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閱讀:老屋

2020-12-22 散文

2018-01-21 關英 散文網

每一個老屋都有不一樣的心酸故事,不平凡的過往……

——題記

老屋

離開老屋已有二十多年了,但老屋卻是我心靈永遠的棲身之所,也是我永遠的痛。

老屋裝滿了我童年的記憶,成長的快樂,還有出嫁時灑落在母親懷裡的眼淚,母親留在我臉上的愛撫。

我的家,是一個四四方方的小院兒,四間紅磚房,大門朝南開,大門的西面寬些,春天可以種菜,夏天品食綠色的味道,秋天做晾場。秋天到來的時候,院裡堆滿了玉米,如金子一般金黃耀眼。在窗前砌了一個長方形的花壇,花的豔麗,花的芳香,讓一個小小的女孩深深地著迷。大門的東側窄一些,垛玉米秸,垛碼得又長又高,用玉米秸蒸饅頭,煮餃子,煮玉米碴子紅豆飯,燉小雞,燉大骨頭,都特別香。或許,那不僅僅是柴火的味道,更是家的味道,母親的味道。

老屋,建於一九八零年春天,是我們全村,乃至全公社(當時對「鄉」的稱呼)的第一所磚房。在那個大集體的時代,有多少家庭還在為生計發愁,三餐不飽而擔憂,而我家卻因為父親每月有固定的收入(父親是中學的語文老師),母親的悉心持家,勤勞能幹而攢下了足夠的積蓄,才敢張羅蓋磚房。

磚房不是說蓋就蓋的,各種建材要「四面八方」的湊,要提前一年準備建材,小件再現用現買,第二年才能正式動工。

從農閒開始,父親就僱用生產隊的馬車,去離家八十裡遠的旗磚廠拉磚。一馬車也裝不了多少塊,往返要兩頭不見太陽,起大早走,貪黑才到家。我當時太小,不知道需要多少馬車的磚。

我們村子西邊三裡路遠有條河,當時水源充沛,蘆葦茂盛。等收完秋了,母親就天天踩著冰碴子割蘆葦,大約割了一個月,然後僱馬車拉回家,等明年正月開始,僱匠人編成厚厚的葦笆,葦笆是蓋房子的防寒保暖之必備。雖然冷,雖然累,母親卻非常開心,因為這項建材不用花錢買。

檁子也很難在附近買到,等深冬了,離家百裡之外的林場放樹了才行,先去一趟與林場主商定好日子和價錢,再僱生產隊的馬車去拉,一趟多去幾掛馬車,連椽子一起拉回來。還要再去一趟拉梁柁,梁柁又粗又長,特別不好趕路,當天是回不來的,第二天再起早往回趕。

接下來的日子,父親每天刮樹皮到深夜,每一根他都刮的仔仔細細,又光又亮,這樣的工作,一直持續到轉年正月結束。

正月之後,清明很快來臨,父親就請來瓦匠,木匠,正式破土動工。先要把原來的土房扒倒,墊平,再挖槽,下基石,灌漿,養生,碼磚,支架,上梁,排椽,排檁,鋪葦笆,磨房蓋等等,再加上室內的間隔,設計,足足用了一個多月的時間。這其間,我們全家七口人分別住在親戚家和鄰居家。現在回想,當時該是多麼的不便和煎熬。

老屋

那一年,奶奶七十三歲,身體十分硬朗。在建房的過程中,村裡人就和奶奶嘮閒嗑兒「這樣一塊磚一塊磚地擺,這房子啥時候才能蓋完啊!」奶奶一聽,可也是。就日日愁,夜夜盼,等房子蓋好了,她老人家的耳朵卻背了,誰和她說話都得提高嗓門,不然,她就一頭霧水。

因為媽媽操勞過度,住進新房之後就病倒了,打針吃藥好多天,才微見起色。剛到四十歲的父母就是從那時起,白髮日漸增多,皺紋開始加深,兩年的時間,似乎蒼老了十歲。而我們兄妹四人,從此,在這樣舒適寬敞的家,一天天快樂地成長,成熟,無憂無慮地讀書學習,嬉戲玩耍。

每逢夏天,四周的籬笆牆上,爬滿了墨綠色的「豬耳朵」,淺紫色的小花,扁扁的豆莢,甚是好看。院子的西南角有一棵高大的垂柳,從來沒人修剪過的樹冠,如同一把巨大的綠傘,天然而成。也正好罩在豬圈上,每年更新的兩頭大肥豬,夏天乘涼,冬天擋風,這棵大垂柳,既是我家的風景,更是一把保護傘!窗前大片的花園,就是我的樂園,那色彩,那清香,還時常在我的夢裡出現。如今我也種花,卻總覺得不如那時的濃烈,漂亮。母親養的小雞,大鵝,也在院裡踱來跑去,特別有趣。還有一條喜歡尾隨主人出門的大黑狗,非常溫順懂事,從不亂咬人。

就在住進新房的第二年冬天,奶奶因病不治,離開了所有愛她的親人。一九九八年臘月,馬上快到年關了,母親突發腦梗,也倉促地離開了所有愛她的親人。沒來得及留下隻言片語,帶著對人世的無限眷戀和遺憾走了,那年她才五十九歲。

老屋

之後家裡出現了種種變故,老屋只留下了無法抹去的記憶,再也不能開啟,其中原因真是一言難盡......

前年我受朋友之邀,回到了故裡,幾番思考,我就信步去看看老屋。生活了二十多年的村子,再怎麼變化,也能找到自己的家。可我明明準確地來到了她的跟前啊,怎麼看不到她的影子!再往東走過幾戶人家,都不是。難道是我迷路了?恰巧這時表哥從對面走過來,我說:「我家在哪兒啊,我怎麼找不到了?」表哥說:「你再往回走,」「可我什麼也沒看到啊!」「你家的老房子低於院牆了。」果然,順著新砌的院牆往下看,用厚塑料布蓋著的房蓋,壓了幾排磚頭,因為我是在房後,就看到了這些。一九八零年到二零一六年,三十六年的跨越,新建的金碧輝煌的瓦房高高在上,新修的水泥路穿越大街小巷,墊高的路基,再加上歲月的侵蝕,老屋就像兀自趴在地上瘦骨嶙峋的老人,正有氣無力地喘息,我的心一陣酸楚……也許,她也正在期待與我的一場遇見,那個曾經把她打扮得窗明几淨的女孩,如今也為心事所累,失去了原有的天真與快樂,而這個不惑之年的女人,永遠鍾情於她,痴愛著她,心裡留一塊淨土,守護著她!

相關焦點

  • 故鄉的老屋(散文)
    謝高模故鄉,那老屋,由老墩到新墩,經歷了歲月的變遷。從離開家鄉讀書一直到參加工作,老屋對我而言更多的是兒時的記憶。參加工作後的幾年,每次回家,只因老屋有奶奶和父母的守護而讓我有一種遊子歸家的溫馨。成家之後,調到縣城工作,我們再去那裡,主要是探望老人,像短暫停留的過客。那老屋也不太老,大約有四十個年頭。早年,對我而言,老屋就是一處風景。因為那時奶奶還健在,我們這些做後人的經常要回去看看。
  • 母親的老屋情懷(散文)
    母親戀舊,一直喜歡住在老屋裡,老屋地勢低,梅雨季節易潮溼,早些年三番五次勸其移居新屋,都難動其心。無奈之餘,兄弟姐妹只好順其心願。為了給老母親一個良好的安居生活環境,大家商議進行一次內部手術式改造。前些日子又進行了一次屋頂翻新,牆體修繕。「手術」後的老屋,仿佛重新披上了鐵甲銀裝,換上了銅牆鐵壁,又有了「任你狂風暴雨,吾亦巋然不動」的豪氣。
  • 劉致福散文|老屋記
    從門樓到老屋,屋頂全是草苫而成。窗是木製窗欞,上下兩扇,夏天可以開啟,用木棍支起來,涼風就會呼呼地吹進屋裡。窗欞用白色粉連紙,每年開春糊貼一次,既亮堂又能遮擋風塵雨雪。老屋和小院,是父母結婚不久,用一囤麥子換來的。這一囤麥子,在刀耕火種的年代,不知年輕的父母和年邁的祖母吃了多少苦才攢下的。我和哥哥姐姐都是在這個小院出生、長大。說起老家、童年,自然想到的就是老屋和小院。
  • 故鄉老屋的荒涼(優秀散文)
    故鄉老屋,幾天後將要拆遷了,站在院中,想了很多,不喜歡回憶、一向向前看的我,終敵不過哀傷如潮 。很小的時候回一次老家都會待上一兩個月,看夜晚的星星,數著數著睡著了。他們站在老屋門前,站在時光隧道的節點,一直目送我離開……如今,確實要離開了,大家都變了。要離開這個近五十年的老屋了。小時候的玩伴,小我幾個月的表妹已經有了兩歲多的孩子,已經會叫舅舅了。我看著她的笑,我也跟著笑著,只是笑變得很陌生,不再熟稔。心底深處划過一絲難過,但我憑什麼替她難過?不應該只憑自己的判斷,誰知道這不是她最樂意的歸宿?
  • 《為你閱讀》第12期:《老屋老了》| 作者肖立勇 | 龐啟勇為你閱讀
    城口縣信息中心《為你閱讀》每周與您相約,帶您閱讀城口文學作品,領略城口風土人情;讓您在這片精神綠地上駐足停留,陶冶情操、放飛夢想、棲息靈魂……      (熱愛閱讀的朋友均可關注「城口新聞網」官方微信(微信號:cqckxw),還可以加入我們·《為你閱讀》官方QQ群:212666362
  • 談談散文的閱讀教學
    從閱讀教學的角度來看,散文的教學應該貫徹「語文課程標準」的思想,即「要整體考慮知識與能力、情感與態度、過程與方法的綜合」,設問要圍繞這些方面啟發學生進行散文的正確解讀。我們在閱讀和教學散文的過程中,就可以從以上這些方面對文本進行細細的品味,要注意提煉的過程,巧妙地設問和質疑,準確地把握散文塑造的形象、表達的意蘊、抒發的感情、寄託的情味,審美的情趣等。初三階段散文教學設計的關鍵是讓學生有大量的實踐活動,要讓學生自讀自悟,自己發現自己體驗。教師可廣泛閱覽當代散文名作,將其推薦給學生,讓其有較多的散文閱讀實踐。
  • 【現代文閱讀】散文閱讀答題方法
    01理清思路很多人做閱讀喜歡先讀散文,那麼讀完這篇散文,你得知道散文寫的是什麼。想搞清楚散文的主旨以及主要內容,在閱讀的時候要理清思路,抓住關鍵的句子,讀散文之前一定要看標題,因為標題是一篇散文的主旨思想,就像寫作文,是圍繞題目寫的,如果題文不符的話,那這篇散文就不會得高分。
  • 三上閱讀策略(預測)——《總也倒不了的老屋》第一課時詳案
    今天,我們要進入第4單元的學習,這又將是一次怎樣的閱讀之旅呢?讓我們從單元導語開始吧。生:(PPT出示單元導語第一段文字)學生齊讀——猜測與推想,使我們的閱讀之旅充滿了樂趣。師:那你們在讀書的時候,會不會有一些猜測與推想呢?
  • 如何閱讀抒情散文
    抒情散文則是以「情」來感染讀者的一種文體,由此,就可以由「情」入手,來逐步深入地閱讀散文。具體地說,可以分為五個步驟,來逐步深入地理解、分析、鑑賞散文。一、把握「情感」這是說閱讀散文要準確把握文章中所表達的情感。
  • 【遠方傳媒】 內蒙總社《老屋》作者:馮俊龍|主播:綠色蔬菜
    主播:綠色蔬菜綠色蔬菜(劉晶):散文發表於《幸福老人報》、《老青年文化
  • 薦讀|陳守湖:《河畔老屋》,記憶魅惑與文學書寫
    其新著《河畔老屋》同樣延續了記憶魅惑這一顯著的文學特徵。在《河畔老屋》中,潘年英以極其細膩的筆觸書寫了四座老屋:河邊老屋、食堂老屋、竹林老屋、半島老屋。這幾座老宅的變遷史,就是他記憶中的百年家族史。這類普普通通的家族,在中國大地比比皆是,如同野生植物一樣茂盛。它們不可能進入宏大的歷史敘事,但卻承載著最幽微的歷史細節。
  • 高考語文散文閱讀複習指導
    備戰下一年度的高考,考生必須注重散文閱讀的訓練。二、備考建議與要求(一)樹立一種意識對散文的閱讀,要樹立文本意識。散文的特點是形散而神不散,抓住這一點,從總體上先梳理文本的思路,再概括大意,然後逐步深入賞析文章的藝術魅力,這樣就能夠很好地完成閱讀任務。(二)具備兩種能力一是審美鑑賞能力。
  • 高考語文散文閱讀的答題技巧及套路
    高考語文散文閱讀的答題技巧及套路很多考生高考語文的散文閱讀總是得不了高分,這是因為考生沒有掌握高考語文散文閱讀的答題技巧,下面是有途網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高考語文散文閱讀的答題技巧及套路,希望對大家有幫助。
  • 高考散文閱讀答題技巧及套路 語文閱讀提分技巧
    高考散文閱讀答題技巧及套路 語文閱讀提分技巧高考語文散文閱讀的答題技巧是什麼?高考語文散文閱讀套路有什麼呢?每個類型的題都會有一定的套路的,形散而神不散,是散文的特點,無論散文的內容多麼廣泛,表現手法多麼靈活,都是為了更好的表達文章的主題。下面有途網小編就給大家分享幾類高考語文散文閱讀解題技巧,供大家參考。
  • 高中語文散文閱讀教學審美困境與突破
    摘 要:隨著新課改的不斷深入,高中語文散文閱讀教學已經越來越受到廣泛關注和重視。但目前散文閱讀教學過程中,學生們經常出現審美困境。就高中語文散文閱讀教學如何有效擺脫審美困境進行一定的分析和探究,並且提出一些合理化教學策略,以供參考。
  • 三年級語文上冊《總也倒不了的老屋》,學習老屋樂於助人的品質!
    本文寫了一棟一百多歲的又破又舊的老屋,很久沒人居住,就要倒下時,分別聽到了小貓、老母雞和小蜘蛛的懇求,於是它繼續堅持著,沒有倒下,最後因為小蜘蛛的故事沒有講完,所以老屋到現在還站在那兒的事。2.根據旁批,學習預測邊閱讀,邊預測。在學生了解了什麼是預測的基礎上,教師要充分利用課文中的旁批引導學生。首先要引導學生發現可以在什麼地方預測。比如題目,可以引導學生感知「總也倒不了」與「老屋」之間存在的語言張力。
  • 語文現代文閱讀板塊強化指導之散文閱讀
    散文閱讀 1、命題者的策略 俗話說:知己知彼,百戰不殆。要做好高考散文閱讀,必須首先了解命題者的選題意圖,然後在複習中有針對性地採取有效措施,方能成竹在胸,應對自如。 2、應試者的策略選作高考閱讀材料的散文,語言是較規範的,構思是較新穎的,結構是較嚴謹的。那麼怎樣才能解讀好高考散文呢?(1)從整體把握。散文形散而神不散,這個特點,決定了散文內容的廣闊和豐富性,全文好象只是一些片斷、一些場面或景物組合。
  • 打破傳統閱讀 可看可玩的經典圖像小說《老屋記》來了!
    《老屋記》,由浦睿文化、湖南科學技術出版社出版。 《老屋記》絕非傳統意義上的「書籍」。呈現在讀書面前的是一個大盒子,14件形態各異的出版物放置其中。   紅網時刻長沙1月26日訊 (記者 王嫣 通訊員 苑麗)歷史12年創作,14件形態各異的出版物,87178291200種讀法,可看可玩的美國經典圖像小說《老屋記》來了!日前,這本由享譽業界的當代繪本藝術家克裡斯·韋爾創作,浦睿文化、湖南科學技術出版社出版的《老屋記》中文版與全國讀者見面,正在火熱銷售中。
  • 小說排行榜2020[轉載]散文閱讀方法
    閱讀散文時我們必須善於通過「形式」把握「上帝」,體驗作者想要表達的思想和情感,要了解本文的結構和線索,注意欣賞美麗的語言。  1。散文,有些人專注於敘事,有些人專注於抒情一些關注討論。散文作家通常在藝術上對待原始情感以形成內在美。
  • 老屋 - 老屋--浙江頻道--人民網
    原標題:老屋 好久沒去看看鄉下的老屋了,忽然接到鄰居的電話,說大風颳倒了老屋東邊一棵大樹,樹冠壓上了屋子,我趕緊驅車前往。 十多年前父母帶著爺爺奶奶搬家到了城裡,老屋便空寂了下來。父親常回去照看,他會爬上屋頂更換破損的瓦片,勸都勸不住,後來我們找來幾個泥瓦匠,把屋頂徹底翻修了一遍,老爸總算放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