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摩崖石刻,賞湖光山色,「走讀杭州」第二站,這樣重走寶石山!

2021-01-07 錢江晚報

浙江24小時-錢江晚報 記者 楊靜 陳學東 通訊員 蔣升 李文瑤

————————————————————

「山色空濛雨亦奇」。陰雨相間的今天上午,由錢江晚報體育微信公眾號170俱樂部特別推出的「走讀杭州」系列活動第二站,來到了西湖邊的北裡湖沿線。30名體驗者跟著陶德富、餘好建兩位老師腳步,順著小徑爬上寶石山,一起探索各種摩崖石刻的趣聞軼事。

從少年宮出發,沿著北山街一路往前,順著曙光路右側的臺階向上走,短短的40多米石函路上,體驗者被這裡的摩崖題刻群所吸引:刻畫傳神的「天開圖畫」,行雲流水的「東南一柱」,別樣神韻的「乾坤清氣」,還有極具儒家思想的「節用愛人」等題字被深深地刻在石壁上……,許多石刻都密布著厚厚的青苔,顯示著文化的悠遠和歷史的厚重感。

「經過我認真研究,這是清光緒年間,日本政府在此設立領事館之後所留下的印記。」在一處有英文和數字日期組成的巖刻標記前,《望宸閣記》的書寫者餘好建的揭秘,讓體驗者恍然大悟。

踩著蜿蜒的遊步道上山,各種美景如同畫卷一樣展開。保俶塔邊,橫跨在峭壁間的「壽星石」巖刻剛被描紅,殷紅如血;「寶石流霞」碑是當代著名女書法家蕭嫻的手筆,大氣流暢;蛤蟆峰、葛嶺沿途的二十個摩崖石刻,各有千秋;從出陽臺上俯瞰遠遠望去,山下的白堤、斷橋、西泠橋等盛景連成一片,天宇開闊,美不勝收。

「天地者有形之天地也,天地者無形之父母也。」在「枕淑亭」石刻面前,登山「活地圖」陶德富停下腳步,向體驗者們披露為何要選這條路線的原因:「我希望大家都能把這種古典的孝道文化再傳承下去。」為了這次活動,作為領隊的他和餘好建還特意提前多次核實了路線,在路程選擇上也動了腦筋:「一定要有和吳山首站不一樣的特點,增加體驗者們對摩崖石刻的探索樂趣。」

三四公裡的山路轉眼就走完了,本次活動的終點是剛剛近幾年才整修翻新的彌陀寺,那裡有著杭州最大的摩崖石刻群——《佛說阿彌陀經》,面對遒勁有力的石刻群,體驗者嘆為觀止。

「我最期待的就是探尋彌陀寺。紮根杭州十多年,從來沒來過,而且我們整個歷史教研室老師居然都沒人知道彌陀寺在哪,所以我是出來學習的,回去還能跟他們分享!」杭州一中學歷史老師李女士有點小激動。在她心裡,這次發現隱藏在山林樹叢間的神秘寶藏「摩崖石刻」是第一份大大的收穫。

2個半小時探尋活動剛結束,大家都在期盼「走讀杭州」第三站的活動了。據陶德富透露,下一站將會去探訪鳳凰山,那裡的歷史底蘊更為深厚。

相關焦點

  • ...斷橋邊摩崖石刻群中竟然發現神秘代碼!你能猜出來是什麼意思嗎?
    都市快報訊 斷橋對面有一條石函路,很多老杭州大概都是第一次聽到它的名字。 一邊是斷橋,一邊緊挨著北山街,面對兩大「爆款」景點鄰居,不足百米長的石函路寂寞成了「小透明」,你可能無數次路過它,卻不一定去那裡好好走一走過。
  • 蘇軾刻了五個「到此一遊」 西湖邊的摩崖石刻有意思
    南山、北山,每一個山頭都有很多石刻,比較來說,南山更多一些。這主要是因為南山大多是石灰巖,巖石硬度、厚度適中,刻字相對來說更容易;北山呢,以寶石山為代表,是火山巖,硬度太高,要刻字的話特別費勁。所以,南山系的南屏山、鳳凰山、南高峰、吳山……隨便一座山挑出來說,摩崖石刻都很多。西湖景區花港管理處最近出了一本新書——《杭州花港摩崖萃編》。
  • 登華山賞摩崖石刻
    在這些奇險難達之處竟有不少書體多樣、風格各異的摩崖石刻,不禁令人感嘆古代工匠的智慧與勇氣。   華山摩崖石刻數量眾多,年代久遠,規模宏大,內容豐富,堪稱中國書法藝術的寶庫。這些石刻兼具豐厚的歷史文化內涵與審美價值。不同年代、不同民族文字的摩崖石刻,富於天然意趣,體量巨大、氣勢恢弘,為秀美的自然風景平添了濃厚的人文氣息。
  • 長假頭兩日天氣不錯 不妨到西湖邊這條百米小路走走 這裡的摩崖...
    國慶假期如果去西湖邊,不妨避開熙熙攘攘的人潮,去石函路上看看有「神秘代碼」的摩崖石刻。 你知道石函路嗎?斷橋對面有一條石函路,很多老杭州大概都是第一次聽到它的名字。鍾毓龍《說杭州》亦有對兩塊石刻的記錄:「寶石山有『東南一柱』四字摩崖。明嘉靖進士張佳胤,萬曆間為浙江巡撫。萬曆十年春,杭州兵變,幕府東西二營馬文英、吳廷用結黨作亂,佳胤平定之。張文熙為勒此四字。
  • 遊逛杭州西湖,這座山不可不爬!站在頂尖發現不一樣美
    位於杭州的寶石山是西湖邊北面的一座小山峰,上面有一座建於五代十國時期的傳統古建築保俶塔很有歷史感,從遠處向上望去的話很是顯眼,第一次到杭州遊玩的遊客還會誤認為是雷峰塔呢!賞湖光山色的遊客寶石山北面有浙江省圖書館和黃龍體育中心(聽說阿里集團18周年年會的時候就是在這裡舉辦的呢,承載了4萬餘名的阿里員工)反正是浙江很有名的體育中心;寶石山的南面就是西湖
  • 「摩崖石刻」永州閃亮的黃金名片!
    一千多年前,唐代著名詩人元結撰寫《大唐中興頌》,顏真卿揮毫抄清並將墨寶刻於浯溪石崖,引得歷代文人騷客競相尋根追蹤,「打卡」永州,留下了諸多詩詞歌賦和摩崖石刻,成為永州閃亮的黃金名片。為了讓世人更好地了解永州、遊學永州、尋芳永州、吟詠永州,本報特開闢《深讀永州》大型文化系列報導,擬從不同角度、全方位推介永州豐富的歷史人文。該系列報導包括諸多篇章,首先推出「摩崖石刻」系列篇章,以饗讀者。
  • 烏石山、於山摩崖石刻及造像:書法和石刻藝術的寶庫
    宋代梁克家《三山志》開始記載烏石山和於山摩崖石刻。目前,烏石山、於山摩崖石刻及造像,已知年代最早的是烏石山唐大曆七年(772年)著名書法家李陽冰篆書「般若臺記」。這說明烏石山摩崖石刻的歷史最少可追溯至唐代宗大曆年間(766年~779年)。據文獻記載,從唐至今,烏石山、於山摩崖石刻共有466段現,存279段。
  • 哈爾濱阿城區亞溝摩崖石刻:在哪裡?圖像雕刻的到底是誰?
    1.位置亞溝摩崖石刻位於黑龍江省哈爾濱市阿城區亞溝鎮東5公裡的石人山山南。從阿城出發走老道穿過亞溝鎮,途經砬子溝水庫,向左轉大約再行兩公裡到達目的地。上圖為砬子溝水庫大門。過採石加工廠上行,道路崎嶇並不好走,但是普通轎車也可以到達。上圖為馬上到達摩崖石刻時看到的指示牌。2.尋找標誌摩崖石刻山下的路邊存在有一處老舊的房屋,附帶的煙筒很有特色,房屋內並無人員居住。房屋的右側小路邊聳立著一塊藍色的宣傳牌,提醒已經進入摩崖石刻景區。
  • 摩崖石刻,偶遇亦是對話
    杭州靈隱飛來峰景區。前幾天,我在青林洞裡聽到了一些「日常對話」。日常——飛來峰和它北面的靈隱寺,隔著冷泉溪相望。但是,很多遊客來這裡,習慣直奔靈隱燒香,對於隔壁的飛來峰,像我這樣的老杭州,第一反應也是如此——飛來峰?不就是幾個「哈啦菩薩」和濟公麼。
  • 榕城十八景:鼓山摩崖石刻 閩都千年碑林(組圖)
    公路和索道間,有條「之」字形石階古道,拾級蜿蜒而上,直達湧泉寺,沿途勝跡眾多、林壑優美,還有不同年代、風格迥異的摩崖石刻。「如果走馬觀花,忽略了沿途大量美景和摩崖石刻,實在是可惜。」遊客林依伯的話,道出了不少遊人的心聲。  「遊覽鼓山的人,一般先到湧泉寺,然後再尋幽探勝。」
  • 世界最大《金剛經》摩崖石刻在中國廣西開建
    位於廣西南寧市大明山北麓的中國弄拉普陀寺正在建設世界上最大的《金剛經》摩崖石刻。記者實地探訪看到,正在建設中的《金剛經》摩崖石刻項目位於弄拉普陀寺所在地的一座山崖半山腰上,小半座山崖被劈開,一面巨大的石壁被打磨得十分光滑平整,長度為150餘米,最高處為27米。在這塊約4000平方米的巨大石壁上,中國弄拉普陀寺方丈釋永樂正在主持將5176個字的《金剛經》經文鐫刻到石壁上,每一個字的規格大約60×60釐米。
  • 仙字潭摩崖石刻的性質是最重要的一個研究課題
    仙字潭摩崖石刻的性質是最重要的一個研究課題,也是爭論最激烈、最充分的一個問題。各家觀點精彩紛呈、見仁見智。「圖畫說」者則認為,遠古時代我國華夏族與少數民族語言文字不同,仙字潭摩石刻不可與商周時期的甲骨文、金文比附並用以解釋含義:而仙字潭摩崖石刻圖形與國內外許多地區的巖畫圖形有驚人的一致性,因此它屬於巖畫而非文字。目前,「文字說」仍佔優勢但「圖畫說」已聲勢漸大,雙方各執己見,互不相讓。內容的考釋也是仙字潭摩崖石刻研究的基礎課題之一。
  • 嚴子陵釣臺發現400年前摩崖石刻 四字篆書引來無數猜測
    那些埋藏在歷史塵埃中的故事和謎團,總能輕易撩動人的好奇心——  這不,最近杭州桐廬知名景點——嚴子陵釣臺就有了這麼一個謎面:「一絲九鼎」,四個字,篆體、鬥大。你知道是什麼意思嗎?  在請示有關部門後,專業人員在這片石壁上開始「精工細活」:石刻漸漸顯露出它的真容——總長約1米,總寬0.8米,篆書「一絲九鼎」為最大,4字左側有「明萬曆乙巳季夏裡人趙如獻孟清甫書」的楷書落款。  這,竟是一處明朝的摩崖石刻。
  • 遵化驚現:明代湯泉摩崖石刻,金蟾望月貴不可言
    作者:王亭貫 感謝:阮志軍 提供幫助 在遵化湯泉有一處明代摩崖石刻,最為奇特的是,一小山之上,整塊巨石,天然形成,傲然斜立,形態酷似金蟾,惟妙惟肖,日夜抬頭望天,人們稱其為「金蟾望月」,
  • 華山摩崖石刻——至真至貴的文化瑰寶
    如果說山脈是大地的骨架,水系是大地的血脈,那麼文化就是大地和山水的靈魂與神韻,華山上的摩崖石刻,就是華山至真至貴的文化瑰寶,更是為華山文化增添了無限神韻與魅力。
  • 赤城摩崖石刻——被封存的千年記憶
    圖 | 朔方屏障二十多品摩崖石刻中,大部分都和長城關隘有關,題名者多為鎮守方的守將。最為壯觀的當屬明代御史孫愈賢題刻的「朔方屏障」了,讓人一看就能感覺到這個險要地方對明朝的重要性。哪一個由此而往的人站在它腳下的時候能沒有感慨與感嘆?能沒有對歷史和先祖的感思呢?
  • 國學院摩崖石刻研究團隊系列文章在《中國社會科學報》整版刊出
    紅網時刻永州11月19日訊(通訊員 敖煉)《中國社會科學報》「人文嶺南」專版10月28日整版刊登了湖南科技學院國學院摩崖石刻研究團隊的三篇文章,包括「摩崖碑拓」課程專任講師敖煉的《南嶺摩崖石刻群的時代特徵》,圖書館副研究館員李花蕾的《〈雲林石譜〉中的南嶺地貌
  • 藍田縣藍關古道.發現又一巨型摩崖石刻
    文學愛好者的創作平臺 散文/詩詞/小說/ 情感 藍田縣藍關古道 發現又一巨型摩崖石刻
  • 淄博博山開元溶洞摩崖石刻令人稱絕
    開元溶洞內的景色據了解,淄博開元溶洞因洞內有唐代開元年間的摩崖石刻而得名,洞體體大而高,最高處達30餘米,寬處20餘米,長1100米,分八個大廳。洞內空間大,氣勢宏偉,是江北最大的溶洞。洞內各種鐘乳石姿態各異,或高大崎崛,或精怪玲瓏,鬼斧神工,渾然天成,置身其中,如入仙境。洞內新石器時期,唐,宋等各時期的摩崖石刻更令人稱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