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讓災民再受災——竹山縣災後科學重建紀實

2020-12-18 荊楚網

湖北日報記者張培鐵 特約記者馬獻倫 通訊員胡光凱 郭齊成

「噼噼———啪啪———」,在一陣鞭炮聲中,竹山縣寶豐鎮鄧家灣村農民陳友國的3間磚房在農民新村正式破土動工。他對記者說:「新屋基是國土、城建部門技術人員和鎮幹部一起幫忙選定的,以後再不怕滑坡和泥石流了!」

11月下旬,記者穿梭在竹山災區,到處可聞倒房戶新居竣工的熱鬧鞭炮聲。

天災毀家園

竹山縣地處青峰斷裂帶,是全省地質災害的重災區,遇有陰雨、強降雨天氣易誘發地質災害。

8月中下旬,罕見的持續強降雨,造成竹山縣境內山洪暴發,河水暴漲,房倒屋塌,人員傷亡、經濟損失慘重。據統計,全縣地質災害涉及17個鄉鎮228個村,造成9人死亡,276人受傷;山洪、泥石流、滑坡等地質災害使2492戶6194間房屋倒塌,9731人無房可住;交通、水利、城建、電力、通信等基礎設施均遭毀滅性破壞,直接經濟損失高達2.94億元。

8月19日深夜,竹山縣城關鎮居民汪建明一家4口還在睡夢中,泥石流便破房而入,將其一幢兩層樓房後牆擊穿,汪建明當即遇難身亡。

城關鎮二道坊村滑坡體已有多年,這次在持續強降雨過程中再次出現整體滑動,最大水平移位達310釐米,最大垂直移位達到250釐米,一次性就導致14戶48間民房整體倒塌,52人無家可歸,另有48戶168間房屋成為危房,直接威脅到229人的生命財產安全。

專家到農家

竹山縣這次受災倒塌的房屋主要有兩種類型,一類是建在滑坡體上,因地質災害而倒塌;另一類是依山傍水而建,因山洪和泥石流的襲擊而倒塌。總之,農民過去建房隨意性太大,都沒有進行科學規劃。

為了不讓悲劇重演,竹山縣在災後重建工作中提出了「科學規劃,重建新村,遠離災害」12字方針。縣委書記董永祥說:「不能讓災民出現第二次搬遷,不能讓災民再次成為災民。」

從9月初開始,竹山縣國土、城建等相關部門的技術人員分赴災區,為倒房戶科學規劃、勘測,選擇房基。由於本地地質勘探技術人員不夠,縣裡出重金,從襄樊地質礦產公司和宜昌地質礦產所請來專業技術人員,為受災倒房戶重建選房基。目前,竹山縣已科學規劃出了51個農民新村,春節之前,將有1100多戶喬遷新村,另有1500多戶購買了新房或二手房。

溢水鎮澗溝村農民新村12戶村民原來都住在滑坡體上,現建在地勢平坦、交通便利的地方,不怕泥石流,不怕山洪;同時,新村建房用地僅5畝多,而老房基整出耕地20多畝,真是兩全其美。

「農民新村的整體規劃和興建,不僅僅是遠離了災害,而且還節約了大量的耕地,便於統一興建交通、自來水和通信等基礎設施。」竹山縣城建局長沈軍深有感觸地說。

幹部幫「窮家」

農民新村和分散新房科學規劃完畢之後,農民能否有能力建房,這無疑是竹山縣災後重建工作中的一道難題。「全縣2492戶倒房戶中,有相當一部分為困難戶,不少戶連一個豬圈都建不起,更別說建幾間磚房。」竹山縣民政局長汪宗國這樣說。

談及這些,竹山縣潘口鄉黨委書記方顯春一臉的為難。他算了一筆帳:全鄉有151戶倒房戶,按一戶建3間磚房,每戶最低需資金2萬多元,把縣裡補的、免的,以及幹部職工幫的,資金缺口仍然很大。可是,縣委、縣政府下的「死任務」:確保災民冬月底前搬進新房。

為此,縣委、縣政府出臺了「縣裡補一點,相關部門免一點,幹部幫一點,自己籌一點,親朋好友借一點」的辦法。縣裡還規定,每戶倒房戶縣裡人均補助500元;建房審批費用全免;每個幹部幫一戶200元以上。

寶豐鎮黨委宣傳委員劉佳平一家4口人,僅靠他一人每月700多元的工資生活,但他聯繫的倒房戶何勇的新房開工時,他大方地送去了200元「喜金」,同時還忙碌著為何家擔保賒木材和紅磚。老何對記者說:「劉委員是他家建房的『主心骨』。」雖然只籌集到了7000多元,10月28日,潘口鄉龍王溝二組災民陳健的兩間磚房還是在新村破土動工了。陳健說:「正在平整房基的兩臺挖掘機是鄉黨委委員徐供斌和村書記胡修德聯繫的,紅磚也是他們幫忙賒的……這些黨員、幹部真是我們的親人啦!」說這話時陳健一臉的感激。

近一個月來,全縣400多名鄉鎮、村幹部日夜「泡」在災區,與困難災民「拴」在一起,幫助出主意、想辦法、當靠山。災後重建工作全面啟動後,全縣黨員幹部,縣直、鄉鎮機關及個體戶踴躍捐款45萬元,有力地支持了災後重建工作。

許多災民激動地說:「黨心民心一條心,就沒有克服不了的困難!」

相關焦點

  • 城步苗族自治縣災後重建紀實:風雨過後見擔當
    風雨過後見擔當 ——城步苗族自治縣災後重建紀實 戴勤 周玉意 彭賢良 7月中旬,火辣的太陽炙烤著大地。在城步苗族自治縣蔣坊鄉大同村,地勢較高處的紅茄基地枝繁葉茂,首批紅茄已經掛果,長勢喜人。據統計,該縣受災人口10.9萬人,直接經濟損失達5.79億元。 7月3日,洪水一退,城步苗族自治縣縣委、縣政府召開專題會議,做出把抗洪救災重心工作轉移到生產自救、災後重建中來,吹響災後重建的衝鋒號。
  • 竹山縣得勝鎮:幹群攜手同心 迅速投入災後重建
    今日竹山網消息(通訊員 楊君  鄭語嫣)近日,竹山縣得勝鎮境內持續強降雨致該鎮多地受災嚴重,鎮村幹部和群眾不等不靠,積極行動起來迅速開展災後生產自救。清理路障保暢通。
  • 受災人口之多歷史罕見,鄱陽縣數個鄉鎮發災後重建募捐倡議書
    劉奇給予肯定,要求細化措施、強化保障,確保不出現撂荒現象。 澎湃新聞注意到,「災後重建」是沿鄱陽湖多個縣市近期重點工作之一。 據永修縣當地媒體報導,8月5日,永修縣召開三角鄉災後重建工作部署會,縣委書記許斌強調,災後重建,事關群眾切身利益,事關經濟社會發展,事關和諧穩定大局,必須高度重視、全力以赴。
  • 蔡英文搭雲豹車勘災 災民怒嗆:下來走
    嘉義、臺南災民昨望著家園在水災第三天仍泡水裡,又擔心西南氣流增強至周三,大豪雨再肆虐雪上加霜,疾呼快協助善後。    據臺灣《蘋果日報》報導,賴清德前天說「這麼大雨,哪個城市不淹水」惹議,昨勘災時向災民道歉說,大雨造成災害、檢討責任,「由我一肩扛起,所有批評也到我身上為止!」蔡英文稍後搭雲豹裝甲車勘災時,災民嗆:「下來走!」
  • 重建或遷居 全力協助島內災民免於流離無依
    臺「立法院」通過「莫拉克風災重建條例」,不少災民團體卻在議場外抗議,對條例授予了臺當局強制遷村的權力,而災民卻毫無參與機會表示不安。臺灣《聯合報》今日發表社論指出,為協助災民而定的條例,卻無法取得災民的信任,顯示重建工作還有漫長的路要走。  社論說,稍早臺當局救災太慢挨批,現在是重建搶進度被嗆,劉兆玄對自己何以動輒得咎一定深感不解。
  • 紅丨觀察:從臺灣桃米社區看大陸公益組織災後重建的不足
    ,結合多年參與救災及重建項目實施經歷,感覺大陸公益組織在災後重建方面與臺灣差距很大,臺灣立足於災後社區重建的經驗很值得我們學習借鑑。首先,臺灣NPO組織的災後重建注重從技能培訓和軟體建設入手,激發災民自救、自立、自強意識,幫助災民重建生活信心。
  • ...推進災後恢復重建工作 確保有建房需求的受災群眾春節前搬進新居
    紅網時刻12月7日訊(記者 楊豔)記者今日從湖南省應急管理廳獲悉,截至11月底,全省因災倒房需重建已開工2326戶,開工率達100%,已竣工2011戶,確保有建房需求的受災群眾春節前搬進新居。今年湖南遭遇多輪持續強降雨過程,導致多地受災,全省受災範圍廣、災害損失大。災情發生後,省應急管理廳下發了《湖南省2020年受災困難群眾生活救助和因災倒損住房恢復重建實施方案》;省應急管理廳、省扶貧辦聯合印發了《關於做好因災返貧致貧摸底統計和幫扶工作的通知》,明確對房屋倒塌或嚴損貧困戶、因災致貧返貧戶等給予重點救助。
  • 湖南:因災倒房重建竣工已逾九成 確保受災群眾春節前搬進新居
    受龍捲風災影響,該村6戶村民房屋成為一片廢墟,在當地政府的統一規劃和救助下,大家建起了新房,周邊的水、電、路等基礎設施得到改善。今年以來懷化先後遭受風雹、滑坡、洪澇等各類自然災害,全市共有161戶重建戶和3269戶損房維修戶納入恢復重建計劃。當地政府積極擔當主動作為,在政策宣傳、資金支持、指導服務上下功夫、延伸服務觸角,全力支持受災群眾重建美好家園。
  • 岷縣漳縣6.6級地震災後重建三周年紀實
    災害發生後,黨中央、國務院,省委、省政府高度關注,在國家有關部委、省直相關廳局和社會各界的大力支持和鼎力相助下,定西市快速反應、緊急動員、科學應對,科學組織搶險救災,在災後32小時內將失蹤、被埋人員全部找到,22小時內損毀道路全部打通,34小時內受損電力、通訊設施恢復運營,傷員救治零死亡,災區生產生活秩序在最短時間內得以恢復,26.9萬受災群眾溫暖安全過冬得到有效保障。
  • 農村住房災後重建方案出臺
    記者從市城鄉建設局獲悉,《合肥市2020年農村住房災後重建工作實施方案》已經出臺,將因地制宜採取多種措施,幫助受災居民早日回歸家園。仍有部分農戶房屋浸泡在水中今年入汛以來,合肥市遭受特大洪澇災害,全市受災面積大,部分地區受災嚴重。經初步統計,浸泡在水中的農戶房屋大約超過兩萬間,災後重建任務十分艱巨。
  • 始終堅持民生為先 奮力推進災後重建
    長沙晚報訊(記者 唐朝昭)昨日,長沙市寧鄉災後重建工作指導組召開第七次全體會議。市委副書記徐宏源強調,要認真貫徹落實省委常委、市委書記胡衡華在寧鄉督查指導災後重建工作的講話精神,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堅決打贏寧鄉災後重建和維護社會大局和諧穩定這場硬仗,以優異成績迎接黨的十九大勝利召開。
  • 四川副省長談災後重建 稱災後重建需1.7萬億元-災後恢復 魏宏 四川...
    在全國「兩會」召開的時候,千裡之外的四川已是春意融融,綠意盎然,我們正繼續感受著世界關注災區、舉國支援災區的濃濃暖意,災區的人民正懷著浴火重生的感恩心情,用勤勞的雙手奮力建設著災後美好的家園,在這裡我高興地向大家介紹四川災後恢復重建,確保災民安全過冬的有關情況。  [魏宏]:第一,總體規劃安排情況。
  • 玉樹地震一周年重建紀實:雪域高原凝聚不屈力量
    雪域高原上凝聚起不屈的力量——玉樹地震一周年災後重建工作紀實    在地震發生後的第一時間裡,黨中央、國務院高瞻遠矚、果斷決策,及早謀劃重建新家園的大計,有序推進災後恢復重建各項工作——    「要在做好當前抗震救災工作的同時,及早謀劃恢復生產、災後重建工作,在做好災害評估、搞好規劃的基礎上適時組織力量幫助受災群眾重建家園。」震後第三天,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務委員會就召開會議,就災區重建作出了部署。
  • 上海市浙江商會等助力永豐鎮災後重建
    本次捐贈儀式在永豐鎮四樓會議室舉行,在簡單介紹與會人員之後,永豐鎮黨委書記羅文為大家介紹「利奇馬」颱風受災情況及災後恢復情況。首先,羅文對上海市浙江商會公益基金會、中梁控股集團的來賓表示熱烈的歡迎和衷心的感謝!
  • 臺南地震災民苦等歸家日
    據臺媒報導,「2·6」臺灣南部地震距今已過去半年,但災後重建進展難令人滿意,很多民眾仍舊無處棲身。災民呼喚有關部門加快進度,助其早日重建家園。臺灣維冠金龍受災戶委員會主委劉怡辰說,不論維冠或其他大樓都尚未重建,市府卻要災民通過都市更新計劃,自行以低利率貸款重建家園,而學校本就可獲「教育部」編列預算,卻運用高達16億元的善款拆除舊校舍並重建,而非補強或修繕,令人匪夷所思。
  • 糊弄臺灣災民後 蔡英文上網安慰日本受災民眾
    【環球網綜合報導】臺灣嘉義縣發生洪澇災情後,臺當局領導人蔡英文曾經進行勘災。不過有民進黨縣議員爆料,蔡英文當時答應給災民發便當(盒飯)的承諾未能全部落實,被批「私吞」、「詐騙」。而對災民食言的蔡英文本人卻在9月5日用推特慰問日本颱風災情,引起網友議論。
  • 災後重建 post-disaster reconstruction
    中國常駐聯合國代表李保東31日說,為進一步幫助海地人民開展災後重建工作,中國政府決定再向海地政府提供1000萬元人民幣(約合147萬美元)無償援助。美國國務卿希拉蕊在發言中說,美國將為海地提供11.5億美元資金,用於幫助海地政府加強農業、能源、衛生、安全和政府管理等方面的建設。
  • 彭佳學在我市指導災後重建工作時強調:舉一反三總結經驗 提升能力...
    8月14日至15日,副省長彭佳學率指導組赴玉環、黃巖調研指導搶險救災和災後重建工作,並慰問受災群眾和基層幹部。彭佳學在調研中強調,災後重建是當下的中心工作,各級各部門要深刻總結經驗,提升能力科學防災減災,上下齊心儘快恢復正常生產生活秩序。市委書記陳奕君、副市長趙海濱陪同。
  • 國際合作助力汶川災後植被恢復重建
    中國園林網8月31日消息:記者從日前在京召開的「5·12汶川地震災後植被恢復重建理論與技術研討會」上獲悉,我國的林業專家以「中日技術合作四川省地震災後森林植被恢復項目」為依託,與日本學者合作在汶川地震災區積極開展科學研究和工程示範,在災區災後植被恢復重建上獲得了一系列進展,同時取得的成果在應對未來我國可能遇到的同類地震災害治理問題上將發揮重要作用
  • 長寧縣12所學校災後重建項目竣工交付
    雙河鎮義務教育學校教師張平到校園後,被那些新綠植吸引了,她迫不急待地去教室走了幾圈,看到新增了許多現代化的教學設備,她說:「對學校未來的發展,我們充滿了希望。在這麼漂亮的校園環境中工作,我信心滿滿,我將全身心投入到教育教學中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