哥大學生平均睡眠4小時?長沙留學生研究出「分段睡眠法」

2020-12-22 環球留學

編者按:中國孩子到國外留學,究竟是什麼情況?是每天微信朋友圈裡的吃喝玩樂嗎?是在哈佛凌晨4點燈光下的埋頭苦讀嗎?紅網時刻記者來到紐約、波士頓、芝加哥、舊金山、洛杉磯等地名校,傾聽中國留學生不為人知的故事,了解他們的學習和生活,揭秘他們在美國的現狀。今天系列報導《看見——直擊美國的湖南留學生》為您帶來《哥大學生平均睡眠4小時?留學生研究出「分段睡眠法」 》。

紅網時刻記者 譚忠欣 美國紐約報導

「湘約美利堅,名校探訪之旅」一路採訪的都是學生,來到哥倫比亞大學後,第一次採訪一個老師,她是孫祥喆,現在她是哥倫比亞大學教育組織與管理專業的研究生一年級學生。

讓我記住哥倫比亞大學,是因為兩個新聞人的緣故,其中的一個是《紅星照耀中國》的作者、美國人埃德加斯諾;另一個則是陽光衛視主持人、中央電視臺原「正大綜藝」節目主持人楊瀾。

哥大的地理位置令人羨慕!由於地處曼哈頓,哥大有著其他高校無可比擬的優勢:「她的學生在聯合國學政治,在華爾街讀金融,在百老匯看戲劇,在林肯中心聽音樂。」

我們從東門進入,這裡有兩座希臘風格的雕塑,威嚴地守候在大門兩側,校園裡芳草萋萋,綠樹成蔭,一片世外桃源的景象。往北不遠,就是伯爵樓,再往前200米,就看到一座巨大的銅獅子,這是新時期哥倫比亞大學的象徵,名叫「學者獅」。

孫祥喆從哥大的標誌性建築——低紀念圖書館匆匆跑出來迎接我們,就在校園草地,我們席地而坐,開始了我們的採訪。

「這裡國際化水平高,是一所真正屬於所有人的大學,也是一所屬於平民的大學。哥大人才薈萃,自1901年諾貝爾獎頒發以來,已有98位在哥大工作和學習過的人獲得過諾貝爾獎,平均每年將近1個。」去年9月, 孫祥喆申請了哥倫比亞大學和倫敦大學,都被錄取了,而她最後選擇了哥大。

「去一所頂級的學府深造,一直是我的夢想。參加工作也是為了籌集學費。」在孫祥喆5歲時,父親病逝,母親是一名鐵路工人,現在已經退休了。哥哥當年中考成績很好,但是選擇了讀技校,就是為了早點參加工作,減輕家庭負擔。哥哥的犧牲也成就了她。所以,哥哥一直是她的榜樣,也是激勵自己前進的動力。

聽說哥大學生平均睡眠只有4小時?孫祥喆告訴記者,在哥大公寓有24小時自習室,有24小時健身房。最痛苦的不是你通宵了一個晚上以後,發現太陽已經升起了,而是當你走在回去睡覺的路上時,有人跟你說Good morning。

能夠到哥大來讀書的人都很優秀,所以就看誰更努力。孫祥喆每天至少保證學習12個小時,為了保證持續的戰鬥力,她曾嘗試過喝咖啡,喝能量飲料,結果都沒有用。現在她研究出了「分段睡眠法」,就是每天從零點睡到5點,然後在每天上午8點、12點半、下午5點半再各睡15分鐘。

大部分國外高校的學業壓力都要比國內高校大很多,這是很多國人不了解的事實,卻是留學生們每天呼吸的痛!

「隨著人工智慧時代的到來,人才的更替和淘汰會越來越快,大家的求知慾望越來越強烈。」孫祥喆介紹,和她一個專業的同學中,有高盛集團和一些投資銀行的高管,有從業10年籌集學費的上海教師,還有一個帶著9歲女兒來求學的日本媽媽。

採訪即將結束時,孫祥喆主動為想申請哥大留學的弟弟妹妹們提出了自己的建議,哥大早已不是純應試,老師授課時會跳出書本,如教授在給他們上《成年人如何學習》時,教授會講到愛因斯坦的相對論,會講到量子物理學,還會講到神話、典故和哲學。如果沒有足夠的知識儲備,根本就聽不懂,反之則感到非常精彩,會是一種享受;其次,身體要好,哥大不僅僅是拼智力,還要拼體力;然後就是要自律能力和時間管理能力。

相關焦點

  • 每天只睡4小時,多相睡眠法靠譜嗎?
    他稱自己「每天只需睡4個小時,又睡得少,又睡得好」,並且堅持了近兩年,效果卓群。這並不是我們第一次聽到這樣非常規的睡眠方法的存在,坊間相傳甚至還有達文西所發明的一種睡眠方法——每4個小時睡15分鐘,每天只需睡1.5個小時。這些「睡眠法」究竟是怎麼回事?一個人每天到底要睡幾個小時才算足夠?咱不妨先往下看。
  • 張朝陽:三、四個小時的分段睡眠法非常好,網際網路一定要做黑洞式的...
    水草 2020-08-21 17:00 導語 創頭條8月21日消息 近日,搜狐創始人張朝陽在採訪中被問到「每天睡三個小時也能保持非常旺盛的精力
  • 闢謠知識點|通過睡姿看性格、「分段睡眠法」睡得少又好,這些閒言...
    有調查數據顯示,從2013年到2018年,中國人的平均睡眠時間由8.8小時縮短到了6.5小時。2019年,81%的中國人的睡眠時間已不足8小時,接近6成的人通常在深夜11點到凌晨1點入睡。睡眠障礙帶來的一系列健康問題令人十分困擾,越來越多的人也開始重視睡眠問題。同時,各式各樣的「經驗之談」、「偏方」也不斷出現。
  • 4小時睡眠法?不如學學高效睡眠法
    而此前網際網路教父張朝陽在浙江烏鎮的採訪中發言也豔驚四座「我現在每天只睡4個小時,堅持了兩年,效果非常好」拋開搜狐目前業績不談,也不去考慮張朝陽是否有短睡眠基因。(據不完全研究,擁有短睡眠基因的人每天睡3,4個小時即可滿足身體需求。)
  • 分段式睡眠:被遺忘的睡眠模式
    此模式為:每天晚上大約9-10點便上床睡覺,睡了3到4.5個小時之後,到午夜時分,清醒大概一個小時左右,然後接著二次睡眠,長度也是3到4.5個小時左右,如此循環往復,直到破曉時分,晨光熹微。但是隨著人造光的發明,這樣的睡眠模式漸漸退出了歷史舞臺,也永久地改變了我們和自然環境之間的關係。
  • 科學闢謠丨「分段睡眠法」更好?吃海鮮毒害國人?
    「分段睡眠法」睡得又少又好流言:每天只用睡4個小時,並嚴格執行分段睡眠法,即先睡2個小時,被鬧鐘叫醒後,保持1個小時的徹底清醒狀態,再接著睡2個小時。真相:這樣的睡眠模式只是個例,也沒有在事前事後作全面身體檢查對比,只是個人的主觀感受,說服力較差。通常醫學上證明一種方法是否有效,要採用循證醫學方法,即隨機、雙盲、大樣本、長時間研究,研究數據經統計處理差異顯著,才能證明科學有效,才可以推廣。
  • 研究表明:平均睡眠時間7小時最佳 超8小時有害
    揚斯戴特是在2004年初次提出這一假說的,但是睡7小時更好的假說並非揚斯戴特首先提出,在此之前美國加州大學聖地牙哥分校精神病學名譽教授丹尼爾·克裡普克(Daniel F. Kripke)在2002年發表於《普通精神病學文獻》的一項研究中首先提出,6.5-7.4小時的睡眠時間最適宜。克裡普克等人對一項癌症大型研究的110萬名參與者歷時6年的數據進行了統計研究。
  • 網友對分段睡眠的實踐體會
    同樣的課文如果換作午後,大概就要背上半小時。自從發現這個現象之後,再有背誦的作業時我就會早點起床背誦,這使得我的學習更有效率了,當時就隱約的感受到自己在精神意識上的確有高峰和低谷的波動。如今看了賽斯資料中的分段睡眠法更加印證了這一點。  就在前兩年我的工作與生活比較閒散的時候,我藉機實踐過一段時間的分段睡眠,結果發現效果是出奇的好。
  • 「4小時睡眠法」科學嗎?OPPO 睡眠手環有話說
    而在分享了他個人的一個小習慣,在採訪中,張朝陽表示自己每天只睡4個小時,堅持兩年了,效果特別好。又睡得少又睡得好,這樣有很多時間做很多事。還建議大家都試試。此言一出,立刻引發了熱議。對於這種睡眠方式網友結合採訪視頻中張朝陽的臉色認為這種方法看起來就「不靠譜」,還有的網友根據自己的親身體驗,覺得「上班族8小時都睡不夠」,只有小部分網友認為這種方式可能有效,表示「學到了」、「下次也要試試」。那麼每天睡4小時,到底是否值得借鑑、學習呢?
  • 留學生睡眠報告:68%留學生睡眠不足6小時
    中國睡眠研究會調查顯示:中國成年人失眠發生率高達38.2%。意味著超過3億中國人有睡眠障礙。失眠人群中,以90後、95後、00後為代表的年輕人睡眠問題最為突出。69.3%的年輕人表示23點之後才會睡覺,34.8%的年輕人入睡時間很長,半小時之內很難入睡。
  • 歷史學家告訴你古人是如何實現達文西睡眠法?
    2012年4月10日,一篇名為《達文西睡眠法可行嗎?》的文章發表於科技類網站果殼網,文中列舉眾多例子,以及一些親歷者的實驗,甚至引用軍方研究,最後證明達文西睡眠法完全不可行。   事實真是如此嗎?還真不一定。
  • 90分鐘睡眠法—睡眠周期
    90分鐘睡眠法,顧名思義就是以90分鐘為一個周期獲得身體修復。 「8小時睡眠」其實是一個相當現代的概念。後面我們還會說到多相睡眠,但現在我們只需要知道,在19世紀興起工業革命和採用人造光之前,人們不太可能會在夜間一連睡上8小時,更不可能會擔心睡眠問題。8小時其實是每晚的人均睡眠時間,但不知從何時起,它卻變成了普遍適用的推薦睡眠時間。
  • 搜狐CEO張朝陽:睡太多不好,正在推廣4小時睡眠法
    日前,對於自己「每天只睡4個小時」 的言論,搜狐董事局主席兼 CEO 張朝陽在直播中回應稱,「我在推廣4小時睡眠法,就是要早睡早起,睡太多不好,我的狀態就很好,每天員工到公司的時候我已經工作好幾個小時了。」
  • 睡眠不足4小時容易出車禍 睡眠不足有20個危害
    據報導,專家建議,成年人每晚要睡7到9個小時左右。但調查結果顯示,有20%的美國人都沒有達到這個標準,他們睡眠往往不足7個小時。研究人員表示,美國大約7%的車禍和16%的致命車禍都與司機疲勞駕駛有關。  研究還發現,那些睡眠不足4小時的司機發生車禍的概率,要比那些睡眠至少達到7小時的司機要高出15倍以上。
  • 一天睡4小時,中間隔一小時,張朝陽的睡眠大法靠譜嗎?
    發明多相睡眠的達文西,活到67歲 四小時睡眠法,即歷史上偉大的藝術家和發明家萊昂納多·達文西發明的一種獨特的睡眠方法 每天晚上,達文西每4個小時睡15分鐘,總睡眠時間不超過一個半小時。他把節省出的時間用於靈感創造。達文西堅持多相睡眠多年,他說自己從沒感到疲倦過。
  • 張朝陽自創4小時睡眠法,效果好不好看他樣子就知道
    近日,搜狐董事局主席兼CEO張朝陽在接受採訪時表示,自己每天只睡4個小時,堅持兩年了,效果特別好。達文西睡眠法達文西是歐洲文藝復興時期的傑出代表人物之一,他刻苦勤勉、 惜時如金,因此創造了定時短期睡眠延時工作法,即每工作4小時睡15-20分鐘。這樣,一晝夜花在睡眠上的時間累計只有1.5-2小時,從而爭取到更多的時間工作。
  • 想學張朝陽睡眠法?「睡眠自由」看這4條標準
    最近,搜狐董事局主席兼 CEO 張朝陽突然「火了一把」,他大力推薦了自己的「獨家睡眠法」,每天只需要睡4個小時,先入睡2小時,徹底清醒1小時,再入睡2小時,「我堅持了快兩年,效果特別好,大家都值得試一試!」「我狀態特別好,每天員工到崗時,我已經工作了好幾個小時了!」
  • 有趣的科學|一天睡4小時,中間隔一小時,張朝陽的睡眠大法靠譜嗎?
    錢江晚報·小時新聞記者 章咪佳 通訊員 黃凌伶「我一天睡4小時,中間隔一小時。這個堅持快兩年了,效果特別好。」2020年8月7日的財新時間訪談中,搜狐公司董事局主席兼執行長張朝陽再次提到他的「四小時睡眠大法」。
  • 是誰「偷」走了大學生的睡眠?|社論前沿
    編者按:全球睡眠問題愈發嚴峻,大學生睡眠問題也不例外。近些年來,大學生睡眠問題日益突出,睡眠不足、睡眠質量差等已經嚴重影響大學生的學習與生活。目前有關社交媒體技術如何影響大學生睡眠質量的研究相對匱乏。一些研究發現,超過76%的大學生說明了自己偶爾的睡眠問題,12-42%的學生報告說他們的睡眠質量很差。在過去的十年中,使用社交媒體的年輕人比例大幅上升,之前的研究表明,社交媒體的使用越多,壓力就越低。以往的研究發現,年輕成年人使用電子媒體的時間降低了他們的睡眠時間和睡眠質量。社交媒體使用率高會導致更大的睡眠障礙和強迫性的刷Facebook。
  • 4成醫護人員睡眠不足6小時 你的睡眠還好嗎
    有研究表明,熬夜會帶來更高的心臟病和中風的風險。然而,73.6%的醫護人員一般晚11:00之後才能睡覺,甚至有25.1%的人經常在凌晨才休息。大多數人每晚需要7~9個小時的睡眠時間才能保證第二天的正常工作狀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