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山而生、靠山而興,具有博大情懷的金佛山,孕育了南川極具特色的地域文化。9月12日,在文博會期間召開的2019中國(重慶)城市文化發展論壇上,南川區委書記丁中平向大家分享了南川的城市魅力。
推動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中醫藥文化產業
說起南川獨特的地域文化,丁中平表示最具代表性的便是中醫藥文化、茶文化、竹文化——它們都是「活著」的文化。「南川人民世代保護下來的這些文化,它同樣需要繼續發展下去,形成產業的。」丁中平介紹,近年來南川一直致力於推動文旅融合發展,這三種文化在傳承和發展中,每一種文化都衍生了產業,造福南川人民,這就是「金佛山·福南川」的意義所在。
被譽為「地球生物基因庫」的金佛山,擁有藥用植物4000多種,佔全國的三分之一,其「大愛無疆、仁心為懷」的中醫藥文化,滋養了一代又一代南川人。目前,南川把中醫藥產業作為戰略性新興支柱產業來培育,打造「種、加、銷、醫、養、研」全產業鏈,推動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
在第一產業上,南川區中藥材種植面積突破37萬畝、產量達5.2萬噸,通過種植來帶動老百姓增收;在第二產業上,全市唯一的中醫藥科技產業園落地南川,上藥慧遠、廣州香雪、華潤三九等大型醫藥企業落戶園區;在第三產業上,南川推出二十四節氣中醫藥康養,大力發展康養產業,通過發展產業來傳承中醫藥文化。
策劃召開世界茶葉大會推動產業發展
金佛山上有野生古茶樹1萬多株,其中最古老的一株樹齡達2700多年,被茶葉界視為「茶樹鼻祖」。 千百年來,古稀老人上樹採茶,一代代演繹著古樹與老人的和諧長生之舞,積澱成了「鍾情自然、保護自然」的茶文化。
如何讓幾千年的茶樹與文化旅遊產業、與老百姓的生活相連接,南川大力培育「金佛山古樹茶」「金佛玉翠」公用品牌,其中,「金佛山古樹茶」入列「重慶茶葉三大品牌」之一,也,讓遊客上山即可體驗古樹茶文化、四季可品古樹茗茶。
此外,於上世紀70年代問世的南川紅碎茶,如今也正在加快建設新的紅碎茶生產加工線,屆時將建成重慶規模最大、國內一流標準的茶文化體驗中心,紅碎茶產品也將出口歐洲。
在深耕茶文化領域,南川如今正在積極策劃世界茶葉大會,相關茶葉專家可以通過大會推出自己的研究成果,比如人工種茶的起源地在哪裡,通過專家的觀點與研究成果,來推動重慶茶葉產業的發展。
讓「金佛山五絕」借文博會上出創意
在今年全市「曬文化·曬風景」大型文旅推介活動中,南川獲得了「最佳作品」稱號,曬出的「金佛山五絕」——方竹、古樹茶、銀杉、銀杏、喬木杜鵑,如今也成為了南川又一個旅遊品牌。
如何讓「金佛山五絕」成為產業?丁中平說:「如今喬木杜鵑現在只能看,但在文博會上期間展出的『故宮口紅』,我在想喬木杜鵑的口紅也是一個創意。」
此外,在打造景城鄉一體化上,南川開工建設了東街古城項目,圍繞「生活、旅遊、文化」三大主題,打造「城市底片、記憶鄉愁、休閒客廳」城市建設新名片,為城市注入旅遊功能,著力解決「遊客不進城、不過夜」的問題。
在「十二金釵大觀園」鄉村旅遊產品提升上,分挖掘鄉村的生態價值、文化價值、旅遊價值,大力培育賞花採果、現代農業參觀、農耕文化體驗、中醫藥養生、特色民宿等鄉村旅遊產品,打造鄉村旅遊升級版。依託大觀原點商業街項目,推進「旅遊綜合體+」,讓遊客一年四季都能夠欣賞到高品質花海。
上遊新聞記者 楊新宇 王梓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