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城:京作紅木家具「別樣紅」
大城紅木文化產業新城後期規劃沙盤。
「檀木真國色,悠悠古韻濃。屏風山水畫,一片翠竹蔥。」大城「京作紅木家具」之大美,歷經明清兩代至今600年的歲月滄桑,卻歷久彌新。色澤豔麗、花紋美輪美奐、木性穩定的紅木原料,在能工巧匠的錛鑿鋸刨、精雕細作之後,形成了儒雅自然、嚴謹優美、和諧中庸的傳世佳作。純手工的榫卯工藝、高貴典雅的氣質,歷經匠心傳承,在歲月的長河中,散發著古樸幽香氣息,承載著厚重的歷史質感,續寫著古老文明的嶄新輝煌……
「中國京作紅木家具之鄉」的稱謂,源於大城出產紅木家具。家具者,蓋指桌案、椅凳、床榻、櫃櫥等器物,凡居家必不可少,猶以紅木材質為貴重之器。京作之說,其一指大城紅木家具風格樣式源於明清宮廷家具、京畿一帶民間家具制式風格;其二,據清光緒二十二年所修《大城縣誌·輿地誌》記載,「明永樂初建北京,七年改北平為順天府,霸州距府二百一十裡,領縣三,文安、大城、保定。」自明初設順天府至清末,大城一直屬於順天府下轄的「京畿地區」,大城一帶所存續的匠工流派,屬於地地道道的京作文化,「京作紅木家具之鄉」的名號當之無愧。
大城縣紅木家具生產源於明初。明太祖洪武年間,郭底村周榮任南京工部主事,督造宮廷應用之器,始開大城人營造紅木家具先河。至嘉靖年間,旺村梁材任戶部尚書,奉命修建兩宮、七陵,諸多大城工匠進京獻藝謀生。此後數百年來,一代又一代的大城人進京成為土木匠人,又將地道的京作家具製作工藝帶回大城。清末,大城人李蓮英曾負責為宮廷及皇親貴胄置辦紅木家具。在李蓮英的幫助下,越來越多的大城人進入造辦處,學習紅木家具手藝。這些巧奪天工的紅木家具製造工藝逐漸深深烙印在大城人腦海中。
清末時局動蕩,民國戰亂不斷,繼之日寇侵華,數十年間,中華大地狼煙四起,在京的大城木工匠人紛紛回到家鄉。而深藏宮廷和王公貴族府邸的紅木家具大多被劫焚一空,倖存下來的紅木家具,一部分沿子牙河散落至大城境內。
廊坊寶德風古典家具有限公司的工作人員正在對家具進行刮磨。
在錛、鑿、鋸、刨間薪火相傳600多年的匠心精神並未因戰亂而泯滅。新中國誕生後,一些木工匠人重操舊業,默默傳承著京作家具製作工藝。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伴隨著市場經濟的發展,國內外花梨、紫檀、紅酸枝等珍貴的木料出現在大城的家具市場上。精明的大城木工匠人傳承京作紅木家具的器型和榫卯工藝,精工細作,製作出大量高貴典雅、底蘊深厚,豪華大氣中不失精緻細膩的家具精品,成為「京作紅木文化」的典型代表。
走進大城,許多人被這裡生產的京作紅木家具所震撼:七屏紫檀羅漢床、越黃頂箱櫃、交趾黃檀平頭案、緬甸花梨皇宮椅……一件件古樸雅致的紅木家具,取材天然,雕工精美,簡潔大方,榫卯構造工藝更是讓人驚嘆。
榫卯結構早在7000年前河姆渡文化中原始先民居住的木結構房子裡便已出現。大城京作紅木家具從木料到成形,需要經過選料開料、烘乾、刨料、開榫、組裝、打磨、上蠟(漆)等數十道工序。其中,榫卯出現在每件家具不同部件的接合位置,其製作工藝被稱為家具的靈魂。凸出來的榫頭和凹進去的卯眼扣在一起,兩塊木頭就會緊緊地相握,不再分離,從此木頭便有了生命。
榫卯的合理運用和製作的精密程度,不僅直接關係到家具的結構是否嚴謹、牢固,影響到家具的使用壽命,更關係到家具的美觀和藝術性。
大城縣紅日古典家具有限公司的工作人員正在給客戶介紹家具。
如何把傳統家具製作工藝與現代人審美觀點、生活習慣相結合,生產出更適合現代人生活方式的紅木家具,成為大城紅木家具業界談論最多、探討最多的話題。在大城紅木家具市場熱鬧繁華的太平景象背後,睿智進取的大城人並沒有停下創新發展的腳步,開始潛心思考,精心設計,研究製作。當這種既具有現代簡約風格,又有傳統文化回歸的新中式家具一面世,很快受到市場青睞,一時供不應求。藉此,大城紅木家具產業又增添了嶄新的生機和活力。
當大城紅木產業的企業家們自發為大城紅木的未來進行新的探索時,大城縣委、縣政府也開始緊鑼密鼓地對大城紅木產業進行整合包裝:按照加快建成「產業強縣、大美大城」的發展定位,以創建「文化旅遊名城」為目標,以發展壯大紅木文化產業為重要抓手,推動紅木古典家具、書畫、古玩、工藝品等文化產業蓬勃發展。到目前,全縣共擁有紅木古典家具企業1000餘家,從業人員5萬多人,年產各類紅木古典家具產品80萬件(套),產值達80億元。大城已經成為集紅木原材料集散、紅木家具生產銷售和紅木文化旅遊於一體的紅木文化產業基地。
高築平臺,打造「集聚效應」是大城縣加快推進紅木文化產業發展的既定思路。作為省級文化產業示範園區的大城縣紅木文化產業園位於大城縣城東部,有著「中國紅木第一大集」之稱。投資43億元、佔地700多畝的中國紅木城,秉承「文化+旅遊」融合發展理念,被打造成為集紅木家具交易、精品家具博覽、紅木產品研發、質量檢測、倉儲物流、旅遊休閒為一體的中國北方最大的紅木文化一站式體驗基地,2019年被評為4A級旅遊景區。10月6日,紅木城的客流量達到5萬多人次。
大城縣在推動紅木產業發展的同時,不斷深挖紅木文化內涵,將發展紅木文化特色旅遊與促進紅木文化產業發展緊密結合,形成紅木文化產業與旅遊業相互融合、相互促進、共同發展的新格局,向外界展示「中國京作紅木家具之鄉」的獨特魅力。如今,「大城紅木文化旅遊」已成為特色旅遊品牌,大城縣也因此榮登新華網組織的旅遊業最美中國榜,同時被亞洲旅遊文化聯合會、中國品牌建設與管理協會等部門評定為「第20屆金旅獎·十大文化魅力旅遊目的地」。
來源:廊坊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