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生命,那是自然會給人類去雕刻的寶石。——諾貝爾
對於我們每一個人來說,最為珍貴的應該就是健康和生命。如果沒有了健康和生命,我們的人生也將徹底終結,我們的生活也將失去顏色。生命最好的基礎,就是擁有一個健康的身體。不管在任何時候,如果我們稍微疏忽的話,就往往會被疾病所打倒,從而我們也會過得特別痛苦。在疾病來臨時,我們要勇敢地與病魔對抗,也要勇敢地承受最大的痛苦。有的時候,往往會希望有一個能夠快速解決自己痛苦的辦法。
父母離婚,健康長大
現如今每年的離婚率越來越高,很多孩子都在離異的家庭當中長大。這種環境造就了很多離異家庭的孩子,在長大之後,會有比較叛逆的心態,離婚也是家常便飯,甚至心裡更是有重大的陰影。不過在世界上的一些國家,會有政府給離婚的兒童進行心理疏導,讓他們在不缺少父母愛的環境當中長大。
今天我們所要說的一個來自於日本的女孩,儘管父母已經離婚,但是她是在充滿愛的環境當中長大的。父母對她的愛並沒有缺失,相反給予了更多,爺爺奶奶對她的關心也絲毫不減少。從小他在愛的包圍當中長大,並不用操心自己的生活問題。沒有後顧之憂的女孩,長大之後成為了一個十分優秀的人。
這個女孩叫做小島,她是一個聰明好學的學生,高中畢業之後前往韓國首爾大學進行深造。獨立的性格以及善良好學的品質,吸引了很多男孩對她進行追求。可惜小島一直都不願意找男朋友,她覺得自己一個人過得挺好的,並不想去過世俗的生活。她覺得愛一個人其實並沒有那麼重要,一直到她45歲的時候,都沒有戀愛結婚。
儘管工作順利,小島在45歲的時候,還是覺得多年來的工作壓力特別大,所以他希望能夠在現在過一個養老的生活。於是在這時,小島開始給自己放假,過起了提前的老年生活。剛開始的時候過得還十分幸福,誰知道正當她覺得日子越來越好的時候,現實卻給了他最為現實的一擊。
小島在這時患上了「多系統萎縮病症」,這個時候她只有48歲。如此年輕,就要被病痛折磨,甚至還要逐漸失去吞咽和行走的能力。這對於任何一個女生來說,或許都是不能夠接受的。面對著病魔的折磨,小島接下來會做些什麼呢?
病痛折磨,只想早點解脫
《鋼鐵是怎樣煉成的》一書當中講述了保爾.柯察金,在殘疾的情況之下,還是努力地與病魔作鬥爭,這樣的精神激勵了一代又一代人。但是面對疾病,小島又覺得真的是難以忍受。多肌肉萎縮病症,基本上就是逐漸失去一切行動能力。她無法接受自己以後變得吃喝都要靠人,渾身充滿惡臭的樣子。
小島想要尊嚴地活著,在思考良久之後,她選擇回到日本鄉下,找到了自己的兩個姐姐。姐姐對她很好,在姐姐無微不至的照顧之下,小島逐漸有了與病魔抗爭的勇氣。只是日子一天一天過去,小島的身體並沒有變得越來越好,相反她的行動能力越來越差,吃飯也需要靠著別人幫忙。
眼看身體變得越來越糟糕,小島的情緒也越來越差,她漸漸的失去了生活下去的欲望,在這個時候他希望自己能夠早點解脫,不再遭受病痛的折磨。當小島把自己的想法告訴自己的兩個姐姐時,她的兩個姐姐提出了反對。
選擇到瑞士實施安樂死
不管在任何時候,誰都不願意放棄自己的生命,但是如果真正到了無可奈何的時候,放棄自己的生命,或許真正的是一種比較好的解脫。小島之所以想要提出安樂死,或許也正是為了能夠減少自己的痛苦,更多的時候或許是為了不願意讓自己的姐姐減少照顧自己的負擔。在小島的多次訴求之下,小島和姐姐打聽了很多地方,終於知道在瑞士可以實施安樂死。於是小島就跟著姐姐來到了瑞士。
在瑞士的醫院裡,小島跟姐姐們有說有笑地交談著,他們似乎覺得這一刻比以往任何時候都要高興。不過其實這都是很大的假象,誰都知道小島明天就要實施安樂死了,這個過程看起來有一點讓人催人淚下,同時又讓人覺得不忍心去看。
第二天到來的時候,小島是傷心的,姐姐們也更是難過的。在一聲緩緩地往小島的身體裡注射安樂死的時候,在場的很多人都是沉默的。當藥效來臨時,小島開心地跟自己姐姐說,希望他們能夠保重自己。4分鐘過後,小島安詳地離開了人世,整個過程既是幸福的,但是又真的是讓人感覺到很心酸的。
文天祥在《過零丁洋》當中所說的:「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人是固有一死的,不管在任何時候,都不要害怕死亡。當我們面對一些疾病的折磨時,我們一定要用堅強的態度去面對。
結語
一個人的死去對很多人來說並沒有什麼感覺,但是對於他的親人來說,那卻是無法割捨的情感,還有永遠見不到這個人的悲痛感覺。從小到大,從生到死,中間的跨度不管是多少,我們每一個人都要有一種覺悟,那就是面對死亡的時候,我們不要害怕。但是為了我讓死亡很快的找到我們,我們應該平時好好的鍛鍊身體,積極的保養,讓疾病找上自己的機會變得更小,讓我們能夠活下去的概率變得更大。
人生在世,生死只在一念之間,想要痛苦地死去,還是快樂的死去,完全取決於自己,其他人是不能橫加幹涉的。就算自己在臨死之前,要面對別人的流言蜚語,但是讓自己快樂的一面留在人間,也是做得最好的一件事情。
參考文獻:
《諾貝爾名言》《鋼鐵是怎樣煉成的》《過零丁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