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創板IPO|翱捷科技擬登科創板,獲阿里、小米入股,成立5年造血能力...

2020-12-18 證券之星

(原標題:科創板IPO|翱捷科技擬登科創板,獲阿里、小米入股,成立5年造血能力仍待考)

12月16日,資本邦獲悉,翱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翱捷科技)的科創板IPO申請已獲上交所受理,海通證券股份有限公司擔任其保薦機構。

圖片來源:上交所網站

翱捷科技成立於2015年4月30日,是一家提供無線通信、超大規模晶片的平臺型晶片的企業。公司各類晶片產品下遊應用場景廣闊,可應用於以手機、智能可穿戴設備為代表的消費電子市場及以智慧安防、智能家居、自動駕駛為代表的智能物聯網市場。

阿里、小米先後入股,成立5年尚未盈利

2017年至2020年前三季度,翱捷科技分別實現營業收入8,423.35萬元、1.15億元、3.98億元、7.07億元;實現歸屬於母公司所有者的淨利潤-9.98億元、-5.37億元、-5.84億元、-21.16億元。

翱捷科技表示,截至招股說明書籤署日,公司尚未盈利且存在累計未彌補虧損,主要是由於公司在產品實現大規模銷售前,需要持續的大額研發投入,此外公司在報告期最後一期實施股權激勵計提了大額的股份支付費用。

圖片來源:翱捷科技招股書

根據《上海證券交易所科創板股票發行上市審核規則》第二十二條,翱捷科技選擇的具體上市標準為:(四)預計市值不低於人民幣30億元,且最近一年營業收入不低於人民幣3億元。

翱捷科技本次擬公開發行股票不低於4,183.01萬股,不低於發行後總股本的10%。公司本次擬募集資金總額約為23.8億元,扣除發行費用後將投資於商用5G增強移動寬帶終端晶片平臺研發、5G工業物聯網晶片項目、商業WiFi6晶片項目、智能IPC晶片設計項目、多種無線協議融合、多場域下高精度導航定位整體解決方案及平臺項目、研發中心建設項目和補充流動資金項目。

圖片來源:翱捷科技招股書

截至招股說明書籤署日,翱捷科技無控股股東,實際控制人為戴保家。戴保家直接持有公司9.36%的股份。

戴保家與公司員工持股平臺寧波捷芯、Great ASR1 Limited、Great ASR2 Limited籤訂《一致行動人協議》,約定上述員工持股平臺就任何與公司有關的需各股東做出決定的事項,各員工持股平臺均應事先向戴保家諮詢,並根據戴保家的意見採取一致的行動;就公司由股東表決的所有決議,各員工持股平臺均應事先向戴保家諮詢,並採取與戴保家一致的行動進行相同內容的投票表決。戴保家直接持股及通過一致行動協議合計控制公司24.36%的表決權,系公司實際控制人。

據悉,戴保家為銳迪科微電子(上海)有限公司的創始人,其於2004 年至 2013 年擔任銳迪科董事長、總經理。2014年銳迪科被紫光集團收購後,戴保家「另起爐灶」,於2015年4月成立翱捷科技。

據招股說明書,阿里巴巴(中國)網絡技術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阿里網絡)持有翱捷科技17.15%股份,為公司的第二大股東。

此外,資本邦在翱捷科技最近一年新增股東名單中發現了「小米系」基金——湖北小米長江產業基金合夥企業(有限合夥)(以下簡稱:小米長江)的身影。小米長江於2020 年2月以 3.85 美元/出資額的價格對翱捷科技進行增資,認購總金額為2,000萬美元。

圖片來源:翱捷科技招股書

營運資金依賴外部融資,造血能力待考

成立五年尚未實現盈利,雖有阿里、小米加持,不過,翱捷科技造血能力仍待考。

本次科創板IPO,翱捷科技特別提醒投資者關注下列風險:

(一)尚未盈利及最近一期存在累計未彌補虧損的風險

1、公司在未來一定期間可能無法盈利或無法進行利潤分配的風險。報告期內,公司歸屬於母公司普通股股東的淨利潤分別為-9.98億元、-5.37億元、-5.84億元、-21.16億元,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後歸屬於母公司普通股股東的淨利潤分別為-9.98億元、-5.38億元、-5.93億元和-3.76億元,截至2020年9月30日,公司合併報表累計未分配利潤為-24.67億元。

截至招股說明書籤署日,翱捷科技尚未盈利且存在累計未彌補虧損,主要是由於公司在產品實現大規模銷售前,需要持續的大額研發投入,此外公司在報告期最後一期實施股權激勵計提了大額的股份支付費用。如果公司經營的規模效應無法充分體現,則可能導致公司未來一定期間無法盈利或無法進行利潤分配。預計首次公開發行股票並上市後,公司短期內無法進行現金分紅。

2、公司在資金狀況、研發投入、業務拓展、人才引進、團隊穩定等方面可能受到限制或存在負面影響。報告期內,公司營運資金依賴於外部融資。如公司無法在未來一定期間內取得盈利以維持足夠的營運資金,可能導致公司的研發項目被迫推遲、削減或取消,將對公司業務造成重大不利影響。

報告期內,公司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淨額分別為-3.12億元、-4.28億元、-5.42億元和-4.80億元,若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淨額無法得到改善,可能導致公司無法及時向供應商或合作夥伴履約,並對公司業務前景、財務狀況及經營業績構成重大不利影響。

公司資金狀況面臨壓力將影響公司員工薪酬的發放和增長,從而影響公司未來人才引進和現有團隊的穩定,可能會阻礙公司研發及商業化目標的實現,並降低公司實施業務戰略的能力。

(二)產品開發風險。翱捷科技主營業務是無線通信晶片的研發、設計及銷售,同時提供晶片定製服務及半導體IP授權服務。公司報告期內陸續開發並量產多款蜂窩及非蜂窩晶片產

品,公司投入了大量的人力、資金持續研發晶片產品。由於晶片設計技術要求高、工藝複雜、封裝難度大,且流片成本高昂,若公司產品開發失敗,存在前期投入的大量資金無法收回的風險。

公司產品及服務開發過程中向ARM、CEVA採購IP,向Synopsys、Cadence採購EDA工具授權。若上述供應商停止與公司的合作,公司未來開展業務時,將存在不能及時更換供應商以獲取替代產品,導致公司產品及服務開發失敗的風險。

目前,公司多款晶片已流片,若公司晶片流片或量產失敗,將對公司產品銷售和市場競爭力造成不利影響。

(三)委託加工生產和供應商集中風險

報告期內,翱捷科技的生產性採購主要包括晶圓和封裝測試的服務,公司對前五大供應商的採購比例分別佔當期採購總額的97.12%、92.89%、84.66%和85.18%。

基於行業特點,全球範圍內符合公司技術要求、供貨量和代工成本的晶圓和封裝測試供應商數量較少,公司晶圓和封裝測試的代工服務主要委託聯華電子、臺積電、日月光集團進行。如果前述晶圓及封測供應商的工廠發生重大自然災害等突發事件,或者由於晶圓供貨短缺、外協廠商產能不足或者生產管理水平欠佳等原因影響公司產品的正常生產和交付進度,將對公司經營業績產生一定的不利影響。

據悉,臺積電為臺灣證券交易所主板上市公司,是全球知名的專業集成電路製造公司。2019年至今,臺積電為翱捷科技的第一大供應商。

(四)核心技術人才流失風險

集成電路設計行業的知識涉及硬體、軟體、電路、工藝等多個領域,是典型的技術密集型行業。公司作為集成電路設計企業,對於研發人員的依賴遠高於傳統行業,核心技術人員是公司生存和發展的重要基石。隨著市場需求的不斷增長,集成電路設計企業對於人才的競爭也日趨激烈,相應核心人才的薪酬也隨之上升,公司存在人力成本不斷提高的風險。如果公司不能持續加強人才的引進、激勵和保護力度,則存在人才流失的風險,公司的持續研發能力也會受到不利影響。

(五)毛利率波動的風險

公司的產品為無線通信晶片,目前高通、聯發科等企業已通過多年的研發投入形成了較高的客戶壁壘,新進入市場的無線通信晶片往往需要大量的研發投入,通過產品性能及價格的優勢打開市場。公司成立時間尚短,開拓市場時還不能主導市場的產品價格。

翱捷科技在報告期內的毛利率分別為40.66%、33.10%、18.08%和27.93%,公司通過降低毛利率成功實現收入的大幅增長。為維持公司收入及最終客戶的不斷增長,公司必須根據市場需求不斷進行產品的迭代升級和創新,在成功擴張市場份額後,如若公司未能契合市場需求率先推出新產品,或新產品未能實現大量出貨,將導致公司綜合毛利率下降的風險。

(六)存貨跌價風險

報告期各期末,公司存貨帳面價值分別為5,126.58萬元、1.02億元、2.47億元和5.89億元,存貨規模隨業務規模擴大而逐年上升。公司根據已有客戶訂單需求以及對市場未來需求的預測情況制定採購計劃。隨著公司業務規模的不斷擴大,公司基於市場預期不斷提高備貨規模,導致存貨金額隨之上升。若市場需求發生變化,市場預測與實際情況差異較大,或公司不能合理控制存貨規模,可能導致產品滯銷、存貨積壓,從而導致存貨跌價風險提高,將對公司經營業績產生不利影響。

(七)無形資產減值風險

公司於2017年及2019年分別收購Marvell移動通信業務及智擎信息100%股權,識別並按照評估的公允價值確認智慧財產權及專利技術分別為2.59億元和1.89億元。上述無形資產金額較大,如未來市場出現技術替代,智慧財產權及專利技術所能帶來的收益下降,存在計提無形資產減值的風險。

(八)市場競爭風險

公司產品所在市場的參與者主要是高通、三星、海思半導體、英特爾、聯發科和紫光展銳等廠商,上述公司通過多年的大額研發投入,整體資產規模較大、產品線布局更為豐富、客戶基礎更為穩定。如公司不能及時推出在性能、安全性、穩定度等方面更為契合市場需求的產品,則會在開發客戶過程中面臨更為激烈的競爭,存在被高通及聯發科等成熟廠商利用其先發優勢擠壓公司市場份額的風險。

(九)國際貿易摩擦風險

近年來,國際貿易摩擦不斷,部分國家通過貿易保護的手段,試圖制約中國相關產業的發展。公司始終嚴格遵守中國和他國法律,但國際局勢瞬息萬變,一旦因國際貿易摩擦導致公司業務受限、供應商供貨或者客戶採購受到約束,公司的正常生產經營將受到重大不利影響。

2019年5月,美國商務部將若干中國公司列入「實體名單」;2020年5月,美國商務部修訂直接產品規則(Foreign-Produced Direct Product Rule),進一步限制部分中國公司獲取半導體技術和服務的範圍。報告期內,公司向諸多境內知名客戶提供產品或服務,上述外部因素可能導致公司為若干客戶提供晶片產品和服務受到限制。

報告期內,翱捷科技晶圓及封裝測試主要向中國大陸以外地區的企業採購,主要供應商為臺積電、聯華電子、日月光集團、華邦電子,其佔採購總額的比例分別為92.04%、89.35%、75.91%和80.44%。如果相關國家與中國的貿易摩擦持續升級,技術禁令的波及範圍進一步擴大,公司可能面臨無法與現有上遊晶圓供應商、封裝檢測供應商繼續合作等風險,從而對公司經營發展產生一定的不利影響。

公司存在向ARM、Synopsys、Cadence、CEVA採購取得IP或EDA工具等專有技術授權的情況。若未來貿易摩擦繼續升級,技術禁令的波及範圍擴大,存在無法向上述公司採購獲得生產經營所需的技術授權及EDA工具的風險,在短期內對公司技術研發和產品升級會帶來不利影響。

相關焦點

  • 晶片設計公司格科微擬登科創板 商業衛星公司九天微星獲2.7億B輪融資
    《科創板日報》(上海,米婭)訊,今日科創板晚報主要內容有:中國通號中標20.44億元軌交項目;澤璟製藥多納非尼能延長晚期肝癌患者生存期;晶片設計公司格科微擬登科創板,已完成輔導備案;商業衛星公司九天微星完成2.7億元B輪融資,為衛星網際網路被納入「新基建」範疇後該行業首個重大融資進展。
  • 科創板日報:知名AI「獨角獸」雲從科技衝刺科創板IPO 尚處虧損狀態
    科創板融資餘額減少2.45億元 13股增幅超5%  截至12月3日,科創板兩融餘額合計433.09億元,較上一交易日減少2.45億元。具體到個股來看,融資餘額出現增長的標的股有109隻。其中,13股融資餘額增幅超過5%。融資餘額增幅最大的是艾力斯,較上一交易日增加50.19%。
  • IPO日報|捷隆控股擬全球發售3.13億股;清溢光電明日在科創板上市...
    來源:格隆匯捷隆控股擬全球發售3.13億股 預期11月28日上市捷隆控股(01425.HK)11月19-22日招股,擬發售3.125億股,其中公開發售3125萬股,配售2.8125億股;發售價每股0.40港元-0.50港元;每手5,000股;預期
  • IPO觀察 柔宇科技持續虧損衝刺科創板,中車時代電氣擬募資近80億
    2020年上半年,建材科技實現營業收入83.89億元,淨利潤為1.93億元。中科儀於12月28日披露招股書 擬登陸上交所科創板12月28日,中國科學院瀋陽科學儀器股份有限公司(簡稱:中科儀)的科創板IPO申請已獲受理,保薦機構為招商證券。
  • 石頭科技「登頂」科創板 小米生態鏈點「石」成金
    摘要 【石頭科技「登頂」科創板 小米生態鏈點「石」成金】2月21日,備受關注的石頭科技正式登陸科創板,收盤上漲84.46%,股價高達500.1元/股,總市值達到333.4億元,「登頂」科創板。
  • 移芯通信:至今沒有收到相關傳票 翱捷ASR指控無中生有
    【移芯通信:至今沒有收到相關傳票 翱捷ASR指控無中生有】今日有媒體報導稱,晶片廠商翱捷科技(ASR)向上海移芯通信科技有限公司發起商業秘密侵權訴訟,目前已獲上海法院受理。據了解,此次商業秘密侵權訴訟主要與Cat.1晶片有關。
  • IPO日報:國科環宇折戟科創板 手機界非洲之王獲準IPO!
    【IPO觀察】鴻泉物聯IPO:主要產品降價可持續盈利能力存疑 股權演變耐人尋味科創板股票上市委員會日前發布公告稱,杭州鴻泉物聯網技術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鴻泉物聯」)將於9月9日接受上市委審核。鴻泉物聯在招股書中指出,公司的銷售較為集中,對大客戶存在依賴。
  • 石頭科技「登頂」科創板,小米生態鏈點「石」成金
    (記者陳曉晟)2月21日,備受關注的石頭科技正式登陸科創板,收盤上漲84.46%,股價高達500.1元/股,總市值達到333.4億元,「登頂」科創板。業內分析認為,石頭科技成功上市,並創出高價,不僅企業的成功,更重要的其背後的小米生態鏈再次獲得了資本市場的青睞。
  • HMI龍頭步科股份上科創板 此前曾因這些問題IPO被否
    來源:財聯社HMI龍頭步科股份擬上科創板 此前曾因這些問題IPO被否《科創板日報》 (上海,記者 吳凡)訊,近日,上海證監局所披露的上海步科自動化股份有限公司(下稱「步科股份」)上市輔導備案報告顯示,公司擬赴科創板上市,輔導機構為海通證券,輔導備案日期為2019年10月11日。
  • 「A拆A」首單再進一步,生益科技子公司科創板IPO註冊獲批
    2021年1月6日,上海證券交易所(下稱「上交所」)更新科創板IPO信息顯示,生益科技(600183.SH)控股子公司生益電子股份有限公司(下稱「生益電子」)已於1月5日獲得證監會同意其首次公開發行股票註冊的批覆。就在1月6日晚間,生益科技也對此事進行了公告。生益科技為生益電子的控股股東,持有生益電子5.23億股,持股比例為78.67%。
  • 科創板第一股今日打新 科創板是塊什麼「板」?
    科創板還有一個大亮點就是「快」。巧巧掰著指頭給巧巧媽細說:2018年11月5日,中國宣布要在上海交易所設立科創板並試點註冊制。今年元旦剛過不久,中央深化改革委員會就通過了總體實施方案。今年3月1日,科創板業務規則文件就正式發布了,科創板交易權限也正式開通。3月22日,上交所公布首批科創板申請企業的受理信息。
  • 公募備戰科創板打新:科創主題3年封閉運作基金最早6月5日發行
    此前,《上海證券交易所科創板股票發行與承銷業務指引》(以下簡稱「《指引》」)已明確,以封閉方式運作的公募基金(主要投資策略包括投資戰略配售股票)可參與科創板股票IPO的戰略配售。同時,因為科創板將優先安排向戰略投資者配售股票,由此科創主題3年封閉運作基金備受市場關注。   另據記者了解,針對這5隻剛剛獲批的基金,上交所規定了統一發行時間,最早可發行日期為6月5日。
  • 科創板日報:杭華股份首日收漲174.30% 中科微至闖關科創板
    倚仗「中科院」光環多方攬資源 中科微至闖關科創板  官方資料顯示,中科微至是由中國科學院微電子研究所參與創建的高新技術企業,目前正在衝刺科創板。光環籠罩之下,中科微至在發明專利、重大項目籤訂,以及客戶資源開拓上,均離不開「中科院」的身影。對於未來中科微至在前述相關方面的獨立性等問題,中科微至方面回復記者稱,公司具有完整的業務體系和面向市場獨立經營的能力。
  • 禾邁股份擬登科創板,已完成上市輔導
    (原標題:禾邁股份擬登科創板,已完成上市輔導)12月14日,資本邦獲悉,杭州禾邁電力電子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禾邁股份)擬科創板IPO。
  • 富淼科技:首次公開發行股票並在科創板上市發行安排及初步詢價公告
    富淼科技:首次公開發行股票並在科創板上市發行安排及初步詢價公告 時間:2021年01月10日 20:35:23&nbsp中財網 原標題:富淼科技:首次公開發行股票並在科創板上市發行安排及初步詢價公告江蘇富淼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首次公開發行股票並在科創板上市
  • 科創板日報(11.6)| 科創板股票首現破發;證監會主席易會滿:科創板...
    今日科創板最新資訊:截至發稿:科創板申報企業174家,49家已問詢,19家顯示提交註冊,14家終止審核。11月6日,A股市場小幅回調,科創板4隻新股上市。政策新指示上交所推出科創板公司英文概覽欄目 將進一步吸引外資參與科創板市場上交所11月6日宣布,推出科創板公司英文概覽欄目。此次推出科創板上市公司英文信息概覽欄目,是上交所吸引外資參與科創板的又一舉措。未來,上交所將持續服務國際投資者,進一步吸引外資參與科創板市場。
  • 中概股風聲鶴唳,納斯達克限制小型中企IPO,科創板能否護航?
    如此一來,小型中國公司赴美上市的難度將大幅增加,一部分公司將會尋求其他的上市渠道,這其中就包括國內股市的科創板上市。那麼,科創板能否承擔得起為這些小型中國公司國內上市保駕護航的重任呢?從科創板肩負的使命來說,這是義不容辭的。而且科創板的制度設計,就是要做中國的納斯達克板。
  • 科創板IPO|中國中鐵分拆高鐵電氣擬登科創板,關聯交易等風險或成...
    12月22日,資本邦獲悉,中鐵高鐵電氣裝備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高鐵電氣)的科創板IPO申請已於12月21日獲上交所受理,中信建投證券股份有限公司擔任公司保薦機構。
  • IPO周報|森泰股份、均普智能擬登科創板,貝康醫療奔赴港交所
    作者:潘妍出品:洞察IPO森泰股份於9月14日披露招股書 擬登陸上交所科創板安徽森泰木塑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簡稱:森泰股份)科創板IPO申請已於9月14日獲得受理,保薦機構為民生證券股份有限公司本次發行森泰股份擬募集約3.65億元,用於年產2萬噸輕質共擠木塑複合材料擴建項目、年產600萬平方米新型石木塑複合材料數碼列印生產線技改項目、研發中心建設項目、國內營銷體系建設項目和補充流動資金。森泰股份的前身為2006年成立的廣德森泰彩印包裝有限公司,後於2014年變更為股份有限公司。
  • 科創板開戶答題 科創板股票怎麼申購?
    綜投網(www.zt5.com)6月27日訊  從去年11月5日提出這個任務到3月2日凌晨正式推出科創板的全套文件,前後只用了116天,速度之快與效率之高,都令人嘆為觀止。  華泰證券(22.310, 0.24, 1.09%)預判了科創板的推進進程,認為科創板發行審核流程預計持續最短4個月、最長7個月,預計科創板最早會在今年7-8月開板。  按照要求,交易所收到註冊申請文件後,5 個工作日內作出是否受理的決定,自受理註冊申請文件之日起3 個月內形成審核意見。同時,根據現行要求,發行人及其中介機構回覆審核問詢的時間不得超過3 個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