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訪|河北大城紅木文化產業:紅木家具別樣「紅」

2020-12-19 河北新聞網

紅木家具別樣「紅」

——大城紅木文化產業探訪

每周二,中國紅木城舉行紅木大集。這是熙熙攘攘的紅木大集。(河北日報資料片) 通訊員劉亮攝

目前,該縣紅木文化產業輻射5個鄉鎮80多個村街,4萬餘從業人員,年產各類紅木古典家具產品170萬件(套),暢銷中外,年銷售額89億元。該縣也成為中國北方最大的紅木家具生產基地和交易集散地,被譽為「中國京作古典家具之鄉」

10月27日,星期二,在廊坊大城縣中國紅木城,車輛穿梭、人流不息,綿延數公裡的店鋪攤位飄著原木的香味。據了解,每周二舉行紅木大集,是最熱鬧的一天,客流量可達3萬人次。

小到手串、手把件,大到家具、根雕藝術品,大城縣的紅木製作技藝起源於明清時期,傳承京作器型和工藝,選用國家標準認可的名貴深色硬木,做工考究、高貴典雅,是京作紅木家具的典型代表。

由縣城東部的南趙扶鎮興起,大城縣的紅木文化產業經過30多年的發展壯大,已成為縣域特色傳統產業之一,輻射5個鄉鎮80多個村街,4萬餘從業人員,年產各類紅木古典家具產品170萬件(套),暢銷中外,年銷售額89億元。該縣成為中國北方最大的紅木家具生產基地和交易集散地,被譽為「中國京作古典家具之鄉」。

重傳承

——留住傳統工藝的「靈魂」精髓

烘乾、開料、磨光、榫卯加工、雕刻、組裝、刮磨、燙蠟……10月28日上午,廊坊寶德風古典家具有限公司生產車間裡,由「灰頭土臉」的木料變成光鮮亮麗的紅木家具,需要經過一整套繁瑣複雜的工序。

「紅木家具的生產,雖然可以藉助電鋸、磨光機等機械,但真正的精細活兒都要靠人工。」董事長宋玉順指著一把椅子的連接處告訴我們,「關節轉角全部採用手工榫卯工藝,這是最考驗手藝的步驟,也是傳統家具的精髓所在。」

檀木真國色,悠悠古韻濃。誕生於明清的紅木家具,雕工精美、簡潔大方,內部結構非常複雜。一整套家具不用一顆鐵釘,即使放置百年,依然不散、不腐。

位於京津走廊的千年古邑大城,自古便以木工、瓦匠著稱。

改革開放後,古董市場復甦,一些看準商機的大城人開始四處收購老舊紅木家具倒賣,其間對破損古家具進行修復,並開始自己打制家具。

今年59歲的宋玉順就是其中一員。從收購、維修紅木家具起家,他建起寶德風古典家具有限公司,製作的家具再現京作紅木家具神韻。公司長年生產紫檀、黃花梨、酸枝木等名貴硬木仿古家具,其形、藝直追明清精品。

「古代的許多東西都不能被現代人接受。但是,官帽椅、皇宮椅、太師椅等經典家具器形,卻能跨越時空,一直為世人所鍾愛和追捧。」宋玉順說,大城的古典家具之所以能在全國站穩腳跟,就是因為嚴格以明式家具為樣本,原汁原味,不因市場改初衷,到任何時候都經得起推敲。

「粽角榫因外形仿佛粽子而得名,是三根料相交的一個結構,在任何一個角度都看不到料的橫截面……」廊坊陶然居家具有限公司展廳內,董事長葉雙陶細心地為來訪者講解。

插肩榫、圓腿夾頭榫、燕尾榫……巧妙連接的各種榫卯結構讓人驚嘆不已。「凸出來的榫頭和凹進去的卯眼扣在一起,兩塊木頭就會緊緊相握,從此木頭就有了生命!」在葉雙陶和眾多紅木手藝人的眼中,中國古典家具特有的榫卯製作工藝是紅木家具的靈魂。

和宋玉順一樣,葉雙陶也從買賣、修復明清古典家具起家。上世紀90年代,陶然居修建的兩排瓦房車間是津保南線紅木生產一條街上的首個紅木家具廠。

「紅木家具是半個藝術品。榫卯的合理運用和製作的精密程度,不僅直接關係到家具的結構是否嚴謹、牢固,更關係到家具的美觀和藝術性。」葉雙陶說。

在堅持紅木家具國標的基礎上,大城縣結合京作家具生產製作工藝特點,研究制定了大城京作紅木家具製作通用技術標準,使企業生產進一步標準化,促進了企業生產質量的整體提升。

同時,以寶德風、陶然居、紅日等老牌紅木家具生產企業為依託,提升紅木文化產業的品牌效應和品牌拉動作用。目前,全縣紅木文化特色產業集群內已創建省級名牌8個、市級名牌22個,葉雙陶、宋玉順等19人被評為省級工藝美術大師。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求創新

——製作適應現代需求的紅木家具

椅子靠背設計成S型,羅漢床變換尺寸再加上布藝坐墊,中式床拆掉架子彰顯簡約……走進大城縣正德發紅木家具體驗館,一些設計新穎的新式紅木家具很受年輕顧客的追捧。

「古代人們講究坐得板正,靠背都是筆直的。現在,人們更注重舒適度,我們把椅子靠背做成S型的弧度,坐上去更舒服。」年輕的「90後」、德發紅木家具有限公司(即正德發)總經理鄭宇翔介紹。

「兒子結婚時,我興致勃勃地想為他打一套古典紅木家具。可他卻不領情,嫌古典家具笨重。」正德發創始人、鄭宇翔的父親鄭德發感慨,「兒子都不要我做的東西,紅木文化怎麼靠他們傳承?」

如何讓古典文化與現實生活結合,製作既有古典家具神韻,又符合年輕人審美特點的新仿古家具?由這樣的思考出發,正德發走上轉型創新之路。

2012年,鄭宇翔接手管理後,款式設計更為「年輕化」。公司與深圳的設計師工作室合作,開發出融合時尚現代元素的新中式、新古典系列產品,用料用材成本降低,成為「工薪階層也能消費得起」的紅木家具,去年,公司銷售收入達到2000萬元。

「未來的市場,誰抓住了『80後』『90後』,誰就是勝利者!」談及紅木家具的改革創新,陶然居家具有限公司董事長葉雙陶態度明確:「近年來,中式元素、中國風日益佔據市場主流,要以消費者需求為出發點不斷創新,才能真正將傳統藝術發揚光大!」

「傳統紅木家具尺寸大,不適合一般戶型。我們做了市場調查,研究目前哪種居住戶型多,『量體裁衣』!」葉雙陶指著展廳裡一組明式沙發六件套介紹,這是在明式羅漢床基礎上尺寸改小而成,同時增加了靠墊,坐上去更舒服。

與陶然居、寶德風、正德發同為大城縣紅木家具「四大家」之一的紅日古典家具有限公司,以其巧奪天工的「雕刻」聞名。在紅日藝術館,銷售經理馮娟為我們展示了公司新研發的「影雕」工藝。它與傳統家具的檀雕不同,雕刻面是平而不凸,難度極大。「這是藉由蘇州刺繡得來的靈感創出的新工藝。只有不斷創新,企業才能贏得長足的發展。」馮娟介紹,今年雖有疫情影響,但公司業績不降反升,總體訂單量超過去年。

設計新產品、引進新設備、採用新工藝和新材料……圍繞創新驅動,大城縣在傳承京作紅木家具製作技藝的基礎上,積極鼓勵和引導企業豐富產品結構、提高製作技藝、降低生產成本,依靠創新驅動提高市場佔有率。陶然居、寶德風等企業引進了德國等地的先進機械加工設備,大大提高了生產效率;寶德風在家具傳承器形設計上進一步發展,對古人的傳統美學元素進行抽象和演化,使其更符合現代人審美需求;紅日家具公司引入影雕、絲翎檀雕等新的雕刻工藝,增加了產品的文化內涵和藝術價值……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搭平臺

——與旅遊業相互融合共同發展

9月21日,2020年廊坊文旅大會開幕,分會場之一就設在文化厚重的中國紅木城。

「高端大氣上檔次,意蘊深厚有內涵……」9月21日,在中國紅木城紫逸祥紅木藝術館,來自北京的紅木家具收藏愛好者王彤試坐了一把貼金雕龍寶座,不禁連聲讚嘆。

「這款寶座是按照故宮太和殿皇帝寶座1:1的比例複製的,裡面是小葉紫檀,外面是24K貼金,工藝複雜精湛。更重要的是,紅木家具是傳承中華文化的重要載體,它可以集中展示中國傳統的宮廷文化、工匠文化、禮儀文化、民俗與家居文化等。」紫逸祥紅木藝術館經理王永亮介紹,這裡是2020年廊坊文旅大會的觀摩點之一,館裡顧客比平日裡多了不少。

如今,紅木儼然已成為彰顯大城形象的一張亮麗名片。大城縣在推動紅木產業發展的同時,不斷深挖紅木文化內涵,形成紅木文化產業與旅遊業相互融合、相互促進、共同發展的新格局。

2015年,省重點項目大城紅木文化產業新城(即中國紅木城)開業,包括展示中心、古玩商業街、配套住宅、中國國際紅木交易基地等,成為中國北方重要的紅木文化一站式體驗基地。

2017年3月,中國紅木城被列入「通武廊運河尋寶自駕兩日遊」精品線路。2019年,紅木城成功獲批國家4A級旅遊景區。每逢周二,來自京津冀魯等全國各地的遊客都來紅木城趕「紅木大集」。紅木城全年客流量達200萬人次以上。

「大集人氣旺,小件更好賣!」在大城縣雙福工藝品店,店主繳福舉和妻子郝福妹正忙著招呼客人。店裡主要賣以印度小葉紫檀、越南黃花梨等為材質的原創工藝品擺件和文玩手串,擁有穩定的銷售渠道,還註冊了「雙福家」商標品牌。

為加強紅木文化特色旅遊的展示推介,大城縣還組織縣內有關企業「走出去」,積極參加國內重要會展,集中對大城縣特色旅遊項目和旅遊產品進行展示,同時舉辦紅木文化藝術節、紅木文化歌手大賽等一系列大型文旅活動,提升大城紅木文化的知名度和美譽度。

今年以來,大城啟動全域旅遊示範縣建設,以紅木文化產業為基礎,深入挖掘大城的紅木文化、葫蘆文化、歷史文化和鄉村旅遊資源,加大中國紅木城旅遊配套設施建設,全面提升景區綜合服務接待能力,全力推進大城縣紅木文化產業宮廷木藝文化小鎮建設,積極打造「中國北方文化旅遊名城」「京南休閒購物旅遊精品城市」。今年旅遊產業復工復產以來,大城縣實際旅遊收入達1056萬元,接待遊客68萬人次。(河北日報記者解麗達 通訊員周禹佳、金勝利、劉亮)

關注河北新聞網,了解河北最新新聞。

相關焦點

  • 大城:京作紅木家具「別樣紅」
    大城:京作紅木家具「別樣紅」 當這種既具有現代簡約風格,又有傳統文化回歸的新中式家具一面世,很快受到市場青睞,一時供不應求。藉此,大城紅木家具產業又增添了嶄新的生機和活力。
  • 廊坊大城:紅木大集「淘寶」熱
    河北日報、河北新聞網記者解麗達[發自廊坊大城]   春節前夕,省級文化產業示範園區——大城縣紅木文化產業新城裡格外熱鬧,在這個有著「中國紅木第一大集」之稱的紅木工藝品市場上,近4000家攤位前人流湧動。
  • 河北保定淶水京作紅木家具文玩核桃成了「網紅」
    河北新聞網8月25日訊(河北日報記者寇國瑩)聚集產業要素,發展紅木特色產業。今天,第七屆淶水京作紅木文化節暨第六屆文玩核桃博覽會在淶水縣開幕。其中,「我為淶水代言、助農幫農我先行」線上直播環節成為本屆文化節的最大亮點,淶水京作紅木家具和文玩核桃也成了「網紅」。
  • 河北省廊坊市大城縣依託紅木文化助力文旅產業升級
    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北京8月23日訊(記者 裴小閣)日前,以「品味紅木·大美大城」為主題的首屆文化和旅遊發展大會在河北省廊坊市大成縣成功舉辦。  本次活動由中共大城縣委、大城縣人民政府主辦,大城縣文化廣電和旅遊局承辦。
  • 2019紅木家具「紅品獎」揭曉 打造「紅木品牌選購消費指南」
    今年,紅木家具「紅品獎」經過了企業自薦、行業推薦、大眾投票、評委評審等環節,在來自北京、上海、廣東、浙江、福建、河北、山東、雲南、江蘇等紅木產區的候選企業與人物中,最終評選出了2019年度業績突出,以自身的影響力、創新力推動產業前行的優秀紅木家具企業和紅木精英。
  • 中山紅木家具行業協會:紅木家具看中山
    2012年3月,在中山市委市政府「全域中山」理念的推動下,大湧鎮、沙溪鎮、三鄉鎮聯合承辦中國(中山)紅木家具文化博覽會,進一步提升中山市紅木家具產業的整體形象和整體實力,推廣紅木家具「中山牌」。協會將充分整合中山大湧、沙溪、三鄉三鎮紅木家具產業發展資源,為行業提供技術創新、人才培訓、信息服務、論壇交流等系列服務,實現優勢互補,發揮政府與企業之間的橋梁紐帶作用,全力以赴打造紅木家具產業的「中山牌」,形成「紅木家具看中山」的影響力。
  • 紅木·福韻-中國紅木家具的福文化
    在眾多具有中國特色的物品中,紅木家具是中國傳統文化的載體,亦是福文化的展現者。它從型、材、藝、韻四個方面,表現出了福文化的活力和魅力,寄託了人們的美好憧憬。紅木家具融入家居設計彰顯優雅古典韻味工藝中的「福文化」紅木家具的第二功能是審美。作為特殊的藝術品,紅木家具在造型和裝飾上以各種工藝技法,融入中國傳統文化元素,使家具內涵更豐富,也更加賞心悅目。
  • 仙遊壩下 全國紅木古典家具三大基地之一
    仙遊縣榜頭鎮壩下村是個1萬多人口的村莊,目前已形成了年產值超5億元的紅木明清古典家具產業,成為與河北大城、廣東大湧並列的全國紅木古典家具三大基地之一。眼下,中國民間文藝家協會明清家具藝術委員會已「落戶」仙遊,仙遊縣已成功獲得「中國古典家具之都」稱號,而壩下正是「都城」之所在。壩下村工藝從明朝開始歷經數百年,由原本單純的木雕篆刻轉向現如今的仿古家具產業。目前全村工藝企業已有1000多家,幾乎家家戶戶都是從事相關行業,全村年收入可達10多億元。全國工藝品市場中有80%的產品來自該村,產品暢銷馬來西亞、新加坡、日本、歐洲、美國等二十幾個國家。
  • 東陽年年紅木家具_雲林堂紅木家具
    東陽年年紅木家具,雲林堂紅木家具,秉著「誠信、務實、創新、超越」的經營理念,堅持「弘揚中國文化,匯聚精品紅木」的宗旨,雲林堂紅木堅持為廣大消費者和紅木愛好者提供最優質的服務。 萬寶紅與昆明機場百事特A區結緣,顧客的喜歡就是對我們的肯定!為什麼紅木家具喜歡用大象,有何寓意?
  • 紅木家具十大優選品牌榜發布,買紅木家具必看!
    然而面對品牌與產品的諸多選擇,經銷商、消費者普遍會問到的一個問題是「我對紅木行業不了解,我去哪裡找品牌?」,「紅木家具品牌排行榜不少,哪個更值得信賴?」年年紅創建於1989年,締造四大紅木品牌,涵蓋多種風格的上百款產品,建有兩大生產基地,擁有高級工藝師和高尖設計師300餘名,擁有國內外經銷商300餘個,產品暢銷全國29個省市,一直是古典家具的典範。
  • 周村福王紅木博物館:藏古典家具 傳承紅木文化
    (攝影 徐建彬)在周村有一座現代感極強的建築,透出簡約時尚的氣息;建築前的大廣場,又使得它寬博大氣,這是以紅木為主題的特色博物館福王紅木家具館。在這路人們不僅可以看到從古至今的家具流變、現代家具的經典樣式、詳盡的紅木家具部件解析、精湛的紅木家具製作工藝,還可以看到國內絕無僅有的紅木家具珍品、紅木原材以及書畫、禪學等與生活息息相關的東方文化。
  • 河北大城:發展縣域經濟 做大做強特色產業
    特色產業興,則縣域經濟興。經過多年發展,河北省大城縣已形成了紅木家具、絕熱節能材料、新能源等特色產業,享有中國京作古典家具之鄉、中國京作地域標誌、國家絕熱節能材料特色產業基地等美譽。2019年,其絕熱節能材料和紅木家具2個產業被納入全省107個特色產業集群。華美集團生產車間內,工人正在生產橡塑產品。
  • 傳承古典家具文化 擦亮新會紅木品牌
    六大活動展現「廣作」魅力走進第三屆中國(新會)古典家具文化博覽會的主會場——新會古典家具城,富麗典雅的紅木家具、樣式繁複的仿明清古典紅木床椅、做工精緻的紅木小家具……讓到訪者讚嘆不已。在該中心的博物館區域,到訪者能深入了解「廣作」品牌的歷史、古典家具製作工藝流程等。
  • 2010年紅木家具十大品牌閃亮登場
    【2010年中國紅木家具行業十大新聞】  觀瀾紅木家居藝術街成為深圳文化名片  紅木家具價格暴跌傳聞  2010中國(大湧)紅木家具名優產品博覽會  2010中國(東陽)紅木家具經銷商大會暨第二屆華東地區紅木家具採購交易會開幕  第五屆中國(莆田)海峽工藝品博覽會開幕
  • 銘華紅木|分享高端紅木家具的使用價值
    東陽市銘華古典紅木家具有限公司成立於1996年,坐落於世界聞名的木雕之鄉浙江東陽,是目前東陽市內專業標準化廠房、環保標準示範達標企業。經過多年的不懈努力,形成了集研發、生產、銷售為一體的致力於生產紅木家具,傳承紅木文化的現代化企業。二十多年來的專注鑽研,用心制木,以心對木,形成了傳統銘華、新古典「江南御寶」、新中式「江南春曉」三種風格體系,三大品牌產品。
  • 仙遊:中國古典工藝家具之都 全國紅木集散地之一
    東南網莆田10月30日訊 10月28日,首屆中國(仙遊)中式家居文化高峰論壇暨紅木古典家具精品博覽會採風會,在仙遊舉行。會上,仙遊縣副縣長陳育簡要介紹了仙遊縣扶持仙作產業發展的一些思路、舉措和成效。2011年11月順利通過「中國古典工藝家具之都」複評,今年又獲得「中國仙作紅木家具產業基地」、 「中國古典家具收藏文化名城」榮譽稱號。10月22日,仙遊縣申報創建「全國古典工藝家具知名品牌示範區」通過國家質檢總局組織的專家評審論證,並正在形成評審意見上報國家質檢總局批准。
  • 北京紅博館:打造紅木家具創意文化產業基地
    北京紅博館:打造紅木家具創意文化產業基地 中國新聞網
  • 目前中國最好的紅木家具集散地是哪裡?
    目前國內公認的紅木家具集散地有河北大城、福建仙遊、廣東中山、浙江東陽、廣西憑祥等。每逢電視臺拍節目,各地政府領導都誇自己是老大;每年協會考察,老闆們都罵別的地方是狗屎。到底哪裡最好呢?哪款家具設計的好,受市場歡迎就會一擁而上,京作、蘇作、廣作到底版權歸誰?讓專家們去論證吧。我們消費者只管挑漂亮的、價格合適的。所以不用去蘇州挑蘇作,去廣東挑廣作,最好的賣場在北京的各大紅木家具城,這裡有來自全國各地的古典家具。樣式最全,因為是來自全國各地;質量最好,因為是競爭激烈;價格最低,因為是「貨到地頭死」。
  • 中國七大紅木家具產地獨家介紹全在這裡!(一)
    中國七大紅木家具產區,三個大產區為福建仙遊榜頭鎮,浙江東陽南馬鎮,中山市大湧鎮,四個小產區分別為廣西省憑祥市,蘇州吳中區光福鎮,江門市新會區,河北省廊坊市大城縣。先簡單介紹四小產區:從名揚天下「蘇作紅木」開始,堂主為搜集素材特意去了一趟蘇州光福鎮,原諒堂主是個農村娃沒見識,進入光福鎮我差點以為自己誤入了某個旅遊景點,這尼瑪就是一個旅遊小鎮啊!真是逼格太高了!關於蘇作家具資料是這麼寫的:「蘇工家具文雅端秀,精雕細作,惜料如金。」
  • 葉雙桃:讓紅木家具製作工藝享譽四方
    今年60歲的葉雙桃是大城縣南趙扶鎮人,上世紀八十年代初開始接觸木工技術、學習經營古玩、研究明清紫檀和黃花梨古典家具,後來從事明清古典家具製作,最終走上了紅木家具製作企業化生產道路。他以藝為業,20多年來共培養了數百名匠人,也讓紅木家具製作工藝享譽四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