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線8月8日訊(錢江晚報記者 鮑亞飛)考古發現,對於平靜的現代生活來說,總是帶著獨特的吸引力。那些埋藏在歷史塵埃中的故事和謎團,總能輕易撩動人的好奇心——
這不,最近杭州桐廬知名景點——嚴子陵釣臺就有了這麼一個謎面:「一絲九鼎」,四個字,篆體、鬥大。你知道是什麼意思嗎?
字是幾天前隨一處石壁一起發現的,不過從發現到現在,這4個字引發了無數猜測和聯想,也留下眾多謎團待解。
景區清掃時
竟發現明朝的摩崖石刻
話頭從幾天前說起,嚴子陵釣臺景區的工作人員正在做清掃和清理的工作,路面、護欄、指示牌……
清掃工作進行到景區裡一家名為「清風軒」的茶室時,工作人員突然發現一處石壁上似有端倪。「感覺有點凹凸,石壁上同一片小區域裡的青苔顏色似乎有深淺。」
工作人員匯報了之後,來了幾個專業人員,慢慢用枯樹枝撥開一角——下面竟然是一道陰刻的筆畫。大家沒有再動,粗粗測量,這個被撥出來的筆畫寬約3釐米,長約6釐米,深約1釐米。
是符號?圖形?還是字?
在請示有關部門後,專業人員在這片石壁上開始「精工細活」:石刻漸漸顯露出它的真容——總長約1米,總寬0.8米,篆書「一絲九鼎」為最大,4字左側有「明萬曆乙巳季夏裡人趙如獻孟清甫書」的楷書落款。
這,竟是一處明朝的摩崖石刻。
「一絲九鼎」是何意
「夏裡」又在哪裡
摩崖石刻真容得見了,但問題來了。
「大家可能都聽說過『一言九鼎』或者『九鼎一絲』,但『一絲九鼎』這種用法似乎未曾見過。」已在該景區工作十餘年,對景區內各石碑、石牌、石刻較有研究的工作人員說,「一絲九鼎」的意思是不是就是指「九鼎一絲」?代表千鈞一髮的意思?
工作人員解釋,「九鼎一絲」出於明代宋濂《同公塔銘》:「嗚呼,賢首之宗不振久矣,凜乎若九鼎一絲之懸。」但和「一絲九鼎」究竟是不是同一個意思,他無法給出結論。
錢報記者在網上搜索「一絲九鼎」,未見相關用法,更無針對性解釋。
第二個疑惑是落款的地名,「明萬曆乙巳季夏裡人趙如獻孟清甫書」。「曆乙巳」代表刻字時間——公元1605年,「趙如獻孟清甫」代表的是寫字刻字的人,那麼「夏裡」代表什麼?是地名嗎?
浙江大學中文系一位不願透露姓名的教授研究古典文獻多年,他說,嚴光(嚴子陵)是東漢時期著名隱士,他的名字在某種程度上甚至代表「高風亮節」,他認為「一絲九鼎」應當和讚揚嚴子陵高風亮節的品行有關。
至於「夏裡」,他說明清時期,浙江會稽山脈西麓諸暨市有廿二都(地名),就有夏裡村。「嚴光,字子陵,原姓莊,因避東漢明帝劉莊諱而改姓嚴,會稽餘姚人。」他分析認為,寫字刻字之人可能是嚴子陵的同鄉。「不過有一點比較奇怪,古人提款落字表明地名時,一般會寫大地名,即出了『鄉』落鄉名,出了『縣』落縣名。從諸暨到桐廬,常理上落款應當是『諸暨』。」
「如果從考古的專業角度看,任何信息都應當儘可能弄清,比如『趙如獻』和『孟清甫』到底是誰?」杭州市文物考古所一位專家也覺得這4個字背後還有太多的故事待解。
「真相出現以前,所有的判斷都只能是猜測,希望更多對嚴子陵先生及明朝時期桐廬情況較有研究的專家,一起來幫我們挖掘出這塊石刻背後的故事。」嚴子陵釣臺景區負責人說,他們會好好保護這塊摩崖石刻,並把石刻變成景點的一部分。
一次無意的發現,眾多的歷史謎團。411年後重見天日的石刻,到底藏著什麼故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