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0日,北京動物園,一位父親教孩子識別垃圾標誌。
新京報訊 北京生活垃圾分類新規自5月1日起實施,公園景區垃圾分類如何?記者5月10探訪了景山公園、北京動物園,發現公園已將垃圾桶增設至四類,在垃圾投放區張貼了「垃分寶典」二維碼和分類提示標識。
景山公園內,道路兩側的垃圾桶沿用原有的雙分類棕色箱體,標識更換為「可回收物/其他垃圾」。在北門附近一衛生間前,醒目的紅、綠垃圾桶上分別印有「有害垃圾」和「廚餘垃圾」標識。記者看到,有害垃圾桶內有少量廢棄電池、藥瓶等,也有一些誤投的廢紙。
景山公園管理處相關負責人介紹,「由於園內老年遊客較多,很多人會隨身帶口服液等常用藥,我們在休息區專門設置了有害垃圾桶。」
5月10日,景山公園,工作人員在其他垃圾桶上張貼「紙巾、塑膠袋、餐盒」的簡筆畫標識。
5月10日,景山公園,工作人員在可回收垃圾桶上張貼「礦泉水瓶、易拉罐、紙張」的簡筆畫標識。
景山公園內的有害垃圾桶和廚餘垃圾桶。
遊客垃圾「分錯類」怎麼辦?上述負責人介紹,「我們找出『可回收物』和『其他垃圾』中出現頻率最高的物品畫成簡筆畫貼在垃圾桶上,還張貼『垃分寶典』二維碼,發放宣傳彩頁等,幫助遊人正確分類。」
5月10日,北京動物園南門,醒目的垃圾分類宣傳海報。
北京動物園內,路旁安置了2個一組的「可回收物/其他垃圾」分類垃圾桶,「鵜鶘商店」等餐飲點附近設有小型黃色廚餘垃圾桶。南門入園的主幹道旁,單設了一處有害垃圾桶。園內有多處小推車式的「可移動垃圾簍」。
動物園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園內除了13處餐飲點外,鹿苑等經常有小朋友休息、吃東西的地方,也都設置了廚餘垃圾桶。整個園區內的有害垃圾很少,因此僅設了一處。而增設的臨時『可移動垃圾簍』,則可方便保潔人員動態調整。」
北京動物園內的分類垃圾桶。
北京動物園「鵜鶘商店」附近的小型黃色廚餘垃圾桶。
新京報記者 侯少卿 周依 攝影報導
編輯 張英 校對 趙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