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州小學必備古詩解析:《敕勒歌》

2020-12-20 鄭州奧數網

鄭州小學必備古詩解析:《敕勒歌》

  《敕勒歌》——北朝民歌

  敕勒川,陰山下。天似穹廬,籠蓋四野。

  天蒼蒼,野茫茫,風吹草低見牛羊。

  【注釋】

  敕勒:種族名,北齊時居住在朔州(今山西省北部)一帶。陰山:在今內蒙古自治區北部。

  穹廬:用氈布搭成的帳篷,即蒙古包。蒼蒼:青色。

  【譯文】

  陰山腳下啊,有個敕勒族生活的大平原。敕勒川的天空啊,它的四面與大地相連,看起來好像牧民們居住的「蒙古包」一般。藍天下的草原啊,翻滾著綠色的波瀾,那風吹草低處啊,有一群群的牛羊時隱時現。

  【解析】

  這是一首敕勒人唱的民歌,是由鮮卑語譯成漢語的。它歌唱了大草原的景色和遊牧民族的生活。

  開頭兩句「敕勒川,陰山下」,交代敕勒川位於高聳雲霄的陰山腳下,將草原的背景襯託得十分雄偉。接著兩句「天似穹廬,籠蓋四野」,敕勒族人用自己生活中的「穹廬」作比喻,說天空如氈制的圓頂大帳篷,蓋住了草原的四面八方,以此來形容極目遠望,天野相接,無比壯闊的景象。這種景象只在大草原或大海上才能見到。最後三句「天蒼蒼,野茫茫,風吹草低見牛羊」是一幅壯闊無比、生機勃勃的草原全景圖。「風吹草低見牛羊」,一陣風兒吹彎了牧草,顯露出成群的牛羊,大麼形象生動地寫出了這裡水草豐盛、牛羊肥壯的景象。全詩寥寥二十餘字,就展現出我國古代牧民生活的壯麗圖景。

  這首詩具有北朝民歌所特有的明朗豪爽的風格,境界開闊,音調雄壯,語言明白如話,藝術概括力極強。宋詩人黃庭堅說這首民歌的作者「倉卒之間,語奇如此,蓋率意道事實耳」(《山谷題跋》卷七)。因為作者對草原牧民生活非常熟悉,所以能一下抓住特點,不必用力雕飾,藝術效果就很好。

相關焦點

  • 4《敕勒歌》,小學生必背古詩,有圖有筆記,資深老師帶你3步學
    小學生語文統一使用的部編教材,教材的古詩文篇目增加了,光小學階段共選入古詩文126篇,平均每個年級20篇左右。根據教育部新近發布的改革方向,從小學、初中到高中,都將大力增加文言文、古詩詞的內容,篇幅和難度都將大幅增加,今後高考語文將成為重要的拉分項。小學階段學業較輕鬆,課餘時間充裕,家長一定要重視幫助孩子積累古詩詞。
  • 第18課《古詩二首》二年級語文上冊古詩《夜宿山寺》和《敕勒歌》
    《古詩二首》二年級語文上冊《夜宿山寺》是李白寫的一首紀遊寫景短詩,體裁為五言絕句。小學必背詩詞丨李白詩詞集錦《敕勒歌北朝人喜歡遊牧、唱歌,往往把喜怒哀樂融進歌裡,久而久之很多民歌就流傳下來了,這就是「北朝民歌」。
  • 2018重慶小學語文必背古詩詞:敕勒歌
    2018重慶小學語文必背古詩詞:敕勒歌   敕勒歌   公元4到6世紀,我國北方大部分地區處在鮮卑、匈奴等少數民族的統治之下,先後建立了北魏、北齊、北周等五個政權,歷史上稱為「北朝」。   敕勒歌   北朝民歌   敕勒川,陰山下。   天似穹廬,籠蓋四野。   天蒼蒼,野茫茫,   風吹草低見牛羊。   誦讀:   情緒要明朗豪放。
  • 天蒼蒼,野茫茫,風吹草低見牛羊〡必背古詩《敕勒歌》NO.3
    《全日制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要求學生背誦古今優秀詩文,包括中國古代、現當代和外國優秀詩文,具體篇目可由教科書編者和任課教師推薦,這裡僅推薦古詩文136篇(段)。敕勒歌·北朝民歌 敕勒川,陰山下,天似穹廬,籠蓋四野。 天蒼蒼,野茫茫,風吹草低見牛羊。★ 敕勒:種族名,北齊時居住在朔州(今山西省北部)一帶。
  • 20200809每日一首 敕勒歌
    因此,從2020年7月25日起,開闢&34;專欄,選學小學課本的詩詞。一方面,可供放假在家的小學生學習時參考,另一方面,也希望那些陪伴孫子、孫女學習、生活的爺爺、奶奶們,伴隨著這個過程,找回自己上小學時的有趣回憶!
  • 2018鄭州小學語文必備古詩詳解及練習題:夜宿山寺
    2018鄭州小學語文必備古詩詳解及練習題:夜宿山寺   《夜宿山寺》 唐 李白   危樓高百尺,手可摘星辰。   不敢高聲語,恐驚天上人。   1、夜宿山寺就是夜晚借宿在山上的寺院。
  • 2018鄭州小學語文必備古詩詳解及練習題:漁歌子
    2018鄭州小學語文必備古詩詳解及練習題:漁歌子   《漁歌子》 唐 張志和   西塞山前白鷺飛,桃花流水鱖魚肥。   青箬笠,綠蓑衣,斜風細雨不須歸。   1、直譯:西塞山下,白鷺掠過,桃花盛開,春水初漲,鱖魚更是肥美。
  • 二年級語文上冊《夜宿山寺》和《敕勒歌》預習學案+練習題
    《敕勒歌》歌詠了大草原蒼茫遼闊、壯麗富饒的風光,抒發了草原人民熱愛家鄉、熱愛生活的豪情。一、學案二、古詩賞析《敕勒歌》這首詩勾勒出了北國草原壯麗富饒的風光,抒發了敕勒族人民熱愛家園、熱愛生活的豪情。
  • 《敕勒歌》教學設計
    【教學過程】一、初知《敕勒歌3.初識敕勒族、敕勒川、敕勒歌,讀正確。一千多年前,曾經有這樣一個少數民族,叫——敕勒族。敕勒族的人們就在敕勒川上騎馬、射箭、放牧,高興時還會高歌一曲,今天我們就來學習一首一千多年前的敕勒族流傳下來的民歌——敕勒歌。二、走進《敕勒歌》1.自由朗讀,讀準字音,通順句子。
  • 錢文輝| 釋《敕勒歌》「風吹草低見牛羊」
    《敕勒歌》為北朝民歌,「其歌本鮮卑語,易為齊言」(《樂府詩集·敕勒歌》題解),自屬中古漢語。上古漢語(先秦至五胡亂華之前)中,沒有「現」字,用「見」代之。其中「或形現往來」句中已有「現」字,可知作「呈現」義的「現」與作「看見」義的「見」的分工,在中古漢語初期已經產生,在這種情況下,《敕勒歌》作為以口語化著稱的一首民歌,就沒有必要再以「見」來代「現」。
  • 鄭州小升初語文古詩練習題_小升初語文題_鄭州奧數網
    鄭州奧數網整理了語文古詩練習題,希望對鄭州小升初的同學們有幫助。   一、《敕勒歌》   北朝民歌   敕勒川,陰山下。天似穹廬,籠蓋四野。   天蒼蒼,野茫茫,風吹草低見牛羊。   1、  敕勒是我國北方少數民族的名稱,顧名思義就是歌頌北方敕勒族遊牧生活的美好。
  • 2018鄭州小學語文必備古詩詳解及練習題: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
    2018鄭州小學語文必備古詩詳解及練習題: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   《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   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   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
  • 簡說《敕勒歌》的文學價值和歷史價值
    《敕勒歌》是北朝時期流傳的民歌,也稱「樂府」詩。但它與一般漢古詩有所不同,因牽涉到史學、民族學、文學等諸多問題,所以,《敕勒歌》是哪個民族的民歌?作者是誰?其文學價值、史學貢獻等,一直存在著爭論。現根據一些史料作一分析考索:一、《敕勒歌》是哪個民族的民歌?
  • 南北朝時期《敕勒歌》英漢對照
    敕勒歌 (南北朝時期,作者不詳)敕勒川,陰山下。Chilechuan Plain is located at the foot of the Yinshan Mountains.敕勒(chì lè):族群名。敕勒川:敕勒族居住的地方,在現在的山西、內蒙一帶。川;平川,平原。2. 陰山:在今內蒙古自治區北部。3. 穹廬(qióng lú):用氈布搭成的帳篷,即蒙古包。yurt [jt] :圓頂帳篷,氈房。4.
  • 每天學習一首古詩詞26:北朝民歌《敕勒歌》 風吹草低見牛羊
    敕勒歌——北朝民歌敕勒川,陰山下,詩句譯文:遼闊的敕勒平原,就在千裡陰山下,天空仿佛圓頂帳篷,廣闊無邊,籠罩著四面的原野。天空藍藍的,原野遼闊無邊。風兒吹過,牧草低伏,顯露出原來隱沒於草叢中的眾多牛羊。
  • (部編)二年級語文上冊預習教案,《夜宿山寺》《敕勒歌》
    《救勒歌》歌詠了大草原蒼茫遼闊、壯麗富饒的風光,抒寫了救勒人熱愛家鄉、熱愛生活的豪情。《敕勒歌》注釋敕勒:種族名,北齊時居住在朔州(今山西省北部)一帶。敕勒川:川:平川、平原。敕勒族居住的地方,在現在的山西、內蒙一帶。北魏時期把今河套平原至土默川一帶稱為敕勒川。陰山:在今內蒙古自治區北部。
  • 小學古詩《山行》「遠上寒山石徑斜」的斜讀xia?別被教輔誤導
    人教版小學語文選錄了杜牧的古詩《山行》:遠上寒山石徑斜,白雲深處有人家。停車坐愛楓林晚,霜葉紅於二月花。其中「斜「字讀xia還是xie引起了不小的爭議。不同老師教學不統一也讓不少學生很是苦惱。那今天就帶大家研究一下,小學古詩《山行》中的」斜「字的發音。
  • 騰格爾《經典詠流傳》演唱新版《敕勒歌》震驚四座 張雨生遺作唱響...
    騰格爾為古老詩詞《敕勒歌》譜上新曲,一改往日溫潤「草原風」,顛覆眾人想像;楊培安帶來張雨生遺作,與千年盛唐古韻交織出大氣磅礴,直擊人心。­  來自內蒙古大草原的藝術家騰格爾本周來到《經典詠流傳》的舞臺,全新演繹耳熟能詳的《敕勒歌》。當開場的小姑娘用清澈的嗓音將大家帶入清新草原時,騰格爾一開嗓,粗獷狂野的演唱方式猶如狂風驟雨般震懾全場。
  • 兒時背誦的《敕勒歌》背後卻是一場生死殺伐
    兒時就會背的《敕勒歌》,朗朗上口,韻律輕快,從來不曾揣測這首小歌是誰創作的,只在作者一欄輕描淡寫的四個字「北朝民歌」,便當它是首民歌,更不會計較太多。敕勒民間有這樣的歌謠來形容斛律金的高祖父:「求良夫,當如倍侯利」。英雄的名號傳到斛律金身上,更多是靠實力而夷服四敵。斛律金為人耿直厚道,先後跟隨過幾任諸侯,都因為他的軍事謀略與勇武非常得到賞識和重用。當然這其中最重要的,是諸侯們都看重斛律金的人品,忠、勇、義,使得斛律金在當時成為英雄式的存在。
  • 天蒼蒼,野茫茫,風吹草低見牛羊 | 優爸詩詞《敕勒歌》NO.103
    詩詞音頻及故事為優爸原創,轉載請聯繫授權點擊小喇叭收聽/記得分享給小夥伴哦今天優爸聯合出版社向你推薦一套繪本到文末即可參加優惠團購-大家還喜歡聽這幾首詩詞,點圖片收聽-遼闊的敕勒大平原就在陰山腳下在史書中,最先提到《敕勒歌》的是唐朝初年李延壽撰的《北史》卷六《齊本紀》:公元546年,北齊開國皇帝高歡率兵十萬從晉陽南向進攻西魏的軍事重鎮玉壁(今山西南部稷山縣西南),折兵七萬,返回晉陽途中,軍中謠傳其中箭將亡,高歡帶病強自設宴面會大臣。為振軍心,他命部將斛律金唱《敕勒歌》,遂使將士懷舊,軍心大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