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九華山天台有「三絕」,峭壁怪石與摩崖石刻,還有壯美雲海

2020-12-20 懶遊的故事

接著分享九華山遊覽見聞,今天要介紹的是九華山的天台景區,景區裡有峭壁怪石、雲海絕景和摩崖石刻三大看點,精彩紛呈。

九華山位於安徽省池州市青陽縣境內,是我國四大佛教名山之一,也是眾多網友的旅遊目的地。九華山風景區有花臺、天台、百歲宮和九華街四大核心景區,天台景區的觀賞度較高。圖為天台禪寺,氣勢非凡。

從天台景區上山索道纜車望出去,車移景動,飄飄欲仙。竹海連天湧,奇峰撲面來。景區內奇峰突兀,危崖層疊、怪石嶙峋。這就是天台景區「三絕」之一的峭壁怪石。

九華山險峰多峭壁怪石,有趣的是,這裡多以山峰的形狀來起名字,比如天台峰西「大鵬聽經石」,觀音峰上「觀音石」,「仙人擊鼓」,「海馬石」等,聽名字就知道了大概的模樣。與其他地方起名不同的是,九華山的峭壁怪石惟妙惟肖,再加上一點點想像力,真是越看越奇,得意處不禁拍案叫絕。

在我眼中,最有意思的就是本圖的「大鵬聽經石」,它位於天台峰西,石高60米,伏貼與崖璧之上,狀若大鵬,喙啄、翅膀分明,這裡還有一段特有意思的傳說。相傳,以前九華山中有大鵬,偶爾吃了奇異的野果、花草,又吸收了天地之靈氣,變成了高約六、七十米高的龐然大物,展開雙翅,遮天蔽日。一日,好勝的大鵬在空中與一隻青灰色大鳥角逐,哪知大鳥竟是一件和尚的袈裟。大鵬靈機一動,想拜和尚為師修成人身,飛升成仙。但又恐和尚見了自己這般模樣,不肯收留,只能一路悄悄跟隨和尚。

那和尚正是僧地藏金喬覺。金喬覺先於東崖晏坐,大鵬就躲在崖後聽經;後來金喬覺又到拜經臺拜經,大鵬則躲在旁邊的大石壁上聽經,一聽就是三天三夜,二聽已經九天九夜,三聽不知晝夜之分。後來大鵬終從佛經中悟出大道,化仙而去。而它卸脫下的巨大身軀,已化成巨石,至今還留在拜經臺後石壁上。人稱它「大鵬聽經石」,俗稱「老鷹扒壁」。

為了方便登山途中的遊客欣賞怪石,景區就在醒目位置設置簡介,看完簡介後,要順著簡介板的方向去看,一目了然。

簡介中介紹,此為雙桃峰,位於十王峰西南側,巨石高聳,四面無遮,上託兩石,頂尖下圓,狀若兩顆仙桃。由缽盂峰眺望,又似二士並列,故又名二士峰。很多遊人和我一樣在此迷惑了,你要說是像兩個人前後站著,還勉強過得去。要說「雙桃」,打死我也看不出來!

哈哈,原來上圖的視角是在攀登天台峰的途中。遊覽天台禪寺和一線天后,沿著青龍背繼續挑戰九華山第一高度「十王峰」,就在天台峰的對面。下山途中,看到了「雙桃」,這個角度是「雙桃」無疑了。

這也是天台景區一塊比較著名的怪石,名字叫作「金龜朝北鬥」,這個十分神似,毫無疑義了。簡介中介紹了它的成因,是花崗巖受到三組節理的切割,在風化、衝蝕和不均勻崩塌後,形成由小型石錐和半圓形石柱組成的造型石,形似一石龜豎立,翹首仰望,故名「金龜朝北鬥」。

這個「蠟燭峰」更是形神兼備,它的成因是巖體內發育兩組垂直節理,後期經過風化和崩塌,形成了孤獨聳立的柱狀石峰。最牛之處在於,峰頂生長的松樹,酷似微風中搖曳的蠟燭火焰,極為傳神,不得不慨嘆大自然的鬼斧神工。

此石為「海馬石」,當之無愧了。十王峰的陡峭下山路上的簡介中介紹了,此為巖石為中粒鉀長花崗巖,系沿垂直、水平節理面差異風化形成的象形石。

此圖拍攝於天台禪寺對面的十王峰,一道險峻的「天梯」通向天台禪寺,與「天梯」並行的就是「青龍背」,這是天台景區裡最大的「怪石」了。此為九華山巖體沿斷裂侵入,形成長約22公裡,寬3至7米的巨型巖牆。巖體垂直節理極為發育,經風化、侵蝕和崩塌的改造,形成峰牆和脊柱峰,在天台和十王峰之間保存了最為完整的脊峰,延伸數公裡,有如一條巨龍,「青龍背」之稱也就實至名歸了。

接下來,我們開始欣賞天台景區「三絕」之二——摩崖石刻。九華山天台古摩崖石刻群二十餘處,圖中的天台沿線的山崖石壁上比較集中,鑿刻時間跨明、清、民國三個時代,文字有隸書、行楷等,石刻上的書法筆力蒼勁,字體秀美,石刻氣勢磅礴,文採飛揚,具有較高的歷史和藝術價值。

「高哉九華與天接,我來目爽心胸闊」刻石,是九華山面積最大的刻石,也最奪人眼目。該刻石的題寫者孫元良為黃埔一期畢業生,曾任國民革命軍88師師長、22集團軍司令官、第五綏靖區司令官等職,參加過淞滬抗戰和南京保衛戰。

「江南第一山」刻石鐫於翠雲庵下石板路旁崖壁上,題刻時間為1923年,題寫者為秋許世英。許世英為安徽人,歷經晚清、北洋、民國三個時期,曾出任民國國務總理。

「一覽眾山小」刻石為陽刻,落款為「光緒辛丑年,東至謝徽、懷寧馬琨同遊「。清光緒辛丑年是1901年。這應該是一對朋友「到此一遊」的留跡。

「非人間」刻石鐫刻於天台寺渡仙橋下的巖壁上,題寫者是那位在安徽名山到處留跡的朱作鼎,題寫時間是清康熙五十六年(1717年)。

天台禪寺北「一線天」大巖石南側有行書「一線天」石刻,款為「康熙五十六年(1717年)季春觀察使三韓人朱作鼎書」。

我們再來說說天台景區的第「三絕」。九華山雲海不但壯觀,而且變幻多姿。本圖為在九華山第一高峰——十王峰之巔欣賞雲海,無限風光在險峰。

在險峻山峰處觀雲海,似見汪洋大海,一鋪萬頃,雪浪翻滾,驚濤拍岸。逢山色迷濛之日,千米以下山峰皆淹沒在滾滾白浪中。此圖拍於去往古拜經臺的圖中。

在十王峰巔凌空俯視,僅見群峰顯露雲波之上,似大海中的孤島,隨波逐浪,蔚為壯觀。不知道天台峰上可否留宿看日出日落,一定無比壯美吧?

相關焦點

  • 到安徽九華山不上天台,等於白來,這邊風景獨好
    分享一下中國佛教四大名山之一的九華山的旅行見聞。天台景區九華山是九華山大景區之一,這裡有一座天台峰,上面有一座天台禪寺,這也是每位遊人必到之處。很多人對安徽九華山並不陌生,九華山位於安徽省池州市青陽縣境內,池州高鐵站到九華山比較方便。
  • 安徽「最著名」的風景區,除黃山和九華山,還有一處你可知道在哪
    安徽省國內旅遊資源豐富,自然風景優美,特別以山多而聞名,最有名的是「黃山歸來不看嶽」的黃山, 另外,九華山也是「中國佛教四大名山」之一,廣為人知, 但是在安徽除了黃山和九華山,安慶的天柱山也值得一去,那裡有不輸九華山的自然風景。
  • 登華山賞摩崖石刻
    在這些奇險難達之處竟有不少書體多樣、風格各異的摩崖石刻,不禁令人感嘆古代工匠的智慧與勇氣。   華山摩崖石刻數量眾多,年代久遠,規模宏大,內容豐富,堪稱中國書法藝術的寶庫。這些石刻兼具豐厚的歷史文化內涵與審美價值。不同年代、不同民族文字的摩崖石刻,富於天然意趣,體量巨大、氣勢恢弘,為秀美的自然風景平添了濃厚的人文氣息。
  • 九華山素有九十九峰之稱,山間秀溪縈環,銀瀑飛,景色迷人
    天台寺天台寺又名「地藏寺」、「地藏禪寺」,位於安徽省青陽縣九華山的天台峰頂,海拔1306米,為九華山位置最高的寺院。 因天台是佛教徒朝拜地藏聖跡必到之處地,所以往往將天台稱為九華山主峰,有到九華「不上天台,等於白來」之說。
  • 九華山天台攬勝:煙波縹緲,青山如黛
    九華勝景在天台,素聞天台山乃佛教名山九華山的主峰,當地人有流傳這樣一句話,不來天台,等於白來。一語道明天台山在整個九華山的九十九峰中的重要性,這裡不僅有坐落在峰頂的地藏寺,登高遠望,群山連綿,煙波縹緲的景象也宛若仙境,王安石有詩云,楚越千萬山,雄奇此山兼,站在天台山頂聽松濤觀雲海,頓覺神清氣爽,一切煩憂皆化作清風一縷。
  • 九華山在哪裡?九華山旅遊景點介紹
    中國佛教名山之一的九華山位於安徽省池州市青陽縣,九華山上有95座佛道教寺廟,直到現在香火仍然旺盛,這就是文化的傳承吧。這裡交通十分發達,到池州九華山機場或合肥新橋機場;客運汽車可直接到九華山,或者到合肥以後乘坐公共運輸工具就可以直達九華山;高鐵到銅陵北站下車,火車到池州站下車;自駕車可在G3京臺高速,G50滬渝高速在九華山有出口。這些方式均可以方便的到達九華山。九華山是5A級景區,自上古以後,這裡就是學仙修道的聖地。
  • 烏石山、於山摩崖石刻及造像:書法和石刻藝術的寶庫
    山上從唐至近代原有摩崖石刻299段,現存169段,分布全山,以鄰霄臺、沖天臺、道山亭等處尤為密集,著名的有唐代李陽冰,宋代程師孟、李綱、朱熹、梁克家,明首輔葉向高、都御史林廷玉,清狀元王仁堪等人石刻,詩詞、歌賦、傳記、題記、遊記文類齊全。一些石刻還記載了重大歷史事件,如霹靂巖石刻記錄了宋紹興二年李綱因抗金被罷相,參政知事孟庚與李綱等11人聚於烏山瑞雲庵議事等。
  • 安徽簡稱「皖」的由來,竟是因為一座山,卻不是天下第一奇山黃山
    我國根據領土劃分,共分為23個省、5個自治區、4個直轄市、2個特別行政區,共34個一級行政區,各省有自己的簡稱,有些省有2個以上的簡稱, 每個縮寫的由來都有自己的故事, 既有山川大嶽的原因,也有歷史典故的原因,但由於悠久的歷史潮流,很多縮寫的由來的原因也被很多人遺忘了, 今天,就安徽省的簡稱
  • 安徽5A級風景區,你去過幾個?
    安徽地跨長江、淮河南北,新安江穿行而過。安徽是中國史前文明的重要發祥地,擁有淮河文化、廬州文化、皖江文化、徽文化四大文化圈。安徽的旅遊發展也非常不錯,今天我們就看看目前為止安徽的11個5A級風景區。1、黃山市黃山風景區(2007年被評為5A級景區)
  • 「東南第一山」,「蓮華佛國」,九華山旅遊攻略
    歡迎關注戶外旅行人淵龍博峰,讓我們一起來領略這個世界的美好吧~~~~位置:中國安徽景點:安徽省池州市青陽縣九華山鎮219省道九華山風景區天台景區內交通:各種交通方式到中國安徽肉身寶殿裡有唐代金地藏的肉身,不過遊客是看不到肉身真容的,只能在大殿中,順時針繞著安置肉身的佛塔祈福。除上述百歲宮、肉身寶殿的兩尊肉身,還有三尊肉身,明淨和尚肉身在旃檀禪林,慈明和尚肉身在地藏禪寺,仁義師太肉身在通慧庵,這三座寺廟都在九華街上,可去一一朝拜。九華山的景點以"雄偉,奇特,特殊,神"。以"雄、奇、特、神"為主要特徵。
  • 世界最大的漢字摩崖石刻,載入世界吉尼斯,僅「日」字就長20米
    提起山東,大家都不陌生,作為一座典型的北方省份,山東人除了性格豪爽,更以「青島啤酒」著稱,當然還有五嶽之首泰山。隨著近些年旅遊業的不斷發展,山東的發展速度有目共睹,不僅工業發達,旅遊業也在蒸蒸日上,其中有不少名勝古蹟脫穎而出,吸引了眾多遊人紛至沓來。
  • 讓心靈來場旅行之「地藏菩薩道場」九華山
    上期小編給大家介紹了兩個古風優雅的古村莊,這一期給大家介紹我們安徽最著名的名山——九華山。安徽南部斜列有三大山系,九華山便屬其一。這座名山位於安徽省池州市青陽縣境內,西北隔長江與天柱山相望,東南越大平湖與黃山遙拜。
  • 武漢洪山寶通寺後,藏著多幅摩崖石刻,見證武昌早期歷史
    洪山摩崖石刻散見於寶通寺後山,行走在山間不經意時就可以發現。當年筆者第一次遊寶通寺時還拍到洪山摩崖文保碑,上面還有人塗抹著十分不雅的咒罵領導人的話語。那是2011年的往事,後來再去洪山,再看到文保碑,已經乾淨如新,有關部門是把那些自己擦掉了。洪山摩崖石刻筆者也不敢說見全了,而且也沒有拍全。
  • 看摩崖石刻,賞湖光山色,「走讀杭州」第二站,這樣重走寶石山!
    30名體驗者跟著陶德富、餘好建兩位老師腳步,順著小徑爬上寶石山,一起探索各種摩崖石刻的趣聞軼事。從少年宮出發,沿著北山街一路往前,順著曙光路右側的臺階向上走,短短的40多米石函路上,體驗者被這裡的摩崖題刻群所吸引:刻畫傳神的「天開圖畫」,行雲流水的「東南一柱」,別樣神韻的「乾坤清氣」,還有極具儒家思想的「節用愛人」等題字被深深地刻在石壁上……,許多石刻都密布著厚厚的青苔,顯示著文化的悠遠和歷史的厚重感。
  • 「摩崖石刻」永州閃亮的黃金名片!
    這方石刻高310釐米、寬320釐米,直行,自左至右書刻,共21行,332字,字大15釐米。因元結的文、顏真卿的字、浯溪摩崖之石都很絕妙,世稱「摩崖三絕」。如果把浯溪碑林比作一個網絡論壇,那麼,第一個發帖人就是元結,他發的帖子有「前三銘」「後三銘」等,都算得上精華帖,但影響力最大的還是這方《大唐中興頌》。
  • 中國佛教四大名山之蓮花世界九華山
    安徽九華山拜經臺(圖片來源:鳳凰網華人佛教)九華山位於安徽省長江南岸的池州市境內,原名九子山,唐天寶年間大詩人李白遊此山見山色奇秀,狀如蓮花,吟唱出"妙有分二氣山勢嶙峋嵯峨,共有99峰,其中以天台、天柱、十王、蓮花、羅漢、獨秀、芙蓉等九峰最為雄偉。十王峰最高,海拔1342米。主要風景集中在100平方公裡的範圍內,有九子泉聲、五溪山色、蓮峰雲海、平岡積雪、天台曉日、舒潭印月、閔園竹海、鳳凰古松等。山間古剎林立,香菸繚繞,古木參天,靈秀幽靜,素有「蓮花佛國」之稱。現存寺廟78座,佛像6000餘尊。
  • 華山摩崖石刻——至真至貴的文化瑰寶
    如果說山脈是大地的骨架,水系是大地的血脈,那麼文化就是大地和山水的靈魂與神韻,華山上的摩崖石刻,就是華山至真至貴的文化瑰寶,更是為華山文化增添了無限神韻與魅力。
  • 想去佛教名山九華山旅遊,這些景點一定不能錯過
    九華山是我國四大佛教名山之一,地藏菩薩的道場,又有「蓮花佛國」之稱,可以說是眾多佛教信眾和遊客心儀已久的旅遊勝地。九華山風景秀麗,景點眾多,如果你要在有限的時間內遊玩九華山的話,必須要對景點進行取捨才行,那麼哪些經典的景點是不能錯過的呢?下面我就來介紹一下。
  • 安徽有哪些有名的旅遊景點推薦?
    安徽省內的旅遊景點非常多,知名度高的也很,其中也有國家5A級風景區,想去安徽省內旅遊,建議首選黃山風景區,黃山風景區屬於國家5A級風景區,其景點比較綜合,景區有森林、有溫泉、有山脈、有瀑布、還有峰林,春、夏、秋、冬都適合去,其實五一遊黃山是最好的選擇,因為今年的五一長假為五天,去黃山遊玩的時間大約為
  • 安徽黃山九華山等普降瑞雪 合肥未來一周不會降雪
    新安晚報、安徽網記者昨天從氣象部門獲悉, 受較強冷空氣影響,昨日我省合肥以南地區出現降水,其中江南部分地區中到大雨。此外,我省高海拔山區出現雨夾雪或雪。氣象資料顯示,15日17時黃山風景區出現凍雨,昨日2時開始降雪,截至早上8時,積雪深度為19釐米。天柱山則出現了雨夾雪天氣。與往年初雪多半為小雪或者雨夾雪的慣例相比,今冬我省的這場初雪可謂氣勢凌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