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消息來了,秋季開學時間定了!
對家長來說,什麼時候「神獸」能歸籠是他們最關心的問題。目前已經有多地明確了秋季學期的部署與安排。
大部分地區可以正常開學!具體安排請看各地校歷通知:
北京:中小學9月1日開學;
上海:中小學9月1日開學;
哈爾濱:小學、初中秋季學期開學時間均為8月31日;
湖北:根據湖北省疫情防控指揮部此前發布的通告,全省中小學和幼兒園秋季學期按照往年慣例開學。
安徽合肥市:義務教育學校8月31日報到,9月1日正式上課;高一年級8月31日報到,9月1日正式上課;高二、三年級8月24日正式上課。幼兒園比照義務教育階段執行,中等職業學校比照普通高中執行。
貴州中小學,1-6年級,7-8年級,8月31日開學;9年級8月24日開學。高一、高二8月31日開學,高三8月17日開學。
廣西南寧:8月31日為全市中小學(含中職學校)、幼兒園2020年秋季學期統一開學上課時間。
但是在一些疫情出現反彈的地區,開學安排也被延後了。
近日,大連理工大學、大連醫科大學相繼發布通知,延遲開學,何時明確開學及返校時間將根據疫情情況而定。
有的家長感慨,不知不覺,暑假就進入了倒計時,感覺孩子荒廢了一個暑假。
幾家歡喜幾家憂,看起來無限自由的暑假,其實卻是拉開孩子差距的關鍵時期。
有的學霸「渾渾噩噩」淪落成了學渣;
有的學渣「踏踏實實」逆襲成了學霸。
有位老師說:「疫情過後,學生會出現明顯的兩極分化,自律的會越來越優秀,優秀一大截;不自律的,各種糊弄假學,就會遙遙落後。」
暑假也是如此。
一個孩子怎麼過暑假,就怎麼過一生。
所有的驚豔,都來自於長久的準備;高級的成長,只有通過自律去獲得。
01
敷衍學習的孩子
學習也在敷衍你
各地開學時間陸陸續續出來後,很多孩子都唉聲嘆氣的說:
唉,不想開學,繼續在家上網課多好,即可以睡懶覺,還可以躲開老師的監督。
沒有老師的監督,沒有同學的壓力,自己一個人對著電子屏幕,時不時走走神,甚至玩玩手機,看起來很安逸。
但是還有部分學生努拼了命的學習,在條件不利下正努力上網課。
河南南陽淅川的小通,跟鄰居借網,每天5點半起床早讀,8點準時爬上屋頂,搬個小板凳,開始蹭網學習;
為了上網課,河南洛寧的郭翠珠,每天都要去村支部蹭網學習,一張破舊的桌子,一縷昏暗的燈光,就成為了她的課堂。
為了上網課,西藏昌都的斯朗巴珍,每天6點就得起床,爬一個小時的山路,來到距家4公裡外的懸崖邊上,在零下3度的山頂上,一坐就是四個小時;
可是有多少孩子把這段延長假期送給了遊戲;因為打卡上課恨透了釘釘。
又有多少人坐在溫暖明亮的家中,享受著暖氣零食,理直氣壯的抗議:「這網課真的沒什麼用!」
有用沒用,認真學過了才知道,開學考過了才清楚啊!
有些差距早已拉開,有些人仍然不願醒來!
現在,在最好的位置的偷懶,後面的日子,遲早需要你拼命還!
學習從來不是一件輕鬆的事情,古有學子寒窗苦讀十年,只為一朝金榜題名,今有學生夙興夜寐,只為成功踏過高考這座獨木橋。
這是一個用實力說話的時代,學習更是容不得半點敷衍。
你今天在家放縱自我,三天打魚兩天曬網,等開學後踏進考場,你腹中空空,滿臉茫然,無從下筆。
網課划水一時爽,開學考試做文盲,你是假裝認真還是真的偷懶,等到開學考試時就會見分曉。
這個世界上,沒有任何一項知識和技能,是可以毫不費力就能得到的。
但凡取得一定成績的人,都是經過了艱苦的努力。
如果說學習可以使人快樂,那也是在經過努力之後,取得成績的時候。
因為真正的快樂,是奮戰後的結果,沒有經歷深刻的痛苦,就體會不到酣暢淋漓的快樂。
02
自律是孩子超車的最快彎道
去年年底,近30所高校公布了超過1300名碩博研究生的退學名單,引起了極大的關注。
這些研究生被退學的主要原因是:
在學校規定的最長學習年限內未完成學業。
浙江師範大學教授樓世洲認為:要讓嚴進嚴出成為研究生培養的常態,更應充分發揮過程評價的硬約束作用。
一個人在本該努力學習的年紀,卻貪圖安逸與享受,在苦讀數十載後,卻毀於自我管理。
《超級演說家》冠軍劉媛媛曾說:每次放假我都特別高興,不是因為可以輕鬆和玩耍,而是,終於可以擁有一大段偷偷努力的時間了。
劉媛媛出生在農村,高中之前她幾乎是個學渣,高中以後,她開始了逆襲。
她是全校女生裡起床最早的,並堅持去操場背英語,風霜雨雪都不停。
寒暑假她不回家,每天堅持去學校圖書館上自習。考研期間,為了省錢,她和朋友租住在筒子樓裡。
即使下雪地面積水,她也淌著水去上自習,當她來到自習室發現沒有幾個人的時候,她覺得自己一定能考上。
因為她明白自律的人最容易成功,最終她實現了逆襲,成功考上了北大。
成就一個學霸,給他一個長假期就夠了,而毀掉一個孩子,只需要讓他放縱地度過長假。
疫情下的衡水中學持續刷屏,屏幕背後投射出來是兩個字:自律。
學生們每天5點40起床晨讀,一天上6節網課,做8套練習題,還不包括自習和考試,在家作息幾乎和在學校一樣。
有的同學疫情期間一天學習16個小時,有的練字練成印刷體。
衡水中學是一個高考神話,不是學生有多聰明,而是他們足夠努力,足夠自律。
一位老師說:「疫情過後,學生會出現明顯的兩級分化。自律的會越來越優秀,優秀一大截;不自律的,各種糊弄假學,就會遙遙落後。」
疫情拉長了假期,自律卻拉開了人與人之間的差距,可見自律才是超車的最快彎道。
你偷過的每個懶,都會在日後成為最深的遺憾。
在《歡迎來到你孩子的大腦》一書中,研究人員提到:
一個人能否成功,自律的影響是智力的2倍還多。
自律靠的不是間歇性的努力,而是需要持之以恆的堅持。
對孩子來說,自律讓他們收穫的不僅僅是良好的學習習慣,更能夠體驗不一樣的精彩人生。
擁有自律力的孩子,未來的人生路,會越走越寬,充滿無限可能。
03
教會孩子自律
才是真正的富養
孩子的自律並不是天生就會形成的,而是需要後天培養的,在這個過程中,父母的引導對孩子來說非常重要。
每一個父母都應該給孩子養成一個自律的好習慣。
讓孩子做自己的榜樣
最近老公成了曬娃狂魔,兒子上網課發朋友圈,寫作業也發朋友圈。
我說:「你為什麼天天曬娃,這很讓人煩的。」
他說:「我這是讓他自己做自己的榜樣。」
原來,每一次發圈都是老公在公開告訴兒子「你很棒」。
時間久了,兒子自然而然覺得自己真的很棒,為了維護這個形象,他會自覺去做好每件事,在這個努力過程中,自律就悄悄養成了。
每個孩子在成長的路上都需要一個榜樣,最好的榜樣就是自己。
幫孩子找到感興趣的事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孩子只有在自己有興趣的事物上才願意主動、專注地去做。
前幾天,韓寒在微博上曬出了自己跑步的照片,迅速竄上了微博熱搜。
除了他5公裡只用18分36秒的神速外,他光著上半身的照片,暴露了六塊腹肌的迷人身材。
韓寒是一個不折不扣的體育愛好者,從小他就愛好跑步,賽車。
如今,30多歲,還能保持如此良好的身材,從這裡可以看出韓寒是一個很自律的人,自律的動力來源於他對體育的愛好。
每個孩子都不知道自己對什麼感興趣,這就要父母細心引導,幫助孩子找到自己的興趣點。
有興趣就有自律,有自律就會閃光。
父母自律孩子才會自律
自律的家長才能教出自律的孩子。
一對江蘇揚州的父子,疫情期間為了能繼續鍛鍊,便利用樓頂和家中的有限空間,每天堅持跑10公裡。
童話大王鄭淵潔的女兒是一個妥妥的學霸,18歲生日那年,她被美國六所名牌大學同時錄取。
女兒在學業上能夠取得如此大的成就,這一切都離不開父親的影響和教育。
鄭淵潔堅持每天早上四點半起來寫作,一寫就是兩個小時以上。
年幼的女兒曾問他:「為什麼你每天都是凌晨學習呢?」
鄭淵潔耐心地向女兒解釋道:
「只有把每天必須做的事情做完,再去做其他的事情,這樣會輕鬆許多,還容易養成好的習慣。」
打這以後,她每天回家的第一件事就是完成老師布置的作業。
鄭淵潔日復一日、年復一年堅持寫作的習慣,從小在女兒的心中種下了一顆自律的種子。
潛移默化地浸潤著孩子。
鄭淵潔說:「作為父親,在女兒上中小學的十二年間,我從來沒有對女兒說過你要努力,我只對自己說,鄭淵潔,你要努力。」
父母是原件,孩子是複印件。
父母的一言一行、一舉一動,對孩子都有著深遠而持久的影響。
當你希望孩子成長為什麼樣的人時,你就需要怎麼做。
M·斯科特·派克在《少有人走的路》中說過:
「父母缺少自律,就不可能讓孩子懂得什麼是自我完善。
我們強化自身成長的力量,才能成為他人力量的源泉。」
要求孩子天天看書,自己卻無時無刻盯著個手機看。
要求孩子養成早睡早起的好習慣,自己卻不到半夜不睡覺。
不自律的父母,又怎能指望孩子自律呢。
因為每一個優秀孩子的背後,都離不開父母的以身作則和奮力託舉。
父母懂得自律,孩子就會心領神會,並通過模仿和學習成為和父母一樣的人。
自律好學的孩子背後,往往站著同樣自律好學的父母。
轉載是一種動力 分享是一種美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