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羅斯《觀點報》網站5日發表文章認為,暫定於9月召開的聯合國安理會常任理事國領導人會議,將開啟有關未來世界秩序的討論。文章編譯如下:
聯合國安理會五大常任理事國領導人會議將於9月在紐約首次召開。在俄羅斯總統普京召集大國元首開會的想法得到美國總統川普的支持後,這幾乎已成定局。同時,另一場非正式的「五國峰會」或將提前舉行。
普京提議召開會議
普京提議今年舉行安理會五大常任理事國(俄羅斯、中國、美國、法國和英國)會議還不到五周,這件事已經可以認為是板上釘釘了。1月23日,普京在耶路撒冷發表講話時沒有說明會議舉行的地點和時間。他已經致信其他國家元首,提議共商此事——「只要同行們方便,可以在任何國家、任何地方」。法國和中國幾乎立即表示同意。大家開始等待美國的反應,因為只要美國點頭,英國也必定參加。2月29日,川普支持了普京的建議。
資料圖片:當地時間2月5日,在俄羅斯首都莫斯科,俄總統普京在國書遞交儀式上致辭。( 新華社記者 白雪騏 攝)
川普說:「他們現在都想討論軍控問題,這是英明的……我們將在紐約討論這件事。」川普不僅接受了建議,還把會議地點放在9月末召開聯合國大會第75屆會議的紐約。要知道,普京也說,今年舉行五常會議具有「重要性和象徵性」,因為今年是聯合國成立75周年,所以讓我們在聯合國總部紐約開會吧。
峰會地點仍在協商
但普京還說,這次會議之所以重要亦在於恰逢二次世界大戰結束75周年。儘管戰爭以9月2日日本籤署無條件投降書告終,但多數國家更多想到的是5月8日和9日,即德國投降之日。所以,普京的建議可以視為明確暗示5月9日前後在莫斯科開會。
不過,普京和川普不會在峰會問題上拉鋸,因為秋季方案起初看起來更現實,但5月9日也不是沒有希望。
謝爾蓋·拉夫羅夫3月3日回應川普說,俄羅斯希望迅速就峰會時間地點達成一致。也就是說,這件事已經在外交渠道推進。顯然,紐約被確定為基本方案。這對川普有利——在總統大選前一個多月,他將迎來世界主要國家元首,討論戰爭與和平、裁軍和未來世界安全架構。川普強調裁軍問題並非偶然:他很想商討新的多邊條約以替代被他扔進廢紙簍的《中導條約》。
資料圖片:美國總統川普(新華社)
無論如何,「五國峰會」將是一次歷史性事件——正式核大國的領導人們還從未在一起開過會。
75年來,這場會議既沒有召開的機會,也沒有意願。但現在,正在崩潰的「雅爾達」和「後雅爾達」世界要求大家好好討論一下未來了。
開啟未來世界秩序
1945年初的雅爾達會議為戰後世界秩序奠定了基礎:不僅歐洲的命運被確定,全球力量格局也穩定下來,並得到聯合國安理會的鞏固,五大常任理事國被賦予否決權。
整個兩極世界崩塌後,美國的大西洋主義者開始談到「歷史的終結」。在「美國式的單極世界」裡,安理會和聯合國被視為「昔日殘餘」。
但很快發現,站不住腳的單極世界開始終結。
2014年是一個分界線——俄羅斯公開拒絕承認西方是世界領導者和統治者。向莫斯科施壓沒有任何結果。相反,川普2016年贏得美國大選,他堅持要求修改全球遊戲規則,不讓美國繼續為負責超國家項目的全球精英充當服務員。
中國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英國脫離歐盟,法國試圖領導歐洲,但歐洲不習慣突如其來的沒有美國控制的獨立生活,美國自己則失去了中東,並同時陷入幾場曠日持久的戰爭。這只是正在發生的世界變化的一部分,它們把不再有效的力量平衡機制撕成碎片。
這時大家想起了聯合國。要知道,「五常」集中了所有主要實力——盎格魯-撒克遜人(美國和英國)、歐洲(法國)、中國和俄羅斯。更何況眾所周知的是,所有雙邊博弈和矛盾已經陷入僵局,且問題本身具有多邊性質。
資料圖片:當地時間2015年11月12日晚,為慶祝聯合國成立70周年,中國攜手俄羅斯、美國、英國、法國在日內瓦萬國宮共同舉辦音樂會。(新華社記者 徐金泉 攝)
莫斯科還是紐約?這不是原則性問題,儘管它不光具有象徵意義。
在莫斯科開會意味著西方事實上承認自己對俄羅斯施壓的政策已經徹底失敗。已經有人把即將舉行的會議稱為「新雅爾達會議」。
2020年莫斯科會議不會是雅爾達會議的翻版,因為現在的地緣政治戰爭不僅尚未結束,而且激戰正酣。只有根據會議結果才可能確立世界秩序的新規則。但眼下的重點是開啟有關未來世界秩序的討論。