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城:京作紅木家具「別樣紅」

2020-12-22 騰訊網

大城:京作紅木家具「別樣紅」

大城紅木文化產業新城後期規劃沙盤。

「檀木真國色,悠悠古韻濃。屏風山水畫,一片翠竹蔥。」大城「京作紅木家具」之大美,歷經明清兩代至今600年的歲月滄桑,卻歷久彌新。色澤豔麗、花紋美輪美奐、木性穩定的紅木原料,在能工巧匠的錛鑿鋸刨、精雕細作之後,形成了儒雅自然、嚴謹優美、和諧中庸的傳世佳作。純手工的榫卯工藝、高貴典雅的氣質,歷經匠心傳承,在歲月的長河中,散發著古樸幽香氣息,承載著厚重的歷史質感,續寫著古老文明的嶄新輝煌……

「中國京作紅木家具之鄉」的稱謂,源於大城出產紅木家具。家具者,蓋指桌案、椅凳、床榻、櫃櫥等器物,凡居家必不可少,猶以紅木材質為貴重之器。京作之說,其一指大城紅木家具風格樣式源於明清宮廷家具、京畿一帶民間家具制式風格;其二,據清光緒二十二年所修《大城縣誌·輿地誌》記載,「明永樂初建北京,七年改北平為順天府,霸州距府二百一十裡,領縣三,文安、大城、保定。」自明初設順天府至清末,大城一直屬於順天府下轄的「京畿地區」,大城一帶所存續的匠工流派,屬於地地道道的京作文化,「京作紅木家具之鄉」的名號當之無愧。

大城縣紅木家具生產源於明初。明太祖洪武年間,郭底村周榮任南京工部主事,督造宮廷應用之器,始開大城人營造紅木家具先河。至嘉靖年間,旺村梁材任戶部尚書,奉命修建兩宮、七陵,諸多大城工匠進京獻藝謀生。此後數百年來,一代又一代的大城人進京成為土木匠人,又將地道的京作家具製作工藝帶回大城。清末,大城人李蓮英曾負責為宮廷及皇親貴胄置辦紅木家具。在李蓮英的幫助下,越來越多的大城人進入造辦處,學習紅木家具手藝。這些巧奪天工的紅木家具製造工藝逐漸深深烙印在大城人腦海中。

清末時局動蕩,民國戰亂不斷,繼之日寇侵華,數十年間,中華大地狼煙四起,在京的大城木工匠人紛紛回到家鄉。而深藏宮廷和王公貴族府邸的紅木家具大多被劫焚一空,倖存下來的紅木家具,一部分沿子牙河散落至大城境內。

廊坊寶德風古典家具有限公司的工作人員正在對家具進行刮磨。

在錛、鑿、鋸、刨間薪火相傳600多年的匠心精神並未因戰亂而泯滅。新中國誕生後,一些木工匠人重操舊業,默默傳承著京作家具製作工藝。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伴隨著市場經濟的發展,國內外花梨、紫檀、紅酸枝等珍貴的木料出現在大城的家具市場上。精明的大城木工匠人傳承京作紅木家具的器型和榫卯工藝,精工細作,製作出大量高貴典雅、底蘊深厚,豪華大氣中不失精緻細膩的家具精品,成為「京作紅木文化」的典型代表。

走進大城,許多人被這裡生產的京作紅木家具所震撼:七屏紫檀羅漢床、越黃頂箱櫃、交趾黃檀平頭案、緬甸花梨皇宮椅……一件件古樸雅致的紅木家具,取材天然,雕工精美,簡潔大方,榫卯構造工藝更是讓人驚嘆。

榫卯結構早在7000年前河姆渡文化中原始先民居住的木結構房子裡便已出現。大城京作紅木家具從木料到成形,需要經過選料開料、烘乾、刨料、開榫、組裝、打磨、上蠟(漆)等數十道工序。其中,榫卯出現在每件家具不同部件的接合位置,其製作工藝被稱為家具的靈魂。凸出來的榫頭和凹進去的卯眼扣在一起,兩塊木頭就會緊緊地相握,不再分離,從此木頭便有了生命。

榫卯的合理運用和製作的精密程度,不僅直接關係到家具的結構是否嚴謹、牢固,影響到家具的使用壽命,更關係到家具的美觀和藝術性。

大城縣紅日古典家具有限公司的工作人員正在給客戶介紹家具。

如何把傳統家具製作工藝與現代人審美觀點、生活習慣相結合,生產出更適合現代人生活方式的紅木家具,成為大城紅木家具業界談論最多、探討最多的話題。在大城紅木家具市場熱鬧繁華的太平景象背後,睿智進取的大城人並沒有停下創新發展的腳步,開始潛心思考,精心設計,研究製作。當這種既具有現代簡約風格,又有傳統文化回歸的新中式家具一面世,很快受到市場青睞,一時供不應求。藉此,大城紅木家具產業又增添了嶄新的生機和活力。

當大城紅木產業的企業家們自發為大城紅木的未來進行新的探索時,大城縣委、縣政府也開始緊鑼密鼓地對大城紅木產業進行整合包裝:按照加快建成「產業強縣、大美大城」的發展定位,以創建「文化旅遊名城」為目標,以發展壯大紅木文化產業為重要抓手,推動紅木古典家具、書畫、古玩、工藝品等文化產業蓬勃發展。到目前,全縣共擁有紅木古典家具企業1000餘家,從業人員5萬多人,年產各類紅木古典家具產品80萬件(套),產值達80億元。大城已經成為集紅木原材料集散、紅木家具生產銷售和紅木文化旅遊於一體的紅木文化產業基地。

高築平臺,打造「集聚效應」是大城縣加快推進紅木文化產業發展的既定思路。作為省級文化產業示範園區的大城縣紅木文化產業園位於大城縣城東部,有著「中國紅木第一大集」之稱。投資43億元、佔地700多畝的中國紅木城,秉承「文化+旅遊」融合發展理念,被打造成為集紅木家具交易、精品家具博覽、紅木產品研發、質量檢測、倉儲物流、旅遊休閒為一體的中國北方最大的紅木文化一站式體驗基地,2019年被評為4A級旅遊景區。10月6日,紅木城的客流量達到5萬多人次。

大城縣在推動紅木產業發展的同時,不斷深挖紅木文化內涵,將發展紅木文化特色旅遊與促進紅木文化產業發展緊密結合,形成紅木文化產業與旅遊業相互融合、相互促進、共同發展的新格局,向外界展示「中國京作紅木家具之鄉」的獨特魅力。如今,「大城紅木文化旅遊」已成為特色旅遊品牌,大城縣也因此榮登新華網組織的旅遊業最美中國榜,同時被亞洲旅遊文化聯合會、中國品牌建設與管理協會等部門評定為「第20屆金旅獎·十大文化魅力旅遊目的地」。

來源:廊坊日報

相關焦點

  • 探訪|河北大城紅木文化產業:紅木家具別樣「紅」
    紅木家具別樣「紅」——大城紅木文化產業探訪每周二,中國紅木城舉行紅木大集。這是熙熙攘攘的紅木大集。該縣也成為中國北方最大的紅木家具生產基地和交易集散地,被譽為「中國京作古典家具之鄉」10月27日,星期二,在廊坊大城縣中國紅木城,車輛穿梭、人流不息,綿延數公裡的店鋪攤位飄著原木的香味。據了解,每周二舉行紅木大集,是最熱鬧的一天,客流量可達3萬人次。
  • 目前中國最好的紅木家具集散地是哪裡?
    目前國內公認的紅木家具集散地有河北大城、福建仙遊、廣東中山、浙江東陽、廣西憑祥等。每逢電視臺拍節目,各地政府領導都誇自己是老大;每年協會考察,老闆們都罵別的地方是狗屎。到底哪裡最好呢?至於京作、蘇作、廣作到底是怎麼回事,今天先且先不表。近年來隨著現代化的發展,各地的城市都建起了高樓,城市都同一化了,您去每一個城市都似曾相識,政府廣場,玻璃幕高樓,公園雕塑等等都趨同了。家具也不例外,只要是市場受歡迎的家具哪裡都生產,比如近幾年流行的「皇宮椅」,原物出於北京故宮博物院,正宗的京作。
  • 「京作」家具技藝「魯班團隊」
    京城家具老店北京金隅集團天壇家具龍順成,是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京作」硬木家具製作技藝的唯一傳承單位,北京大工匠劉更生則是這門技藝的第五代傳承人。如果說以前,因為劉更生創新工作室可以修復、仿製明清家具,而且有憑家具的殘破部件一眼斷年代的「絕活」而被圈內的人熟知。那麼2019年,承攬了慶祝新中國成立70周年天安門城樓木製家具修繕工作的他們徹底被人們所熟識。
  • 河北保定淶水京作紅木家具文玩核桃成了「網紅」
    河北新聞網8月25日訊(河北日報記者寇國瑩)聚集產業要素,發展紅木特色產業。今天,第七屆淶水京作紅木文化節暨第六屆文玩核桃博覽會在淶水縣開幕。其中,「我為淶水代言、助農幫農我先行」線上直播環節成為本屆文化節的最大亮點,淶水京作紅木家具和文玩核桃也成了「網紅」。
  • 河北省廊坊市大城縣依託紅木文化助力文旅產業升級
    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北京8月23日訊(記者 裴小閣)日前,以「品味紅木·大美大城」為主題的首屆文化和旅遊發展大會在河北省廊坊市大成縣成功舉辦。  本次活動由中共大城縣委、大城縣人民政府主辦,大城縣文化廣電和旅遊局承辦。
  • 葉雙桃:讓紅木家具製作工藝享譽四方
    葉雙桃: 讓紅木家具製作工藝享譽四方 今年60歲的葉雙桃是大城縣南趙扶鎮人,上世紀八十年代初開始接觸木工技術、學習經營古玩、研究明清紫檀和黃花梨古典家具,後來從事明清古典家具製作,最終走上了紅木家具製作企業化生產道路。他以藝為業,20多年來共培養了數百名匠人,也讓紅木家具製作工藝享譽四方。
  • 河北大城:發展縣域經濟 做大做強特色產業
    經過多年發展,河北省大城縣已形成了紅木家具、絕熱節能材料、新能源等特色產業,享有中國京作古典家具之鄉、中國京作地域標誌、國家絕熱節能材料特色產業基地等美譽。2019年,其絕熱節能材料和紅木家具2個產業被納入全省107個特色產業集群。華美集團生產車間內,工人正在生產橡塑產品。
  • 廊坊大城:紅木大集「淘寶」熱
    河北日報、河北新聞網記者解麗達[發自廊坊大城]   春節前夕,省級文化產業示範園區——大城縣紅木文化產業新城裡格外熱鬧,在這個有著「中國紅木第一大集」之稱的紅木工藝品市場上,近4000家攤位前人流湧動。
  • 紅木沙發有哪些款式 紅木家具流派有哪些
    沙發的材質和款式都很多,而近幾年非常流行紅木沙發,所以在生活中人們尤其對紅木沙發更想要深入的去了解一下。紅木沙發的款式和流派都是大家在生活中想要去了解的,為了讓大家更為深入的認識到紅木沙發的存在,今天就要具體的為大家詳細的分析一下紅木沙發有哪些款式和紅木家具流派有哪些。
  • 紅木家具的幾大作派你值得了解一下
    我國家具發展史可以從縱向和橫向兩個方向看,縱向是按歷史時間出現的家具系列,主要包括:早期家具、漢唐家具、宋元家具、明清家具、民國家具等;橫向則是指按地方風格產生的各家具做派,今天就來介紹下紅木家具幾大具有標誌性的做派。
  • 除了京作、廣作、蘇作家具外,你知道「晉作」家具嗎?
    在我國源遠流長的古典家具發展史上,廣作、京作、蘇作三地家具,被譽為清代家具的三大名作或者說三大流派。而「晉作家具」作為我國古典家具的另一個重要的分支流派,無論在文物、考古、收藏界還是在古玩市場上,早已引起人們的重視。
  • 「京作」家具工匠劉更生:讓古舊家具殘件「起死回生」
    劉更生正在車間進行家具修復工作。安旭東攝簡單動作重複了成百上千次剛到家具廠,劉更生從學徒做起。第一次給木頭鑿孔沒有經驗,不小心打壞了一個眼兒,師傅抬手就是一個大嘴巴。師傅發愁這塊砸劈了的珍貴紅木如何能起死回生,而他摸著火辣辣的臉,發誓要練好童子功。從那以後,別人下班回家休息,劉更生就背著一大包廢舊木材回家練習。
  • 紅木家具打包|貴重家具搬家前千萬得做好防護-搬家打包分享
    [酸枝、花梨木等古典紅木製成的天然、環保、健康家具,是明清到現代大多數人以來對稀有硬木優質家具的統稱,經歷歲月和時間的洗禮,會長期保持著它的那份自然與原始之美。中國傳統古典紅木家具流派中主要有京作、蘇作、東作、潁作等,像上海搬家過程中大部分搬家的人家裡的紅木基本上是蘇作的。
  • 紅木家具為何昂貴?除了木材,聽聽匠人怎麼說|幕後故事
    「仙作」與「蘇作」「廣作」「京作」並稱中國傳統家具四大流派,在高端紅木市場佔據半壁江山。鍾情於紅木家具的人想必對「仙作」並不陌生。「仙作」即福建省仙遊縣的古典家具製作技藝,意取神來之筆、仙人製作。其源於唐宋,興於明清,憑藉款式典雅、結構嚴謹、用料考究等特點,「仙作」與「蘇作」「廣作」「京作」並稱中國傳統家具四大流派,在高端紅木市場佔據半壁江山,而黃福華就是「仙作」匠人的領軍人物之一。黃福華在工作黃福華出生於仙遊縣榜頭鎮壩下村的一個匠人之家。
  • 東陽紅木家具「李鬼」太多 絕大多數非產自東陽
    東陽市紅木家具行業協會秘書長曹益民說,「就連東陽紅木當地的廠商,也得四處打假維權。」7月初,為規範市場秩序,替東陽紅木家具正名,近段時間以來,浙江東陽開展了行業整治行動。由東陽市市場監管局聯合周邊城市的監管部門,共協查假冒東陽紅木家具多起。
  • 榫卯結構的紅木家具要上膠水嗎?
    紅木家具一直以工藝和材質被世人津津樂道,它有歷經千百年才能成材的珍貴原材,更有千百年匠心凝聚的結構,力學,造型,裝飾等手工技藝的精華,可以說一套紅木家具同時跨越了人文,自然兩個千年,現如今「榫卯結構」這四個字一定是最耳熟能詳的,一隼一卯、一凹一凸,一陰一陽就是所謂榫卯,它的基本作用是連接,單個或者多個部件之間的受力連接結構,榫卯結構不止運用在家具,還更是大範圍的應用在土木工程建設範疇
  • 【致敬勞動者】紅木匠人焦東偉:追逐守「藝」夢
    原標題:【致敬勞動者】紅木匠人焦東偉:追逐守「藝」夢「此床為明式月洞架子床,材質為紫檀和海南黃花梨,彰顯富貴之氣……」4月29日下午,記者來到大城縣京華木作有限公司,被一件件精美的紅木家具深深吸引,總經理焦東偉一邊向記者介紹紅木家具的製作工藝,一邊講述了他與紅木結緣的故事。
  • 紅木家具十大優選品牌榜發布,買紅木家具必看!
    然而面對品牌與產品的諸多選擇,經銷商、消費者普遍會問到的一個問題是「我對紅木行業不了解,我去哪裡找品牌?」,「紅木家具品牌排行榜不少,哪個更值得信賴?」年年紅創建於1989年,締造四大紅木品牌,涵蓋多種風格的上百款產品,建有兩大生產基地,擁有高級工藝師和高尖設計師300餘名,擁有國內外經銷商300餘個,產品暢銷全國29個省市,一直是古典家具的典範。
  • 中國七大紅木家具產地獨家介紹全在這裡!(一)
    中國七大紅木家具產區,三個大產區為福建仙遊榜頭鎮,浙江東陽南馬鎮,中山市大湧鎮,四個小產區分別為廣西省憑祥市,蘇州吳中區光福鎮,江門市新會區,河北省廊坊市大城縣。先簡單介紹四小產區:從名揚天下「蘇作紅木」開始,堂主為搜集素材特意去了一趟蘇州光福鎮,原諒堂主是個農村娃沒見識,進入光福鎮我差點以為自己誤入了某個旅遊景點,這尼瑪就是一個旅遊小鎮啊!真是逼格太高了!關於蘇作家具資料是這麼寫的:「蘇工家具文雅端秀,精雕細作,惜料如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