治病蟲害、提升農作物產量、農業機械或家電修理等知識;開展鄉村健康公益講座和公眾健康諮詢活動,向鄉村群眾普及衛生健康與防疫知識,提升鄉村健康安全意識;深入鄉村宣傳銀行基礎知識、金融扶貧知識、普惠金融服務,重點向農民加強反非法集資、防金融詐騙等金融安全知識宣傳,滿足了基層農民的金融需求。
扶貧路上的建行藍
走近新鄉市延津縣夾堤村,放眼望去,花生葉鋪滿了路的兩旁,花生在這裡被老百姓稱為「金豆豆」,一塊紅色的牌子「延津縣榆林鄉精準扶貧就業基地」的牌子就立在這花生地頭。
村裡的 建行「裕農通」普惠金融服務點,緊挨著村委會西門旁,「裕農學堂」的招牌就掛在村委會的禮堂門口。現在已經成為村裡歡迎、百姓口中喜愛的「金豆豆」。服務點裡,學子們為業主建檔立卡,了解業主的職業特徵、家庭特徵和身份特徵等信息,了解業主和農戶的客戶體驗和優化建議,建立業主信息庫和做好服務點風險排查;學堂裡,青年學子們正在為村民們宣講著金融扶貧政策及相關的金融知識,一頭連著中原廣闊天地,一頭連著建行大學,「『裕農學堂』金融教育新模式正在幫助廣大農民搭上新金融的動車,開闢致富奔小康的康莊大道」不是一句空話。
青春為夢想綻放,青春為夢想擔當。建行河南省分行認真貫徹落實國家鄉村振興戰略部署,持續推進萬名學子下鄉實踐活動,通過青年學子把新金融、新知識、新理念帶到田間地頭,助力新金融人才產教融合和鄉村金融業務發展,讓青春在廣袤的田野裡綻放,讓新金融的活水精準滴灌中原大地。(晏輝 郭一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