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孩子出國成了家長的燒錢遊戲,6年級全班就兒子沒出過國!網友相勸:轉學吧

2021-02-17 美國留學那點事

文/北美留學生日報

微信號:collegedaily

近日,一條「全班只有兒子沒出過國」的微博上了熱搜。

圖源:微博

來自杭州的孫女士發現孩子成為班上唯一沒出過國的學生,於是迫不得已花費自己三個月的工資讓6年級的兒子參加學校組織的英國遊學。

孫女士兒子上的學校是當地一所民辦小學,學校經常組織學生出國遊學。孫女士覺得自己家裡經濟條件一般,面對高額的有學費用,她一直沒有為兒子報名,而是選擇自己帶孩子國內遊。

今年暑假,兒子回家對孫女士說想要參加學校的遊學,開始孫女士也是想拒絕的。但是一打聽才知道,小學6年沒有出過國的孩子,只有兒子一人。其他孩子就算沒有參加學校出國遊學的活動,也和家長一起去國外旅遊過。

圖源:搜狐

孫女士兒子還說,每年開學老師都會問大家假期過得如何,同學們也會分享出國的經歷,但兒子插不上話。

孩子今年小學畢業,最大的心願就是參加學校的出國遊學活動。

孫女士之所以沒有帶孩子出國遊玩,一是因為她平時也比較忙,時間上不允許你。其二也是因為經濟上不允許。

另外,孫女士覺得孩子還小,以後出國的機會還很多,不需要這麼著急。

但得知兒子的情況後,只能硬著頭皮讓孩子去參加。

圖源:新藍網

以前一句「世界那麼大,我想去看看」風靡網絡,掀起了一波出國狂潮。而對於在校學生而言,這正值他們樹立人生觀時間觀的重要時刻,出國遊學可以豐富他們的見聞,接觸多元的文化,開闊視野。但高額的費用也讓有的家庭壓力山大。

究竟花這麼多錢將孩子送出國值不值得呢?


家長面臨的壓力

孫女士的煩惱現在已經成了工薪階級家長們的普遍煩惱,自己的孩子沒出過國,沒參加學校遊學活動,儼然成了同學中的「異類」。

儘管可能這些家長自己從沒有出過國,但還是竭盡所能讓孩子出國「見見世面」。

圖源:窮遊

而有的家長直接稱暑假為「燒錢季」,除了孩子遊學夏令營等等活動,興趣班,輔導班等等需要家長花錢的地方很多。

王先生的孩子上的是公立小學,而在暑假給孩子報了英國遊學的項目。

「我都不敢算花了多少錢。」王先生說已經儘量把平時的開銷降到最小,為了參加遊學也砍掉了好幾個興趣班。

望子成龍的心情可以理解,每一個家長都希望給孩子最好的教育,也狠得下心在孩子教育上投資。為了孩子可以不輸在起跑線上,家長的壓力可能比孩子更大。

圖源:搜狐

比起錢來說,孩子的發展明顯更為重要,如果被同齡人落下,家長們害怕對孩子的成長造成不好的影響。

有網友曾吐槽,自己必須得帶孩子去趟日本了,因為同幼兒園的孩子們三分之二都去過迪士尼了,而自己女兒還沒有去過。她不希望自己的孩子有什麼壓力,或者無法融入集體。

很多家長對於這些要花錢事情,都是選擇忍一忍咬咬牙。

但是過分追求,做和自己經濟能力不符的事情,實在是不可取的。

出國遊學變「剛需」

在幾年前,出國還是大城市裡「富裕家庭」才能實現的。但現在即便是費用不菲,家長們還是會努力把孩子送出去看一看。

在這件事上,更多人是心疼孩子。

也有網友表示對這種行為不理解的。既然選擇了這樣的學校就應該做好心理準備。

更多網友表示,我長這麼大還沒出過國呢。。。。。。

但就像上面說的,現在的孩子出國旅遊的其實並不少見。

石家莊的張女士本準備在女兒小學第一個暑假帶孩子去大連玩。但當她告知女兒時,女兒明顯並不高興。女兒表示自己想要去韓國玩。

儘管孩子只有7歲,但卻非常認真地和她解釋:自己的朋友都在暑假去美國、韓國、日本等地出國玩,還約好了開學分享出國的見聞。

這讓張女士十分無奈。儘管孩子最後同意去大連,張女士為了讓女兒開心儘可能滿足女兒途中所有的要求。但回來後女兒居然寫了一封保證書讓張女士籤字,保證下次假期一定帶她出國。

出國究竟有多火爆?很多學校不管公立私立,都開設了出國遊學的項目。

以杭州為例:

早在2012年,學軍小學二年級一個班級,暑假有出國遊計劃的學生,佔比約23%;天長小學四年級一個有出國遊計劃的佔比約三分之一。

杭州青少年活動中心每年寒暑假都有前往美國、英國、加拿大、新加坡等十幾個國家的遊學團,最近幾年尤其火爆。去年8月,杭州青少年活動中心遊學團已有400人報名,是2013年出國遊學的人數的兩倍。

這些遊學團費用不菲,通常在1萬到5萬不等。但即便價格高,想要參加卻不是那麼容易。往往報名人數遠超招收人數,學校還要根據各種條件篩選。

當出國從增長見聞開闊視野變成了「剛需」,出國遊學是不是已經變了味?

很多網友表示,遊學其實根本沒有想的那麼好。。。。。。

暑假出國可能是一個好機會去和世界接觸,但不出國,孩子的人生就不完整了麼?

孩子何時成了父母的「碎鈔機」 


我們曾經窩在奶奶姥姥家看《還珠格格》、打一天遊戲都不會被罵的暑假再也不會有了。

如今,對不少孩子而言,寫不完的作業和趕場似的「興趣班」填滿了他們假期生活。「暑假過得比上學還累」是很多學生的心聲。

而比學生還累的可能就屬家長了。除了累,還有經濟壓力。

記得去年那篇爆火的文章《月薪3萬,還是撐不起孩子的一個暑假》嗎?

一位月薪3萬的企業高管母親在家裡大部分支出還是由丈夫搞定的情況下,仍快沒錢給自己添置新衣了。

因為女兒的暑假到了!

去美國遊學要錢!

請阿姨照顧她要錢!

鋼琴課要錢!

遊泳班要錢!

英語奧數作文培訓班要錢!

 

不知何時,暑假現如今成了一種奢侈品。

開學後,老師讓他們講講暑假怎麼過的,答案有兩種:

沒錢人家的孩子「略過」,

有錢人家的孩子「難過」。

 

時代真的變了,90後去個國內夏令營就能興奮好幾天的日子不復存在了,取而代之的是動輒幾萬的歐洲遊學重走文藝復興之路。

去吧,太貴了。

不去吧,但不想讓孩子和同齡人相比見世面少,人家孩子曬的照片背景都是巴黎凱旋門或是紐約的自由女神像。

於是,不少家長咬著後槽牙也得讓孩子去。

那興趣班報嗎?

不報吧,別人家的孩子暑假回來後,英語口語突飛猛進,鋼琴小提琴技藝精湛。而你的孩子只能講講這個暑假看了哪些劇,讀了哪些小說。

於是,孩子萬般不情願,家長們砸鍋賣鐵也要報。

 

《我的前半生裡》,羅子君還沒離婚前張羅全家去歐洲過聖誕,目的是讓兒子長長見識。 儘管丈夫陳俊生年薪百萬, 她也覺得貴。

你以為只有暑假費錢嗎?暑假只能算是短痛,咬咬牙就過去了。教育永遠都是長線投資,而且為人父母很少在意回本兒這回事。

平時,除了傾其所有給孩子提供優質的物質生活,特長班,家教,課外活動,電子學習用品…一樣不能落下。

到了小升初,中高考之前,更是全家不敢懈怠。

在國內一線城市,私立學校的學費每年動輒幾十萬。和這幾十萬學費配套的是頂級的師資力量、國際化的雙語教學...以及孩子贏在起跑線上的榮耀。


沒出過國「丟人」嗎?

父母沒錯,他們想把最好的都給孩子,最起碼要在能見範圍內,是最好的。如果不能最好,但絕不能最差。

班裡孩子都出過國,只有自己的孩子沒有,想盡一切辦法也要讓孩子出去看看。可憐天下父母心,但這樣做是否理性。

遊學是否是剛需

遊學,增長見識,開拓視野,但並非所有遊學都能達到這樣的目的。家長是否了解遊學的具體路線和課程內容安排。如果只「遊」不「學」,和國內一些旅行團一樣上車睡覺,下車拍照,那麼遊學的效果只能說收效甚微。還不如報個旅行團,費用也不用那麼高。

量力而行,讓孩子和自己都別有那麼大壓力

不用問,這位杭州母親的孩子就讀的學校肯定是費用很高的私校,孩子和家長的壓力定是不小。如何讓自己的孩子在這樣的環境中調整好心態非常重要。「別的孩子都去過」傳遞的是一種攀比的信號。不是別的孩子去,他必須要去,別人的孩子做了什麼不重要,適合自己孩子的教育規劃才最重要。

家境一般的孩子在家境優渥的一眾同學中容易自卑,也容易互相攀比。家長在這方面的心理教育不能忽視。

量力而行,你和孩子都好過。

沒出過國不丟人

開拓視野不只是出國一條路。先讀萬卷書再行萬裡路也未嘗不可。讓假期過的有意義的方式有很多:參加國內的夏令營,鄉間採風,義務勞動,多讀基本好書,都不失一個好辦法,你的收穫可能不比其它人少。

沒出過國不丟人,出國後回來炫耀自己的出國經歷才真的丟人。出國的目的是讓一個人有更廣闊的眼界,寬廣的胸懷,而不是滋長攀比的心態。

出國,不急於一時,以後也會有機會,讓自己在知識儲備上、思想上做好準備,你的收穫會更大。


相關閱讀:

◈  出境遊學:全是坑,家長為何還要跳?

◈  不要亂起英文名,搞不好會很尷尬!比「翠花」還俗

倡導理性閱讀,離美帝更近一步

投稿:usashare@hotmail.com

相關焦點

  • 全班只剩兒子沒出過國,寶媽逼急花三個月工資給孩子遊學
    20歲才去過上海的達媽首先問大家一個問題,如果全班只有你家孩子一人沒出過國,你會怎麼做呢?近年來,暑假出國遊學hin火爆。哈佛、耶魯、劍橋、牛津等名校到處都是成群結隊的中國孩子。最近,孫女士就因為兒子遊學的事煩惱不已。寶媽被逼急,送孩子出國遊學孫女士的兒子在當地一所民辦小學讀六年級。以前,雖然兒子學校年年組織暑假遊學團,但她沒讓兒子參加過,而是選擇寒暑抽時間陪兒子國內旅遊。
  • 全班只有兒子沒出國 國外遊學一趟需要花費多少準備哪些
    全班只有兒子沒出國 國外遊學一趟需要花費多少準備哪些­  這幾天,杭州的孫女士有點忐忑:在民辦小學讀六年級的兒子參加了學校組織的遊學,要在英國待兩周,這是兒子第一回離開身邊,也是第一次出國。­  類似的暑假遊學團,學校年年組織,但孫女士沒讓兒子參加,「我們家經濟條件一般,一次遊學起碼3萬元,抵得上我三個月工資了。」
  • @家長們 暑期送孩子出國遊學 請先回答這6個問題
    如果你是家長,當得知全班就自己的孩子沒出過國,你會怎麼做?  相信絕大多數家長都會義無反顧的讓孩子圓夢。  小學6年,全班只有兒子一個人沒出過國。杭州的孫女士被逼急了,只能花費三個月的工資,將兒子送進學校暑假組織的英國遊學團。  這幾天,這條新聞熱度不減。
  • 家長們 暑期送孩子出國遊學 請先回答這6個問題
    如果你是家長,當得知全班就自己的孩子沒出過國,你會怎麼做?相信絕大多數家長都會義無反顧的讓孩子圓夢。小學6年,全班只有兒子一個人沒出過國。杭州的孫女士被逼急了,只能花費三個月的工資,將兒子送進學校暑假組織的英國遊學團。
  • 小學三年級數學題,全班不會,老師無奈,家長:想給孩子轉學
    小學三年級數學題,全班不會,老師無奈,家長:想給孩子轉學 這幾天我正在為一件事情頭疼呢,孩子上學以後本來是為我減輕了身上的負擔,但是現在我覺得自己反而被孩子弄得更加疲憊了,孩子在學校除了學習,回家還要寫作業,我知道他們辛苦,我們也是從那個階段走過來的,但是現在我覺得孩子的學習有點讓我擔心了。
  • 家長在班級群詢問成績,被老師說有病並讓孩子轉學
    近日,因孩子語文成績不理想,漢中一家長在班級微信群詢問老師全班平均成績,並希望老師能夠分析學生為何出錯,不料被語文老師辱罵並讓「轉學」。24日,漢中市南鄭區大河坎鎮中心小學回復稱已對當事老師進行了批評。
  • 沒能力讓孩子出國遊學的你,應該給他什麼
    新聞標題是:杭州媽媽花三個月工資送六年級孩子去遊學。內容是這樣的:這幾天,杭州的孫女士有點忐忑:在民辦小學讀六年級的兒子參加了學校組織的遊學,要在英國待兩周,這是兒子第一回離開身邊,也是第一次出國。「我們家經濟條件一般,一次遊學起碼3萬元,抵得上我三個月工資了。」
  • 花三個月工資送娃遊學 真的有必要麼?
    今天,一篇名為《全班只有兒子沒出過國!杭州媽媽花三個月工資送六年級孩子去遊學》的文章刷爆朋友圈。暑假出國遊學,再次成為了熱門話題。  全班只有兒子沒出過國!媽媽花三個月工資送孩子去遊學  據財經網報導,來自杭州的孫女士的兒子正在讀小學六年級,他剛剛報名了學校組織的遊學項目,要在英國待兩周。這是兒子第一次離開孫女士的身邊,也是第一次出國。類似的暑假遊學團,學校年年組織,但從來沒讓兒子參加,因為家裡的經濟條件一般,孫女士解釋:「一次遊學起碼3萬元,抵得上我三個月工資了。」
  • 出國遊學究竟是遊還是學?"充面子"的遊學不要也罷
    小學6年,全班只有兒子一個人沒出過國。杭州的孫女士被逼急了,只能花費三個月的工資,將兒子送進學校暑假組織的英國遊學團。她的經歷在錢報教育微信公眾號「升學寶」上推送後,立刻上了新浪熱搜第二位,引發了大家熱議。
  • 中國家長是最肥的韭菜,這個暑假你家娃要花多少錢?
    因此有網友按照配置和破費程度,總結出了3個版本:土豪版、中產階級版和屌絲版。出國遊學是這幾年流行起來的一個燒錢項目。一個培訓班的錢,擱在出國遊學上,只能勉強當一個報名費。儘管燒錢,卻不影響這個項目在國內越來越火爆。英孚教育此前公布了一份全國性的調查問卷,數據顯示,在中小學生中,18.2%的被訪者表示參加過海外遊學,北京、上海、廣州名列前茅,分別佔12%、7.6%、5.4%。
  • 一道一年級數學題,全班59個孩子沒一個做對,套路太多不怪孩子
    一道一年級數學算數題,全班59個孩子都錯了,家長:老師套路太多 周先生家裡有一個剛上小學一年級的兒子,平時學習成績很不錯,尤其是數學,經常能考滿分。但是這次的考試,兒子說自己有一道題做錯了,沒有得滿分,只得了97分。
  • 一道一年級數學算數題,全班59個孩子都錯了,家長:老師套路太多
    一道一年級數學算數題,全班59個孩子都錯了,家長:老師套路太多01>一道一年級數學算數題,全班59個孩子都錯了,家長:老師套路太多周先生家裡有一個剛上小學一年級的兒子,平時學習成績很不錯,尤其是數學,經常能考滿分。
  • 小學二年級數學題「全班只有6人答對」!這是考語文還是考數學?
    家裡有孩子上小學的家長,相信都有被小學題難倒的經歷!最近,又有一位中國臺灣的年輕媽媽,被小學二年級的數學題難住了,聽到正確答案,她傻眼了!▲這題小學二年級數學,全班26人只有6人答對。有一位年輕媽媽在網上貼出小二兒子的數學考卷,說這題幾乎難倒所有人,因為全班26人只有6人答對,而且連她也答錯,「抱怨我自己,小時候數學不好好學」引發網友討論。這名女網友在網上貼出考卷題目,上頭寫著:「一包巧克力有8顆,桌上有5包吃完的巧克力,一共有幾顆?」。她說,當下一拿到考卷也沒多想,所以直接回答「8乘以5等於40」,結果答案竟是錯的。
  • 小學4年級外來工子弟6次轉學(圖)
    2001年1月出生的陳小豪(化名)是外來工老陳的第四個兒子。今年10歲,因為父親的工地項目經常換地方,也因為種種不可知的因素,包括學費,包括成績,甚至學校倒閉,剛讀完小學4年級的他,已經轉了6次學。因為經常轉學,兒子成績越來越不好,老陳覺得自己對不起兒子。而對陳小豪來說,他已經習慣了不停地換「新」學校。
  • 出國留學又轉學回國?廣州一學校海外學生「回流」增長300%
    南都訊 記者梁豔燕 有人想盡辦法想出國讀書,有人出國留學中途又「轉學」回國。新學期開學不久,高中生小肖從加拿大「轉學」回國了。他發現,學校裡竟有四分之一的同學和他一樣,是已經出國到美國、加拿大、義大利等海外學校學習後,再次轉學回來的。
  • 武漢1年級小學生過生日 家長給全班同學送禮物
    讀者來信我是一名小學一年級新生的家長,上周孩子班上一名同學過生日,他的家長為全班50多名同學每人準備了一份紀念禮——一個頗具心思的相框。禮物雖小,但肯定耗資耗時不菲,家長的用心良苦可見一斑。看了孩子帶回來的見面禮,我這做家長的心裡直打鼓:該怎麼還禮?是不是等我孩子過生日時,也需要如此「勞民傷財」一番?我覺得,校園人情債不僅給家長帶來負擔,孩子過早背上人情債也令人憂慮。如今在中小學校園中,人情消費瀰漫,禮尚往來漸成「時尚」,學生們樂此不疲的同時,也著實增添了家長的經濟負擔。就劉先生反映的現象,記者近日在江城校園裡展開調查走訪。
  • 留學生要求轉學國內高校,還非C9不讀!真以為留個學很優秀?
    最近遇到兒子在澳洲留學當地不知名院校的家長到處宣揚,兒子要回國內學習,將就讀某C9高校。言語之間,滿是不屑,好像回國委屈了他兒子。小編想問他怎麼就能把孩子直接轉回國內上大學,都不用參加高考嗎?這位家長拿出了某著名學者發表的文章《自由留學轉學利於拔尖創新人才培養》。這篇文章呼籲建立留學生自由轉學制度,建議中外合作辦學與公立高校應拿出一定比例的容量給因疫情無法回去的留學生。
  • 傾盡所有送孩子出國留學 最後成了「白眼狼」?
    海外網11月7日電 「我這輩子做過最錯誤的決定,就是送女兒到國外上學。」年過半百的老張長長嘆出一口氣,女兒拒接他的電話,已經半個月了。我心裡知道女兒出國是好事,但還是忍不住掛念。她媽媽頭一個星期,一天要給她打3個電話。」這樣「沒著沒落」的感覺,並不止老張兩口子有。劉阿姨兒子離開的頭一個月,她徹夜失眠,頭髮大把大把地掉,得靠吃藥入睡;李阿姨為了抵禦空寂,愛把電視機從睜眼開到閉眼,還特意花了幾千塊買了條善解人意的小狗,就為家裡有點聲音。
  • 學生出國遊學成假期潮流 費用不菲值不值
    全班只有兒子一個人沒出過國,杭州的孫女士著急了。這個暑期孫女士花費三個月的工資,將讀小學六年級的兒子送去英國遊學。該事經媒體報導後,引發廣泛熱議。  近日,南國都市報調查發現,近年來海口學生出國遊學漸成潮流。面對動輒近萬,甚至數十萬的費用,家長雖然心疼卻依然咬牙送孩子出國遊學。對此,專家表示,送孩子出國切勿盲目攀比,要綜合考量實際承受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